测试卷08(期中复习)_第1页
测试卷08(期中复习)_第2页
测试卷08(期中复习)_第3页
测试卷08(期中复习)_第4页
测试卷08(期中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周考卷期中复习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地球水体储量由小到大的排列,正确的是()A.海洋水、河流水、地下淡水 B.土壤水、湖泊淡水、大气水C.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 D.地下淡水、冰川水、海洋水【答案】D【解答】地球水体储量由小到大的排列,正确的顺序为:地下淡水、冰川水和海洋水,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2.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氯化钠 B.称氯化钠C.量取水D.溶解【答案】D【解答】A.在取用氯化钠时,应将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用药匙取用氯化钠,故A错误;

B.使用托盘天平时,左盘放药品,右盘放砝码,故B错误;

C.量取水时,胶头滴管用来对水进行微调,它不能进入量筒,应该悬在正上方,故C错误;

D.溶解氯化钠可在烧杯中进行,为了加速氯化钠的溶解,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D正确。

故选D。3.小明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了一个“浮沉子”(如图),他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矿泉水瓶内的水面上,矿泉水瓶内留有少量空气,拧紧瓶盖使其密封,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时“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浮沉子”下沉时,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B.无论怎样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浮沉子”不可能悬浮在水中C.“浮沉子”上浮时,小瓶内的压缩空气会将内部的水压出D.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答案】B【解答】A、浮沉子下沉,说明重力比浮力大;故A正确;

B、当挤压的水把空气部分填满后,浮沉子则悬浮在水中;故B错误;

C、浮沉子上浮时,重力小于浮力,而浮沉子的体积不变,则通过改变重力实现上浮,所以会通过空气减少内部的水;故C正确;

D、浮沉子和潜水艇都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的方式实现上浮和下潜;故D正确;4.将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乙醇 B.汽油 C.碳酸钙 D.面粉【答案】A【解答】解:A、乙醇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且为无色溶液;故选项符合题意.B、汽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碳酸钙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5.硫酸镁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广泛应用,其溶解度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1030507090溶解度/gA.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10℃时,硫酸镁和水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7.7%的硫酸镁溶液C.50℃时,100g的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9:100D.70℃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答案】C【解答】A、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1070摄氏度,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7090摄氏度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A错误;

B、由表格可知,10摄氏度时100g水中可以溶解硫酸镁,但在水中无法溶解硫酸镁;故B错误;

C、50摄氏度时,100g水中可以溶解硫酸镁49g,所以50摄氏度时硫酸镁形成的饱和溶液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均为49:100;故C正确;

D、温度升高时,溶解度增大,但是没有继续加硫酸镁溶质,故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误;6.下列物质放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白糖 B.泥土 C.粉笔灰 D.豆油【答案】A【解答】解:白糖能溶解在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泥土、粉笔灰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悬浊液;豆油不能溶于水,豆油放入水中形成的是乳浊液.7.如图所示是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装置,此时管内外水银液面高度差为760mm,下列对此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些,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将变大B.如果管中进了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大于760mmC.再将适量水银加入水银槽,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大D.如果不小心管顶部破了个洞,管中的水银将从上面喷出【答案】A【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玻璃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强。根据p=ρ液gh可知,当外界大气压强不变时,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保持不变。当玻璃管倾斜后,管内水银柱的长度肯定会增大,故A正确;

如果管内进入空气,那么里面空气的压强与水银柱的压强之和等于外界大气压强,因此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会减小,故B错误;

再将适量水银加入水银槽,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都会增大,但是二者的高度差保持不变,故C错误;

如果不小心管顶部破了个洞,那么管内水银面上方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因此管中的水银将迅速降低,直到与外面的水银面相平即可,故D错误。故选A。8.水文化是存在于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中关于水的相关文化,它包括人们对水的认识和感受、关于水的观念等。2022年3月22日是第30个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是“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下列对于水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水是最常见的溶剂B.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C.含硫酸的工业废水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入河流D.单一净化过程中,过滤是净化程度最高的【答案】D【解答】A.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含硫酸的工业废水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入河流,防止造成水体污染,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单一净化过程中,过滤只能除去水中大颗粒的不溶物,因此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9.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有()①堵上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不容易被倒出来;②用抽气机抽出灯泡里的空气;③高压锅容易煮熟食物;④吸盘挂钩可以紧贴在光滑的玻璃砖上;⑤医生提起针管里的活塞,使药液通过针头进入针管;⑥护士用针筒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⑦自行车打气爆了胎;⑧真空包装食品袋紧贴在食品上。A.①④⑤⑧ B.①②④⑤⑥⑧C.①③⑤⑦ D.①④⑥⑧【答案】A【解答】堵上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由于受到外界气压的作用倒不出来,故A不符合题意;抽气机的确可以抽出灯泡中的空气,但却无法证明大气压的存在。高压锅增大锅内的压强,提高了水的沸点,食物在高温下容易煮熟。吸盘挂钩其工作过程是通过排除吸盘与墙壁之间的空气,松手后,吸盘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导致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其压在墙壁上,所以,它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医生提起针管里的活塞,针管的容积增大,所以压强减小,药液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针头。把药液注入肌肉,是靠活塞推进产生的压强,不是利用大气压强。气筒打气时,气筒的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筒内空气内能增大,气体膨胀使轮胎爆炸。真空包装的食品袋紧贴在食品上,是外界大气压作用的结果,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1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C.溶液长时间静置,不会分层 D.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答案】C【解答】A.蒸馏水就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它是纯净物而不是溶液,故A错误;

B.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透明溶液,故B错误;

C.因为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因此长时间静置也不会分层,故C正确;

D.雪碧中既含有蔗糖,又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因此溶液中可能有多种溶质,故D错误。

故选C。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降温时一定会析出晶体B.没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一定不饱和C.加少量溶质,溶质不再溶解的溶液一定饱和D.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不会析出晶体【答案】C【解答】如果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那么它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没有晶体析出,故A错误;

没有晶体析出的溶液可能饱和,故B错误;

加少量溶质,溶质不再溶解的溶液一定饱和,故C正确;

如果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那么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时会析出晶体,故D错误。

故选C。12.t℃时某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A.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00gB.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为:W>m>nC.点Z向点W移动的一种方法是降低温度D.点m向点W移动的一种方法是先加20g水再加50g该溶质,充分溶解【答案】C【解答】A.t℃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该物质100g,则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100g,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图中四点的含义分别是m点:80g水中溶解50g溶质的不饱和溶液;n点:100g水中溶解50g溶质的不饱和溶液;W点是100g水中溶解100g溶质的饱和溶液,这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以质量分数W>m>n,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点Z向点W移动的一种方法是减少水的质量或减少溶质的质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点m向点W移动的一种方法是先加20g水再加入50g该溶质,使该物质在该温度下达到饱和状态,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13.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变为溶质质量分数为20%,则应采取的措施是()A.将溶液中的溶剂蒸发掉一半 B.放入10g溶质C.将该溶剂蒸发掉50g D.升温【答案】C【解答】解: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含溶质的质量为100g×10%=10g,含溶剂100g﹣10g=90g.A、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x,(100g﹣x)×20%=100g×10%,x=50g,应将溶剂蒸发掉溶液质量的一半,而不是溶剂质量的一半,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B、设需要再溶解该物质的质量为y,(100g+y)×20%=100g×10%+y,,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C、由A选项的分析,可将该溶剂蒸发掉50g,刚好是溶液质量的一半,故选项采用的方法正确.D、升高温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故选:C.14.下列词语中不是描述天气的是()A.狂风暴雨 B.电闪雷鸣 C.常年干旱 D.乌云密布【答案】C【解答】解:ABD选项都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是指天气;而选项C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说的气候;故选:C.15.读图,关于温州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长夏短,气候寒冷B.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春夏两季C.终年炎热干燥D.冬季多雨,夏季少雨【答案】B【解答】读图可知,温州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春夏两季;

故选B。16.氢氧化钙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恒温蒸发水。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③⑤ D.①②⑤【答案】D【解答】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

①增加溶质,即加入氢氧化钙;

②减小溶解度,即升高温度;

⑤减小溶剂,即恒温蒸发水。

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17.如图所示,把同一个鸡蛋分别放入甲、乙两杯液体中,鸡蛋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悬浮。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大B.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大C.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D.两杯液体的密度是相等的【答案】C【解答】解:A、B、C鸡蛋在甲液体中时漂浮的,在乙液体中是悬浮的,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鸡蛋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即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鸡蛋在甲液体中时漂浮的,其排开甲液体的体积小于鸡蛋的体积;在乙液体中是悬浮的,其排开乙液体的体积等于鸡蛋的体积,根据鸡蛋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和F浮=ρ液V排g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故答案为:C。18.据科学家推测,有证据表明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液态水。有了水的存在,就可以进一步探索火星上是否曾有过生命。下列不能作为“进一步探索”的理由的是()A.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B.水是生物呼吸作用的产物C.有水的环境里才有生命D.生物体内的生理活动需要水的参与【答案】B【解答】A: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正确;

B:水是生物呼吸作用的产物,不符合题意,错误;

C:有水的环境里才有生命,正确;

D:生物体内的生理活动需要水的参与,正确;

故选B。19.实验室需要100g质量分数为12%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中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用12g氯化钠与100g水配制得到B.直接用手抓取氯化钠C.氯化钠直接放于天平托盘上称取D.用50g质量分数24%氯化钠溶液与50g水配制得到【答案】D【解答】A、实验室需要100g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12%=12g,需要水的质量为:100g12g=88g,A错误;

B、根据实验室药品取用的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应用药匙取氯化钠,B错误;

C、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应将氯化钠放在纸上称量,C错误;

D、用用50g质量分数24%氯化钠溶液与50g水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2%,可得到所需溶液,D正确。

故选D20.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B.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C.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D.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4×103Kg/m3【答案】C【解答】A.当金属块完全露出液面时,金属块不受浮力,此时拉力等于重力,即为图中的CD段,

从图可知,该金属块重力为:G=F拉=54N,故A错误;

B.绳子的拉力在t1至t2时间段内逐渐的变大,则由公式F浮=GF拉可知,

金属块受的浮力逐渐变小。故B错误;

C.当金属块未露出液面时,即为图中的AB段,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4N,

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F浮=GF拉=54N34N=20N.故C正确;

D.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金属块的体积):

金属块的质量为:

金属块的密度为:,故D错误。

故选C。二、填空题21.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见下表:温度/℃溶解度/g020406080100氯化钠36硝酸钾110169246(1)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应采用的方法是。(2)2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是硝酸钾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温度升高到60℃时,溶液的质量为克。【答案】(1)蒸发溶剂(2)饱和;150【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很小,因此得到氯化钠固体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因为,所以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因为50g<110g,所以此时的溶液不饱和,溶质质量为50g,则溶液质量为:50g+100g=150g。”22.小丽同学在厨房给妈妈帮忙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请你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进行解释:(1)烹煮牛肉西红柿时,小丽同学取锅中少量汤品尝,就知道整锅汤咸淡是否适宜,这是因为溶液具有性。(2)炒螺蛳要将螺蛳的尾部剪掉,吸螺丝时利用作用使螺蛳肉进入口腔。【答案】(1)均一(2)大气压【解答】(1)烹煮牛肉西红柿时,小丽同学取锅中少量汤品尝,就知道整锅汤咸淡是否适宜,这是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

(2)炒螺蛳要将螺蛳的尾部剪掉,吸螺丝时利用大气压作用使螺蛳肉进入口腔。23.物质分离常用方法有:结晶、沉淀、过滤和蒸馏。(1)从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酒精用法。(2)下表记录了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表。温度/℃102030405060氯化钠S/g硝酸钾S/g氢氧化钙S/g表中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质结晶析出。【答案】(1)蒸馏(2)硝酸钾【解答】(1)酒精和水都是液体,但沸点不同,所以从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酒精用蒸馏的方法;

(2)由表中所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可知,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方法使溶质结晶析出的为硝酸钾;24.如图所示为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A点所示溶液为某温度下氯化钠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将B点所示的溶液升高温度到40℃(忽略水的蒸发).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B点代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克,若将满足B点的溶液恒温蒸发10克水,则会有克氯化钠晶体析出。【答案】(1)不饱和(2)不变(3)【解答】(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曲线上面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曲线下面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A点在曲线下面,所以表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2)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曲线向上倾斜,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B点所示的溶液升高温度到40℃(忽略水的蒸发),该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也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3)由图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即20℃时100g水溶解36g氯化钠得到饱和溶液,所以若将满足B点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10g水,按比例会析出溶质质量为。故答案为:(1)不饱和;(2)不变;(3)25.已知硝酸钾和氢氧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可以通过、等方法,使其变成不饱和溶液。而不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通过、、等方法,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答案】加热(或升高温度);加水(或增加溶剂);加氢氧化钠(或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水(或恒温蒸发溶剂);降温(或降低温度)

【解答】已知硝酸钾和氢氧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可以通过加热(或升高温度)、加水(或增加溶剂)等方法,使其变成不饱和溶液。而不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通过加氢氧化钠(或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水(或恒温蒸发溶剂)、降温(或降低温度)等方法,使其变成饱和溶液。26.洗涤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操作,手上沾有圆珠笔的油墨时用清水难以洗干净,可用棉球蘸酒精擦拭除去,其原因是;餐具上的油污可用洗涤剂除去,其原因是.【答案】酒精能溶解油污;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解答】解:酒精能溶解油污,所以手上沾有圆珠笔的油墨时用清水难以洗干净,可用棉球蘸酒精擦拭除去;而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所以餐具上的油污可用洗涤剂除去.故填:酒精能溶解油污;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27.如图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A处的天气系统控制下,A处的天气特点是。(2)b处即将发生明显的天气变化,因为该地受到的影响。【答案】(1)晴朗(2)冷锋【解答】(1)A处中心气压高于周围气压属于高压区,天气晴朗。

(2)b处冷锋即将过境,会带来阴天、刮风、下雨、降温现象。

故答案为:(1)晴朗;(2)晴朗28.现有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测得一座山的海拔高度,但只有温度计。聪明的同学们测得山脚的温度是28.8℃,山顶的温度是24℃;山脚的海拔高度是720米,该山顶的海拔高度是米;(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答案】1520【解答】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聪明的同学们测得山脚的温度是28.8℃,山顶的温度是24℃,则山顶和山脚温差为28.8℃24℃=4.8℃,根据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可知:山体的相对高度为4.8℃×100米/0.6℃=800米,又山脚的海拔高度是720米,因此,该山顶的海拔高度是800+720=1520米。

故答案为:152029.雪碧、可乐等汽水内均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当打开瓶盖时你会发现有大量气体逸出,由此可以推测气体溶解度大小与有关;喝了汽水后又常常会打嗝,由此可以推测气体溶解度大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答案】气压;减小【解答】(1)当打开瓶盖时气压减小,发现有大量气体逸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减小,由此可以推测气体溶解度大小与气压有关;

(2)喝了汽水后又常常会打嗝,说明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度减小,由此可以推测气体溶解度大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30.水的用途广泛,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温州市规划到2022年底要全面建成“污水零直排区”,将污水集中处理净化后再进行排放和利用,并作为“五水共治”重要举措。(1)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杂质,可以采用方法净化水。(2)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的溶液中容易吸引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下列对上述变化过程的描述合理的一项是(填序号)。A.该变化只发生物理变化B.该过程中元素种类发生了改变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答案】(1)沉淀(或过滤)(2)C【解答】(1)由分析可知,去除污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可以采用沉淀(或过滤)方法;

(2)微观的结构会影响物质的性质,由题中信息“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的溶液中容易吸引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可知,微粒已经改变所以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C选项正确;三、实验探究题31.某实验小组用天平和刻度尺分别测出了质地均匀的正方体蜡块和盐水的密度。(1)用天平测蜡块的质量时,应将蜡块放在天平的盘,如图甲所示,蜡块的质量是g;(2)用细长针使蜡块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再用天平测得溢出水的质量为10g,则蜡块的体积是cm3,蜡块的密度ρ蜡=g/cm3;(3)用刻度尺测出正方体蜡块的高度为h1,如图乙所示,蜡块漂浮在盐水中,再用刻度尺测出蜡块露出液面的高度为h2,则盐水的密度ρ盐水=(用h1、h2和ρ蜡表示)【答案】(1)左;9(2)10;(3)ρ蜡h1/h1h2【解答】(1)用天平测蜡块的质量时,应将蜡块放在天平的左盘。由图知,砝码质量为5g,游码质量为4g,则正方体蜡块的质量:m=5g+4g=9g;

(2)蜡块的体积;蜡块的密度为:。

(3)蜡块在盐水中漂浮,所以F浮=G蜡=m蜡g=ρ蜡h13g蜡块为正方体,由图可知V排=h12(h1h2),

由F浮=ρ盐gV排可得,盐水的密度为:。32.小乐借用小风车完成了2个实验,(1)如图甲,打开冰箱门,把小风车放在图中(选填“A”或“B”)位置,可以借助风车的运动反映冷空气的流动方向。(2)如图乙,把小风车穿在一根细铁丝上,置于两端开口的瓶中。在左端用风扇平行于瓶口吹风。可以观察到小风车一边转动,一边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原因是。【答案】(1)B(2)左;左侧空气流速大,气压小【解答】(1)冰箱内温度很低,则空气的密度比较大,因此从冰箱中出来的空气会下沉,那么风车应该放在下面的B位置。

(2)如图乙,把小风车穿在一根细铁丝上,置于两端开口的瓶中。在左端用风扇平行于瓶口吹风。可以观察到小风车一边转动,一边向左移动,原因是:左侧空气流速大,气压小。33.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克10%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有实验操作错误的步骤是;(2)步骤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4)用粗盐提纯后得到的精盐配制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为(填字母序号)。A.所得的精盐固体中含有其它杂质B.称量时只在天平左盘垫上滤纸C.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答案】(1)⑤(2)搅拌,加快固体溶解(3)①②③⑤④(4)A、B【解答】(1)在过滤操作中,液体必须通过玻璃棒的引流进入漏斗,因此操作错误的是步骤⑤;

(2)步骤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固体溶解;

(3)粗盐提纯的基本步骤:

①从试剂瓶中取出粗盐;

②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