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轮复习历史课件第二部分第四单元第20课时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_第1页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课件第二部分第四单元第20课时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_第2页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课件第二部分第四单元第20课时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_第3页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课件第二部分第四单元第20课时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_第4页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课件第二部分第四单元第20课时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课时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目录contents1234

重时空观念记主要史实5

贯通学与考知能大提升

理知识体系明课时精要

研史料实证通历史解释

秉唯物史观树家国情怀6

课时检测·过关练01理知识体系明课时精要理知识体系明课时精要02重时空观念记主要史实——纵向理清“发展线”一、抗日战争(1931年9月~1945年9月)南京大屠杀七一三部队八一宣言西安事变新四军第二次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内部有矛盾斗争,但最终还是坚持到抗战的胜利国民党右派叛变,中国共产党妥协,合作中途破裂,任务没有完成历史结果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帝国主义干涉国际环境全民族爱国力量联合四大革命阶级联合参加力量两党都有自己的政权、军队国民党有政权、军队、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无政权、军队、根据地两党地位抗日救国,无共同遵守的纲领新三民主义政治基础党外合作(两个政权、两支军队)党内合作合作方式抗日救亡“打倒列强,除军阀”斗争目标(三)全面抗日战争苏联空军参战,消耗了大量日军。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武汉会战(1938年6月~10月)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钳制和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为部署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国共联合作战。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月)虽以中国战败而告终,但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为中国民族工业内迁争取了时间,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淞沪会战(1937年8月~11月)1942年起,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入缅甸,配合盟军同日军作战中国远征军国民党还建立敌后游击区,极大消耗日军力量,有力配合正面战场游击区抗战国民政府组织多次会战,粉碎了日军消灭国民政府的企图。其中在1940年枣宜会战中,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壮烈殉国正面战场二、解放战争阶级美国中原全面大别山平津将革命进行到底渡江社会主义解析返回解析返回解析返回解析返回解析返回03研史料实证通历史解释——纵横构建“联系面”探究点(一)抗日战争⊙研史料实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本材料重在分层次,把握层意,第一句话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地无分南北”和“人无分老幼”则分别从“地”即地域的全国性和“人”即阶层的广泛性两个论据角度进行了说明。第二句话则说明了抗战胜利的意义。学读史(信息知多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神州大地地无分南北,全国人民人无分老幼,浴血奋战,终于打败日本侵略者,赢得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这场胜利的保家卫国之战,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转折。——曾成贵《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变迁的研讨综述》研史料(名家怎看待)解析返回解析返回⊙通历史解释——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再次振兴的转折点以弱胜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局性中国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持久性两个战争、两条抗战路线并存。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执行片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执行全面抗战路线,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复杂性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争全民性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性质的双重性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反侵略战争规模大1942年,国际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国际因素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配合正面战场,最后赢得战争胜利战略战术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民众因素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领导因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决定因素⊙研史料实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探究点(二)解放战争本材料为陈述型材料,重在分层次明确史实,得出正确的史论与史识。“解放军夜入上海,露宿街头”和“荣毅仁放弃去香港,留在大陆”是两个史实,而“解放军严明的纪律,赢得了民心”是由两个史实得出的史论。由该材料我们可以得到的隐性信息:“得民心者得天下”,或者“失去民心是国民党失败的主要原因”,或“人民群众的支持是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学读史(信息知多少)(1949年)当三野主力九兵团第二十七军、二十三军及二十军5月27日夜里攻入上海市城区,十万大军全部露宿街头。这使国内广大人民及海外各国对正确认识即将诞生的人民共和国,不得不刮目相看。年轻的民族资本家荣毅仁当时正准备从上海迁往香港,亲眼目睹大军睡马路,遂改变决定留下来参加新中国建设。研史料(名家怎看待)解析返回解析返回⊙通历史解释——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04秉唯物史观

树家国情怀——高度把握“历史魂”05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