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地球运动规律(讲义)_第1页
专题02地球运动规律(讲义)_第2页
专题02地球运动规律(讲义)_第3页
专题02地球运动规律(讲义)_第4页
专题02地球运动规律(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2地球运动规律目录12考点一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3考查角度时间计算【真题研析·规律探寻】3【核心提炼·考向探究】5考查角度日期变更【真题研析·规律探寻】5【核心提炼·考向探究】6【题型特训·命题预测】7考点二昼夜长短变化9考查角度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真题研析·规律探寻】9【核心提炼·考向探究】10考查角度昼夜长短计算【真题研析·规律探寻】11【核心提炼·考向探究】13【题型特训·命题预测】14考点三正午太阳高度变化17考查角度正午太阳高度计算【真题研析·规律探寻】17【核心提炼·考向探究】18考查角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真题研析·规律探寻】18【核心提炼·考向探究】20考查角度正午太阳高度应用【真题研析·规律探寻】20【核心提炼·考向探究】21【题型特训·命题预测】22考点要求考题统计考情分析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2023全国乙卷9题,4分2023浙江6月卷20题,2分2023浙江1月卷20题,2分2022江苏卷46题,6分2022北京卷14题,3分2022湖北卷15题,3分2021广东卷10题,3分【命题规律】以现实生活或自然现象为背景,考查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时间计算等知识,将是本专题命题的主要方向。【命题预测】考查角度方面,涉及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的题目较少,而侧重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练习生产生活实际设置问题情境,重视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实际应用。为弘扬传统文化,以二十四节气和农业谚语为背景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也多有增加。昼夜长短变化2023北京卷8题,3分2023海南卷14题,3分2022浙江6月19题,2分2022天津卷1415题,6分2021河北卷7题,3分2021全国甲卷4题,4分正午太阳高度变化2023浙江6月16题,3分2022福建卷78题,6分2022海南卷10题,3分2022浙江6月卷20题,2分2021江苏卷1题,2分2021福建卷5题,3分2021天津卷1415题,6分2021山东卷1213题,6分2021河北卷8题,3分2021浙江1月1920题,4分2020天津卷1415题,6分考点一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考查角度时间计算(2023·全国乙卷)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珲春与内陆的辽源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的月均值不同(如表)。规定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相差超过1小时为偏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气象台站经度纬度1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1月偏离天数/天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7月偏离天数/天珲春130.35°E42.86°N约14时00分20.8约14时40分19.6辽源125.15°E42.90°N约13时20分14.4约13时50分17.21.珲春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约(

)A.1小时40分钟 B.2小时00分钟 C.2小时40分钟 D.3小时20分钟【解析】1.根据珲春的经度可知,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早约40分钟,当地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11时20分。7月该地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约为14时40分,滞后当地正午约3小时20分钟,故D正确,排除ABC;故选D。【答案】1.D(2022·河北卷)北京时间2022年4月25~26日,欧洲西部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天气变化过程,下图示意这两日该区域的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期间,一艘驶向甲地的货轮正途经乙地(图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该货轮以40km/h的速度由乙地航行约660km到达甲地,届时甲地正值(

)A.夕阳西下 B.深夜时分 C.太阳初升 D.日近正午以40km/h的速度航行约660km需要用时660/40=16.5h【解析】以40km/h的速度航行约660km需要用时660/40=16.5h图示此时北京时间(东八区)是26日17时,甲地位于0°附近(零时区),通过计算得到的时间是17图示此时北京时间(东八区)是26日17时,甲地位于0°附近(零时区),通过计算得到的时间是17(80)=9时,26日9时。再加上航行时间16.5h,当货轮到达甲地时,甲地时间=9+16:30=25:30,即27日1时30分左右,正值深夜时分,故B正确。【答案】2.B(2021·辽宁卷)墨西哥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但石油加工能力弱。2010年以来,墨西哥天然气消费量超过生产量,缺口逐年扩大,一半以上需从美国进口。目前墨西哥逐渐用天然气替代石油作为发电的主要燃料,并大力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份额。图为墨西哥及周边地区地理要素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6月1日,在M城海滨散步的游客看到了绚丽的日落景观,此时北京时间约是(

)A.6月1日4:20 B.6月1日19:00 C.6月2日8:00 D.6月2日8:20读图可知,M地位于90°W附近(西六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相差约14个小时,6月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读图可知,M地位于90°W附近(西六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相差约14个小时,6月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日落时间晚于地方时18:00当M为6月1日日落时,应为18点以后,对应的北京时间(东八区)应为6月2日8点以后(18点+14小时),故D正确。当M为6月1日日落时,应为18点以后,对应的北京时间(东八区)应为6月2日8点以后(18点+14小时),故D正确。【答案】3.D考查角度日期变更(2022·浙江1月选考)摄影爱好者在南半球某地朝西北固定方向拍摄太阳照片,拍摄时间为K日及其前、后第8天的同一时刻。图左为合成后的照片,图右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4.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5点,全球处于不同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

)A.1:1 B.1:5 C.2:5 D.3:5【解析】【答案】4.D考向1通过“不同时间的生活现象”考查“综合思维”北京时间2020年5月27日11时,8名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珠峰(28°N,87°E),开展各项测量工作。2020年5月27日13时22分,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各项测量工作完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此次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时(

)A.富士山上晨光初露 B.安大略湖烈日当空C.莱茵河岸子夜繁星 D.几内亚湾夕阳西下【答案】1.C【解析】1.材料信息表明,此次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时为北京时间5月27日11时。富士山位于东九区,此时为12时左右,不会晨光初露,A错误;安大略湖位于美国东北部,大致位于西五区,此时为22时左右,不会烈日当空,B错误;几内亚湾邻近本初子午线,此时应为3时左右,几内亚湾不会是夕阳西下,D错误;莱茵河岸大致位于东一区,此时为4时左右,有可能黑夜繁星,C正确。故选C。登山家曼弗瑞德计划于2022年6月11日前后攀登北美第一高峰阿拉斯加的麦金利山,为此他提前预定相关机票从我国香港出发到达该州首府安克雷奇(西九区)。下图为曼弗瑞德此次登机牌信息示意图,图中时间均为当地的区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曼弗瑞德所乘飞机需在中转机场耽搁90分钟,则飞机空中飞行时间是(

)A.11小时55分 B.12小时05分 C.13小时15分 D.13小时25分3.曼弗瑞德到达安克雷奇时,地球上进入5月18日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是(

)A.等于1/15 B.多于1/15,小于1/12C.等于1/12 D.多于1/12【答案】2.A3.D【解析】2.据图片信息,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东八区)为5月17日8:50,根据所求时区=已知时区±时区差(东加西减)计算可知,东京时间是17日9:50;降落东京机场时间为17日14:00,从香港到东京飞机飞行时间=14:009:50=4:10;据材料安克雷奇(西九区)与东京(东九区)相差18小时,飞机在东京中转耽搁90分钟,因此飞机从东京起飞时间是15:30;此时安克雷奇(西九区)的区时为5月16日21:30,降落安克雷奇的时间是5月17日5:15,因此从东京到安克雷奇的飞行时间=5月17日5:155月16日21:30=7:45;因此从北京到安克雷奇空中飞行时间是4:10+7:45=11:55,A正确,BCD错误。故选A。3.据材料,降落安克雷奇的时间是西九区区时5月17日5:15,经计算,此时东十区为5月18日0:15,东十区向东至东十二区进入5月18日范围,所跨时区为2.5个时区,占全球的比例是2.5/24,多于1/12,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在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有两类:自然界线:即0点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过0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要减一天。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要加一天。考向2通过“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考查“区域认知”暑假期间,小明到某城市旅游,报了当地旅行社的一日游,跟随旅行团前往三个景点观光旅游。出行当天的行程计划为日出时出发,日落时回到出发地。下图为该旅行团当日行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4.小明暑假期间出游的城市,最可能是(

)A.北京(40°N,116°E)B.乌鲁木齐(43°N,87°E)C.哈尔滨(46°N,127°E)D.兰州(36°N,103°E)【答案】4.D【解析】4.根据材料可知,出行当天行程计划为日出时出发,日落时回到出发地。由图片信息可知出发时间为6:25,归来时间为19:55,则昼长为13小时30分钟,因此可计算出当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3:10(13:30÷2+6:25),当地正午的地方时为12:00;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因此该地位于北京以西约17.5°,即102.5°E,最可能位于兰州(36°N,103°E)。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考点二昼夜长短变化考查角度昼夜长短变化规律(2023·海南卷)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等要素。左图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示意图,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右图为乙地同一日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示意图。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观测当日(

)A.甲地昼长夜短 B.乙地昼短夜长C.甲地昼长大于乙地 D.甲乙两地昼夜等长读左图可知,甲地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昼夜平分,此日为春分或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甲地正午日影朝北,说明太阳直射点没有直射甲地。【解析】读左图可知,甲地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昼夜平分,此日为春分或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甲地正午日影朝北,说明太阳直射点没有直射甲地。据此可知,该日为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甲乙两地昼夜等长。D正确,ABC错误,故选D。据此可知,该日为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甲乙两地昼夜等长。D正确,ABC错误,故选D。【答案】1.D(2021·全国甲卷)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之后,德国宣布逐步放弃核电而重点发展光伏发电。下图示意2014年某日德国电力总需求和电力净需求的变化(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一光伏发电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图中所示这一天所在的月份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解析】2.根据材料,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一光伏发电量,当电量总需求量等于电量净需求量时,光伏发电量为0,说明此时为黑夜;读图可知,电量总需求量等于电量净需求量的时段为格林尼治时间大约19点到凌晨3点多,远小于12个小时,昼长夜短,为北半球夏季,德国位于北半球,B正确;3月和9月昼夜大致等长,12月昼长远小于夜长,ACD错误。故选B。【答案】5.B考查角度昼夜长短计算(2023·北京卷)图为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为北京时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最可能在钓鱼岛见到日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钓鱼岛位于123°E,其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不大。【解析】钓鱼岛位于123°E,其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不大。图①为6月8日08:00,钓鱼岛昼长夜短,日出早于6点,此时已日出;图①为6月8日08:00,钓鱼岛昼长夜短,日出早于6点,此时已日出;图②为7月8日05:00,钓鱼岛昼长夜短,日出早于6点,05:00可能在钓鱼岛见到日出;图②为7月8日05:00,钓鱼岛昼长夜短,日出早于6点,05:00可能在钓鱼岛见到日出;图③为9月4日05:00,接近秋分日,钓鱼岛昼长略长于12小时,应此略早于6点日出,05:00距离6:00相差1小时,此时还未日出;图③为9月4日05:00,接近秋分日,钓鱼岛昼长略长于12小时,应此略早于6点日出,05:00距离6:00相差1小时,此时还未日出;图④为4月8日08:00,钓鱼岛昼长夜短,6点前就已日出。故选B。图④为4月8日08:00,钓鱼岛昼长夜短,6点前就已日出。故选B。【答案】3.B(2022·天津卷)一位摄影爱好者在我国某山拍摄日出照片,下图是他在不同时间拍摄的两幅照片。回答下列小题。4.该地这两天的昼长大约是(

)A.12小时和8小时 B.13小时和11小时C.14小时和10小时 D.16小时和8小时5.推测该山可能是(

)A.山东泰山 B.海南五指山 C.安徽黄山 D.四川峨眉山由图中时刻可知,该地6月22日(夏至日)6:06日出,12月23日(冬至日)7:57分日出,而这两天分别为该地昼长最长和昼长最短的日期【解析】4.由图中时刻可知,该地6月22日(夏至日)6:06日出,12月23日(冬至日)7:57分日出,而这两天分别为该地昼长最长和昼长最短的日期假设最长昼长和最短昼长分别为X和Y,两者关系为X+Y=24h,由夏至日日出比冬至日早7:57假设最长昼长和最短昼长分别为X和Y,两者关系为X+Y=24h,由夏至日日出比冬至日早7:576:06=1小时51分钟,可得出XY=2×1h51m,由此计算出X=13h51m,Y=10h9m。据此,C答案最接近,故C正确,排除ABD。故选C。5.由上题结论可知,夏至日该地昼长大约为14小时,由于昼长=(12由上题结论可知,夏至日该地昼长大约为14小时,由于昼长=(12日出地方时)×2,据此可以计算出该地日出地方时=12½×14h=5时结合图示该地6月22日的日出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6:06,而该地地方时对应的是5:00,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该地经度大约为105°E,据此可知,四川峨眉山经度范围符合,其它三地经度范围不符合,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结合图示该地6月22日的日出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6:06,而该地地方时对应的是5:00,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该地经度大约为105°E,据此可知,四川峨眉山经度范围符合,其它三地经度范围不符合,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答案】4.C5.D考向1考查“昼长计算与日出、日落方位”圣诞老人的故乡—芬兰号称“千湖之国”,其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阅读芬兰略图,完成下面小题。1.某日两地居民在P点和赫尔辛基同时观测到日出,P点居民观测到太阳从正北方升起,则该日赫尔辛基的日落时间为(

)A.0:20 B.12:20C.23:20 D.23:40【答案】1.D1.P点居民观测到太阳从正北方升起,说明P点正值极昼,当地地方时为0时,赫尔辛基在P点以东,经度相差5°,由于两地居民同时观测到日出,故赫尔辛基日出为0:20,则可以推算该日赫尔辛基的日落时间为23:40。故选D。某年3月9日,在挪威新奥尔松的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中国北极科考队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下图为科考队员拍摄的日出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科考团拍摄日出照片时,当地地方时和拍摄方向约是(

)A.0时;正北 B.6时;正东 C.12时;正南 D.18时;正西3.推测该年北极黄河站极昼开始的时间是(

)A.3月31日前后 B.6月11日前后 C.1月3日前后 D.9月12日前后【答案】2.C3.A【解析】2.因为极夜后昼长时间是逐天加长的(也就是昼长从0开始),极夜后首次日出的那天昼长最短,正午12时日出,也是正午十二时日落(太阳就在地平线那里显露一下又沉到地平线下去了),时间短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昼长为0时,以后昼长会逐渐加长,日出时间也会慢慢变早,直到变成极昼。由材料可知这次是极夜后首次日出,应该是正午12时,太阳出露地平面,因为该地位于北极附近,故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C正确,ABD错误。故选C。由材料可知,该地3月9日极夜结束,到春分日3月21日有12天;因此春分后12天,也就是4月1日就可以出现极昼,3月31日最接近,A正确,BCD错误。故选A。考向2通过“昼夜长短分布规律”,考查“综合思维”2022年7月14日,深圳“绝美晚霞”刷屏朋友圈,图示意该日18时的晚霞景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该日后至暑假结束期间,当地某中学生观察到晚霞结束的时间(

)A.越来越早 B.越来越晚 C.先变早后变晚 D.先变晚后变早【答案】4.A4.晚霞结束的时间与当地的昼夜长短有关。我国中学暑假一般在9月份前结束,7月14日后至暑假结束期间,太阳直射点不断南移,深圳白昼变短,该地晚霞结束的时间会越来越早,故选A。家住我国某县的小明在假期借助App来确定拍摄日落景观的(北京)时间。下表是小明从App中查询到的数据信息(注:表中方位以正北为0°,正东为90°,以此类推)。他在当日拍摄完日落后2小时,又以31°的仰角观察到了北极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日出时刻及方位日落时刻及方位6:02(X°)19:40(291°)5.小明家所在城市及小明拍摄日落景观的日期分别为(

)A.杭州儿童节 B.北京劳动节 C.重庆建军节 D.武汉国庆节6.表中X的数值为(

)A.21 B.69 C.72 D.90【答案】5.C6.B【解析】5.小明在当日拍摄完日落后2小时,以31°仰角观察到了北极星,故当地纬度为31°N。由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当日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13小时38分钟,故而可推算出当地当日的正午时刻为北京时间12:51,故当地的经度为107.25°E,根据经纬度可推断小明家可能位于重庆,建军节为8月1日,该地昼长夜短,C正确;杭州、北京、武汉不符合,ABD错误。所以选C。6.根据多学知识可知,太阳方位角正北为0°、正东为90°、正南为180°、正西为270°,故表格中给定的日落方位291°为西偏北21°,因此日出方位应为东偏北21°,即日出方位为69°,X的数值为69,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点睛】所谓方位角是以目标物的正北方向(与同一地理分区/分带内所在中央子午线的北方向相同)为起算方向,即0度。其取值范围在0360度,计算旋转方式为:以目标物为轴心,以目标物的北方向为起始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方位角逐步增大至360°。因此太阳方位角一般是以目标物的北方向为起始方向,以太阳光的入射方向为终止方向,按顺时针方向所测量的角度。而正常来说,对于中国区域,早上太阳光从东边射来,中午太阳光从南边射来,傍晚太阳光从西边边射来。早上的太阳方位角在90°左右(但一年当中,有一定的角度范围变化),正中午的太阳方位角在180°(正南方),傍晚的太阳方位角在270°左右(但一年当中,有一定的角度范围变化)。考点三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考查角度正午太阳高度计算(2021·江苏卷)图为2016年12月8日游客在悉尼(33°55'S,150°53'E)15时15分拍摄的照片。据此回答问题。1.该日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约是(

)A.32° B.58° C.66° D.79°南北回归线的纬度大约是23.5°,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大概四天移动1°,一个月移动8°,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23.5°S附近,故12月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以北约3.5°,可求出当日直射20°S附近。【解析】南北回归线的纬度大约是23.5°,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大概四天移动1°,一个月移动8°,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23.5°S附近,故12月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以北约3.5°,可求出当日直射20°S附近。结合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一∣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是H=90°一|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90°结合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一∣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是H=90°一|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90°(33°55'20°)=76°05';故D选项最接近,故选D。【答案】1.D(2021·天津卷)科考队在北极圈内某地进行科考时,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6时测得了当地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最小值为10°。完成下面小题。2.该地的纬度为(

)A.83°26′N B.80°34′N C.76°34′N D.72°34′N6月22日是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23°26′N),该地为北极圈以内,有极昼,一天中最小太阳高度为10°,为0:00的太阳高度。【解析】6月22日是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23°26′N),该地为北极圈以内,有极昼,一天中最小太阳高度为10°,为0:00的太阳高度。极昼地区0:00时的太阳高度即子夜太阳高度=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极昼地区0:00时的太阳高度即子夜太阳高度=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90°,通过公式求出当地纬度为76°34′N,故C项正确,选C。【答案】2.C考查角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2022·福建卷)非对称结构保温大棚的保温被通常白天收卷至顶部,以便棚内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收卷的保温被在棚内地面形成遮阴带(下图)。陕西省某地理研学小组观测当地大棚正午地面遮阴带的年内变化(忽略收卷的保温被厚度影响),发现棚内地面遮阴带在2月26日出现,3月29日面积最大,一段时间后变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棚内正午地面遮阴带面积开始变小的日期出现在(

)A.6月29日前后 B.9月15日前后C.10月16日前后 D.12月14日前后4.仅支撑柱高度增加1米,则棚内正午地面最大遮阴带(

)A.出现日期提前,面积减小 B.出现日期提前,面积不变C.出现日期推迟,面积增大 D.出现日期推迟,面积不变根据所学知识,同一地区,太阳直射点纬度相同的日期,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根据材料2月26日棚内出现遮阴带,此后遮阴带面积逐渐增大,3月29日面积最大,此日后遮阴带面积不变。【解析】3.根据所学知识,同一地区,太阳直射点纬度相同的日期,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根据材料2月26日棚内出现遮阴带,此后遮阴带面积逐渐增大,3月29日面积最大,此日后遮阴带面积不变。6月22日(夏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由于3月29日为春分日后8天左右,与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日期为秋分日前8天左右,因此9月15日前后遮阴带面积最大,之后,随着太阳高度角继续降低,遮阴带移至棚外,棚内遮阴带开始变小,故B正确。6月22日(夏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由于3月29日为春分日后8天左右,与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日期为秋分日前8天左右,因此9月15日前后遮阴带面积最大,之后,随着太阳高度角继续降低,遮阴带移至棚外,棚内遮阴带开始变小,故B正确。根据材料棚内最大遮阴带的面积和南北屋面保温被的宽度有关,南北保温被,宽度范围越大,最大遮阴带面积最大,和支撑柱的高度无关4.根据材料棚内最大遮阴带的面积和南北屋面保温被的宽度有关,南北保温被,宽度范围越大,最大遮阴带面积最大,和支撑柱的高度无关支撑柱变高时,最大遮阴带面积不变,但遮阴带全部移动到保温棚底部(此时面积最大)时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出现的日期应比之前推迟,D正确。支撑柱变高时,最大遮阴带面积不变,但遮阴带全部移动到保温棚底部(此时面积最大)时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出现的日期应比之前推迟,D正确。【答案】3.B4.D考查角度正午太阳高度应用(2021·福建卷)1997年以来,宁夏闽宁镇从一片“干沙滩”逐步发展为“金沙滩”。2012年闽宁镇开始发展光伏大棚、光伏发电等光伏应用产业,未来将利用“照射光线自动跟踪”技术,让光伏面板始终保持与太阳光线垂直,以提高光能利用效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若应用“照射光线自动跟踪”技术,与6月1日相比,闽宁镇7月1日光伏面板(

)A.正午影子长度较长 B.跟踪调整时长较短C.仰角移动幅度较小 D.水平转动角度较大与6月1日相比,闽宁镇7月1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光伏面板正午影子长度较短,A错误;【解析】与6月1日相比,闽宁镇7月1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光伏面板正午影子长度较短,A错误;7月1日比6月1日的白昼时间更长,跟踪调整时长较长,B错误;7月1日比6月1日的白昼时间更长,跟踪调整时长较长,B错误;7月1日比6月1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日出日落太阳高度为零,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变化更大,仰角移动幅度较大,C错误;7月1日比6月1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日出日落太阳高度为零,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变化更大,仰角移动幅度较大,C错误;7月1日比6月1日的白昼时间更长,从日出到日落太阳转过的水平角度更大,光伏面板水平转动角度较大,D正确。所以选D。7月1日比6月1日的白昼时间更长,从日出到日落太阳转过的水平角度更大,光伏面板水平转动角度较大,D正确。所以选D。【答案】5.D考向1借助生活场景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北京故宫中的乾清宫“点亮金匾”的奇特现象出现在每年冬至日正午12时前后的一段时间,阳光照射到金砖地面后,反射到“正大光明”匾上(下图),将“正大光明”匾和下面的五条金龙依次点亮,散发出耀眼的金色光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冬至日乾清宫正午入射角约为(

)A.23.5° B.26.5° C.40.0° D.46.5°2.乾清宫“点亮金匾”的奇特现象发生时,阳光在“正大光明”匾上的移动方向为(

)A.由西向东 B.由东向西 C.由高到低 D.由低到高【答案】1.B2.A【解析】1.结合乾清宫夏至日正午入射角,计算出乾清宫的纬度约为40°N,再结合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计算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26.5°,即冬至日正午入射角约为26.5°,B正确,ACD错误。故选B。2.该地冬至日正午前后一段时间内,太阳自东南向西南移动,反射的阳光由西向东将“正大光明”匾和下面的五条金龙依次点亮,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日出日落太阳方位: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极附近极昼区,日出正北,日落正北。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南极附近极昼区,日出正南,日落正南。考向2通过“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考查“区域认知”我国新疆、浙江等地先后引进了“智能太阳花”技术,安装了能昼开夜合并智能追光的太阳能路灯。下图为某智能太阳花路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与浙江相比,新疆的“智能太阳花”(

)A.水平转动角度相同B.水平转动角度更大C.仰角变化幅度更大 D.正午仰角年变化幅度相同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