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_第1页
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_第2页
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_第3页
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_第4页
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高一地理选择题部分(共55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下图为干旱地区某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地貌特征是()A.顶部平坦、溶沟发育 B.上部宽大、下部窄小C.蜂窝形态、裂隙众多 D.奇石兀立、表面光滑2.该地貌常见于我国()A.东北平原 B.新疆内陆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答案】1.B2.B【解析】【1题详解】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景观地貌为风蚀蘑菇,由于近地面风力侵蚀强度大,其形态特征为上部宽大,下部窄小,B正确,排除ACD。故选B。【2题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该地貌为干旱地区的地貌景观,该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新疆内陆地区符合该自然条件,B正确;东北平原,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都位于湿润半湿润地区,排除ACD。故选B。【点睛】风蚀蘑菇,指在风沙强劲的地方,如果露出地表的岩石水平节理、层理很发达,易被风蚀成奇特的外形。特别是一块孤立突起的岩石如果下部岩性较软,经长期侵蚀,可能会形成顶部大于下部的蘑菇外形,称为风蚀蘑菇。金合欢是主要分布于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树种,茎秆表面粗糙,(如图2)。完成下面小题。3.图2中的金合欢树最有可能分布在图1中的()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4.经检测丙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原因是()A.温度高,有机质分解快 B.气候湿润,有机质来源少C.离海近,风沙破坏力强 D.地形复杂,有机质难积累【答案】3.B4.A【解析】【3题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甲为热带沙漠气候,乙为热带草原气候,丙为热带雨林气候,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结合材料信息可知,金合欢是主要分布于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树种,位于图中乙处,B正确,排除ACD。故选B。【4题详解】结合上题可知,丙处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温度较高,有机物质分解速度较快,导致该地土壤有机质较低,A正确;气候湿润,距离海洋位置以及地形类型对土壤有机质影响较小,排除BCD。故选A。【点睛】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有: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成分和养分状况)、生物因素(有机质的提供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速度)、气候因素(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以及淋溶作用强,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时间因素(影响土壤层的厚度)以及人为因素等。卫星航拍夜景图的亮度一般来说反映了地区的发达和人口稠密程度。读我国东南局部地区夜景图。完成下面小题。5.得到该夜景图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BDS B.GPS C.RS D.GIS6.据图可知图中区域()A.人口分布较均匀 B.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C.长三角地区人口最稠密 D.珠三角地区城市数量最多【答案】5.C6.B【解析】【5题详解】卫星航拍图像是利用遥感技术(RS)获取的,C正确;BDS和GPS主要功能是导航与定位,不能直接获取图像,AB错;GIS主要功能是数据采集与输入、存储与管理、空间查询与分析等,不具有航拍功能,D错。故选C。【6题详解】卫星航拍夜景图的亮度一般来说反映了地区的发达和人口稠密程度。夜景图中的亮度地区差异明显,说明人口分布不均匀,A错;沿海地区在卫星航拍夜景图上比内陆地区更为明亮,说明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B正确;从卫星航拍夜景图中,可以反映长三角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人口较多,但不能直接读出长三角是区域中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也不能直接看出珠三角地区城市数量最多,定性分析需要依据具体的数据,因此排除CD。故选B。【点睛】夜景卫星图可以十分直观地显示地区人口密度、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的概况。2023年9月29日的中秋月不仅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还出现了亮度超常的“超级月亮”。下图为当天某地的满月照片。完成下面小题。7.该日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A. B.C. D.8.该日当月亮慢慢从地平线上升起的当地时间约为()A.12点 B.18点 C.6点 D.0点【答案】7.C8.B【解析】【7题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2023年9月29日的中秋月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此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在一条直线上,且可以看到满月,因此月球和太阳位于地球两侧,C正确,排除ABD。故选C。【8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该日期为2023年9月29日,接近秋分日,因此太阳接近当地地方时18点日落,因此月亮慢慢从地平线上升起的当地时间约为日落之时,即18点左右,B正确,排除ACD。故选B。【点睛】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以太阳为参照物,实际月球运行超过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的,月相分别如下:1、上弦月:阴历初七—初八2、渐盈凸月:阴历十三3、渐亏凸月:阴历二十一4、满月:阴历十五5、残月:阴历二十八6、下弦月:阴历二十二—二十三7、娥眉月:阴历初五8、新月:阴历初一西藏是我国人口十分稀少和少数民族人口聚居程度很高的民族自治地区,这些因素的叠加效应使得西藏人口再生产和人口分布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下图为2020年西藏与全国不同年龄人口比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西藏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A.出生率低 B.人口迁出多 C.环境承载力低 D.死亡率高10.与全国相比,2020年西藏人口年龄结构()A.少年儿童占比偏低 B.人口老龄化较严重C.社会抚养负担比较重 D.劳动力人口供给充足【答案】9.C10.D【解析】【9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西藏位于青藏高原之上,海拔高,气温低,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环境承载力较低,因此西藏地区人口稀少,C正确;对比全国1到14岁人口比例,西藏所占比例较高,因此西藏地区少年儿童占比较高,出生率较高,A错误;人口迁出较多也是人口稀少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无法判断该地死亡率高低,排除D。故选C。【10题详解】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对比全国2020年,西藏地区人口年龄结构15到64岁所占比例较高,因此,该地区劳动力人口供给充足,D正确;对比全国1到14岁人口比例,西藏所占比例较高,因此西藏地区少年儿童占比较高,排除A;对比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西藏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并不严重,社会抚养负担比较轻,BC错误。故选D。【点睛】人口老龄化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的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状态。人口老龄化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其人口再生产已进入现代型。城市和郊区的过渡地带,常会出现一种局地热力环流。完成下面小题。11.下图能表示该种局地热力环流的是()A. B.C. D.12.形成这种局地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A.地表冷热不均 B.大气垂直运动 C.水平气压差异 D.大气水平运动【答案】11.B12.A【解析】【11题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城市和郊区之间会出现局地热力环流,城市地区由于气温较高,气流受热膨胀上升,城市近地面形成低压;郊区气温相对较低,因此气流相对冷却收缩下沉,郊区近地面形成高压,同一水平面上由高压流向低压,B正确,排除ACD。故选B。【12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形成热力环流根本原因在于地面冷热不均,A正确;大气垂直运动、水平运动和水平气压差异是由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结果,排除BCD。故选A。【点睛】热力环流原理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简单的形式。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13.2023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此次地震震源位于()A.地壳 B.地幔 C.内核 D.外核【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把地球內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9-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据材料可知,此次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且甘肃临夏属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据此可判断此次震源位于地壳,A正确,BCD错。故选A。【点睛】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2023年7月,台风“杜苏芮”携带大量水汽,在福建登陆后,迅速给周边地区带来强降雨。完成下面小题。14.从热力环流形成角度看,台风中心附近气流()A.受热抬升 B.受热下沉 C.冷却抬升 D.冷却下沉15.台风“杜苏芮”影响地区可以引发的地质灾害是()A.地震 B.洪涝 C.泥石流 D.沙尘暴【答案】14.A15.C【解析】【14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台风是夏秋季节形成于洋面的低压涡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因此中心位置气流受热抬升,A正确,排除BCD。故选A。【15题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台风在福建登陆后,迅速给周边地区带来强降雨。福建地区低山丘陵较多,强降雨可能会引发泥石流,C正确;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能量爆发导致,排除A;洪涝属于气象灾害,本地区气候较为湿润,沙尘暴天气较少,排除BD,故选C。【点睛】台风是产生在热带海洋上的热带气旋,它是一个旋转极快的空气大漩涡,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移动的台风就像一个巨大的“空气陀螺”。台风结构主要分为台风外围、台风本体和台风中心三部分。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某季节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6.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海域表层海水性质()A.水温②高于① B.盐度①高于③ C.盐度②低于④ D.密度④大于③17.从性质上看,流经下列各处的洋流()A.①、②处都为寒流 B.①、②处都为暖流C.③处为暖流,④处为寒流 D.③处为寒流,④处为暖流18.甲处海域常常出现滔天骇浪,主要原因是()A.终年盛行西风 B.此处海域狭窄C.有海底热液喷溢 D.暖寒流在此交汇【答案】16.D17.C18.A【解析】【16题详解】结合图中信息可知,①地纬度比②地纬度较低,且①地附近有暖流流经,因此①地水温高于②,排除A;①地位于河口,盐度较③处低,排除B;②处位于副热带海域,盐度高于④地,排除C;④处纬度较③处高,因此密度④大于③,D正确。故选D。【17题详解】结合图中信息可知,①为墨西哥湾暖流,②为秘鲁寒流,③为巴西暖流,④为西风漂流的分支,其性质为寒流,因此C正确,排除ABD。故选C。【18题详解】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甲处位于盛行西风带,终年盛行西风,因此引起滔天骇浪,A正确;甲处海域较为宽阔,排除B;海底热液喷溢并不会经常出现,排除C;该地区受西风漂流控制,排除D。故选A。【点睛】全球表层海水性质规律:盐度分布规律: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的;温度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密度分布规律:一般温度越高,海水密度越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增。下图为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9.在图示甲时期()A.被子植物繁盛 B.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C.海平面高于现代 D.传统农作物频频歉收20.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A.总体比较寒冷 B.总体比较湿润 C.冷暖干湿交替 D.温暖干旱明显【答案】19.B20.D【解析】【19题详解】图示甲时期是古生代晚期,被子植被繁盛的时代是新生代,A错误;结合图示可知,甲时期温度较低,降水较多,可能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B正确;甲时期温度比现代低,冰川融化少,海平面低于现代,C错误;图示甲时期是古生代晚期,没有人类出现,没有出现传统农作物歉收,D错误。故选B。【20题详解】中生代是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的时代,是恐龙的繁盛年代,中生代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恐龙时代。据图示可知,中生代全球平均气温较高,平均降水较少,全球总体上温暖干旱明显,不存在冷暖干湿交替现象,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时代”和裸子植物时代,是重要的成煤期,后期物种大灭绝;新生代被子植物繁盛,哺乳动物出现,人类出现。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二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只选正确的一个得1分,二个得3分,其余不得分。)21.2019年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发现了距离地球约1400光年、位于天鹅座的“另一个地球—开普勒452b”,科学家猜想它与地球的相似指数为0.98,可能存在生命。下列属于科学家认为行星可能存在生命物质有利条件的是()A.存在液态水 B.拥有适宜温度 C.含有大气层 D.存在稳定的光照【答案】A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行星存在生命的条件,包括存在液态水,拥有适宜的温度,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等条件。因此该行星可能存在生命的有利条件在于,该地有可能存在液态水,拥有适宜的温度,AB正确;应该存在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排除C;稳定的光照属于外部条件,排除D。故选AB。为了更好的解决远洋岛礁的电力供应问题,2023年6月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兆瓦级利用“波浪能”漂浮式发电装置“南鲲号”(见下图),在广东珠海沿岸投入试运行。完成下面小题。22.南鲲号主要利用了海洋的()A.生物资源 B.能源资源 C.空间资源 D.化学资源23.与固定式海上风电相比,“南鲲号”漂浮式发电装置的优势是()A.可以移动,环境适应性更强 B.以风浪能为主发电,能源更加清洁C.一般布局在近海,更容易接入电网 D.可随时捕捉大的风浪,发电能力更强【答案】22.BC23.AD【解析】【22题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南鲲号利用波浪能漂浮式发电装置进行发电,因此,南过后主要利用了海洋的能源资源和空间资源,BC正确;并未体现其利用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排除AD。故选BC。【23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与固定式海上发电相比,漂浮式发电装置的优势在于可以移动,因此环境适应性强,A正确;以波浪能为主发电,能源更加清洁,排除B;“南鲲号”漂浮式发电装置为了更好的解决远洋岛礁的电力供应问题,因此布局在远海地区,排除C;漂浮式发电装置可随时捕捉大的风浪,发电能力更强,D正确。故选AD。【点睛】海洋能是一种蕴藏在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引起的机械能和热能。海洋能同时也涉及一个更广的范畴,包括海面上空的风能、海水表面的太阳能和海里的生物质能。中国拥有18000公里的海岸线和总面积达6700平方公里的6960座岛屿。这些岛屿大多远离陆地,因而缺少能源供应。因此要实现我国海岸和海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的海洋能资源。海绵城市建设是现在城市建设重点考虑的问题。其中城市中的水域建设作用巨大,城市湖泊。下图为某城市湖泊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4.城市湖泊建设主要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是()A.水汽输送 B.植物蒸腾 C.地表径流 D.地下径流25.城市湖泊的主要作用的是()A.减少内涝 B.减少噪音 C.净化雨水 D.控制酸雨【答案】24.CD25.AC【解析】【24题详解】海绵城市建设中水域建设作用巨大,读图可知,城市湖泊配有堤岸,设计有沉泥区,具有调蓄和净化的功能,能够涵养水源,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增加地下径流,调节地表径流,CD正确;城市湖泊建设对水汽输送、植物蒸腾影响不大,AB错误。故选CD。【25题详解】据图显示,城市湖泊配有堤岸,具有拦蓄城市降雨的功能,从而起到缓解城市内涝的作用,A正确;图中显示,雨水中的杂质及有害物质可以通过进水口前置碎石、沉泥区的过滤以及植物的吸收作用,然后排出,从而起到对雨水的净化作用,C正确;城市湖泊的建设对减少噪音、控制酸雨作用不大,BD错误。故选AC。【点睛】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包括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下渗、径流等环节。非选择题(共45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5分)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喀斯特地貌是由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破坏和再造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可分为地表喀斯特和地下喀斯特两种类型。地表喀斯特主要包括溶沟、石芽、溶蚀洼地、天坑、峰丛、峰林、孤峰、残丘等。下图1为峰丛、峰林、孤峰、残丘景观图,图2为广西地表喀斯特地貌分布图。(1)峰丛、峰林、孤峰和残丘属于(不定项选择)()A.溶蚀地貌 B.沉积地貌 C.流水地貌 D.风成地貌 E.冰川地貌(2)判断下列说法:填写正确或者错误。①喀斯特地貌分布地区地表崎岖。____②只有石灰岩才能形成喀斯地貌。____③喀斯特地貌种类繁多,形态各异。____④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广布,北方几乎没有。____⑤黄土高原上因广布喀斯特地貌,地表千沟万壑。____⑥喀斯特地貌只能出现在陆地上,海洋里几乎没有。____(3)从峰丛、峰林、孤峰和残丘中任选一种地貌,简述其特征。(4)列举地下喀斯特三种。(5)描述广西地表喀斯特地貌的分布特征。【答案】(1)AC(2)①.正确②.错误③.正确④.错误⑤.错误⑥.错误(3)峰丛:基部相连,呈圆锥或尖锥状;峰林:高耸林立,山坡陡峭,相对高度大;孤峰:单纯耸立,形态各异;残丘:残存分散,高度较小。(4)溶洞、石笋、石柱等。(5)分布面积广;从西向东依次为峰丛、峰林、孤峰到残丘;形成时间从新到老。【解析】【分析】本题以喀斯特地貌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类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峰林、峰丛、孤峰和残丘属于流水溶蚀地貌,AC正确,排除BDE。故选AC。【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喀斯特地貌分布地区地表崎岖,①说法正确;喀斯特地貌形成地区具有可溶性岩石,但不一定是石灰岩,②说法错误;受流水溶蚀作用影响,喀斯特地貌种类繁多,形态各异,③说法正确;我国南北方均有喀斯特地貌分布,但南方分布较为广泛,④说法错误;黄土高原之上为流水侵蚀地貌,地表千沟万壑,不属于喀斯特地貌,⑤说法错误;海洋之中也存在着喀斯特地貌,⑥说法错误。【小问3详解】本题为任选题,任选其一简述即可。如果选择峰丛,其特征为基部相连,呈圆锥或尖锥状;如果选择峰林,其特征为高耸林立,山坡陡峭,相对高度大;如果选择孤峰,其特征为单纯耸立,形态各异;如果选择残丘,其特征为残存分散,高度较小。【小问4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地下喀斯特包括溶洞,地下河,石笋,石钟乳,石幔等。【小问5详解】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广西地区喀斯特分布广泛,分布面积广;从西向东依次为峰丛、峰林、孤峰到残丘等地貌;形成时间从新到老。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下图1为东北地区略图,图2为黑土剖面图,图3为松花江不同河段剖面图示意图。(1)填出图1松花江甲、乙、丙河段河谷形态对应图3中①、②、③形态。甲____,乙____,丙____。(2)松花江参与的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有(双项选择题)()A.更新陆地淡水资源 B.加剧地区之间热量不平衡C.塑造陆地地表形态 D.促使全球总水量不断增加(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东北地区人口密度较大分布区的自然条件。(4)从地形上看,东北黑土主要分布在____,其肥力高,得益于这里独特的____(湿冷、干热)气候,枯草、落叶等有机残体分解速度____(快、慢),利于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腐殖质含量____(高、低)。(5)近年来,黑土层侵蚀加剧,土层变薄,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请为保护东北地区黑土提出合理建议。【答案】27.①.①②.②③.③28.AC29.人口密度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