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供暖系统技术规范 第6部分:监控系统》_第1页
《电供暖系统技术规范 第6部分:监控系统》_第2页
《电供暖系统技术规范 第6部分:监控系统》_第3页
《电供暖系统技术规范 第6部分:监控系统》_第4页
《电供暖系统技术规范 第6部分:监控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XX.XXX

CCSXX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

T/CECXXXX-2018

电供暖系统技术规范

第6部分:监控系统

Electricalheatingsystemtechnicalspecification

Part6:monitoringsystem

(征求意见稿)

201X-XX-XX发布201X-XX-XX实施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1

I

电供暖系统技术规范第6部分:监控系统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电供暖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监控系统)的架构、功能、性能、安全及接口

等方面要求,也包括监控模块的构成、性能设计、传输、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和电磁兼容性

等。

本部分适用于电供暖监控系统的设计、建设、验收及运行和维护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1.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概述和指南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887-2011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13730-2002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GB/T17626.5-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85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DT/L1083-2008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技术条件

DL/T1092-2008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T/TXXXX.1-XXXX电供暖系统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

T/TXXXX.2-XXXX电供暖系统技术规范第2部分:设备

T/TXXXX.8-XXXX电供暖系统技术规范第8部分:通讯规约

T/TXXXX.10-XXXX电供暖系统技术规范第10部分:接口

T/TXXXX.11-XXXX电供暖系统技术规范第11部分:计量

3术语和定义

T/TXXXX.1-XXXX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4监控系统架构

4.1系统架构

电供暖监控系统是电供暖系统运行的信息化系统,对电供暖设备进行监视控制和综合管

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报警功能、系统维护自检、人机交互、画面显示、

报表功能、通讯接口、扩展功能等。电供暖监控系统结构见图1。

2

图1电供暖监控系统结构

4.2监控范围及内容

监控系统的监控范围和内容应包括T/TXXXX.2《电供暖系统技术规范第2部分:设备》

中规定的全部设备,可包含如下采集量:

a)电气量:电流、电压、电量等;

b)热工量:室外温度、室内温度、水温、风温、流量、热量、液位、水压、风压、储

热量、储热温度等;

c)设备状态量:设备的开关状态、工作状态、故障状态等。

5监控系统功能

5.1功能概述

监控系统满足电供暖系统运行维护的需要,应具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报

警、系统维护自检、人机交互、监视、报表、通讯接口、扩展等功能。功能概述见表1。

表1电供暖监控系统功能概述

序号功能类型功能名称应用名称

1数据采集数据采集

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

3数据存储数据存储

4报警功能报警功能

基本功能

5系统维护自检系统维护自检

6监视功能

人机交互

7报表功能

8通讯接口通讯接口

3

9图模一体化图模一体化

10控制功能控制功能

11扩展功能电费管理

交易管理

12热费管理

13需求响应需求响应

5.2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功能应满足第4.2条和第8条的要求。采集数据可参照T/TXXXX.8中附录A

中的数据,包括以下内容:

a)电气量:电流、电压、频率、电量等;

b)热工量:室外温度、室内温度、水温、风温、流量、热量、液位、水压、风压、储

热量、储热温度等;

c)设备状态量:开关状态、工作状态、故障状态等;

d)电能量、热量采集和计量管理应符合T/TXXXX.11的要求。

5.3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功能应包含以下内容:

a)单位换算:应能进行单位统一换算功能;

b)坏数据处理:应能判断采集数据是否为坏数据,并淘汰坏数据;

c)越限判断:应能判断数据是否越限。

5.4数据存储

数据存储功能应符合如下要求:

a)监控系统应具有对所采集和统计分析各类数据进行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集中存储

功能;

b)监控系统应具有对操作日记等信息的集中存储功能。

5.5报警功能

报警功能应负荷下列要求:

a)根据信息分级处理划分的信息紧急程度,配置不同的声光报警和画面显示方式;

b)根据电供暖系统高低压开关柜、变频装置、变压器、电供暖等设备的保护动作信息、

故障信息、报警信息等进行设备故障排除;

c)报警处理可分类型、分级别、分区域进行。一般报警类型包括保护信息、故障信息、

越限信息等类型;报警级别包括严重告警、重要告警、一般告警、提示信息等;

d)报警信息应具备可视化及音响效果。报警信息记录应包含报警时间、报警对象、报

警类型、重要程度等信息;

5.6系统维护自检

系统维护自检功能应符合如下要求:

a)应具备方便的数据库、图形界面、系统参数等维护工具;

b)应具有系统在线诊断能力,发现系统运行异常时,应予以报警和记录;

c)应具备系统数据备份与还原功能。

5.7监视功能

监视功能应符合如下要求:

a)通过人机界面显示画面实现对电供暖系统中的设备进行运行监视;

b)应能按要求对系统配置参数、定值参数、模拟量限值参数等进行设置,具备按一定

权限对设备参数、模拟量限值及开关量状态进行修改的功能,并予以记录;

c)应能够监视电供暖系统供电主接线图、保护定值和高低压开关柜、变压器、变频装

置等设备参数;

4

d)应能利用人机界面进行报警处理,确认报警点的退出/恢复;

e)应提供交互式操作管理及趋势曲线展示等功能,且能利用人机界面实现画面、图表

和曲线的编辑和打印。

5.8报表功能

报表功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a)可利用电供暖系统运行的数据,生成日报、周报、月报等不同格式的生产运行报表,

并能够打印输出;

b)生产运行报表可编辑、修改、定义、增加和删除。

5.9通讯接口功能

通讯接口功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a)通信规约应符合T/TXXXX.8中的规定;

b)接口功能应符合T/TXXXX.10中的规定。

5.10扩展功能

系统可具备如下扩展功能:

a)图模库一体化功能:考虑监控系统设备维护安全性和应用方便性,可采用图模库一

体化设计;

b)控制功能:控制分为本地控制和远程控制,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功能;监控系统可

向电供暖设备下发控制指令,包括远方参数的设定、设备启停和控制策略。

c)电费管理:电能量统计可具备电价电费管理功能,能够分时、分期、分电压等级、

分用电量设置不同电价信息,并统计电费;

d)热费管理:供热量统计可具备根据采集的电能量信息、电价信息和热价信息,计算

电供暖服务热计价收费信息;

e)需求响应功能:能够接收需求响应信号,按照预设的策略,以满足既定需求响应计

划实施需求。

6性能要求

6.1系统响应时间

系统响应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a)状态量变位传输到主站时间:≤3s;

b)遥测量超越定值变化(越阈值)传输到主站时间,或在循环传送方式下,重要遥测

量更新时间:≤3s;

c)遥控命令选择、执行或撤销传输时间:≤3s;

d)遥调命令传输时间:≤3s;

e)实时数据画面在人机界面屏幕整幅调出响应时间:

画面的85%:≤3s,

其余画面:≤5s;

f)实时数据画面在电子型模拟屏整幅调出响应时间:

画面的85%:≤5s,

其余画面:≤10s;

g)画面数据刷新周期:5s~10s;

h)主备用机自动切换时间:≤30s。

6.2可用率指标

系统的月可用率≥99.8%;任何单一节点的故障不影响系统其余部分的正常运行。

6.3负载率指标

5

正常状态下监控系统服务器CPU负载≤30%(10秒平均值);事故情况下监控系统服务

器CPU负载≤50%(10秒平均值)。

6.4通信信道

通信信道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a)主控通信网络的节点(人机界面站、服务器等)应有冗余通信通道和接口,冗余通

信通道应具有可靠的冗余性能,任一通道故障不应发生系统通信故障,各通信通道

应有自诊断和故障报警功能;

b)信道数据传输误码率不大于10-6;

c)传输带宽30kb/s及以上。

6.5采样频率宜根据不同类型数据设置不同。

6.6数据存储时间不小于3年。

7监控模块

7.1监控模块硬件可采用常规I/O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或分散控制系统,可采用在现

场仪表和设备层集成现场总线技术的控制系统(PLC或DCS等)——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也可

采用其他满足监控要求的控制器系统。

7.2监控模块包括控制器(PLC、专用控制仪表、工控机、智能PID控制仪等)、传感器(流

量计、温度、压力传感器等)、执行器(调节阀、电机等执行机构)等;人机界面的应用软

件应易于组态和维护,工艺流程图宜采用图形方式组态,I/O数据宜采用导入电子表格文件

的方式组态。

7.3性能设计要求如下:

a)性能设计应符合DL/T1092-20084.8.a规定要求;

b)整组动作时间符合DL/T1092-20084.8.d规定要求;

c)应根据具体情况合并、简化处理预计逻辑中的运行方式类型及故障信息。

7.4传输要求如下:

a)数据传输要求符合GB/T13730-20023.3规定;

b)传输通道异常期间,系统不应误动;

c)站间通讯方式符合DL/T1092-20084.8.g.2。

7.5可靠性要求如下:

a)远方操作命令应符合DL/T1092-20084.8.f.1规定要求;

b)监控系统采用通讯报文方式应符合DL/T1092-20084.8.f.2规定要求;

c)任何单个模块故障或损坏,不应影响其他模块以及系统的正常工作。

7.6电磁兼容性要求如下:

a)电采暖电工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符合GB/T17626.5-2008试验要求;

b)监控系统应用于控制室电子件的设备电磁兼容性应符合DL/T1083-20086.1.2.1

规定要求。

7.7环境适应性要求如下:

a)电采暖监控系统所有电工电子设备应符合GB/T2421.1环境试验的要求;

b)允许的环境相对湿度应符合DL/T1083-20086.1.1.3规定要求;

c)振动等级低振动级场所应符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