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电容隔直装置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电容隔直装置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电容隔直装置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电容隔直装置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任务来源

2019年4月29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电联标准【2019】86号)下达了

2019年第一批中电联标准制订计划,《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电容隔直装置技术规范》

的计划编号为T/CEC20191053。该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DL/TC02)归口,由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牵头编写。

二、工作简况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在标准制定计划下达前期,已组织

变压器领域的技术专家对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和相关技术内容进行多次讨论与协

调,在标委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前,已初步形成该标准的初稿,为本标准的编制和

意见征集打下良好基础。

2019年7月3日,标委会在浙江省海宁市组织召开了标准启动会议,参加

会议的单位有:电力行业电力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张淑珍、国网浙江省电

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的郑一鸣、李晨、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

司的孙林涛、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的盛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

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的金海、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冯宇、杜砚、南方

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的胡上茂、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的马志钦、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的于群英、国网重庆市电力

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发李永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的刘阳、国

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的徐碧川、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

力科学研究院的刘贺千、广州高澜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黄克峰。会议期间成

立了标准编写工作组,讨论了标准的初稿,对标准的编写原则、标准框架、工作

计划、初步分工等进行了充分讨论。明确了电容隔直装置不区分有源和无源,不

明确保护方法;在使用条件中增加装置的特殊使用条件;增加“基本原理”章,

包含产品组成、结构、基本原理等内容;增加用于抑制城市轨道交通造成直流偏

磁的控制模式;增加关于防止隔直装置退出运行的规范性内容;增加设备防凝露

的性能要求;增加多台装置运行的同步性要求;增加设备选型和旁路开关性能要

求。会后形成了首次会议纪要和讨论稿1。

2019年9月18日,标委会在杭州组织召开了标准讨论会,参加会议的单位

1

有: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的郑一鸣、李晨、国网浙江省电力

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的孙林涛、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的盛骏、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冯宇、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的胡上

茂、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的于群英、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

力科学研究院发李永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的郭磊、国网江西

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的徐碧川、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

研究院的刘贺千、广州高澜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黄克峰。会议对标准讨论稿

展开讨论,会后形成了标准讨论稿2。

三、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制订按照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安全上的可靠性、实

施上的可操作性的原则进行。

本标准为首次制订,在编写过程中主要参考了国家标准《GB/T1094.23电

力变压器第23部分:直流偏磁抑制装置》和行业标准《DL/T1541电力变压器

中性点直流限(隔)流装置技术规范》的部分内容。GB/T1094.23标准规定了电

力变压器直流偏磁抑制装置的术语和定义、使用条件、选用原则、技术要求、试

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铭牌及技术文件的要求等。适用于110kV及以

上交流电力变压器及换流变压器中性点的直流偏磁抑制装置(包括电阻型限流装

置和电容型隔直装置)及其附属设备(以下简称装置)。DL/T1541标准规定了

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直流限(隔)流装置及其附属设备的使用条件、技术性能参数、

结构、试验,以及标示、包装、运输与贮存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适用于交流22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电力变压器中性点串接的限(隔)流装置。本标准采用了上述标

准中的部分术语,标准中详细规定规定了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电容隔直装置(以下

简称“隔直装置”)的使用条件、结构和功能、性能、试验、标志、包装、运输、

贮存的要求,适用于110kV(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力变压器用隔直装置,

换流变压器用隔直装置可参照执行。

四、主要试验验证情况

无。

五、采标

无。

2

六、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标准中的选用原则、方法及要求与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协调一致。

七、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无。

八、标准主要内容说明

本标准共包括10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电容隔直装置(以下简称“隔

直装置”)的使用条件、结构和功能、性能、试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

要求。本标准适用于110kV(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力变压器用隔直装置,

换流变压器用隔直装置可参照执行。

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对本标准引用的文件进行列出。

第3章,术语和定义,对本标准使用的术语进行定义和解释。

第4章,使用条件,规定了电容隔直装置的正常使用和特殊使用的具体要求。

第5章,基本原理,规定了电容隔直装置的结构原理、组成和5.2保护(退

出)方法。

第6章,技术要求,规定了电容隔直装置的工作状态、状态切换功能、状态

控制、保护功能和监控功能。。

第7章,性能要求,规定了成套装置和组部件的性能要求,组部件包括电容

器、旁路开关、氧化锌组件、二次组件、测量组件等。

第8章,试验要求,提出了隔直装置的型式试验、出厂试验、交接试验、例

行试验和特殊试验要求。

第9章,标志、标签和随行文件,规定了铭牌、原理接线图标志牌、软件版

本号、标记技术文件的要求等内容。

第10章,包装、运输和贮存,规定了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附录A(资料性附录),给出了五种隔直装置典型接线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