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终端用绝缘油选用导则(标准)》_第1页
《电力电缆终端用绝缘油选用导则(标准)》_第2页
《电力电缆终端用绝缘油选用导则(标准)》_第3页
《电力电缆终端用绝缘油选用导则(标准)》_第4页
《电力电缆终端用绝缘油选用导则(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

号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XXXXX—XXXX

电力电缆终端用绝缘油选用导则

Guidetothechoiceofinsulatingoilsforelectriccableterminals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XXXXXXXX—XXXX

电力电缆终端用绝缘油选用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力电缆终端用绝缘油的选用原则、性能要求、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电缆终端填充用硅绝缘油和聚异丁烯的选用,电缆其它附件、电容器等设备

填充用硅绝缘油和聚异丁烯的选用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1闪点的测定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

GB/T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GB/T507绝缘油击穿电压测定法

GB/T52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531.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氏硬度)

GB/T1408.1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工频下试验

GB/T1884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

GB/T3143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Hazen单位--铂-钴色号)

GB/T3535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

GB/T3536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的测定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GB/T4945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和碱值测定法(颜色指示剂法)

GB/T5654液体绝缘材料相对电容率、介质损耗因数和直流电阻率的测量

GB/T603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硬度的测定(10IRHD~100IRHD)

GBT6488液体化工产品折光率的测定

GB/T7304石油产品酸值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GB/T7602.1变压器油、汽轮机油中T501抗氧化剂含量测定法第1部分:分光光度法

GB/T7602.2变压器油、汽轮机油中T501抗氧化剂含量测定法第2部分:液相色谱法

GB/T7602.3变压器油、汽轮机油中T501抗氧化剂含量测定法第3部分:红外光谱法

GB/T10065-2007绝缘液体在电应力和电离作用下的析气性测定方法

GB/T11133-2015石油产品、润滑油和添加剂中水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库仑滴定法

GB/T13354液态胶粘剂密度的测定方法重量杯法

GB/T13377原油和液体或固体石油产品密度或相对密度的测定毛细管塞比重瓶和带刻度双毛

细管比重瓶法

GB/T21218-2007电气用未使用过的硅绝缘液体

GB/T21863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用四氢呋喃做淋洗液

GB/T22235液体粘度的测定

GB/T25961电气绝缘油中腐蚀性硫的试验法

GB/T29617数字密度计测定液体密度、相对密度和API比重的试验方法

GB/T30515透明和不透明液体石油产品运动黏度及动力黏度计算法

DL/T429.1电力用油透明度测定法

1

DL/TXXXXXXXX—XXXX

DL/T1204矿物绝缘油热膨胀系数测定法

HG/T2366-2015二甲基硅油

NB/T42140绝缘液体油浸纸和油浸板用卡尔费休自动电量滴定法测定水分

SH/T0205电气绝缘液体的折射率和比色散测定法

SH/T0308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测定法

SH/T1759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溶液聚合物分子量分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硅绝缘油siliconeinsulatingoils

液体有机硅多分子聚醚,其分子结构主要由硅、氧原子交替的线性链组成,而烃基则连接在硅

原子上,红外吸收特征峰在2963、2905、1261、1093、1022、865、801cm-1。

注:改写GB/T21218-2007,定义3.1。

3.2

聚异丁烯polyisobutene

由异丁烯聚合而成的支链型聚烯烃,其分子量一般在300~1500的范围内,红外吸收特征峰在

1390、1360、1230、950、924cm-1。

注:改写NB/T10451-2020,定义3。

4产品分类和标记

4.1硅绝缘油

4.1.1硅绝缘油根据黏度的不同进行分类。常用的硅绝缘油标记由甲基硅油代号或生产厂的产品代号、

黏度规格两部分组成。

标记示例:

201或FLD47V-X

│└─────黏度规格

└───────────甲基硅油代号或生产厂的产品代号

4.1.2硅绝缘油根据黏度、闪点等物理性能和主要应用对象,将其划分为两个型号:Ⅰ型和Ⅱ型。

a)Ⅰ型硅绝缘油:在25℃黏度不大于1000mm2/s,主要用于电缆本体及电缆终端。

b)Ⅱ型硅绝缘油:在25℃黏度不大于13000mPa·s,主要用于电缆终端。

4.2聚异丁烯

4.2.1聚异丁烯按数均分子量的不同进行分类。常用的聚异丁烯标记由生产厂的产品代号和数均分子

量两部分组成。

标记示例:

PB或JINEX6-X

2

DL/TXXXXXXXX—XXXX

│└─────────数均分子量

└────────────生产厂的产品代号

4.2.2聚异丁烯根据黏度、闪点和倾点等物理性能和主要应用对象,将其划分为两类:Ⅰ类和Ⅱ类。

a)Ⅰ类聚异丁烯:在100℃黏度不大于30mm2/s,倾点不大于-30℃。

b)Ⅱ类聚异丁烯:在100℃黏度大于30mm2/s。Ⅱ类聚异丁烯按倾点再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30~

0)℃和Ⅱ型(0~20)℃。

5选用原则

5.1选用的硅绝缘油倾点宜比电缆终端最低使用环境温度低10℃。

5.2选用的绝缘油应与相接触的绝缘材料及结构材料相容,通常对乙丙橡胶应力锥的电缆终端宜采用

硅绝缘油作为绝缘液,对硅橡胶应力锥的电缆终端宜采用聚异丁烯作为绝缘液。

5.3选用的绝缘油中不应含有抗氧化剂,如有添加剂,应在检测报告中说明所加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

5.4绝缘油宜包装在清洁、干燥和密封良好的铁皮桶中,桶内衬里材质与绝缘油两者的兼容性应符合

要求。

5.5电缆终端制造厂应根据绝缘油的热膨胀系数,提供电缆终端空气腔高度与温度的关系曲线,现场

充装绝缘油时,应根据充装时的环境温度调整液面高度,以保证绝缘油在使用过程中,电缆终端内部的

压力不超过0.3MPa。

5.6现场安装电缆终端和充装绝缘油时,应做好防雨、防潮、防尘措施,露天充装绝缘油时,应选在

无尘土飞扬及其它污染的晴天进行,环境空气的相对湿度不宜超过70%。对Ⅱ型聚异丁烯,可先将绝缘

油加热至105℃左右,然后冷却至75~90℃左右,再进行充装。

5.7对Ⅱ型聚异丁烯,宜根据绝缘油的空气释放值确定充装完的静置时间,消除充装过程中绝缘油中

残留的气泡。

6绝缘油性能要求

6.1硅绝缘油

交货状态或充灌入电缆终端之前的未使用过的硅绝缘油性能要求和相应的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的技

术要求。

表1电缆终端用硅绝缘油技术要求

项目单位要求试验方法

Ⅰ型Ⅱ型

物理性能

外观-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物DL/T429.1

色度-≤35GB/T3143

GB/T1884

GB/T13354

密度(25℃)g/cm30.956~0.9750.965~0.978

GB/T13377

GB/T29617

50~1000,GB/T265

黏度(25℃)mm2/s-

标记值×(1±5%)GB/T30515

3

DL/TXXXXXXXX—XXXX

1000~13000,

mPa·s-GB/T22235

标记值×(1±5%)

闭口杯℃≥240GB/T261

闪点

开口杯℃≥300≥320GB/T261

燃点℃≥340≥360GB/T3536

GB/T6488

折射率(25℃)-1.4020~1.40451.4025~1.4045

SH/T0205

HG/T2366-2015附

挥发度(150℃,24h)%(m/m)≤0.5

录B

倾点℃≤-50≤-45GB/T3535

空气释放值(75℃)min≤10SH/T0308

膨胀系数cm-3/cm-3/℃无通用要求DL/T1204

化学性能

GB/T4945

GB/T7304

酸值mgKOH/g≤0.01

HG/T2366-2015附

录A

NB/T42140

水分mg/kg≤50GB/T11133-2015试

验步骤C

腐蚀性硫-无腐蚀GB/T25961

GB/T7602.1

抗氧化剂T501-无检出GB/T7602.2

GB/T7602.3

电气性能

击穿电压kV≥40GB/T507

介质损耗因数(90℃,50Hz)-≤0.001GB/T5654

相对介电常数(90℃)-2.55±0.05GB/T5654

体积电阻率(90℃)Ω·m≥1.0×1011GB/T5654

GB/T10065-2007方

析气性,吸气mL/min无通用要求-

法A

注:“无通用要求”指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该项目是否检测,且测定限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2聚异丁烯

交货状态或充灌入电缆终端之前的未使用过的聚异丁烯性能要求和相应的试验方法应符合表2的技

术要求。

表2电缆终端用聚异丁烯技术要求

项目单位要求试验方法

4

DL/TXXXXXXXX—XXXX

Ⅰ类Ⅱ类

Ⅰ型Ⅱ型

物理性能

外观-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物DL/T429.1

色度-≤50GB/T3143

SH/T1759

数均分子量-标记值×(1±10%)

GB/T21863

GB/T1884

GB/T13354

0.800~0.860-

密度(20℃)g/cm3GB/T13377

GB/T29617

-0.840~0.9000.880~0.920GB/T13377

40℃≤350≥350GB/T265

黏度mm2/sGB/T22235

100℃≤3030~550500~1500

GB/T30515

闭口杯≥100≥130≥150GB/T261

闪点℃

开口杯≥110≥150≥180GB/T3536

燃点℃-≥250GB/T3536

GBT6488

折射率(25℃)-1.4700~1.48601.4850~1.502

SH/T0205

105℃,3h≤0.5-HG/T2366-2015附

挥发度%(m/m)

150℃,3h-≤2.0录B

倾点℃≤-30≤0≤20GB/T3535

空气释放值(75℃)min无通用要求SH/T0308

膨胀系数cm-3/cm-3/℃无通用要求DL/T1204

化学性能

GB/T4945

GB/T7304

酸值mgKOH/g≤0.02

HG/T2366-2015附

录A

水分mg/kg≤60NB/T42140

腐蚀性硫-无腐蚀GB/T25961

GB/T7602.1

抗氧化剂T501-无检出GB/T7602.2

GB/T7602.3

电气性能

击穿电压kV≥40GB/T507

介质损耗因数(90℃,50Hz)-≤0.002GB/T5654

相对介电常数(90℃)-无通用要求2.15±0.05GB/T5654

体积电阻率(90℃)Ω·m≥5.0×1012GB/T5654

析气性,吸气mL/min≥10--GB/T10065-2007方

5

DL/TXXXXXXXX—XXXX

法A

注:“无通用要求”指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该项目是否检测,且测定限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7试验方法

7.1外观

外观可按DL/T429.1的规定测定,测试时宜置于暗箱的透射光下观察。现场采用室内照明或室外

日光的反射法观察外观,背景应采用白色工作板。

7.2色度

色度可按GB/T3143的规定测定,测定结果精密度宜符合以下要求:

a)铂钴色度大等于25的样品

重复性:r=0.027(X+92)铂钴单位

再现性:R=0.087(X+92)铂钴单位

其中X为两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b)铂钴色度小于25的样品

重复性:不大于两个铂钴单位

再现性:大大于七个铂钴单位

7.3数均分子量

数均分子量可按GB/T21863或SH/T1759的规定测定。

7.4密度

密度测定可采用GB/T1884、GB/T13377、GB/T29617或GB/T13354的规定测定。对高粘度Ⅱ型

绝缘油,可先将样品温度升高至100℃消除气泡后,再降温至测定温度下进行测试。在有争议的情况下,

按GB/T1884的规定测定。

7.5黏度

对低黏度(≤1000mm2/s)的绝缘油可采用GB/T265、GB/T22235或GB/T30515的规定测定,

对高黏度的Ⅱ型硅绝缘油和聚异丁烯,可采用GB/T22235规定的旋转黏度计测定动力黏度。

7.6闭点

7.6.1闭口闪点

闭口闪点应按GB/T261的规定测定。

7.6.2开口闪点

开口闪点应按GB/T3536的规定测定。

7.7燃点

燃点应按GB/T3536的规定测定。

7.8折射率

6

DL/TXXXXXXXX—XXXX

折射率测定可采用GB/T6488或SH/T0205的规定测定,测定结果精密度宜符合以下要求:

重复性:r=0.0002

再现性:R=0.0005

7.9挥发度

挥发度测定可参照HG/T2366-2015附录B的规定测定,挥发度测定时,称量容器可采用铝质称

量皿或50mL烧杯,称取5.0±0.5g的样品,在电热鼓风干燥箱内,按表1和表2中规定的测试温度和

测试时间,测定样品重量损失。

7.10倾点

倾点测定可采用GB/T3535的规定测定。

7.11空气释放值

空气释放值测定可采用SH/T0308的规定测定。

7.12膨胀系数

热膨胀系数测定可采用DL/T1204的规定测定。

7.13酸值

酸值测定可采用GB/T4945、GB/T7304或HG/T2366-2015附录A的规定测定,溶剂可采用500mL

甲苯、495mL异丙醇(或正丁醇)和5mL水的混合溶液。

7.14水分

水分测定可采用NB/T42140或GB/T11133-2015的规定测定,对高黏度绝缘油宜采用气体抽取

法或水分蒸发器间接滴定法,如采用直接滴定法,应更换为合适的溶剂系统,以有效溶解样品以及

避免溶剂与样品发生干扰反应,如采用卡尔费休试剂和二甲苯(甲苯或庚烷)的6:4混合液;对硅

绝缘油,溶剂系统可采用卡尔费休试剂和甲酰胺的1:1混合液。

7.15腐蚀性硫

腐蚀性硫测定可采用GB/T25961的规定测定。

7.16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含量测定可采用GB/T7602.1、GB/T7602.2或GB/T7602.3的规定测定。

7.17击穿电压

击穿电压测定可采用GB/T507的规定测定,仪器切换系统可使用低阻抗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短路

设备或能检测在几微秒内击穿的低压设备,同时击穿检测100μs内步进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应减至

零。对高黏度绝缘油测试时,首次施加电压前的保持时间不应少于30min,直至油中没有可见气泡,

然后施加电压直至发生击穿,两次连续试验之间的休息时间也应相应增加,以保证在每次测定之前

油中没有可见气泡,必要时绝缘油可升温及抽真空处理以消除油中气泡,并降至常温后进行测定。

7.18介质损耗因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