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企业风险预控体系建设导则》_第1页
《电网企业风险预控体系建设导则》_第2页
《电网企业风险预控体系建设导则》_第3页
《电网企业风险预控体系建设导则》_第4页
《电网企业风险预控体系建设导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XX/TXXXXX—XXXX

电网企业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导则

Guidelinesforconstructionofgridriskprecontrolmanagementsystem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B11/TXXXX—XXXX

XX/TXXXXX—XXXX

电网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导则

1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电网企业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方法及要求。

本导则适用于区域电网公司、省(市)电力公司、城市供电企业、输变电(直流分部、超高压、

检修公司)企业、县级供电公司(局)及独立的电网企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AQ303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

AQ8001安全评价通则

AQ8002安全评价导则

AQ8003安全验收评价导则

AQ/T900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AQ/T9009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GA1089电力设施治安风险等级和安全防范要求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4968火灾分类

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T1165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

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22696.1-2008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第1部分:总则

GB26164.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

GB/T26399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

GB26859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GB26869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GB/T279212011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

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GBZ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T205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

GB/Z29328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技术规范

DL/T1123火力发电企业生产安全设施配置

DL/T1200电力行业缺氧危险作业监测与防护技术规范

DL/T1200电力行业缺氧危险作业监测与防护技术规范

DL5027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1

XX/TXXXXX—XXXX

HJ/T24500千伏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3.1风险risk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3.2风险源risksource

可能单独或共同引发风险的内在要素。

3.3风险识别riskidentification

发现、确认和描述风险的过程。

3.4风险评估riskassessment

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进行分析与评估,给出风险度量。

3.5风险等级Levelofrisk

单一风险或组合风险的大小,以后果和可能性的组合表达。

3.6风险准则riskcriteria

评价风险重要性的依据。

3.7风险控制riskcontrol

采取预防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限度。

3.8风险预控riskguardagainst

以工程、系统、企业等为对象,分别实施风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从而达到

预控风险、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的目的。

3.9电网企业GridEnterprise

拥有、经营和运行电网的企业。

4总则

4.1企业应依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基本方针,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实施

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设。

4.2电网企业安全管理的实质是安全风险管理。电网企业应开展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设,以风险预控

为主线,以实施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为原则;以防范大面积停电为首

要任务,系统地提出电网、设备设施、劳动安全、作业环境、职业健康风险预控的内容、建立检查、审

核等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有效防范各类事故,保持电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2

XX/TXXXXX—XXXX

5基本原则

5.1电网企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应符合企业管理整体要求,与企业其他管理体系(方式方法)保

持关联与支持坚持传承和创新并重,

5.2电网企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应符合“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的管理原则

5.3电网企业实施“事前风险辨识、事中风险管控、事后回顾总结”的本质安全作业与管理行为模式。

5.4企业应将安全生产方针转化为具体要求,落实在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

6体系建设

6.1目标方针

6.1.1企业应依据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等

上级要求,结合自身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

6.1.2企业应制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战略性目标、年度目标和指标,并应符合国家和有关上级管理

单位风险预控目标。

6.2体系策划

企业应对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运行进行策划,按照本导则的要求,结合企业组织管理情

况,确定管理内容及管理程序,形成企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体系策划应包含下列主要工作内容:

a)分析企业风险概况;

b)完善企业组织管理机构;

c)合理配置企业资源;

d)在企业现有组织模式基础上,确定各部门、各岗位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中的职责与

权限;

e)明确目标及其风险预控管理要求;

6.3体系文件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预控体系管理制度明确预控项目与内容、管理标准、管理程序,形成文

件清单,定期发布,并保持更新。

6.4保障机制

6.4.1企业应建立资源保障机制,确保安全风险预控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

6.4.2企业应确定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明确分工与职责,授予权力,以便提供有效的安全风险预控。

6.4.3企业应配置适当的资源,包括基础设施、人力资源、资金、物资、技术、信息、专项技能等。

6.4.4企业应建立维持安全生产的物资储备标准;应提供必要的风险预控策划与推动的办公装备与设

施。

6.4.5企业应通过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审核或总结、检查,分析资源配置与安全风险控制效果,使资源

有效支持风险预控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

3

XX/TXXXXX—XXXX

6.4.6企业应建立教育培训管理机制,建立各级人员认可的企业价值观和行为标准,培养安全行为习

惯,获得全员安全意识的形成,营造企业安全文化。

6.5信息交流、事故(事件)报告机制

6.5.1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的内、外部信息交流机制,确保相关安全信息及时传达、报送和

接受。

6.5.2企业应保留内、外部安全信息交流的相关记录。

6.5.3企业可通过建立安全信息化系统,实现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运行的信息化、标准化,提高安

全风险预控体系的运行效率。

6.5.4企业应建立安全事件调查管理程序,制定标准格式的事件调查分析报告。事件调查分析报告应

在企业范围内共享,并按事件等级标准报送有关政府监管部门。

6.6安全风险评估、风险预控

6.6.1电网安全风险评估、预控

6.6.1.1风险等级

6.6.1.1.1企业应定期开展电网风险辨识,着重辨识一般及以上大面积停电事件,应包括并不限于以

下风险等级:

a)可能导致《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599号令)规定的特别重大电力

安全事故的为一级风险。

b)可能导致《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599号令)规定的重大电力安全

事故的为二级风险。

c)可能导致《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599号令)规定的较大电力安全

事故的为三级风险。

d)可能导致《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599号令)规定的一般电力安全

事故的为四级风险

6.6.1.2风险辨识

6.6.1.2.1企业应依据GB/T26399及上级有关要求定期开展安全评价、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检查、电

网运行方式分析等工作,系统排查和梳理电网、设备和生产环境中的安全隐患和问题。针对减供负荷、

电能质量、稳定破坏、大面积停电等隐患和问题建立风险分析评估机制,确定风险来源、风险特征、风

险等级、风险后果。

6.6.1.2.2企业应依据风险辨识结果,制定风险预控计划。在制定风险预控计划时,应综合考虑风险

预控方法与途径。

6.6.1.2.3选择风险预控方法时,应遵循消除/终止、替代、转移、工程(改造、修理等)、隔离、行

政管理、个人防护。

6.6.1.2.4选择风险预控途径时,应根据风险性质分别预控:属于管理措施的融入到管理制度/标准;

属于作业过程执行的措施融入到作业指导书、“两票”等作业标准;属于维修改造的纳入技改检修项目

4

XX/TXXXXX—XXXX

计划;属于完善电网结构的纳入电网规划和建设;属于检查维护的纳入日常生产工作计划;属于教育培

训的纳入培训计划。

6.6.1.3风险评估

6.6.1.3.1基准风险评估。电网企业应根据电网正常方式下存在的网架薄弱、设备容量受限、线路卡

脖子等结构性风险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应形成风险概述,为安全生产各环节的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在修订电网发展规划、年度运行方式、安全性评价等管理过程中进行评估,在编制年度运行方式或迎峰

度夏(冬)方案中进行综合评估。

6.6.1.3.2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电网企业各级调度控制中心应对电网检修、施工、调试等带来运行

方式变化,输变电设备缺陷或异常运行状况,气候条件等外部因素带来的变化,针对问题引起的计划性、

短期性、预见性的电网运行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6.6.1.3.3持续的风险评估。电网企业根据调度日计划编制、作业前评估、日常巡查、交接班检查、

安全技术交底等方法开展持续风险评估,不间断识别危害因素及其风险,相关部门应及时采取风险预控

措施。

6.6.1.4风险预控

6.6.1.4.1预控原则

电网企业要对评估出来的安全风险,结合企业自身的安全技术和经济能力,按照“先降再控”的指

导思想,对不同种类、不同等级的风险明确相应的管理职责和实施主体,使风险管控在日常工作中得到

落实。

6.6.1.4.2风险监视

电网企业各级电力调度机构应密切跟踪电网风险的发展变化情况,按照“分区、分级、分层”的原

则对风险进行监视。

6.6.1.4.3风险预警

6.6.1.4.3.1电网运行风险,应按照“分级控制、属地为主”的原则,建立各级电力调度机构发布相

应的电网运行风险预警和跟踪机制。风险预警通知单统一在信息平台挂网、解除,做到规范高效管理、

逐级闭环预控。

6.6.1.4.3.2电网运行基准风险,即电网正常方式和正常情况下在较长时期内存在的风险,以年度电

网运行方式和迎峰度夏度冬方案为载体,按照编制要求的时间发布。

6.6.1.4.3.3设备异常、事故等无法通过方式安排预先控制的基于问题的电网运行风险,应根据实际

情况及时发布。

6.6.1.4.3.4电网风险应发布给引发风险的单位、风险可能影响的单位和需采取防范措施的的单位。

6.6.1.4.3.5发布风险预警时,一般应明确风险终止的日期或解除风险预警的条件,到期或满足解除

条件后自行解除风险预警,特殊情况下由电力调度机构发布风险预警解除通知。

6.6.1.4.4预控措施

6.6.1.4.4.1企业应应建立健全电网运行“年方式、月计划、周安排、日管控”工作机制,落实“先

降后控”原则,全面评估风险,及时发布预警,用足预控措施,确保风险可控。落实领导审批、报告与

告知、监督检查等制度。

5

XX/TXXXXX—XXXX

6.6.1.4.4.2企业应在风险辨识评估基础上,建立健全电网运行方式的编制、配合、汇报、落实和评

估机制,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确保及时、准确提供电网基础数据,保证运行方式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

性。

6.6.1.4.4.3企业应加强年度运行方式分析工作的组织协调,以年度运行方式为指导,修(制)正季

度、月度运行方式计划,有序组织基建、技改及生产工作,提高运行方式的适应性。

6.6.1.4.4.4企业应高度重视年度运行方式分析汇报中提出的重大问题和措施建议,组织制定专项方

案和相关措施,并纳入企业电网规划、建设、技改等年度工作计划,落实责任部门、项目实施、资金来

源和完成时间。

6.6.1.4.4.5企业应针对生产作业活动,建立动态风险管控机制。严格电网临时运行方式、过度方式、

检修方式等特殊运行方式的审查和编制。

6.6.1.4.4.6企业应加强计划刚性管理,组织作业风险评估,开展安全承载力分析,严格“两票三制”

执行,强化现场监督检查。加强配网改造、小型分散现场、事故抢修、客户工程作业安全管控。推广移

动终端开票、远程视频监督等安全管控手段。

6.6.1.4.4.7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对新措施是否可能带来新的风险进行评估。

6.6.1.4.4.8电网监控系统安全防护工作应当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

级保护的有关要求,坚持“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原则,保障电力监控系统的

安全。

6.6.1.4.4.9企业应全面评估可能对电网运行安全和电力供应构成影响的风险因素,不遗漏风险;有

效辨识风险,准确判明风险大小,确定预控范围,明确预控要求,不放大风险、不降低标准;制定切实

可靠并具有可操作性的风险管控措施电网风险预控措施应与电网应急工作的有序衔接,针对电网风险可

能失控的情况,制定完善应急预案。

6.6.2人身安全风险预控.

6.6.2.1风险等级

企业应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确定人员

伤亡风险等级。

6.6.2.2辨识

6.6.2.2.1人身风险危害辨识原则:

应符合GB6441-1986附录A的内容及GB/T13861的要求,对员工造成人身伤亡、影响人的健康甚至导

致疾病的危害进行识别,并对识别的危害确定其名称、类别和危害信息描述。

6.6.2.2.2风险主要范围包括:

a)触电:工频电压触电、感应电触电、剩余电荷触电、雷击触电等;

b)坠落:高空、坑洞、坡崖坠落等;

c)窒息:密闭场所窒息、压埋窒息、淹溺窒息等;

d)外力致伤:扭伤、挫伤、擦伤、割伤、刺伤、折伤、冲击、挤压等物理致伤和动物咬伤等;

e)烧烫伤:电弧烧伤、火焰烧伤、化学灼伤、高温烫伤等;

f)中毒:气体中毒、食物中毒、蛰咬中毒、食物中毒等;

6.6.2.3评估

6

XX/TXXXXX—XXXX

6.6.2.3.1企业应选择GB/T27921规定的方法,判别对作业人员危害的程度。

6.6.2.3.2电网企业应制订人身安全风险评估标准、规范,开展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安全风险分析评

估应在风险危害因素辨识的基础上,自下而上的开展分析评估。

6.6.2.4预控

6.6.2.4.1企业应健全安全生产监督和保证体系,从决策指挥、执行运作、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和安

全监督等方面严格执行安全法规制度,落实防范人身伤亡事故措施。加强生产作业安全管控,落实保

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要把反“三违”作为防范人身伤亡事故的重点,完善工作机制,加大“三

违”现场查处和纠正力度,规范作业安全行为。

6.6.2.4.2人身安全风险危害分析预控应按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GB26859-2011、GB26860-2011、

GB26164.1-2010)、《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能安全〔2014〕161号)等规

定要求贯彻到日常运行、检维修工作中。

6.6.2.4.3企业在生产作业安全管控方面应做到:

a)企业要加强作业计划管控,规范人员作业行为,确保作业现场安全措施、技术措施、组织措施

执行落实到位,确保全过程受控、在控。做到事前进行风险危害辨识与风险分析评估、事中落

实预控措施、事后总结评价与改进。

b)企业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负全面管理责任,应建立外包队伍审查制度,强化工程分包、劳务分

包安全管理,将劳务派遣人员、临时用工纳入本企业统一安全管理。

c)对高处作业、转动机械、危险场所动火作业、有(受)限空间、临时用电作业、爆破作业等危

险性较大的特殊作业环境,应及时识别作业活动可能导致人身伤亡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实施作

业许可管理并闭环。

d)对设备检修、技术改造工程项目严格现场管理,做好资质审查和安全技术交底,加强现场作业

监护。

6.6.2.4.4企业应建立安全工器具和施工机具管理制度、台账,并保持更新;储存进行定置管理;检

查、检验应符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GB26859-2011、GB26860-2011、GB26164.1-2010)要求。对

不合格的工器具进行有效隔离并保留记录。

6.6.2.4.5企业在特种设备操作、特种作业风险预控方面应做到:

a)企业特种设备管理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

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要求,建立健全特种设

备管理管理制度、台帐及安全技术档案,并保持更新;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经过鉴定合格特种

设备并做好维护保养,定期检查,检验;制定事故应急专项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并定期进行

演练。

b)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按照《关于修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决定》(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验总局令140号)要求持证上岗。

c)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应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要求开展培训并持证上岗。

6.6.2.4.6企业交通安全管理应以《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能〔2014〕161

号)等规定为指导,制定管理制度、对准驾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对机动车辆的使用进行管理、监

控,做好检查、维护、保养、审验,在车辆、准驾人员发生变化时及时更新记录。

7

XX/TXXXXX—XXXX

6.6.2.4.7企业应建立作业现场风险预警机制。制定预警制度,确定安全风险指标,设立不同等级的

预警值,针对预警状态,实施风险干预对策和措施。

6.6.3电网设备、设施风险预控

6.6.3.1风险等级

电网设备、设施风险等级按照直接经济损失的大小、设备异常停运造成的后果,分为五个等级:

a)一级:造成5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b)二级: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c)三级:造成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d)四级:造成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e)五级:造成5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6.6.3.2风险辨识

6.6.3.2.1风险辨识对象:大型变压器和互感器、断路器和开关设备、接地网和过电压、输电线路、

电力电缆等。

6.6.3.2.2风险辨识手段:安全大检查、季节性检查、预防性试验、在线监测等。

6.6.3.2.3辨识主要风险因素:设计缺陷、制造工艺缺陷、运行环境因素、运维管理因素等。

6.6.3.2.4风险辨识依据:国家能源局《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家及电行业技术

标准、运行规程、检修规程等。

6.6.3.2.5风险辨识方法:

a)设备设施风险识别原则:应对GB/T22696.1-2008第6章规定的电气设备在整个生命周期的所

有阶段,与电气设备有关的所有运行模式、功能和任务均适用。

b)自上而下法:它以潜在后果(例如电流通过人体、灼伤人员、引发着火、烧毁设备等)的核查清

单为起点,并确定引起伤害的危险源。

c)自下而上法:它以考察所有危险作为起点,考虑在所确定的危险处境中所有可能出错的途径(例

如绝缘介质击穿、受潮,老化,外壳损坏,联接脱落,接地故障,接线错误,危险物质等),

以及这种处境如何导致伤害的模式。

6.6.3.3风险评估

6.6.3.3.1企业应建立电网设备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6.6.3.3.2风险评估方法:定性评估方法(电网设备的安全性评价,设备缺陷定级评估等)、定量评估

(基于可靠性管理的电网设备的状态评价等)。

6.6.3.3.3评估周期:企业可按照安全性评价、状态评价周期规定,结合设备运维管理要求执行

6.6.3.4电网设备设施风险预控

6.6.3.4.1风险预控思路

风险预控依据“先降后控”的原则,选择并执行一种或多种改变风险的措施,包括改变风险事件发

生的可能性或后果的措施。在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时应当考虑各种环境信息,包括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

得风险承受度,以及法律、法规和其他方面的要求。

8

XX/TXXXXX—XXXX

6.6.3.4.2设备隐患排查治理治理

6.6.3.4.2.1重大设备隐患“双闭环”管理,设备隐患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各环节闭

环管理。设备隐患检查发现、风险评估、分类评级、重点监控、治理改进各环节闭环管理。

6.6.3.4.2.2隐患统计分析和通报制度,建立设备隐患信息共享机制,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过程

记录和管理,建立与有关部门重大设备隐患信息通报机制,定期通报设备隐患信息。

6.6.3.4.2.3集中性或危险性较大的隐患,应组织开展有针对性地专项整治活动,重大设备隐患进行

挂牌督办和销号管理。

6.6.3.4.2.4建立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工作机制,结合季节性安全检查、安全性评价和安全生产标

准化达标评级等安全生产工作,开展设备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设备隐患,要对其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危害程度及整改措施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治理方案,确定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6.6.3.4.2.5根据隐患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事故防范措施,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开展预案应急演练。

6.6.3.4.3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

6.6.3.4.3.1电力建设项目设计选型及设备采购,项目设备设计选型和采购管理应从工程项目设计严

格审查,规范设备投标,建立设备供应商信用评价机制和重要设备驻厂监造制度,从源头把控设备准入

关。

6.6.3.4.3.2加强电力建设项目过程管理,基建施工、安装和验收严格把关,规范设备开箱验收、安

装调试、工程分部及整体检收移交工作,加强隐蔽工程的旁站监理,落实反事故技术措施,基建设备应

零缺陷投运。

6.6.3.4.3.3加强设备运行管理,严格执行设备运行、技术监督和预防事故的规程规范,规范设备设

施运行巡检,加强新设备投产、电网非正常方式以及高温、强风、大雾、雨雪冰冻、洪涝等异常和极端

气候条件下设备维护。

6.6.3.4.3.4加强设备检修的计划管理,建立检修质量目标考核机制,促进设备检修质量的提高,从

严管理检修队伍,严把检修准备关、过程控制关、质量验收关;开展设备检修后评价工作,推进设备状

态检修,全面开展设备状态评价,完善状态检修策略和状态检测技术手段,规范开展检测分析,加强专

业技术人员培训和检测装备配置,确保设备状态可控、在控。

6.6.3.4.4设备技术监督管理

6.6.3.4.4.1将技术监督工作作为发现和消除设备隐患的重要手段,明晰技术监督职责,建立以质量

为中心、标准为依据、计量为手段的“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采用和推广成熟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

加强技术监督指标管理和分析,对设备隐患进行超前分析和控制。

6.6.3.4.4.2开展电力安全事故事件技术分析,对有故障的设备型号、制造单位和设备隐患等情况进

行披露,对设备典型性隐患和“家族性”隐患的评估认定和统计分析,实行设备重大隐患月报告制度。

6.6.3.4.4.3完善设备改造管理,规范设备技改项目立项和过程管理,积极应用先进成熟的新技术、

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实施技术改造,提升设备性能。结合各地区气候特点,针对电力设备设施防

冰冻、防雷击、防舞动、防台风等突出问题,采取差异化改造措施,进行补强加固,提高电力设备设施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6.6.3.4.4.4开展设备可靠性信息分析应用,加强主要设备运行趋势分析和全面状态评估,指导设备

选型采购、日常维护、缺陷管理及技术更新改造等工作。

6.6.4火灾风险评估、预控

9

XX/TXXXXX—XXXX

6.6.4.1风险等级划分:

依照《关于调整火灾等级标准的通知》(公消[2007]234号),将火灾风险划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风

险、重大火灾风险、较大火灾风险、一般火灾风险四个等级。

6.6.4.2风险辨识

6.6.4.2.1企业应建立火灾风险辨识管理制度,组织全员对火灾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

6.6.4.2.2风险辨识应从风险源、风险原因、火灾类型、防控范围四个方面,并参照DL5027的要求

开展。

a)风险源辨识应包括设备设施、电器线缆、物资物料、易燃易爆品等。

b)风险原因辨识应包括电网及设备内在风险、故障事故、违规作业、人为引发、自然灾害等。

c)火灾类型辨识应遵循GB/T4968。

d)防控范围应区分生产运行场所、电力通道、物资物料仓库、办公场所、营业场所等,并考虑正

常、异常和紧急情况,以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不同时段的风险变化、火灾场景和危害规模等,加以辨识

和明确。

6.6.4.2.3风险辨识应结合现场实际,采用适宜的方法、手段和程序开展,并对辨识资料进行统计、

分析、整理和归档。

6.6.4.3风险评估

6.6.4.3.1企业应建立火灾风险评估管理制度,明确火灾风险评估的目的、范围、频次、准则和工作

程序等。

6.6.4.3.2风险评估应包含所辨识出的存在火灾风险的建筑场所、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电器线缆、

物资物料等。

6.6.4.3.3评估应结合企业实际,依照GB/T27921,采用有效的评估技术开展。

6.6.4.3.4在进行火灾风险评估时,至少应从影响人、财产和坏境三个方面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和应

对紧迫程度进行分析评价。

6.6.4.3.5企业应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生产经营状况等,确定相应的火灾风险等级,对其进行分

级分类管理。

6.6.4.4风险预控

6.6.4.4.1企业应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网安全风险管控办法(试行)>的通知》(国能安全

[2014]123号)和《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的通知》(国能安全

[2014]161号),选择有效的管理控制措施、安全防范措施、个体防护措施等,对火灾风险进行预控。

6.6.4.4.2企业应实施火灾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制定相应的预控措施,并将火灾风险评估结果及所

采取的控制措施告知相关从业人员,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火灾风险,掌握、落实应采

取的预控措施。

6.6.4.4.3采取的预控措施应包括:

6.6.4.4.3.1加强防火组织管理,建立健全防止火灾事故组织机构,企业行政正职为消防工作第一责

任人,配备消防专责人员并建立有效的消防组织网络。

6.6.4.4.3.2健全消防工作制度,建立群众性消防队伍,明确各级防火要求与职责,定期进行全员消

防安全培训和消防安全检查,开展消防演练和火灾疏散演习。

10

XX/TXXXXX—XXXX

6.6.4.4.3.3建立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常态机制,明确重点防火区域,定期开展火灾隐患排查工作,

提出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

6.6.4.4.3.4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和消防资源,并加强管理,定期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监视遥测系

统、自动灭火和消防水系统等进行检测、检修,确保消防设施正常运行;应制定具有防止消防设施误动、

拒动的措施。

6.6.4.4.3.5配备必要的呼吸器、防毒面具等抢救器材,并进行使用培训。

6.6.4.4.3.6制定并严格执行高层建筑、调度楼等特殊场所的防火制度和措施。

6.6.4.4.3.7加强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6.6.4.4.3.8各类作业现场应有完善的防火措施,在禁火区动火应制定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6.6.4.4.3.9建立切实可行的预测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并保持与外联、外援相关方的有效沟通。

6.6.5电力设施灾害风险预控

6.6.5.1风险辨识

6.6.5.1.1应辨识的灾害风险的种类:

——地质灾害风险: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地裂缝、地面沉降等;

——气象灾害风险:洪涝、暴雨、雪害、冰冻、雷电、风害(台风、龙卷风)、雾霾、沙尘暴等

6.6.5.1.2辨识范围应包括现有和在建的重要电力设施、建筑物,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a)220kV枢纽变电站,330KV及以上变电站、换流站,±400kV以上输电线路、大跨越塔;

b)调度中心大楼、监控中心。

c)不得中断的电力系统的通信设施;

d)经主管部(委)批准的,在灾害时必须保障正常供电的其他重要电力设施。

e)单机容量为300MW及以上或规划容量为800MW及以上的调峰电厂及属电网企业管辖的设计容量

为750MW及以上的水力发电厂,应依据发电厂事故风险预控导则进行;

6.6.5.2风险评估

6.6.5.2.1灾害危害性评估:包括灾害强度指标评估和频率指标评估;可根据归一化原理,按照等距

原则进行赋值。

6.6.5.2.2易损度评估:可通过电力设施物理暴露度、固有灾损敏感性和区域应灾能力指标评估。

6.6.5.2.3灾害风险度评估:灾害风险度(R)=危险度(H)×易损度(V)

6.6.5.3风险预控

6.6.5.3.1减灾措施

6.6.5.3.1.1加强电网建设规划,优化电源电网结构布局,坚持电网、电源协调发展。

6.6.5.3.1.2电力设施选址应避开自然灾害易发区和设施维护困难地区。

6.6.5.3.1.3加强区域、省级主干网架和重要输电通道建设,提高相互支援能力。

6.6.5.3.1.4同一方向的重要输电通道宜分散走廊,以减少同一自然灾害易发区内重要输电通道的数

量。

6.6.5.3.1.5采取购买自然灾害保险方式,化解经济损失。

6.6.5.3.2防灾措施

11

XX/TXXXXX—XXXX

6.6.5.3.2.1对骨干电源送出线路、骨干网架及变电站、等重要电力设施,对跨越主干铁路、高等级

公路、河流航道、其他输电线路等重要设施的局部线路,应科学提高设防标准。

6.6.5.3.2.2对规划明确的重要电力设施,设计单位在工程设计中应提出应实施差异化设计,提高设

防标准和灾害防范等级。

6.6.5.3.2.3建立与气象、地震、环保、国土和水利等防灾减灾职能部门的工作联系机制,将与电网

安全相关的数据纳入日常监测范围,及时调整自然灾害判定标准和划分自然灾害易发区,加强监测预报,

提高灾害预测和预警能力。

6.6.5.3.3抗灾措施

6.6.5.3.3.1企业应加强抵御自然灾害技术的研究,加强新型防冰雪、防污闪涂料和新型导地线、绝

缘材料等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进一步优化杆塔、金具等电网设施设计,合理匹配元

器件强度,提高电网设施防强风、防冰冻、抗震减振等抗灾能力。

6.6.5.3.3.2企业应联合科研机构加大电网抗灾、救灾的科研投入,加快电力抗灾新技术、新产品的

开发和推广应用,提升电网本质安全水平。

6.6.5.3.4救灾措施

6.6.5.3.4.1企业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

预案》要求,建立健全电力抗灾抢险应急体系,定期会同相关部门、单位组织联合应急演练,形成与气

象、防汛、地质灾害预防等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应急联动机制。

6.6.5.3.4.2企业应充分发挥电力设计、施工队伍在电力应急抢险中的作用,加强抢险救灾物资储备

和和应急抢险能力建设。

6.6.5.3.4.3各级电网调控机构应针对灾害可能造成的电网大面积停电、电网解列、“孤网运行”等

情况,制订和完善电网“黑启动”等应急处置预案。主干电网受灾害影响发生严重故障或出现大面积停

电时,电网企业应立即按照预案确定的供电序位实施有序供电,并立即组织开展抢修工作。

6.6.6电力设施治安风险预控

6.6.6.1风险等级

企业应根据电力设施的重要程度、当地社会治安状况以及电力设施遭受侵害后对公共安全和人身安

全、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程度,电力设施治安风险由低到高划分为三级风险、二级风险和一级风险:

——地(市、州、盟)级电力调度控制中心,220kV变电站,110kV重要负荷变电站的风险等级确

定为三级;

——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电力调度控制中心,330kV~750kV电压等级的

变电站,以及GB/Z29328规定的二级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的变电站或配电站的风险等级确定为

二级;

——国家和区域电力调度控制中±8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以及GB/Z29328规定的特级

和一级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的变电站或配电站的风险等级确定为一级。

——确定为二、三级治安风险等级的电力设施,可根据当地相关社会治安状况、特殊保电要求和电

力设施可能遭受安全威胁相应提高其风险等级。

6.6.6.2风险辨识

12

XX/TXXXXX—XXXX

企业应通过定期组织专项检查,对照GA1089和《电力行业反恐防范标准(电网部分)》的规定,

排查电力设施人防、技防、物防实际配置情况,将不符合配置要求的项目列为电力设施治安风险因素。

6.6.6.3风险评估

6.6.6.3.1成立治安风险评估小组,并进行相关培训。治安风险评估小组应由安全保卫管理部门负责

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

6.6.6.3.2收集与治安风险评估相关的信息资料,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设计规范、安防设施

档案、设计图纸、统计分析资料等。

6.6.6.3.3确定每个重要电力设施现有人防、技防、物防配置完备程度与可能面对的安全威胁的关系,

分析引发或者加剧治安恐袭事件的可能性,可采用定性评估的方法确定风险等级。

6.6.6.3.4在国家重大活动等特殊时段,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发布安全预警或者发生相关重大治安突发

事件等紧急情况下,开展动态评估。

6.6.6.4风险预控

6.6.6.4.1电力设施治安反恐安全防范应坚持技防、物防、人防相结合的原则。

6.6.6.4.2风险预控目标应达到GA1089和《电力行业反恐防范标准(电网部分)》规定的安全防护

级别要求。

6.6.6.4.3电力设施的安全防护级别应与治安风险等级相适应。三级风险等级电力设施的安全防范措

施应不低于三级安全防护要求,二级风险等级电力设施的安全防范措施应不低于二级安全防护要求,一

级风险等级电力设施的安全防范措施应不低于一级安全防护要求。

6.6.6.5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风险预控

6.6.6.5.1组织管理措施

6.6.6.5.1.1电网企业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及国家、行业有关规

定,网络与信息安全统一纳入公司的安全生产体系,成立工作领导机构,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

制度体系和工作责任体系。

6.6.6.5.1.2企业各级信息化管理部门应设立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岗位,专职负责信息安全管理工

作。人员配置和装备应满足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

6.6.6.5.1.3企业应加强对全体员工进行网络与信息安全意识教育。信息系统开发、运行维护人员等

离岗必须严格办理离岗手续,移交全部技术资料,明确其离岗后的保密义务,并立即更换有关口令和密

钥,注销其专用帐户。

6.6.6.5.1.4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评估和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工作,

未达到要求的应当及时进行整改。

6.6.6.5.1.5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检

查制度,完善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机制。

6.6.6.5.1.6企业应当按照电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制定或修订本单位网络与信息安全应

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发生信息安全事件后,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损害程度,防止事态扩

大,尽可能保护好现场,按规定做好信息上报工作。

6.6.6.5.2技术防范措施

13

XX/TXXXXX—XXXX

6.6.6.5.2.1企业应当按照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及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制定本

单位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策略,并在安全策略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部署网络防病毒软件、防火墙、

数据备份系统、入侵检测、安全认证等各项安全技术设施,逐步完善有效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防护体

系。

6.6.6.5.2.2企业部署信息系统安全设施时应采用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主管部门认可的信息系统安全

专用产品和技术服务。涉密系统设备的防电磁泄漏、辐射等应符合国家保密标准。

6.6.6.5.2.3电力监控系统与其他应用系统等之间实现网络互联必须采用经国家有关部门认证的专

用、可靠的安全隔离设施,实行有效隔离;涉密信息系统、调度数据网络必须与外网、公共互联网实行

物理隔离。

6.6.6.5.2.4对信息安全保护等级较高的信息系统,企业应配置必要的冗余备用系统和高可用性措施,

以便故障时切换使用。

6.6.6.5.2.5企业在网络规划和建设中,要根据系统类型、性质与安全要求,划分不同的安全区域。

各个区域之间定义明确的边界,实施访问控制。加强对网络出入口的管理,控制网络的接入与联出。

6.6.6.5.2.6企业应统一建立与其安全需求相适应的身份识别、安全认证、访问控制、防篡改、防抵

赖等技术措施,防止任何人访问超越其权限以外的数据。

6.6.6.5.2.7对于高安全保护等级的应用系统,可建立开发测试系统,与生产系统分离,开发人员只

能在开发测试系统上工作,以减少开发测试工作对生产系统的影响。生产系统不得用于项目开发,不得

含有源程序、编译工具、连接工具等工具软件,不使用与业务无关的任何存贮介质。

6.7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应对

6.7.1原则

企业应当结合行业特点和安全工作实际,按照GB/T28001要求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消除或

者减少职工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保障职工职业健康。

6.7.2辨识

企业应组织对生产系统和作业活动中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包括: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包括分合同承包商和访问者);

——作业场所的设备,无论其是否由组织或外界提供。

——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以及设备、系统技术改造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后果;

——全面识别作业活动中的危险点和危险源。

6.7.3评估

企业应对辨识出的职业健康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对其风险进行分级;对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作

业现场生产条件、安全设施、防护设备、防护用品、报警装置等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

6.7.4应对

6.7.4.1企业应建立制度,对生产系统和作业活动中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管

理,实施必要预控措施。职业健康管理应符合《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总局令23号)要求。

14

XX/TXXXXX—XXXX

6.7.4.2企业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应符合GB/T11651、《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总局第1号令)要求。作业人员应按照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施工

机具。

6.7.4.3企业工作场所的安全设施、设备防护、安全标志和警戒线应符合GBZ158、GB2894、DL/T1123

要求。

6.7.4.4企业应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工作、作业场所,进行危害因素检测,并对从业人员告知。监

控保持在国家规定允许范围内。

6.7.4.5企业应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设置警示和报警装置。

6.7.4.6从业人员进行密闭空间、缺氧危险作业,应依据GBZ/T205、DL/T1200要求,检测氧气含量,

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6.7.4.7重大危险源管理

6.7.4.7.1企业应建立管理制度,按照GB18218的规定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管理并进行安全评估,

登记建档;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6.7.4.7.2企业重大危险源设置监控系统、应符合AQ3035规定。

6.7.4.7.3企业应制定安全管理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6.8环境风险评估、应对

6.8.1环境风险评估、检测制度

企业应建立环境风险评估、检测预控制度,明确环境风险评估、检测的周期及要求,明确有关部门

的监管职责。

6.8.2电网设备的环境评估、检测、防治

6.8.2.1企业应参照《500千伏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

要求;对1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输配电线路等项目进行环境评估,检测噪声、工频电磁场、

通讯干扰等结果应符合规定。超出规定的应采取措施。

6.8.2.2电网设备构筑物建设时应与周围环境相适应,保持城市规划的一致性;居民区变电站主变压

器应采用户内式布置,噪声较大时应进行防护。

6.8.2.3电网设备构筑物排水、排污应符合有关规定,避免影响周围环境和妨碍交通等公用事业。

6.9相关方风险预控管理

6.9.1企业应将相关方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纳入安全管理体系,保障外包业务或施工项目的承包单位、

物资或服务的供应商等相关方的安全权益,并防范、控制相关方产生的安全风险。

6.9.2相关方安全风险主要指:相关方所提供产品、服务等给企业带来的电网风险或设备风险,相关

方进入企业工作场所的施工作业风险、人身伤害风险。

6.9.3相关方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审查相关方企业资质(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资格证书)、业务资质(建设主管部门和电力监

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和安全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

——审查相关方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持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有

效安全证件,作业人员是否有安全培训记录,人员安全技能与业务素质是否符合要求;

——核查相关方的施工机械、工器具、安全用具及安全防护设施是否满足安全作业要求;

15

XX/TXXXXX—XXXX

——核查相关方施工作业队伍超过30人的应配有专职安全员,30人以下的应设有兼职安全员;

——企业应与相关方依法签订承包合同及安全协议,安全协议作为承包合同的附件,随承包合同同

步履行;

——企业应对相关方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告知危险源

和存在的安全风险,明确安全防护措施,提供安全作业相关资料信息,并应有完整的记录或资

料;

——企业应加强外包业务实施过程安全管控,定期组织开展外包项目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危险源

辨识等工作,督促相关方履行安全职责、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外包项目实施处

于安全可控状态。

6.10预控体系监督和检查

6.10.1原则

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控制体系的监督和检查机制,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安全评价和隐患排查治理,

辨识危害因素和风险评估,有效开展风险控制。

6.10.2评审

企业应制定风险评审标准、定期开展安全风险体系评审,通过体系评审(评价)、绩效评定及事件

调查,对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运行、各项安全生产活动的执行效果进行检验,确定企业安全风险预控

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和执行的符合程度,及时发现纠正,激发企业内生力保持安全风险体

系持续改进。

6.10.3安全性评价

6.10.3.1企业应按照AQ8001、AQ8002、AQ8003定期开展安全评价工作。按照“评价、分析、评估、

整改”的过程循环推进,实现安全评价(或风险评估)闭环动态管理。

6.10.3.2包括并不限于以下评价:企业安全评价、输电网安全评价、电网调度系统安全评价、发电

厂并网运行安全评价、直流输电系统安全评价、电力二次系统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安全评价、配电网安全

评价、重要用户并网运行安全评价。

6.10.4评审安全检查

企业应制定安全检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安全大检查,并实行全过程的闭环管理。及时处理

各种影响安全生产的缺陷,特别是紧急缺陷和严重缺陷。不能及时处理的重大缺陷和长期不能处理的一

般缺陷,应列入隐患治理计划。

6.10.5隐患排查治理

6.10.5.1企业应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建立事故隐患管理制度,建立监控网

络,实施动态监控,采取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实施分类治理。

6.10.5.2企业应对人员、设备、环境、管理进行常态的安全检查,对专业性强的工作开展专项安全检

查,排查缺陷及隐患,建立隐患台账,分类治理。隐患台账内容应包括:事故隐患单位、地址、专业、

危险等级、应急预案以及整改情况等。

6.10.5.3企业应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应与承包、承租单位签

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

16

XX/TXXXXX—XXXX

6.11电网企业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

6.11.1应急准备

6.11.1.1应急救援组织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建立与本企业安全生产

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6.11.1.2应急预案

6.11.1.2.1企业应在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査的基础上,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

制定符合GB/T29639和符合电网企业要求、规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按照建立覆盖全面、上

下衔接的电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企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一般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

(详见附录)和针对安全风险较大的重点场所(设施)制定现场处置方案。

6.11.1.2.2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将应急预案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应急救援队伍、周边企业等

有关应急协作単位,,企业应定期评估应急预案,及时根据评估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和完善,

并按照有关规定将修订的应急预案及时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

6.11.1.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企业应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特点,按照规定设置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建

立管理台账,安排专(蒹)人管理,并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

6.11.1.4应急演练

6.11.1.4.1企业应按照AQ/T9007的规定定期组织公司、车间(工段、区、队)、班组开展生产安全

事故应急演练,做到一线从业人员參与应急演练全覆盖,每年至少组织1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

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1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每三年应实现对本单位所有专项应急预案演练

的全覆盖。

6.11.1.4.2适时开展联合应急演练。并按照AQ/T9009的规定对演练进行总结和评估,根据评估结

论和演练发现的问题,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准备工作。

6.11.1.5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建设

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

救援信息系统,并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6.11.2应急处置

发生事故后,企业应根据预案要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按照有关规定报告事故情況,并开展

下列先期处置:

a)发出警报,在不危及人身安全时,现场人员采取阻断或隔离事故源、危险源等措施;严重危及

人身安全时,迅速停止现场作业,现场人员采取必要的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

b)立即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报告企业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应立即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当前状态等简要信息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报告,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补报、续报有关情况;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

有关部门报告;对可能引发次生事故灾害的,应及时报告相关主管部门。

17

XX/TXXXXX—XXXX

c)研判事故危害及发展趋势,将可能危及周边生命、财产、环境安全的危险性和防护措施等告知

相关单位与人员;遇有重大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封闭事故现场,通知単位从业人员和周边人员

疏散,采取转移重要物资、避免或减轻环境危害等措施。

d)请求周边应急救援队伍参加事故救援,维护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证据。准备事故救援

技术资料,做好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移交救援工作指挥权

的各项准备。

6.11.3应急评估

6.11.3.1企业应对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评估。

6.11.3.2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企业,应每年进行一次应急准各评

估。

6.11.3.3完成险情或事故应急处置后,企业应主动配合有关组织开展应急处置评估。

6.12持续改进

6.12.1企业应建立电网企业风险绩效、安全责任考核等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通过循环不断的整改,

提高风险管控工作能力,持续规范风险管理工作。

6.12.2企业应建立电网风险体系绩效工作机制,制定电网风险体系绩效管理办法,明确内容和方法,

每年至少一次对风险管控工作进行绩效评定,检验风险预控体系的有效性、全面性和适宜性。

6.12.3企业应建立持续改进的安全责任考核体系,完善考核机制,按照以责论处的原则,根据绩效评

定结果,对有关集体和个人进行奖惩。评定结果应向所属单位、部门和从业人员通报。

6.12.4对风险体系绩效审核和分析出的问题,制定整改纠正措施。企业应将整改工作纳入下一周期的

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整改措施,监督整改完成,并从项目、资金、人员、进度等各个方面保证。

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