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人文精神课时作业-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人文精神课时作业-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人文精神课时作业-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人文精神课时作业-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4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人文精神课时作业-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4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人文精神一、选择题1.(2016广东佛山一模)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32年的斯巴达公民大会上,首先是外邦使节发言,然后是斯巴达内部的辩论,发言者为国王阿基达马斯和主持会议的监察官,结果国王的主张遭到失败。这说明斯巴达城邦()A.监察官拥有实权B.国王阿基达马斯与监察官矛盾尖锐C.公民大会有否决权D.公民大会辩论的结果受外邦使节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材料只是说明监察官主持会议,至于他是否有实权,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辩论是国王与监察官围绕某一主题发言,并不能说明他们之间存在矛盾,故B项错误;公元前432年的斯巴达公民大会上,经过辩论,国王的主张遭到失败,说明公民大会有否决权,故C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看出外邦使节说了什么,更无法得出他决定辩论结果的结论,故D项错误。答案:C2.(2016安徽淮南一模)公民不遗余力地献身国家,战时献出鲜血,平时献出年华,他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这主要反映出古代雅典()A.少数精英操纵着政府权力B.公民意识强烈C.公民自由受到严格的限制D.人文精神浓厚解析:本题考查雅典公民的公民意识。古代雅典实行民主政治,故A项错误;公民“献身国家”“奋不顾身地为城邦”可以得出“公民意识强烈”,故B项正确;公民的自由受限制材料未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公民为城邦发展而努力,与人文精神联系不大,故D项错误。答案:B3.(2016甘肃天水调研)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共有陪审员6000人、议事会成员500人、各种官吏700人、弓箭手1600人、骑士1000人、卫士1000人、重装步兵2500人;每天领取津贴的公职人员多达2万,占公民人口总数的1/2。陪审员虽属兼职,但每人每年花在案件审判上的时间约为150~200天。这反映了()A.雅典民主制度的成本巨大B.“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C.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D.雅典人参与政治的热情高涨解析:材料提供的信息反映了雅典民主制下国家的支出巨大,陪审员付出的精力巨大,故可以说明雅典民主制度的成本高。B项与材料无关,可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国家财政和陪审员的精力,而不是国家权力,故C项不正确;D项没有反映出热情高涨的信息,故不符合题意。答案:A4.(2016河南郑州一模)历史学家郭小凌提出,在梭伦改革时期,土地和债务问题是当时面临的最主要的社会问题,而且在改革的措施中,所实行的划分公民等级的唯一标准是地产收入(按年收入的谷物等产品的数量分成四级)。因此,该学者认为()A.梭伦改革前社会矛盾尖锐B.当时古希腊文明的经济基础是农业C.梭伦改革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D.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材料没有描述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故A项错误;材料“土地和债务问题”“唯一标准是地产收入”表明了农业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直接涉及民主权利,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世袭特权,故D项错误。答案:B5.(2016安徽合肥一模)《民主与城邦的衰弱》中指出:“在(雅典)城邦的范围内……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但从政治层面上说,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这表明古代希腊()A.城邦体制造就了民主政治生活B.民主政治的运行得到法律保障C.真正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公民的政治权利没有受到重视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材料的主题并不在于强调城邦体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可知,法律保障了民主政治的运行,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可知,公民并未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从政治层面上来讲,公民的政治权利还是受到重视的,故D项错误。答案:B6.(2016山西太原一模)伯利克里改革将国家所有公职向全体公民开放,但一贫如洗的平民,即便幸运地被选上了,也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公务。这说明()A.雅典民主政治徒有其表B.公民群体政治素养有限C.民主运行机制脱离实际D.贵族阶层操纵民主政治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所有公职向全体公民开放”表明雅典民主具有一定的广泛性、真实性。故A项错误;一贫如洗的平民并不能代表整个公民群体的政治素养,故B项错误;“一贫如洗的平民,即便幸运地被选上了,也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公务”说明雅典政治设计与现实有一定的偏差,故C项正确;贵族阶层操纵民主政治与材料“国家所有公职向全体公民开放”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7.(2016四川成都一模)有学者指出,“罗马人”是一个法律概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罗马人”的范围不断扩大,但其核心标准依然是()A.是否拥有共同的血缘B.是否具有自由人身份C.是否属于奴隶主阶层D.是否获得罗马公民权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发展。据材料“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可知罗马境内人数不断增多,血缘不会成为其标准,故A项错误;自由人和奴隶主阶层只是罗马人中的一部分,故B、C两项错误;据材料“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其核心标准是罗马公民权,故D项正确。答案:D8.(2016河南开封一模)根据罗马的习惯和法律,代表共和国权力与尊严的元老贵族不得从事包括航运与金融在内的商业活动,共和末年,元老们常常通过亲属参与商业活动,同时,大量经商致富的“新人”也进入了元老院。政治权力便从各种不同的渠道,被引进流通领域中去。这里论述的是()A.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B.商品经济发展对罗马产生双重影响C.元老院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D.公民法比万民法更灵活实用解析:元老院的元老贵族原先禁止从事商业活动,但到共和末年,元老们通过亲属参与商业活动,许多以商业致富的新人进入元老院,这一方面改变了原来的政治权力结构,另一方面权力进入流通领域,而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则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B项;A、D两项与材料无关,C项表述不正确,故排除A、C、D三项。答案:B9.(2016广东珠海一模)西塞罗说,“人类法律受自然指导,惩罚邪恶者,保障和维护高尚者”“罗马法的发展主要是凭裁判官审判实践和法学理论,在改造和继承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这表明()A.公平、正义、开放、灵活是罗马法的价值追求B.自然法为罗马法注入了血液和灵魂C.罗马法充分体现了法律公平和正义的原则D.罗马法维系帝国,影响深远,缓和了矛盾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从“人类法律受自然指导,惩罚邪恶者,保障和维护高尚者”,可知法律原则是维护正义、公平,从罗马法“主要是凭裁判官审判实践和法学理论,在改造和继承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可知罗马法具有开放、灵活的特点,公平、正义、开放、灵活是罗马法的价值追求符合材料信息,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自然法与罗马法的相互关系,故B项错误;罗马法充分体现了法律公平和正义的原则,与“人类法律受自然指导,惩罚邪恶者,保障和维护高尚者”相符,但体现不出“罗马法的发展主要是凭裁判官审判实践和法学理论,在改造和继承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的内容,故C项错误;D项是罗马法的历史意义,与材料反映的罗马法特点不符,故错误。答案:A10.(2016湖南衡阳一模)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的原因是罗马法()A.蕴含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精神B.直接奠定了资本主义的法治基础C.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影响。“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主要是因为其中蕴含的自由、平等、公平和正义的理性精神,故A项正确;后世资本主义法律的制定参考了罗马法,并不是罗马法直接奠定了资本主义的法治基础,故B项错误;罗马法是奴隶社会的产物,不会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故C项错误;罗马法为巩固罗马帝国提供了保障,但没有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故D项错误。答案:A11.(2016河南洛阳一模)苏格拉底不再着重研究宇宙、自然等问题,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从而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的转变。这表明他()A.注重提升公民素质B.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C.不满雅典民主现状D.试图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解析:本题考查苏格拉底的思想。注重提升公民素质不是材料的主旨,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故B项错误;“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说明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现状不满意,故C项正确;材料与扩大公民权利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12.(2016安徽蚌埠一模)孟子曾对齐宣王说:至于治理国家,你却这样说:把你所学的东西暂时放下来,先按我说的去办吧。那和你要玉匠按你的想法去雕琢玉石又有什么不同呢?下列与孟子观点最相近的思想家是()A.普罗泰格拉B.柏拉图C.孟德斯鸠D.卢梭解析:本题考查柏拉图的思想。从材料可知孟子主张君主要采纳贤人的意见,成为有德之君,以仁政建立理想国家,普罗泰格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没有涉及治国理论,故A项错误;柏拉图主张由有能力有智慧的人治理国家,与孟子观点相符,故B项正确;孟德斯鸠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限制君权的三权分立体制,与孟子思想不符,故C项错误;卢梭主张民主共和政体,与孟子思想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13.(2016天津十二区县一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时期中国西欧国家①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古希腊涌现出普罗塔格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②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朱元璋: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规定:信奉基督教之外的异端为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1231年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宗教异端进行侦查、审判和裁决③16世纪李贽:“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马丁·路德:“我不接受教皇的权威。我的良心系于福音。”“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④18-19世纪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卢梭:“人民的主权是至高无上的,必须由人们直接行使,不能被代表。”(1)据材料,概括各个时期中国和西方思想发展的历史特征。(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共同点,分析②时期中西方思想文化政策在目的和影响上的相似性。(3)据材料概括李贽和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④时期中西方思想家思想主张产生的原因有何异同。(4)综上,谈谈你对中西方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解析:第(1)问,可以从表格中四个阶段中西方思想发展的内容入手进行概括,如公元前6世纪~前3世纪,中西方都出现了思想解放运动;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中西方都出现了文化专制;等等。第(2)问,可以从二人都关注人、注重道德和教育方面回答“共同点”。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中西方文化政策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这些文化专制不利于社会进步。第(3)问,直接从材料中概括“主张”即可;从18~19世纪中西方政治、经济、思想特征方面回答“相同点”,从当时中西方在科技、民族危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回答“不同点”。第(4)问,可以从思想进步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等方面回答。答案:(1)特征:①都出现了思想解放运动。②都出现了思想(文化)专制政策。③都出现了反传统(正统)思想的思想家。④都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2)共同:注重人和人类社会;注重人的美德;注重教育。目的:以思想文化统一维护统治。影响:束缚了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3)主张: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路德——因信称义。相同:封建专制统治;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思想解放不断深入。不同:西方是在自然科学发展基础上;中国是民族危机不断加深。(4)都趋向于追求民主;思想解放有利于社会进步。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希腊的民主政治中,享有自由的人要比现在的少得多。古希腊的历史也要比“人人生而平等”这个时期早得多。在那时,甚至杰出的亚里士多德表面上也承认,某些个体具有超凡的能力。他并不认为,在法律面前所有人都应该被平等对待。事实上,他同意某些超凡之人可以居于法律之上的看法。一些人似乎天生就是统治者,而另一些人生来就是仆人。他们之间没有共同点。从以上材料中任意提取一点关于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