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_第1页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_第2页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_第3页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_第4页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案授课题目群英会蒋干中计课时2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复习课教学目的与要求:知识与能力:了解《三国演义》,学会通过故事细节以及人物神态、语言等分析人物性格。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讨论、对对联和发表演说,激发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故事细节以及人物神态、语言等分析,把握周瑜性格。结合《三国演义》全文,全面分析曹操中计的原因。教学内容及过程旁批一、导入1.今天讲的《群英会蒋干中计》选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怎样的一部书?有谁看过吗?它的全称是什么?作者是谁?写什么时候的事情?写些什么?教师小结:《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著名的章回体历史小说,也是我国古代小说跨入成熟阶段的标志。它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三国演义》取材于重大的历史事件。描写从东汉到晋统一约1XX年间的历史变化,着重写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以及彼此间的政治、军事斗争。它既来源于历史,又不同于历史,作者以《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为依据进行艺术加工,既尊重历史,又增加了民间传说。(可看一下课后“思考与练习三)《三国志》是陈寿编写的一部史书。罗贯中根据《三国志》的内容,吸收民间流传的故事、戏曲评话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三国志通俗演义》,即《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取材于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的统治集团间种种复杂的矛盾斗争。小说记述的时间漫长,人物众多,事件复杂,头绪纷繁。《演义》通过惊心动魄的政治、军事斗争,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诸如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老幼皆知。《演义》实为一部艺术成就高、影响深远的历史小说。它有助于我们形象地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但又不能忘记,它是小说,有许多虚构的地方,小说中的典型形象,倾注了作者强烈的爱憎褒贬的感情色彩和主观的取舍原则。我们阅读这部古典小说,要重点学习作者记述复杂事件和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以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2.有关三国时期的文学作品,我们学习过哪些篇章?教师提示:诸葛亮《出师表》司马光《赤壁之战》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罗贯中《杨修之死》3.谁还记得《赤壁之战》讲些什么?讨论中过渡到本文背景:《群英会蒋干中计》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讲的是赤壁之战中的一件重要事情。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着力描写的重大战役,书中从四十三回到四十五回叙述了这次战役的全过程。共3页,当前第1页123二、整体感知文章:(1)能用几个字概括第1段内容吗?周瑜为什么要这样?讨论。明确:毁书斩使。曹操来信,封面措辞带有对东吴轻蔑侮辱的感情色彩,周瑜十分恼火。①以此抗议示威;②表示自己决一死战的态度;③鼓舞士气。(2)第2段写什么?曹操为什么吃败伏?回去后怎么办?讨论。明确:写曹操折兵和曹操练兵。曹操所以失败,一方面由于“青徐之兵,不习水战”,另一方面突出周瑜善于调兵遣兵。曹操回去后采纳蔡瑁、张允意见,让他们操习水军。(3)周瑜得胜后做些什么?他通过探看曹军水寨发现什么?如何解决?讨论。明确:得胜后犒军、报捷、“亲往探看曹军水寨”。看到曹军操练水军井井有条、声势浩大(结合书上具体描写),悟出要破曹军,先要除掉“深得水军之妙”的蔡、张。于是一条反间计就在心中酝酿了。(4)课文为什么从周瑜毁书斩使,两军大战三江口选起?这与本文的中心有什么关系?讨论。明确:这两个情节与本文中心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毁书斩使才有三江口之战;由于曹操三江口战败,才有蔡、张训练水军之举;由于这两人整治水军得法才引来周瑜的探寨并下定除此二人的决心。这一部分是周瑜设计的背景。开端(1-3段):曹孟德初战损兵周公瑾暗探定计发展(4-6段):蒋子翼讨功作说客周公瑾设计迎故人高潮(7-8段):周瑜巧施反间计蒋干呆盗假降书结局(9段):曹阿瞒中计杀蔡张周都督遂心除忧患尾声(10段):细作报喜周瑜去忧三、精读文章:人物性格分析:1.周瑜六次“笑”——抓神态、析人物问大家一个问题:从得知蒋干来访,到和蒋干抵足而眠,在这个过程中,周瑜有一个什么表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笑请你在文中找一找,周瑜一共笑了几次?每一次笑的目的分别是什么?你知道他笑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吗?请结合具体语境作分析。周瑜“三笑”,“三大笑”①……笑谓诸将曰(正好抓到使反间计的契机)②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笑蒋干的心虚,说假话)③瑜笑而挽其臂(表亲热,假装相信他)④大笑畅饮(表示见故人而高兴,麻痹蒋干)⑤佯醉大笑曰(以实力和意气盖过蒋干)⑥言罢大笑(以示处境之优越,讥笑蒋干竟来劝降)这三次“笑”,三次“大笑”,正像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说的:“遥想公瑾当年”,“谈笑间”,让“蒋干劝降”的宏伟计划、曹操的南下战略“灰飞烟灭”。这其中,我们可以看出周瑜足智多谋、潇洒自信的性格特征。对比中,蒋干神态变化所反映的性格特征:①昂然而来(盲目自信);②愕然(被周瑜一语言中,不知所措)③蒋干惊愕(周瑜如此坚决,又惊又急)④蒋干面如土色(胆小、愚蠢)这段故事的题目是“群英会蒋干中计”,可是同学们想想:周瑜的真正目的是想让谁中计?最终又是谁为这一反间计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曹操那么有一个问题来了:如果说胸无城府的蒋干被周瑜拉入圈套是合情合理的,但曹操可是一代奸雄,为人又十分多疑,他怎么对周瑜的反间计一点也没起疑心呢?2.曹操为何会中计?——剖析曹操性格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要全面地分析这个问题,还必须结合上下文,从事件的情势,和人物的性格两方面去思考:情势:当时曹操“率兵百万”,且一路得胜,骄傲轻敌;没想到周瑜毁书斩使,三江口失利,又被周瑜偷窥了水寨布局,曹操不禁又急又怒,因而失去了冷静的判断。性格:曹操多疑。“重才轻德”的用人标准,使得他善于用人,却不信任人,三江口之战,蔡张在前,曹军在后,就体现了曹操对蔡张二人的不信任。而蔡张立水寨,令青、徐军在中,荆州军在外,恰恰印证了密信内容,让曹操更加怀疑蔡张确实被判了他。周瑜正是看准了曹操的这种心理,才施计成功的。曹操的性格特征除了多疑还有其他侧面吗?我们一起来把课文第9段读一下,也许你会得出新的信息。此段可看出,曹操还是聪明,很快就意识到中计了,但狡诈的他明白此刻承认中计只会动摇军心,所以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好找借口搪塞过去。《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性格是最复杂的,易中天说“如果你只看曹操的一个故事,只看曹操的一面,你得出的结论就是盲人摸象,是不全面的。”要想全面了解这位一代奸雄,同学们还是要完整地读一读《三国演义》。问题研讨问题一:课文为什么从周瑜毁书斩使、两军大战三江口选起?这与本文的中心有什么关系?课文的中心是周瑜巧设反间计,借曹操之手,杀曹营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周瑜为什么要除蔡、张二将呢?这与蔡、张二将在曹营中的地位有关。由于周瑜毁书斩使,就引发了曹操与周瑜的三江口之战,由于曹军在三江口战败,就有蔡、张二人训练水军之举,又由于这二人整治水军得法,引得周瑜前来窥探,使周瑜产生要“除此二人”的想法。课文从周瑜毁书斩使写起,就是为了交待这些连环着的因果关系,使周瑜除蔡、张二人的决心的产生不显得突兀无凭。这也是小说情节处理的合理之处。问题二:蒋干自荐去说降周瑜,向曹操夸下海口,说“凭三寸不烂之舌”,“必要成功”。这些话与故事的情节发展有什么关系?蒋干盲目向曹操夸海口,到东吴却碰了壁。一见面就被周瑜封住了说降的口。大会群英,蒋干又为东吴英雄荟集、“兵精粮足”及周瑜忠于东吴的坚定心志所慑服。蒋干眼看无法完成说降周瑜的任务,心急如焚,与周瑜同榻共寝,可是“如何睡得着”。此时他发现一封蔡、张降吴的密信,真是绝处逢生,正好带回去交差邀功。由于这一心理因素,使蒋干分不清书信的真伪,极易受骗中计。因此,蒋干出发前的夸海口与到东吴后的窃书中计有着必然的演进规律。情节的发展顺理成章,合乎逻辑。问题三:

一封假书信为什么能瞒过蒋干、曹操二人?蒋干除了由于受急于要捞点情报以便回去交差这一心理因素驱使而使他分不清真假以外,还因为周瑜特意安排了一些迷惑他的细节,被一步步引入圈套。一是周瑜故意合着假书信的内容说梦话,让蒋干相信降书属实;二是安排人在四更时来向周瑜报告“江北有人到此”,还在与周瑜密语时故意漏出一句“急切不得下手”的话,令蒋干对书信之事确信无疑。再说曹操,三江口之战“东吴兵少,反为所败”,他在怪蔡、张二人“不用心”时,已对这两个荆州降将不放心。看到蒋干带回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