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高中生物【专题训练】第1章 微专题1 连续自交及分离定律遗传特例分析(人教2019版必修2)_第1页
(江苏专版)高中生物【专题训练】第1章 微专题1 连续自交及分离定律遗传特例分析(人教2019版必修2)_第2页
(江苏专版)高中生物【专题训练】第1章 微专题1 连续自交及分离定律遗传特例分析(人教2019版必修2)_第3页
(江苏专版)高中生物【专题训练】第1章 微专题1 连续自交及分离定律遗传特例分析(人教2019版必修2)_第4页
(江苏专版)高中生物【专题训练】第1章 微专题1 连续自交及分离定律遗传特例分析(人教2019版必修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微专题专项练微专题1连续自交及分离定律遗传特例分析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豌豆的红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遗传因子A、a控制),现有一批遗传因子组成为AA与Aa的红花豌豆,两者数量比是1∶3。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遗传因子组成为AA、Aa、aa的个体的数量比为()A.25∶30∶9 B.7∶6∶3C.5∶2∶1 D.1∶2∶12.科研人员通过杂交实验研究某种矮脚鸡矮脚性状的遗传方式,获得如下结果。下列相关推断合理的是()组合矮脚♀×高脚♂高脚♀×矮脚♂高脚♀×高脚♂矮脚♀×矮脚♂F1矮脚28430186高脚26486094A.矮脚为隐性性状B.高脚为显性性状C.种群中矮脚鸡均为杂合子D.矮脚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3.某种昆虫的翅型有长翅、正常翅、小翅3种类型,依次由常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C+、C、c控制。正常翅的雌雄个体杂交,子代全为正常翅或出现小翅个体;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长翅个体杂交,子代会出现长翅与正常翅或出现长翅与小翅个体,比例总是接近2∶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控制该昆虫长翅的遗传因子纯合致死B.控制该昆虫翅型的遗传因子的显隐性关系为C+>C>cC.长翅个体与正常翅个体杂交,子代中不会出现小翅个体D.长翅个体与小翅个体杂交,理论上子代的性状比例为1∶14.[多选](2023·江苏连云港高一期中)某种小鼠的毛色受AY(黄色)、A(鼠色)、a(黑色)3个遗传因子控制,AY对A、a为完全显性,A对a为完全显性,已知遗传因子组成为AYAY的胚胎致死(不计入个体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黄色小鼠一定是杂合子B.遗传因子组成为AYa和Aa的个体杂交,F1有2种性状表现C.1只黄色雄鼠与若干只黑色雌鼠杂交,F1可同时出现鼠色与黑色个体D.1只黄色雄鼠与若干只纯合鼠色雌鼠杂交,F1出现鼠色个体的概率为1/25.家兔的毛色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现将毛色为黑色、银灰色、喜马拉雅型和白色的4种家兔进行如下杂交实验,所得F1雌雄个体彼此交配得F2,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推测,4种毛色的显隐关系为()杂交组合F1毛色F2毛色①黑色×银灰色黑色65黑色,18银灰色②黑色×白色黑色40黑色,14白色③黑色×喜马拉雅型黑色55黑色,21喜马拉雅型④银灰色×白色银灰色37银灰色,11白色⑤银灰色×喜马拉雅型银灰色27银灰色,8喜马拉雅型⑥喜马拉雅型×白色喜马拉雅型59喜马拉雅型,19白色A.黑色>喜马拉雅型>银灰色>白色B.黑色>喜马拉雅型>白色>银灰色C.黑色>银灰色>喜马拉雅型>白色D.黑色>银灰色>白色>喜马拉雅型6.(2023·江苏泰州高一期末)某雌雄同株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由于某种原因使携带矮茎遗传因子的花粉只有1/3能够成活。现用多株纯合高茎植株作为母本、矮茎植株作父本进行杂交,F1植株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A.3∶1 B.7∶1 C.5∶1 D.8∶17.孔雀鱼原产于南美洲,现作为观赏鱼引入世界各国,在人工培育下,孔雀鱼产生了许多品系,其中蓝尾总系包括浅蓝尾、深蓝尾和紫尾三个品系。科研人员选用深蓝尾和紫尾品系个体做杂交实验(相关遗传因子用B、b表示),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孔雀鱼尾巴的性状表现为不完全显性,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B.浅蓝尾鱼测交实验后代性状表现及比例是浅蓝尾∶紫尾=1∶1C.紫尾个体与浅蓝尾个体杂交,后代不会出现深蓝尾个体D.若雄配子b只有50%的概率存活,则F2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BB∶Bb∶bb=2∶3∶1微专题专项练1.B解析豌豆自然状态下是自花传粉,只能自交。故1/4AA1/4AA,3/4Aa(3/4×1/4)AA、(3/4×1/2)Aa、(3/4×1/4)aa,即3/16AA、3/8Aa、3/16aa,两种情况综合起来,子代遗传因子组成为AA、Aa、aa的个体的数量比为7∶6∶3,B项正确。2.C解析根据第4个组合可知,矮脚是显性性状,高脚是隐性性状,且亲本均为杂合子,但子代矮脚∶高脚≈2∶1,可判断显性纯合致死,种群中矮脚鸡只能是杂合子。3.C解析据“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长翅个体杂交,子代会出现长翅与正常翅或出现长翅与小翅个体,比例总是接近2∶1”分析可知,遗传因子组成为C+C+的长翅个体纯合致死,A项正确;C对c为显性,C+对C、c显性,故控制该昆虫翅型的遗传因子的显隐性关系为C+>C>c,B项正确;长翅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为C+C、C+c,正常翅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为CC、Cc,若遗传因子组成为C+c的长翅个体和遗传因子组成为Cc的正常翅个体杂交,则后代会出现遗传因子组成为cc的小翅个体,C项错误;因遗传因子组成为C+C+的长翅个体纯合致死,故长翅个体(C+C、C+c)均为杂合子,与小翅个体(cc)杂交,理论上子代性状比例为1∶1,D项正确。4.AD解析分析题意,AY对A、a为完全显性,A对a为完全显性,AYAY胚胎致死,因此小鼠的遗传因子组成及对应毛色性状表现有AYA(黄色)、AYa(黄色)、AA(鼠色)、Aa(鼠色)、aa(黑色)。黄色小鼠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YA、AYa,一定是杂合子,A项正确;若AYa个体与Aa个体杂交,产生的F1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性状表现有AYA(黄色)、AYa(黄色)、Aa(鼠色)、aa(黑色),即有3种性状表现,B项错误;若1只黄色雄鼠(AYA或AYa)与若干只黑色雌鼠(aa)杂交,产生的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Ya(黄色)、Aa(鼠色),或AYa(黄色)、aa(黑色),则不会同时出现鼠色个体与黑色个体,C项错误;若1只黄色雄鼠(AYA或AYa)与若干只纯合鼠色雌鼠(AA)杂交,产生的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YA(黄色)、AA(鼠色),其比例为1∶1,或AYA(黄色)、Aa(鼠色),其比例为1∶1,则F1可同时出现黄色个体与鼠色个体,且鼠色个体的概率为1/2,D项正确。5.C解析根据杂交组合①,可以判定黑色相对于银灰色为显性性状;根据杂交组合②,可以判定黑色相对于白色为显性性状;根据杂交组合③,可以判定黑色相对于喜马拉雅型为显性性状;根据杂交组合④,可以判定银灰色相对于白色为显性性状;根据杂交组合⑤,可以判定银灰色相对于喜马拉雅型为显性性状;根据杂交组合⑥,可以判定喜马拉雅型相对于白色为显性性状;综合以上分析,可确定4种颜色的显隐关系为黑色>银灰色>喜马拉雅型>白色。6.B解析相关遗传因子用A/a表示,用多株纯合高茎植株(AA)作母本,矮茎植株(aa)作父本进行杂交,由于父本产生的花粉粒很多,因此只有1/3花粉的成活率并不影响产生的后代的数目,则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均为Aa。由于子一代遗传因子组成为Aa,雌配子的遗传因子组成为1/2A、1/2a,而产生的雄配子的遗传因子组成为3/4A、1/4a,子一代自交,子二代中aa为1/2×1/4=1/8,则A_=7/8,故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7∶1,B项正确。7.B解析F1自交产生的F2性状表现及比例为深蓝尾∶浅蓝尾∶紫尾=1∶2∶1,说明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由于F2的性状表现有3种,说明孔雀鱼尾色的性状表现为不完全显性,A项正确;浅蓝尾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是Bb,Bb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是Bb∶bb=1∶1,由于无法确定深蓝尾和紫尾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哪个是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