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左云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山西省左云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山西省左云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山西省左云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左云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情质量监测八年级历史(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填写在答题框内。本大题有1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知名人士徐铸成回忆:“回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已见,共商建国大计……感到了民主的滋味。”与此相关的会议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194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某一活动现场直播时讲道:“国旗已经升到旗杆的顶尖,开始在人民首都的晴空迎风招展。她象征着中国的历史已经走入一个新的时代,我们的国旗五星红旗将永远飘扬在祖国的大地上。”播音中.“新的时代”始于A.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3.罗伯特奥斯古德在《有限战争》中写道:“当中国变成第一个在重要战争中取得打败则西方军队胜利的国家时,似乎一夜之间,中国便跃进为世界强国之列。”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A.使中国赢得了民族独立B/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包围D.动摇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4.“没有这场深刻的社会大变动,不把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从长期的封建压迫下解放出来,中国的民主化、正业化和现代化是根本谈不上的。”这场“社会大变动”是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并取得巨大成就,民主政治建设也顺利进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是A.《中国土地法大纲》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6.下面统计图中的“某时段”应是某时段我国工业总产值中部分经济成分所占比重统计图A.1911—1918年B.1949—1956年C.1958—1965年D.1978—1985年7.下图中的人物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解放军好战士雷锋“铁人”玉进喜A.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C.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D.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8.邓小平说:“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邓小平这一看法,说明他A.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B.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C.着眼于个人历史功过D.赞同“文化大革命”9.1978年12月22日,广大干部群众正在通过收音机收听一次关系中国发展命运的重要会议公告,他们听到的是A.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D.平反“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10.某历史老师用以下词语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知识框架体系,下列排序最贴近史实的是A.建立制度——恢复经济——巩固政权——伟大转折——探索道路——曲折发展B.巩固政权——恢复经济——建立制度——探索道路曲折发展——伟大转折C.巩固政权——探索道路——恢复经济——建立制度伟大转折——曲折发展D.恢复经济——建立制度——探索道路——巩固政权曲折发展——伟大转折11.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列图片.其相同的理论依据是A.跑步进入共产主义B.全面推进城乡工业化C.全面推进科技创新D.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当时我国A.强化对企业的监管B.确立公有制经济C.开始推行计划经济D.扩大企业自主权13.邓小平说:“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为此,中央决定在上海浦东建立A.开发区B.经济特区C.经济开放区D.沿海开放城市14.1992年,中国的改革走到了一个关键时期。中国要不要搞市场经济?人们对此争论不休,这一重大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国的改革就难以进一步推动。为解决该问题指明方向的是A.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B.中共十二大C.邓小平南方谈话D.中共十三大5.小李同学进行某历史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的发展”“邓小平画像”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应该是A.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B.外交舞台的失误与成功C.现代中国农村的巨变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16.精神凝聚力量,思想指引方向,开放促进发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经济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中央人民政府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如图是“一五”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1)根据示意图及所学知识,概括“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有哪些?并分析其意义。(6分)(2)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如图三幅图片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各自的称谓是什么?(6分)(3)从上面图片中三位“民族脊梁”的英雄事迹中,你学到了哪些精神?(2分)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两小题,17题共16分,18题16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到2007年的249530亿元。其中,从1978年的3645亿元上升到1986.年的L万亿元用了8年的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的时间,此后10年,呼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大关,2002-2006年进入高速增长期,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在此基础上,2007年一年又增加3.76万亿元。材料二: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安徽省农村发生了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变革,其中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严俊昌、严宏昌等18户农民是最初响应这次变革的。材料三: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同志从武昌、深圳、珠海到上海等地,一路大讲改革开放,反复强调改革就是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基本路线要管100年,动摇不得。他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谁不改革谁下台。(1)材料一反映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表明了什么?(2分)(2)材料二中“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变革”指的是我国在农村推行的哪一项重大改革?这项改革带来了什么影响?(6分)(3)材料三中邓小平所说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中的“发展”是指什么?(2分)(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死路一条”这句话对新时期中国的发展有什么指导意义。(6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1984年1月26日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由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大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等七个经济开放区构成的对外开放地带。进入90年代我国掀起对外开放的大潮。党和国家决定开放上海浦东,设置上海浦东新区,使之成为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并以此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的新飞跃……我国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1)我国创建经济特区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所谓经济特区就是特别经济行政区,那么它在资金筹集方面有何特殊?(6分)(2)结合材料二,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依照怎样的步骤进行的。(6分)(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对外开放是由点到面一步步扩大的,那么对外开放的扩大有哪些作用。(4分)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4分)19.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七十多个春秋,回首七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会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李老师开展了“千秋伟业还看今朝”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一协商建国材料一:1949年9月,……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会议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摘自部编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1)材料一中的“会议”指什么?结合所学,指出“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哪些准备?(6分)活动二开国大典材料二:下午3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典礼。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摘自部编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里程碑。”你如何理解“里程碑”的含义?(6分)活动三巩固政权材料三: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抗美接朝战争结束后豪迈地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