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T 079-2005 贻贝监测技术规程_第1页
HYT 079-2005 贻贝监测技术规程_第2页
HYT 079-2005 贻贝监测技术规程_第3页
HYT 079-2005 贻贝监测技术规程_第4页
HYT 079-2005 贻贝监测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贻贝监测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mu2005-05-18发布HY/T079—2005前言 I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4监测方案设计 24.1监测站位 24.2监测频率与时间 24.3推荐采集贝类种类 25监测指标与项目 26样品采集、处理与分析 36.1通则 36.2采样工具 36.3现场样品采集与处理 46.4样品运输 46.5双壳类动物样品制备 46.6实验室样品分析 47质量控制与保证 57.1质量控制 57.2基本条件 57.3仪器设备 57.4监测人员素质 58评价技术与方法 58.1评价方法 58.2评价标准 59监测报告与数据资料 59.1文本格式 59.2贻贝监测报告章节内容 69.3监测数据资料 6 7附录B(资料性附录)海洋生物质量标准 8附录C(资料性附录)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9附录D(规范性附录)贻贝监测结果报表 I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提出,并负责解释。本标准由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闫启仑、韩庚辰、关春江、徐恒1贻贝监测技术规程本标准规定了贻贝监测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海、领海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近岸海域的监测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3909海洋调查规范海洋底质地球物理调查GB17378.1海洋监测规范第1部分:总则17378.2海洋监测规范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17378.3海洋监测规范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17378.5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17378.6海洋监测规范第6部分:生物体分析17378.7海洋监测规范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GB18421海洋生物质量GB18668海洋沉积物质量原子荧光法测定海洋生物体中汞的技术规程国家海洋局2003原子荧光法测定海洋生物体中砷的技术规程国家海洋局2003原子荧光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汞的技术规程国家海洋局2003原子荧光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砷的技术规程国家海洋局2003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贻贝监测musselwatch采用贻贝、牡蛎等双壳类动物作为生物指示种,通过测定它们体内的化学污染物残留量,对其周围海洋环境的污染程度和变化趋势进行监测和评价的一种方法。贻贝监测计划musselwatchproject采用贻贝监测方法,通常包括沉积物质量监测,在国家、区域乃至全球尺度上常年连续开展的一种海洋环境监测项目。贻贝监测站位musselwatchproject双壳类动物和沉积物样品采集的最小地理单位,每个站位包含三个独立的采样点(station)。双壳类动物和沉积物样品从每个站位的三个采样点获取。潮下带站位为一个半径400m左右的圆,圆心是2该站位的经纬度。潮间带站位为与潮线平行的长条形区域,两边距站位中心分别为100m。三个采样点即在上述站位区域内设置。4监测方案设计4.1监测站位4.1.1布设原则——双壳类动物站位设在潮间带和(或)潮下带,沉积物站位应设置在潮下带,沉积物采样站位应尽可能与双壳类动物的采样站位靠近,二者相距最远应该不超过2km;——在我国近岸海域应均匀布设贻贝监测站位;——尽可能沿用历史测站;——监测站位一经确定,应保持长期不变,不应轻易更改,以利年际间数据比较。4.1.2双壳类动物采样站位布设方法应该优先选择具有长期稳定性的养殖或野生双壳类动物的地点,80%站位应该为长期固定站位。站位内分布有大小适合采集要求的土著双壳类动物;蓄积有来自周围区域的污染物质但又远离倾废区和点源排放区;拥有足够数量的双壳类动物,比如每年重复采250个~400个样品量不致于导致资源严重枯竭;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不会受到诸如人类开发活动等外来因素影响;双壳类动物应生活于天然物质上,而非人工建筑结构,以避免可能产生的潜在污染。4.1.3沉积物采样站位布设方法沉积物站位应暴露于双壳类站位相同的水团;污染物质应来自周围多个污染源而非仅一个“点”污染源;沉积物粒度应至少含有40%粘土质沉积物,以便进行痕量元素和有机污染物分析。4.2监测频率与时间每年在所有站位采集双壳类动物和沉积物样品一次,采样时间定于8月~10月(生物成熟期),而且每个站位采集时间与上一年在该站采集的同一时间相差不能超过21d。4.3推荐采集贝类种类贻贝监测采集双壳类动物限定如下9种: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ippinensis其中,优先选择采集贻贝类和蛤类,尤其是河口区,优先选择采集文蛤。长江以北沿岸优先采集顺序为紫贻贝、菲律宾蛤仔、文蛤、四角蛤蜊、泥蚶、毛蚶;长江以南沿岸优先采集顺序为翡翠贻贝、僧帽牡蛎、缢蛏、毛蚶、泥蚶。同一海区应该优先采集同种且大小相近的生物,并与上一年采集种类保持一致。5监测指标与项目贻贝监测指标与项目应按表1选取。36样品采集、处理与分析6.1.1每年选择10%站位采集双壳类动物和沉积物样品,经现场简单处理后,送入国家生物监测样品库长期低温保存,以便能够对这些样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6.1.2所有站位采集的样品都应该在48h内送到分析中心。6.1.3依靠全球定位系统确定采样站位。表1贻贝监测指标与项目及检测方法引用标准汞砷镉铅铜多氯联苯多环芳烃汞砷镉铅铜多氯联苯多环芳烃6.2采样工具用帆布制作双肩背的背包,应配备以下工具:4——铁锨(挖取栖息在泥沙中的动物);——铁把手(采集栖息在浅层泥沙中的贝类);——凿子(采集栖息在岩石或岩石缝隙内的动物,如牡蛎等);——小型拖网;——解剖不锈钢刀(各种类型镊子、剪及不锈钢刀);——采泥器;——特氟隆外壳的铲子;——有机塑料板;——冰瓶(保存样品);——医用酒精棉球;——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乳胶手套;6.3现场样品采集与处理6.3.1双壳类动物样品双壳类动物采集方法:根据站位不同情况,分别用手直接采取或借助夹子和网具捞取。每个站位的每个采样点采集40个牡蛎样品(贻贝为60个),质量1.5kg左右,洗刷干净后,测量体长(壳长、壳高和壳宽),然后分别包装,冰冻保存,分别用于有机污染物和痕量金属分析。6.3.2沉积物样品沉积物采集方法:浅水区,直接手持特氟隆外壳的铲子刮取表层1cm厚沉积物样品;深水区,先用不锈钢盒式采样器或采泥器将沉积物采到船上,再用铲子刮取表层1cm厚样品。沉积物样品处理必须在现场完成。在每个站位的每一个采样点分别采集三份沉积物样,从每份沉积物样中等量取一份子样混合后放入一个经高温处理过的广口玻璃瓶或不锈钢容器中,冰冻保存用于有机污染物分析,同上再制备二份复合样,放入塑料袋中,一份冰冻保存,以用于该采样点痕量金属分析;另一份常温保存,用于沉积物样粒度分析。6.3.3采样现场描述与样品登记编号——采样时,记录采集点经纬度,并对采样地点的环境状况进行现场描述(主要包括附近有无排污口和工程建设项目,是否为养殖区、海水浴场或属其他功能区,沉积物的颜色和气味等物理特征);——双壳类动物和沉积物样品采集后,登记编号,生物样品名称一律用学名和拉丁名同时记录;——按照表A.1和表A.2的要求,写一标签放入瓶内或袋内,并在瓶或袋外编号,以防差错;——记录时用铅笔,不能用墨水笔和圆珠笔。6.4样品运输样品采集后,若长途运输,需把样品放入样品箱(或塑料桶)中,冰冻保存。6.5双壳类动物样品制备将双壳类动物样品解冻后,用蒸馏水或清洁海水漂洗每一个个体,并使其自然风干。测量体长(壳长、壳高和壳宽)和称质量,并记录。有足丝的贝类需将足丝拉出。用于分析的样品,可用不锈钢刀切开闭壳肌清除体内杂物,用镊子或竹签取出柔软组织(不得丢失体液)将多个个体合并匀浆,放入广口玻璃瓶或不锈钢容器中密封,冰冻(一20℃)保存。用于分析痕量金属的样品,须用竹签或有机塑料板取出柔软组织(不得丢失体液),将多个个体合并匀浆,放入聚乙烯袋中密封,冰冻(一20℃)保存。6.6实验室样品分析双壳类动物和沉积物样品检测按照表1所列方法执行。57质量控制与保证7.1质量控制贻贝监测中生物和沉积物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以及数据处理、分析的质量控制应遵照GB/T13909、GB17378.2、GB17378.3、GB17378.5、GB17378.6、GB17378.7、原子荧光法测定海洋生物体中汞的技术规程、原子荧光法测定海洋生物体中砷的技术规程、原子荧光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汞的技术规程和原子荧光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砷的技术规程中的相关规定执行。各实验室每年应分析一组内控的标准溶液和参加一次外控样测定的互校活动。7.2基本条件为保证贻贝监测的科学性、有效性,监测单位应具备必要的采样、实验条件和仪器设备,并具有样品采集、检测、鉴定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暂无条件和能力完成的监测实验项目,须委托已通过计量认证、具备相应监测能力的监测机构承担该次监测工作。从事贻贝监测的机构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有效运行;制定质量计划,并严格执行,对监测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7.3仪器设备所有在监测、分析过程中使用的计量器具应遵照GB17378.1中的相关规定执行。7.4监测人员素质从事贻贝监测工作的人员须具备相关资格证书方可上岗。8评价技术与方法8.1评价方法生物质量和沉积物质量评价采用单因子指数法:P;——第i种污染物的沉积物质量指数或生物质量指数;C;——第i种污染物的实测值;GB18421,参见附录B;沉积物质量评价标准应采用GB18668,参见附录C。8.2评价标准当P;≤1.0时,生物质量或沉积物质量符合标准;当P;>1.0时,生物质量或沉积物质量超过标准。9监测报告与数据资料9.1文本格式9.1.1文本规格贻贝监测报告书文本外形尺寸为A4(210mm×297mm)。9.1.2封面格式贻贝监测报告封面格式如下。第一行书写:×××近岸海域(一号宋体,加黑,居中);第二行书写:贻贝监测报告(一号宋体,加黑,居中);落款书写:编制单位全称(如有多个单位可逐一列入,三号宋体,加黑,居中);第四行书写:××××年××月(小三号宋体,加黑,居中);以上各行间距应适宜,保持封面美观。69.1.3封里一内容封里一中应分行写明:调查项目实施单位全称(加盖公章);项目负责人、技术总负责人、分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参加人员姓名;报告书编制单位全称(加盖公章);编制人、审核人姓名;编制单位地址;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内容。9.2贻贝监测报告章节内容贻贝监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全部或部分章节内容。依据监测目的、内容和具体要求,可对下列章节及内容适当增减。9.2.1内容提要概括性地归纳总结监测区域的范围、面积;监控目标;生态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主要生态问题;对策建议。描述监测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包括地理、气象、水文和主要海洋自然灾害等自然概况。描述监测区域的社会发展状况、产业结构、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监测区域海洋功能区划、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等社会、经济状况。描述监测区域的海洋生物、海洋环境质量等生态历史状况。9.2.3主要监测工作描述贻贝监测的指标、站位、时间与频率,监测、分析、评价的方法。9.2.4海洋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描述监测区域海洋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包括沉积物和生物各有关监测指标含量(或浓度)和分布。9.2.5海洋环境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针对贻贝监测的主要目标,通过将监测结果与相关生态历史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掌握监测区域的关键问题的变化和趋势并加以阐述。9.2.6海洋环境质量的管理措施和建议9.2.6.1针对监测区域的主要问题,根据监测结果和研究成果,提出监测区域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为减轻海洋生态灾害损害、保障人体健康安全、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服务,保证海洋功能区的生态效益和服务功能的持续开发利用。9.2.6.2提出的管理调控措施要注意与监测区域海洋功能区划、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和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等的有效衔接,保持必要的协调一致。9.2.7其他应附的附图、附表、附件(含参考文献)等。9.2.8主要参考文献9.2.9其他内容9.3监测数据资料——贻贝监测结果应按照附录D表D.1和表D.2的内容填写。——贻贝监测、分析的数据、资料应按有关规定上报,并妥善归档。7(规范性附录)贻贝监测采集样品标签双壳类动物采集样品标签应按表A.1的要求制作并填写。沉积物采集样品标签应按表A.2的要求制作并填写。表A.1双壳类动物样品标签海区站位种名地方名表A.2沉积物样品标签海区站位8(资料性附录)海洋生物质量标准海洋生物质量应符合表B.1的规定。表B.1总汞≤滴滴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