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茶煤病识别与防治_第1页
1.1.9茶煤病识别与防治_第2页
1.1.9茶煤病识别与防治_第3页
1.1.9茶煤病识别与防治_第4页
1.1.9茶煤病识别与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负责人:罗来银茶煤病识别与防治主讲人:罗来银分布为害茶煤病是茶树上常见病害之一,各产茶区均有发生。导致茶树光合作用面积减少,树势衰弱,芽叶生长受阻。污染叶片,影响茶叶品质。症状识别发病初期:叶面呈黑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病斑逐渐扩大,黑色煤粉状物覆盖全叶。黑色煤粉状物覆盖全叶症状识别发病后期:煤层上簇生黑色短茸毛状物。远看一片乌黑色,树势极度衰弱。黑色短茸毛状物病原茶煤病菌,属于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呈褐色,有分隔。菌丝病原星状分生孢子有3-4个分叉,每个分叉有2-4个分隔,尖端钝圆。星状分生孢子病原子囊棍棒状或卵形,每个子囊产生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或梭形,初期无色,单胞,后期褐色,具有3个分隔。子囊子囊孢子病原分生孢子器与子囊果混合发生,分生孢子椭圆形或近似球形,无色,单胞。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器第2年春季条件适宜,病菌产生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随风雨传播,落到粉虱、蚜虫、蚧类等分泌物上,吸取养料进行生长繁殖形成新病斑引起初侵染,新病斑再次产生孢子,又随风雨传播引起再侵染。发病规律茶煤病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或子囊果在病叶组织中进行越冬。发病条件粉虱、蚜虫和蚧类等害虫的分泌物是茶煤病菌营养物质,因此,害虫的发生是茶煤病发生的先决条件。病害发生轻重与害虫发生数量多少紧密相关。茶煤病菌营腐生生活。防治方法1、加强茶园管理,合理施肥、适当修剪、勤除杂草。2、药剂防治,深秋采用石硫合剂封园防治黑刺粉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