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历史上的黔南茶_第1页
1.2 历史上的黔南茶_第2页
1.2 历史上的黔南茶_第3页
1.2 历史上的黔南茶_第4页
1.2 历史上的黔南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都匀毛尖茶技艺历史上的黔南茶主讲人:陈悦沁历史上的黔南茶中国是茶树的起源地,从发现和利用茶至今,已有约5000年的历史;人工栽培茶树,也有约3000年历史。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唯一的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雨雾、原生态、气候温和的茶区,并孕育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都匀毛尖茶。历史上的黔南茶黔南茶事在许多历史文献中都有记载,通过查阅《史记.周本纪》《华阳国志》(晋永和十年,354年)、《茶经》(唐建元元年,公元780年)、《四库全书》(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清宫秘档》《贵州通志》(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遵义府志》(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贵阳府志》(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都匀县志稿》(民国十四年,1925年)、你《重建西岳庙碑序》(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等史书典籍考证,黔南州境生产茶叶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历史上的黔南茶黔南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最早见于东晋·常璩(qú)《华阳国志》记载“巴国东至鱼复,西至棻道,北接汉中,南及黔涪……茶,皆纳贡之……园有芳棻fēn、香茗……”,其中黔涪、棻道,包括今贵州的黔东、黔北和黔南地区,已有人工成片栽培的茶园,且出产香茗进贡朝廷。历史上的黔南茶周朝,都匀、福泉等地开始人工栽培茶树,茶叶不但进入市场进行交易,而且己作为贡品茶。唐朝,“茶圣”陆羽评价黔南茶叶“往往得之,其味极佳”。陆羽的感慨既说明黔南茶叶品质上乘,又证明黔南的茶叶影响己传出州境以外。北宋《太平寰宇记》描述土司进献朝廷主要贡品为茶“夷州、播州、思州以茶为土贡”。元朝,贵定少数民族首领“的娘”,向朝廷上贡的地方特产(时称“贡方物”)主要是茶叶,其次是矮马。历史上的黔南茶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发现都匀进贡的茶叶(散绿茶)能够直接沏泡,可取多可撮少,十分方便,遂颁旨“罢造龙团”。从此,贡茶生产改为散茶,终结了团茶几百年的生产历史。崇祯皇帝朱由检对时任辽东巡抚丘禾嘉(贵定人)所贡黔南茶高度赞赏:“卿所贡之茶,历朝有名",他根据“生时为枪,熟时似钩”的特性,赐名黔南茶为“鱼钩茶”。“鱼钩茶”的命名,使黔南茶有了品茶、赏茶的标准。历史上的黔南茶清朝,乾隆前期,官方在今都匀市团山一带建西岳庙镇守茶园,还设有专理茶事的机构,由都匀知府宋文型兼理,以期“上裕国课,下佐工商”。据《重建西岳庙碑序》《都匀县志稿》记载,都匀西岳茶园,是当时全国的第一个茶叶“国企”。历史上的黔南茶同是清朝,在黔南的贵定云雾一带,由官方拨给白银四百二十两,扶持云雾鸟王十八寨改造衰老低产的贡茶园,并树立“贡茶碑”界定贡茶产地区域、明确每年贡茶数量。贵定云雾“贡茶碑”是目前国内唯一发现并保存完好的有关茶叶的碑石,据多方研考,它应该是国内最早的茶叶生产“地理标志”(注:贵定云雾茶贡茶碑是中国唯一的贡茶古碑,1982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的黔南茶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都匀选送参展的茶叶获得优奖,这是黔南茶获得的第一个国际性荣誉,世人将其与在该次博览会上获得优奖的贵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