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项目式全彩微课版)课件 模块1 色彩基础_第1页
色彩构成(项目式全彩微课版)课件 模块1 色彩基础_第2页
色彩构成(项目式全彩微课版)课件 模块1 色彩基础_第3页
色彩构成(项目式全彩微课版)课件 模块1 色彩基础_第4页
色彩构成(项目式全彩微课版)课件 模块1 色彩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一色彩基础色彩构成(项目式全彩微课版)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精品系列CONTENTS任务一结合色彩知识赏析《听琴图》任务二绘制十二色相环任务三绘制树木抽象图案《听琴图》相传为北宋宋徽宗赵佶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工笔画,此图绘制的是松下抚琴、赏曲的情景。画面中,一枝苍松下抚琴人身穿黑色道袍,轻拢慢捻,另外两位官员坐于下首恭听,画面左侧的官员服饰施以石绿,右侧官员服饰施以朱砂等矿物颜料渲染,提亮了整个画面的明快程度。深入探索《听琴图》的用色理念和方法,可以进一步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培养对色彩的感知和应用能力任务背景通过赏析《听琴图》中的用色技巧,理解绘画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意义,从而深入探究色彩的形成、色彩三要素、三原色等,理解什么是色彩任务目标课本、笔记本、2B铅笔、绘画图纸、马克笔所需工具任务清单

2

学时建议学时:结合色彩知识赏析《听琴图》任务名称:所需资料相关知识色彩的产生1.色彩的分类2.色彩的数字化模式3.三原色4.色彩三要素5.色彩工具6.1.色彩的产生▲牛顿光物理实验示意图

▲可见光谱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光是一种电磁波,不同波长的色光会引起人眼不同的颜色感觉。从380纳米到780纳米波长的色光区域是人眼可见的,这种色光称为可见光谱。波长小于380纳米的色光称为紫外线,波长大于780纳米的色光称为红外线,是不可见光谱。色光与光谱1.色彩的产生光谱现象说明太阳光是由色光构成的,太阳光通过直射、反射、折射等形式而形成不同波长的色光。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就称为光源色。色彩学就是以太阳光为标准来解释色和光的物理现象的。光进入人的视觉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式。光进入人视觉的3种方式光源光透射光反射光反射光是光进入人眼睛的最普遍的形式,在有光线照射的情况下,经反光板、墙壁、天花板等周围物体表面反射后再照射到被摄体表面的光称为反射光,人眼所能看到的任何物体都是该物体的反射光进入视觉所致。1.色彩的产生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能力,受物体表面状态影响,表面光滑、平整的物体,对色光的反射较强。在千变万化的色彩世界中,人们通过视觉感受到的色彩是非常丰富的,视觉色彩是多重因素所产生的结果,这些因素一般包括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等。视觉色彩的感知A光源色B固有色C环境色自然光与红光照射下同一物体呈现的不同视觉效果固有色是指在相同的白光照射下,不同的物体所反射的不同色光。物体本身并不存在恒定的色彩,是人们为了便于对物体的色彩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而对其设定的称谓,如绿色的草地、黄色的香蕉、红色的苹果等。环境色也叫条件色,它是一个物体受到周围物体反射的颜色影响所引起的物体固有色的变化。环境色往往不是单一色,如一间卧室除墙壁的颜色外,还有卧室里各种物体的色彩,都称为环境色。2.色彩的分类▲黑白系列中由白到黑的变化我们日常所及的一切都有色彩,如自然景观、食物、服饰、家具等,这些色彩主要分为两大类:无彩色和有彩色。▲以无彩色搭配为主的室内色彩设计▲以无彩色搭配为主的平面设计无彩色是黑色、白色以及不同比例的黑白混合而成的灰色系列,无彩色只有明度属性,而不具备色相、纯度属性。无彩色2.色彩的分类▲红、橙、黄、绿、青、蓝、紫▲以有彩色搭配为主的包装设计▲以有彩色搭配为主的插画设计有彩色是指除了黑、白、灰以外的其他颜色,如可见光谱中的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基本颜色及它们之间不同量的混合色。有彩色具有色相、纯度和明度三大属性,一种色彩如果具备这三大属性特征,就属于有彩色。有彩色3.色彩的数字化模式色彩模式是数字世界中表示颜色的一种算法,由相关的计算机色彩模式构成。计算机通过数字化方式定义颜色特性,通过不同的色彩模式显示图像。RGB模式是较为常用的色彩模式,这种模式采用红色、绿色、蓝色作为三原色,所有的颜色都由这3种颜色组合而成,适用于显示器、投影仪、扫描仪等靠色光直接合成颜色的设备。CMYK色彩模式是一种颜料模式,它利用色料三原色混色原理,加上黑色油墨,共计4种颜色混合叠加,形成各种各样的色彩。Lab模式是计算机内部使用的基本色彩模式,也是色彩范围最广的色彩模式,包含RGB模式和CMYK模式中所有的颜色。Lab模式CMYK模式RGB模式▲R、G、B数值均为0时产生黑色效果▲R、G、B数值均为255时产生白色效果R数值为255,G、B数值均为0时产生红色效果▲R、G数值为0,B数值为255时产生蓝色效果4.三原色三原色是指色彩中无法分解的三种基本颜色。通常所说的三原色主要包括色光三原色和色料三原色两种,它们的三种原色各不相同,相应的混合方式也不同。色光三原色1色光三原色由红光、绿光、蓝光组成。这三个色光光相混得到,却可以互相混合出其他所有色光。色料三原色2色料三原色有黄、品红、青。将三原色中的任意两种原色相混合,得到的颜色就称为间色,将三原色按照一定的比例相混合所得的颜色,就称为复色。色光三原色色料三原色插画家亚麦小聚《萌与国风》5.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和纯度即为色彩的三要素或三属性。掌握色彩的三要素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走进神秘、丰富的色彩世界的基础。色相色相是色彩的第一要素,是色彩彼此之间相互区别的首要特征,是不同波长的色彩被感知的结果。光谱上的红、橙、黄、绿、青、蓝、紫就是7种不同的基本色相。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强弱受光线强弱影响。任何色彩都存在明暗变化,明暗变化多用于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和层次感。▲红色色相值为55▲红色色相值为0▲作品是黄色加白或加黑的明度推移效果5.色彩三要素纯度纯度指的是色彩的鲜艳程度,也称饱和度、彩度、鲜度等,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越大,则色彩的纯度越高;反之,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越小,则色彩的纯度就越低。在计算机中调整色彩三要素色彩三要素在Photoshop中的调整方法有多种,如常使用的“【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命令、“【图像】/【调整】/【亮度/对比度】”命令等。“绿色”进行调整后的前后对比效果全图进行调整后的前后对比效果▲色彩纯度变化6.色彩工具绘制色彩的工具有很多,如彩色铅笔、马克笔、水粉工具和水彩工具等。这里主要介绍彩色铅笔和马克笔的分类与特点。酒精性马克笔油性马克笔水性马克笔水溶性彩色铅笔油性彩色铅笔马克笔彩色铅笔水溶性彩色铅笔的笔芯能够溶解于水,当笔芯遇水后,色彩会晕染开来,变成像水彩般通透的效果,色彩柔和且漂亮。油性彩色铅笔的耐水性好,着色效果较淡,可通过颜色叠加的方式来呈现不同的画面效果。任务实施活动1分析《听琴图》中的色彩活动2利用Photoshop提取色彩活动3寻找生活中包含三原色的设计作品活动1分析《听琴图》中的色彩▲赵佶《听琴图》(宋代)《听琴图》相传为北宋宋徽宗赵佶创作,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立轴,绢本设色,是一幅精妙的工笔人物画,画面工整细致,构图简洁,画面中的弹奏者为布局中心,与画面右侧的人物和画面左侧的人物形成了稳定的三角构图。在这幅画中,作者使用了有彩色和无彩色两大类色彩,其中,有彩色包括青色、品红色、黄色三种色彩,分别表现在二位官员的服饰和画面背景上,画面左侧官员服饰采用明丽的石青色(青色)进行着色,右侧官员服饰则采用朱砂色(品红色)进行着色,而画面背景则采用黄色;无彩色包括黑色和白色,分别表现在抚琴者白色深衣和道袍衬领的黑色粗线、古琴的黑色面块、官员的乌纱帽上。色彩的巧妙运用使整个画面鲜亮起来,从而避免了略显沉闷、压抑的感觉。虽然品红色和青色的色彩纯度高且鲜艳,但在整个黄色绢本上,黑墨白粉的抚琴者却更夺人眼球。活动2利用Photoshop提取色彩利用Photoshop吸管工具提取青衣颜色将提取的青色以数字化的形式表现将提取的道袍上的褐色以数字化的形式表现将提取的官服上的红色以数字化的形式表现活动3寻找生活中包含三原色的设计作品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寻找出主要包含三原色的优秀作品,然后运用科学的色彩知识去分析和解读这些作品的色彩特点,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拓展自己的创意设计思路与方法。▲《权力陷阱》范春天、郑伟华▲《国会大厦》系列之一莫奈▲儿童公益海报Goodmor宁·兽医老雷▲儿童公益海报Goodmor宁·李松▲儿童公益海报Goodmor宁·田栋CONTENTS任务一结合色彩知识赏析《听琴图》任务二绘制十二色相环任务三绘制树木抽象图案色相环可以作为了解色彩之间相互关系和选色配色的工具,通过对十二色相环的创建,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色彩构成中的配色问题,而且还可以培养正确的色彩表现力,养成合理用色、精准用色的优秀品质任务背景通过对十二色相环的绘制,掌握除三原色以外,其余九种颜色的形成和排列秩序任务目标课本、笔记本、2B铅笔、彩色铅笔、橡皮檫、绘画图纸、圆规、直尺所需工具任务清单

4

学时建议学时:绘制十二色相环任务名称:所需资料相关知识色相环1.色立体2.1.色相环瑞士艺术理论家约翰内斯·伊顿(JogannesItten)曾提出十二色色相环理论,在红、橙、黄、绿、蓝、紫6种色相的基础上,又发展出6种复色,构成了更加丰富的12种色相。除十二色相环外,常用的色相环还有二十四色相环。德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威廉·奥斯特瓦尔德WilhelmOstward)首创了二十四色相的色相环,该色相环以黄、橙、红、紫、蓝紫、蓝、绿、黄绿8个色相为基本色相,然后每一基本色相再分为3个色相,从而构成了二十四色色相环。▲十二色相环▲二十四色相环2.色立体色立体是一个假设的立体色彩模型,理想状态的色立体类似于一个地球仪,两极一般表示明度,赤道是色相环的体现,而从地核到地壳,颜色饱和程度逐渐增大,即纯度逐渐增大。▲色立体骨架示意图理想状态下的色立体示意图明度序列位于色立体的中心位置,是色立体的垂直中轴,分别以白色和黑色为最高明度和最低明度,在黑白之间划分出从亮到暗的过渡色阶,每一个色阶表示一个明度等级。色相序列是以明度序列为中心,通过圆周方向的环状运动来表示色相的完整体系和秩序变化。纯度序列呈水平直线形式,与明度序列构成直角关系,越向中心轴靠近,纯度越低;越远离中心轴,纯度越高。明度序列示意图色相序列示意图纯度序列示意图2.色立体奥斯特瓦德色立体奥斯特瓦德引导出了一个适用于任何颜色的公式:纯色量+白量+黑量=100(总色量)。奥斯特瓦德色相环以红、黄、绿、蓝4色为主色,在此基础上在每两个颜色之间分别加入了橙、黄绿、蓝绿、紫4个间色,扩展为红、橙、黄、黄绿、绿、蓝、蓝绿、紫8个基本色相,然后再将这8个基本色相每种色分3个等级,共编组成24色的色相环。▲奥斯特瓦德色立体▲奥斯特瓦德色相环2.色立体孟塞尔色立体利用一个类似三维球体的空间模型,把色相、明度、纯度三要素分离成为感知均匀且独立的尺度,并能系统地在三维空间中表达颜色关系。在孟塞尔色立体的球体空间模型中,中心轴被称为明度轴,是以白色、黑色等无彩色系的明度等级来分布的,其中,顶部为白色,底端为黑色。孟塞尔色立体的中心轴无彩色系从白到黑分为11个等级,其色相环以红、黄、绿、蓝、紫为基础色相,中间加入黄红、绿黄、蓝绿、紫蓝、红紫5种过渡色相,构成了10种色的色相环。这10种色相又细分为10个等级,共100个色相。孟塞尔色立体的纵向切面图中,垂直方向代表明度轴,按照1~9的顺序依次代表色彩明度的尺寸。与明度轴垂直的水平方向代表了色彩纯度的变化。空间模型孟塞尔色相环孟塞尔纵切图解▲孟塞尔色立体示意图▲孟塞尔空间模型示意图▲孟塞尔色相环示意图▲孟塞尔色立体的纵向切面图2.色立体日本PCCS色立体PCCS主要是以色彩调和为目的的色彩体系,其最大的特点是将色彩三要素的关系,综合成色相与色调两种观念来构成色调系列。PCCS色立体中,将色彩分为24个色相、17个明度色阶和9个纯度等级,然后将色彩群外观色的基本倾向分为12个色调,用色调代替了明度和纯度的复合概念,并将每一个色调对应的形容词进行命名及缩写。▲日本PCCS色立体示意图▲日本PCCS色相环▲日本PCCS体系色调分类图任务实施活动1绘制十二色相环轮廓活动2为色相环着色活动1绘制十二色相环轮廓(1)拿出准备好的绘画图纸,然后使用圆规绘制一个同心圆环,其中大圆的直径约为4.5cm,小圆的直径约为2cm。(2)使用2B铅笔和直尺绘制两条垂直的直线,然后将直线与大圆的4个相交点标注为A、B、C、D。以A为圆心,大圆的半径为长度画一段圆弧,与大圆相交得点1和2,按照相同思路,依次类推,将同心圆环等分为12份,最后使用2B铅笔连接等分点“1-6“”2-5“”3-7“”4-8“并使用橡皮擦擦除多余轮廓。活动2为色相环着色用彩色铅笔中的红、黄、蓝三原色对圆环着色,使三原色在圆环中的位置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01首先用红色铅笔对红、黄两个色块之间最中间的空白处填色,然后再用黄色铅笔对同一个位置填充黄色,注意颜色混合要均匀,最后着色后的效果为橙色。02首先按照填充橙色的方法,将红和橙之间的空白处用填充为橙色,然后再使用红色铅笔,对同一位置着色,注意颜色混合要均匀,最后着色后的效果为红橙色。03用红、黄、蓝3种彩色铅笔填色首先用红色铅笔填色,然后再用黄色铅笔填色,混合后变为橙色首先将空白位置填充为橙色,然后再用红色铅笔填色,混合后变为红橙色活动2为色相环着色按照相同的操作思路,继续为十二色相环中的空白位置着色,包括黄与蓝之间的黄绿、绿、蓝绿,以及蓝与红之间的蓝紫、紫、红紫等色彩,注意混合颜色时要等量均匀。04CONTENTS任务一结合色彩知识赏析《听琴图》任务二绘制十二色相环任务三绘制树木抽象图案为了能在绘画中熟练使用不同的色彩,除了要掌握一定的色彩理论知识外,对色彩混合和的应用有透彻的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绘制树木的抽象图案可以了解色彩混合方式的应用过程任务背景通过使用加色混合和减色混合两种不同的色彩混合方式,来理解色彩混合的相关知识任务目标课本、笔记本、2B铅笔、橡皮檫、画纸、彩色铅笔、直尺所需工具任务清单

3

学时建议学时:绘制树木抽象图案任务名称:所需资料相关知识加色混合1.减色混合2.中性混合3.1.加色混合加色混合就是色光之间的混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光相混合时,会同时或者在极短的时间内连续刺激人的视觉器官,使人产生一种新的色彩感觉。舞台灯光设计、摄影、展示照明、景观照明等领域都常常灵活运用加色混合原理。两种色光或多种色光混合,混合出的新色光明度会增高,其明度值是参加混合各色光明度之和。参与混合的色光越多,混合出的新色明度就越高。如果把各种色光全部混合则会得到极亮的白色光。加色混合的特征如下。2.减色混合减色混合是指色料之间的混合。色料不同,吸收色光的频率与亮度的能力也不同。在光照不变的条件下,色料混合之后形成的新色料,其反光能力要低于混合前色料的反光能力的平均数,故称为减色混合。色相环上距离较近的两色相混,得出的新色纯度降低较少;两色相距远时,混出的新色纯度降低较多;若两色为互补色时,混出的新色纯度消失,明度降低为黑灰色。多种色料进行混合,混合次数越多,明度与纯度就越低。减色混合的特征如下。3.中性混合中性混合是基于人的视觉生理特征所产生的视觉色彩混合,借助一定的空间距离来实现。中性混合与色光混合和色料混合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颜色本身并没有真正混合,借助一定的空间距离来实现。中性混合主要有空间混合和旋转混合两种方式。空间混合空间混合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距离之外,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料的色点或色线并置穿插、交叉,在一定的视觉范围内,人的眼睛能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