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B卷_第1页
拉萨市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B卷_第2页
拉萨市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B卷_第3页
拉萨市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B卷_第4页
拉萨市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拉萨市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B卷

姓名:班级:成绩:

一、选择题(共6题;共13分)

1.(2分)(2017高二下•姜堰期中)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目前,仇视西方的状况似乎已经酝酿成一股社会潮流。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容

易,于搞“传教”,一古脑地推销自己的“文明”,其实这样做会蒙住自己的

耳目,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势的»中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盲目崇拜”和“闭关排外”的现象。

希望今天的中国学术界,能够彻底抛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妄自尊大、闭关排外的心理。

A.妄自尊大热心鲍鱼之肆

B.妄自尊大热衷井底之蛙

C.夜郎自大热心井底之蛙

D.夜郎自大热衷鲍鱼之肆

2.(2分)从修辞的运用看,下列各句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现代的企业家是一株特殊条件下的树,既要能“抗旱”,又要会“防高压高温”。

B.那蚊子吃饱喝足之后便歌舞了起来,一会儿“信天游”,一会儿“华尔兹”,好不自在。

C.说起张悟本的骗术,那可高明得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说起张悟本的脸皮,那可厚到了地壳的十倍。

1).老大娘讲到几年来战士们对她的关心照顾时,泪水像喷泉一样涌出。

3.(2分)(2017高二上•庄河期末)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那些所谓书法算得了什么?以后有机会我让您看看我的墨宝,体会一下什么样的书法才是真正的书法。

B.此次“行万里路”征文活动举办得很成功,感谢各位作者赐稿,我们将择优刊登,并以投票形式评奖。

C.我和丽君是同班三年的老同学,她特意拜托我帮忙买《三体》的签名版,我怎能辜负她,排再久的队我也

愿意。

D.高中快毕业了,你送给了我这张你平时生活的照片,我一定惠存,十年之后我们见面时我再拿出来,看你

第1页共19页

有多大变化。

4.(2分)(2016高三上•河北期中)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千百年后凝视王羲之的《兰亭序》,。光是那么一点,可以领略的内涵,用十年时间去理

解都不嫌多。

①碰到纸上的纤维,顺势微微回转,

②单鞭蓄势,继续向左缓缓推出……

③太极云手般向右下沉去,力道隐含未尽,

④仍然可以感受王羲之笔尖每一个纤细的动作,

⑤永和九年岁在癸丑,那永字的一点如凌空而来风声,

A.④②③

B.④⑤0®②

C.⑤②©©④

D.⑤④②③①

5.(2分)(2017高三上♦鹰潭期中)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脸谱的勾画创作和中国书法的书写创作有相似之

处。,,,

。。脸谱的构图章法与中国画一样,讲究疏密、穿插、虚

实、均衡等,脸谱的勾画笔法也与中国画笔法相通,轻重缓急,顿挫有致,有谱有法。脸谱的审美意识受到中国画

美学思想的重大影响。

①两者在创作程序上都表现出很强的程式化特征,

②都讲究线条流畅而有力度,节奏鲜明而神采飞扬

③正所谓无法不成谱

④书法是从一撇一捺的文字书写中产生的艺术形式

第2页共19页

⑤两者在用笔方式上也有相似之处

⑥脸谱则是从一勾一抹的人物化妆中产生的艺术形式

A.①③⑤②⑥④

B.⑥④©©③②

c.⑤②④⑥

D.④⑥⑤②

6.(3分)下面对《品质》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作者从农村到城市,能站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思索现代社会人生存的方式和意义,并以“沉默的品质”

这一形象的说法提倡一种朴实的人生态度。

B.文章将沉默的品质和“一地黄土”联系起来,有很深刻的寓意:土地是沉默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的人们是

沉默的,但他们都有各自的价值,这让作者满怀敬意。而作品里多次出现的村落、农人的形象,也鲜明地表达了作

者对现代都市文明地排斥和拒绝。

C.文章中引用了两句诗,第一句形象解释了沉默的力量;第二句位于结尾处,强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这种沉

默的品质地追求,语调铿锵,态度鲜明。诗句的引用,使文章更具文采和哲理性.

D.文章感情充沛,充满沉重的自省精神;意象丰富而集中,黄土、村落、农人,作者的视线在时而沉默时而

因悲戚的歌子而喧闹着的土地上扫过,寻找自己心灵的真正的归属地。

E.本文最大的语言特色是形象性,形象背后充满着暗示性。一个质朴的“老人”,俨然一个智者,一句“苦

着呢”在让“我”独自品味的同时也该让所有读者的心灵静默。

二、文言文阅读(共2题;共22分)

7.(11分)(2016高二上•琼海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林运使墓志铭

杨万里

公讳孝泽,字世传,莆田人也。少好词章,卓然自立,一时流辈罔不推表。宣和六年,登进士第。

建炎初,调南剑州顺昌县尉。会有告某贼欲犯城邑,公不谋同僚,不檄旁援,独计以为可先未发禽也,提兵宵

第3页共19页

征,黎明至其所,贼方槌牛酗酒,聚神祠中,乃突掩之,无一人免者。未几,丁太夫人忧,当论功,而郡僚有沮格

者,通判吴建日:”使贼而张,州且不保,况邑乎?是不可不赏!”乃以闻。服除,授左承事郎,监建阳县麻沙镇

税。秩满,调泉州晋江县丞。太守器其详整,讼有积岁不决者,一以属公,靡不立断,人情服焉。

知漳州,公年弥高矣,听决益精明•北边有衅,敛兵于漳以戍焉。前守匮于赋,故事成者既行,居者①增餐钱,

而州不时给。其徒族立庭下不去,有蒯②色,公不为动,徐日:若辈欲反,必先杀我。餐钱极无几尔,独不可强取。

叱令还营,取一二尤者貉之法,而令月庚之,众服其暇。

岁大疫,为糜粥药饵,蜩路界。死不能掩埋者,官为棺敛。部使者上最,进提点广南东路刑狱,公力辞不就。

天子高之,改除直秘阁,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训词日:循良之吏吾所重,止足之人吾所敬,重秘之直吾所惜。

朝廷方行综核之政,切齿污吏。有言于丞相者日:林公虽老,持节乡部,肃清一路,独不可耶?丞相然之,白上,

除公本路转运副使。命下,八郡耸然日:此真监司也。公即以乡里引嫌,有旨趣公入奏,公谓所知日:广南之命既

得辞矣,顾拜今命,辞远乐近,非人臣义。章再上,朝廷知不可强致,复俾祠禄②,是岁乾道六年也。明年正月十

八日疾终,得年八十有三。

公性淡然无外嗜与人交一见倾底里至遇事凛不可犯。南康、临漳岁倚山泽之入以佐公币,公尽捐以俾民。遇过

使客,燕享俭而敬,宾亦欣然满意。公自律清苦,一夕视事,竟有持烛送公至阑③内者,公日:此官烛也,亟命持

去。

【注】①居者:家里人。②捌zhi,狂犬,猛犬。③niG古代竖在大门中央的短木。

(1)

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郡僚有沮格者沮:败坏

B.故事戍者既行故事:旧例

C.为糜粥药饵,蜩路界蜩:救济

D.广南之命既得辞矣,顾拜今命顾:反而

(2)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性淡然/无外嗜与人/交一见倾底/里至遇事/凛不可犯

第4页共19页

B.公性淡然/无外嗜与人/交一见倾底里/至遇事/凛不可犯

C.公性淡然/无外嗜/与人交/一见倾底里/至遇事/凛不可犯

D.公性淡然/无外嗜/与人交/一见倾底/里至遇事/凛不可犯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判吴建认为林孝泽平定贼人,保全了城邑,立下大功应该奖赏,于是把这件事上报朝廷。

B.贼人想要侵犯城邑,林孝泽不跟同僚商讨,不请求援助,独自谋划,在贼人发动袭击前突袭敌人并一举擒

获,表现得有勇有谋。

C.林孝泽年轻时喜欢词章,卓越不凡,一时间同辈人纷纷上奏表举荐他。宣和六年,林孝泽考中了进士。

D.林孝泽处事详整,果断精明,爱护百姓,不贪图小利,廉洁自律,是官员学习的楷模。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贼而张,州且不保,况邑乎?

②讼有积岁不决者,一以属公,靡不立断,人情服焉。

8.(11分)(2017高二下•龙江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江谧字令和,济阳考域人也。祖秉之,临海太守,宋世清吏。父徽,尚书都官郎,吴令,为太初所杀。谧系尚

方,孝武乎京邑,乃得出。解褐奉朝请,辅国行参军,于湖令,强济称职。宋明帝为南豫州,谧倾身奉之,为帝所

亲待。即位,以为骤骑参军。谧转尚书度支郎,俄迁右丞,兼比部郎。泰始四年,江夏王义恭第十五女卒,年十九,

未笄。礼官议从成人服,诸王服大功。左丞孙篁重奏:《礼记》女子十五而笄,郑云应年许嫁者也。其未许嫁者,

则二十而笄。射慈云十九犹为殛。礼官违越经典,于礼无据。”博士太常以下结免赎论;谧坐杖督五十,夺劳百日,

谧又奏:“篁先不研辨,混同谬议。准以事例,亦宜及咎。"诏“可”。出为建平王景素冠军长史、长沙内史,行

湘州事。政治苛刻。僧遵道人与谧情款,随谧莅郡,犯小事,饿系郡狱。僧遵裂三衣食之,既尽而死。为有司所奏,

征还。明帝崩,遇赦得免。为正员郎,右军将军。太祖领南兖州,谧为镇军长史、广陵太守,入为游击将军。性流

俗,善趋势利。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

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建元三年,为左民尚书。诸皇子出阁用文武主帅,皆以委谧。寻敕日:“江谧寒士,诚当

第5页共19页

不得竞等华侪。然甚有才干,堪为委遇,可迁掌吏部。”谧才长刀笔,所在事办。太祖崩,谧称疾不入,众颇疑其

怨不豫顾命也。世祖即位,谧又不迁官,以此怨望。时世祖不豫,谧诣豫章王嶷请间日:”至尊非起疾,东宫又非

才,公今欲作何计?"世祖知之,出谧为征虏将军、镇北长史、南东海太守。未发,上使御史中丞沈冲奏谧前后罪,

诏赐死,时年五十二。

《南齐书•列传十二》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

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B.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

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C.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

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D.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

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2)

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褐即脱去官服,解除职务。上古时期所谓“布〃是指麻织品或葛织品,用麻葛织品做成的布衣,也叫“褐”,

这里代指官服。

B.《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与

《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C.大功这里指服丧九个月穿的丧服。古代丧服分为五种,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缄麻,为不同的

亲属服丧要穿相应的丧服。

D.东宫在古代一般指太子居地,因位于皇宫东部而得名,亦借指太子。《诗经》有“东宫之妹,邢侯之姨”

的诗句,说明至少在东周时,东宫就借指太子了。

第6页共19页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谧做辅国行参军和于湖令时,尽职尽责。宋明帝当初担任南豫州刺史时,江谧倾力侍奉,被明帝当作亲

信看待,后明帝即位,让江谧担任骤骑参军。

B.当时左丞孙复上奏指出礼官提议的错误后,江谧因罪过受到惩罚,便又上奏指出孙复附和错误议论,当追

究其责任,使得孙篁也受到惩罚。

C.江谧秉性鄙俗,善于逢迎。他曾巴结建平王景素,后又归附太祖,诸皇子离开朝廷到自己的封地做藩王时

用文武主帅的事,都委派江谧料理。

D.江谧长于文案,办事能力强。太祖驾崩,江谧谎称有病不上朝,大家很怀疑他抱怨未能受太祖临终托付。

世祖即位,得知此事,对他心怀不满,下令赐死。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僧遵道人与谧情款,随谧莅郡,犯小事,饿系郡狱。

②江谧寒士,诚当不得竞等华侪。然甚有才干,堪为委遇,可迁掌吏部。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8分)

9.(8分)(2017高二上♦湖南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咏怀古迹①•其一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②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①《咏怀古迹》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成的。②五溪衣服:这里指居住在五溪的少数民族。

第7页共19页

(1)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概括了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的生活状况。战乱之际,诗人在东北一带流离失所,后辗转入蜀,又居无

定所,四处漂泊。

B.颔联写出了三峡一带特有的风景,山势高峻,房屋依山而建,耸入云霄,似乎把13月都遮蔽了。而当地的

少数民族都居住在云雾缭绕的山中。

C.颈联追究诗人“支离”、“漂泊”的起因,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既是怀念古人,又是借古人庾信来

咏怀。

D.尾联引入了庚信的典故,是说庾信一生中最“萧瑟”的事是命途多舛,没能少年成名,到年老了才赢得诗

名。

E.这首诗处处运用对比手法,“东北”与“西南”对比,“三峡”与“五溪”对比,“羯胡”与“词客”对

比,展现了宏阔深远的时空,气象宏大。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四、句子默写(共1题;共2分)

10.(2分)《后赤壁赋》初冬独特的夜景诱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写出“上登山的极高处,下

临江的极深处”的句子是,

五、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32分)

11.(20分)(2017高三下•青岛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硬打三分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要征集一件抗日战争时期的物件一一马凳。

何谓马凳?就是给马匹钉掌时用的矮木凳。

三个月征期已过,马凳尚无音讯。馆长马增直摇头,认为没戏了。

这一日,一个白胡子干巴瘦老头儿,肩背梢马子找上门来,对马馆长毛遂自荐说,做马凳是我的熟套子活儿。

马馆长打量眼前这位老爷子,青鞋白袜灯笼裤,腰背挺直,双眼有神。说是八十有九,但也就像七十出头摸边

小八十的样子。

第8页共19页

马馆长心里直打鼓,试探着问,您带家伙儿来了?

老人将梢马子从肩上取下,兜底往地上一倒,好家伙!刀、斧、刨、锯,光凿子就有十几把。

马馆长问,您要什么条件?一个马凳要做多长时间?

老人开出条件:一个独门独院,要什么料得供什么料,一个马凳要做七七四十九天。

马馆长略一思索,一拍脑门,行。

马馆长给进了一批枣木,老人用眼一瞥,说:不对,我要的是酸枣木。这是牛椅角枣木。

马馆长一摸后脖梗子,犯了难,我上哪儿淘换酸枣木?

老人指点,山里辛庄北山阴坡,有三棵碗口粗的酸枣树。其中有一棵树过了火,那是被日本鬼子放火烧的。

酸枣木终于给弄来了,是十几根短棒棒。老人用手掂掂,说:不对。这是从枣树上半截锯下的,下半截还留在

山上。我要的是坐地棵。

马馆长很纳闷,您怎么知道锯的是树的上半截?

老人随手将那些木棒棒往水池里一丢,只见一头沉下,另一头翘起,露出水面。老人用枯手指着说,酸枣木长

成这样,得千年以上。坐地棵下半截扔进水里,会全被浸住,不会上半截露头。

七天后,马馆长看到他面前摆着十几根短木杨,酸枣木髅黑的外皮已经被刮掉,露出微红嫩黄如铜质的白茬,

纹理细如蛛网。

十四天后,老人对马馆长说,给我准备一口大锅,烧一锅滚开水。

那又是为何?

老人颇自豪,这你又不明白了。酸枣木只有经开水煮过,虫不吃,蚊不咬。

二十一天后,马馆长再去看时.,只见老人手中摆弄着几个小物件,两头尖,中间凸。

您这是做的什么?像枣核,老人颇为得意,算是让你猜对了,这叫枣核钉。我做的马凳,浑身不见铁。我用枣

核钉,拼接凳面。

二十八天后,马馆长再去探视时,只见老人用二分半的凿子在木材上凿眼。凿刃啃咬着矩形小凹槽,金黄的木

屑被掏出,梯眼却没凿透。

第9页共19页

马馆长笑了,您这是……

①这是闷梯,不是透眼。你当我是糙木匠?你别看我是个钉马掌的,做马凳一一手细。

三十五天后,老人面前的木材子长出了桦头,不过马馆长看了一眼,觉得卯眼不对。既然是卯桦结构,怎么样

头大于卯眼呢?走着瞧吧。

四十二天后,马馆长看马凳还未成型。凳面与凳腿,长掌与短掌,牙板与嵌板,还在老人面前摊成一片。他不

由得催道,再过七天,“纪念馆揭幕式”就要举行了!

满四十九天,揭幕式如期召开。

一块红绸布被揭开,原来只是一只马凳,高一尺六寸六分六,厚墩墩的凳面分出三条粗腿,立柱分别往八个方

向伸展着,上承下托如重檐歇山,全身结合无一钉一铁。颜色如老榆木擦漆却免漆,气味似松香又掺进五月槐花香

和紫荆条花香。

马馆长指着马凳说,钉马掌师傅把马腿弯起,马蹄垫在上面,翻蹄亮掌,然后顶住刀铲,切下一层烂马蹄,剔

掉旧马蹄铁,换上新马掌,战马才能奔跑如飞。想当年,冀东几百匹战马在东八县的抗日战场上纵横驰骋,就是多

亏了这样一只小马凳。并且,无论将马凳怎么扔,最后总是三条腿着地,不滚不倒。

有人问,现在,可以宣布马凳收藏了吧?

话音刚落,老人提着十八磅大锤闪亮登场了,说了声:慢!还有最后一道活儿没完呢。

老人左手持二分半凿子,右手持斧,往那本无缝隙紧致的梯眼正中生生开出一道黑缝,然后从口中衔着的三枚

木楔取出一枚,插立于黑缝之中。②抡起十八磅大锤轰然“嗨”的一声带一股雄风,往那楔子上砸去。如此三声三

锤三楔,说来也神了,那三枚木楔,己分辨不出你我,竟然和整个马凳浑然一体了。

众皆称奇。有人问,您这一手活儿可有名称?

老人吐出四个字:硬打三分。

这时,坐在前排胸前挂满军功章的老者,被人搀扶着颤巍地走上前来,拉住老人的双手,连说道:你就是当年

给骑兵营钉马掌的小马哥!多烈性的马,到你手里跟猫似的。我就是骑兵一连的老连长,当年就是你飞出的马凳,

挡了日本鬼子一军刀,我的马刀才劈了下去。硬打三分,是你的外号。你还记得是哪位首长给你起的外号吗?

我宁可忘了我姓甚名谁,也不会忘了给我起外号的那个人。

谁?

第10页共19页

聂帅,聂荣臻!

(选自2017年第3期《小小说选刊》,作者许福元,有删改)

(1)

请简要概括老人的形象特点。

(2)

小说详细展示老人制作“马克”的过程,有何用意?

(3)

赏析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

①这是闷梯,不是透眼。你当我是糙木匠?你别看我是个钉马掌的,做马凳一一手细。

②抡起十八磅大锤轰然“嗨”的一声带一股雄风,往那楔子上砸去。

(4)

有人认为,题目“硬打三分”可换为“马凳”,你是否同意?请谈谈你的理解。

12.(6分)(2015高一上•忻州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

所谓“视觉文化时代”,也称“读图时代”,是指全球化以来,文化出现了一种从以文字和语言为中心的理性

形态,转向以图像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形态的变迁。20世纪最后十年,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

向人类社会渗透,审美日益摆脱精英姿态而向社会生活领域渗透和泛化,最终结果是艺术和审美的生活化、普泛化,

而其伴随的表现形态就是生活世界的视觉化、图像化。可以说,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正在深刻地

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

然而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在视觉文化时代这一大背景下,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人的创造力的美育,却

面临着诸多困难。我们以当代视觉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一一电影中“奇观”效果以及“暴力美学”为例,分析美育

在内容和方法上面临着何种冲击与影响。

在视觉文化时代,电影格外青睐一种被称为“奇观化”的艺术表现方式。“奇观化”主要指电影借助高科技手

段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奇幻影像,作为一种电影表现手法,它轻叙事而重场景,因此契合了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的诸多

第11页共19页

特征。视觉文化时代的电影更将奇观效应作为电影构成的主要支撑,注重场景的铺陈和空间的展示,弱化时间,突

出空间,大幅度地削弱情节和叙事。如张艺谋导演的《英雄》,该片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电影所呈现的场景

奇观:在色彩上运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交替铺陈画面来营造视觉交响,黄叶漫天、红衣舞动、湖面如镜,武

者交流;粗犷的敦煌沙漠、壮阔的内蒙古胡杨林,秀美的九寨沟风景。在《英雄》中,一切都是视觉的震撼以及对

于高科技媒介的顶礼膜拜。

奇观虽然带来了审美的震撼,满足了观众追求视觉刺激的猎奇心理,但它往往忽视了一部作品所蕴涵的深层次

的文化力量。“奇观化”带来了对美育的消解,因为以图像来传达意义,注重眼睛的“可视”而忽视了人脑的“可

思”,审美停留在视听享乐中,将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形成被动思维和平面思维,这对美育的负面影响

是巨大的。

“暴力美学”是一种在纯粹暴力趣味的追求中发展起来的美学,在电影艺术中,它主要发掘枪战、武打动作或

其他一些血腥暴力场面的形式感,并将这种形式感发扬到精美绝伦的程度。暴力美学竭力弱化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

在影片中规避直接的道德评价,因此它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由于图像时代的全面来临,

暴力美学与现实世界呈现出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美育造成了不少负面

影响。暴力美学通过对暴力内容的美学化的处理,降低了作品的社会功能,宣扬人们内心潜臧的暴力倾向,放大了

人们对血腥的本能嗜好。所以,尽管暴力影片在形式上眩目诱人,但它严重干扰了人的道德评价。

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预示着美育在内容、特征和方法上发生着诸多变化。图像渗透至社会生活,以其感官性

(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生动性(图像使人身临其境)、普泛性(图像的接受不受主体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

最大限度地实现图像面前人人平等)等特点为人所接受,在带给人极大的感官享受的同时,实现了现代审美教育的

目的。作为现代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像美育注重人的感性特征,在图像的审美接受过程中人的整个感性生命投

入其中0但不可忽视的是图像中“奇观化”和“暴力美学”对现代美育构成了冲击,这是视觉文化时代美育遭受的

困境之一,这昭示着传统美育在现代性进程中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同步,对其进行调整和改

善。这样审美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在视觉文化时代恢复人性完整,唤醒人的理性,建构全面和谐人格,按照美的内在

尺度塑造人类文化的创造主体,促使人类文化健康发展。

(1)

下列不属于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的一项是()

A.“奇观化”带来了对美育的消解,使审美停留在视听享乐中,导致大众的被动思维和平面思维。

B.作为电影的一种表现手法,“奇观化”重场景而轻叙事,给人以视觉审美的震撼,契合视觉文化时代影像

的诸多特征。

第12页共19页

c.“暴力美学”竭力弱化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宣扬了人们内心潜藏的暴力倾向,放大了人们对血腥的本能

嗜好。

D.“暴力美学”与现实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干扰了人们的道德

评价。

(2)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已经深刻地影响和规

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

B.当代视觉文化的表现形式为电影中的'‘奇观化”和“暴力美学”。

C.“奇观化”这种电影表现手法在给观众带来审美的震撼的同时必定会忽视作品所蕴涵的深层次的文化力

量,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

D.“暴力美学”是在追求纯粹暴力趣味中发展起来的美学,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到社会生活中,美育的内容、特征和方法上也会发生诸多变化。

B.传统美育在现代性进程中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同步,并对其进行调整和改善。

C.作为现代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像美育注重人的感性特征,而图像中的“奇观化”和“暴力美学”正是

追求人的视觉刺激,因而是现代图像美育的具体体现。

D.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改善“奇观化”的表现手法,反对“暴力美学”,有利于恢复人性的完

整,促进整个人类文化的健康发展。

13.(6分)(2017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今天,如何穿出中国范儿

周飞亚

《史记》载:赵武灵王“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却遇到巨大阻力,

第13页共19页

王公大臣纷纷进言,认为“衣服习俗,古之礼法”,抛弃自身传统而改夷狄装束,乃是一种罪过。另一个相反的例

子是魏孝文帝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即“革衣服之制”,禁胡服,改汉服,以达到去除鲜卑的民族身份、融入汉

族的目的。

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中华是礼仪之邦,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

为首。历经几千年流变,发展出的服饰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从汉服、唐装到旗袍、中山装,经典的中华服饰也曾成

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

然而,在当代中国,这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却似趋式微。最简单的例子便是:当我们被要求“着正装”

的时候,脑子里首先甚至唯一想到的就是西服,而不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式礼服。这对于有着几千年传承的服饰文

化,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民族服饰,于个人,是身份的标签和文化认同感的载体;于国家,是形象的展示与礼仪的体现。在现代政治中,

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会成为国家的文化名片一。放眼世界,不少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服”,如日本、韩国等亚洲

国家和东欧、北欧诸国,阿拉伯国家更为重视。

相比之下,我们的重视似乎还不够。新中国成立初期,曾规定外交人员的正装为中山装。随着时代的变迁,中

山装似乎显得不太符合当下的审美观,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外交官们也开始穿起了西服。但是,西服在很多国

家眼中并不算正装,在最隆重的外交场合,穿西服会被视为过于随便、不尊重外交礼仪的行为。

所幸的是,已经有不少人意识到并试图弥补这一缺憾,“中式礼服文化研究热”正在国内悄然兴起。日前在北

京召开的“国服文化研讨与服装探索展示大会”,就是热潮中的一股涓流。这次由民族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等联合

主办的会议,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服饰文化为目标,探讨最多的话题就是为什么要有“国服”、“国服”应该是什么

样子。的确,如果我们在重大集会、节日庆典与外交场合能穿“国服”,有利于在世界上树立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

形象。这就要求“国服”具有对普通民众的亲和力,便于普及。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在设计上加入中国元素那

么简单,更应体现中华民族对于衣着的文化理念。

服饰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魏晋风流,土人爱穿宽袍敞襟,以显自由不羁;大唐盛世,开放自信,服饰因之雍容

华贵;在国家崛起之今日,如何穿出中国范儿,看来真不是一件小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因此作为礼仪之邦的我们最重服饰,“衣食住

行”,以“衣”为首。

B.赵武灵王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遇到巨大阻力,因为王公大臣认为抛弃自身传统而改夷狄装束,

第14页共19页

是一种罪过。

C.在当代中国,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好像逐渐衰弱了。当我们被要求“着正装”时,首先想到的并不是

中式礼服。

D.民族服饰,于国家,是形象的展示与礼仪的体现,尤其是在现代政治中,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会成为国

家的文化名片。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由民族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国服文化研讨与服装探索展示大会”,是“中式礼服文化研究

热”的一种体现。

B.有着几千年传承的服饰文化,历经流变可谓博大精深。汉服、唐装、旗袍、中山装,都曾成为世界眼中靓

丽的风景。

C.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服”,比起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东欧、北欧诸国尤其是阿拉伯国家,

我们的重视程度好像还不够。

D.与赵武灵王“革衣服之制”的内容相反,魏孝文帝“禁胡服,改汉服”,但他们都由此达到了融入汉族的

目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外交官用穿西服取代不太符合当下审美观的中山装,但在最隆重的外交场合,这种

穿着可能会被视为不尊重外交礼仪的行为。

B.“探讨为什么要有'国服‘、‘国服’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现象可以证明,当下有不少人正在试图弥补我

们没有“国服”的缺憾。

C.我们只有在重大集会、节日庆典与外交场合穿具有中国范儿的“国服”,才能有利于在世界上树立充满文

化自信的中国形象

I).大唐盛世雍容华贵之服,彰显开放自信。服饰反映社会,因此在国家崛起之今日,我们都应该把“如何穿

出中国范儿”当成一件大事。

六、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14.(5分)(2019高二上•宝山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第15页共19页

文体不限。

人们对于过外国节日和传统节日的讨论好像从来没有停止过。有人说推崇外国节日是崇洋媚外;也有人认为对

此不必大惊小怪,顺其自然即可。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谈谈你的思考。

七、中国名著供1题;共10分)

15.(10分)(2018•泰州模拟)简答题。

(1)《红楼梦》以多个回目点明鸳鸯这个人物,绝非偶然。她是小说中依赖于封建家族、封建社会而又最具

反抗性的人物之一,请举例简析其形象特点。

(2)《三国演义》中,郭嘉因病英年早逝。赤壁之战后,曹操痛哭道:“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

曹操痛哭的原因有哪些?

第16页共19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题;共13分)

1-1,B

2T、D

3-1,B

4T、B

5T、D

6-1、B.D

二、文言文阅读(共2题;共22分)

7T、A

7-2、C

7-3、C

①使让贼人发动袭击,州郡尚且可能不能保全,何况JvJgf昌呢?@育多年都不能决断的宝件,全都把它们交付给林运

7-4、使,没有不迅速决断的.人们心里很佩服他.

8-1,c

8-2、A

8-3、D

①信道道人与江谧交情深厚,碗江聊上任所,因,J◎犯了过错,第被关进郡狱让他挨包⑵江谧是个出身零做的读

8-4、书人,确实不能和贵族i按人竞争鬲低等第.然而他很有才干,可以托付重任,可提升喇孽交部.

第17页共19页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8分)

9-1、DE

酬发了作者漂泊流离的身世之图.②暗寓自己的乡国之忠,表现了作看对国家政事的强烈关心.分寸庾信的浅赤身世表达了

9-2、深切的同情,并以庾信目比,抒发自己人生失意之围I

四、句子默写(共1题;共2分)

【第I空】攀16播之瞰

10-1,【第2空】俯玛夷之曲宫

五、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32分)

11-1、干练美福,技艺鬲超,认真严谨,@1B,勇敢无望,珍视荣詈.

]1-2、充分展示了老人的才华和卓有成竹的自信;使小说情节更加丰富生动;充S0S9;为文末揭示老人的身份做了丽堂.

①语言描写,表现老人的幽默,突出老人对自己技艺的自信.②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运用动词和拟声词等,给人以身临其境

]1-3、之厚,生动形象峭出老人的气势和技艺的纯熟.

答安示例:

蓼老答妻一:不同意."硬打三分"题目新颖,有理念,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幽8示老人的技艺高超和人格的硬气,表达对

老人的赞美之情;慨括小说的关舞情节,凸显积极品场的精神主翘.若以"马凭-为会目,则没有这样的表现效果.

参考答案二:同总"马JT是行文的线索,全文围绕马段8述故事;通过展示做马具的过程,能充分展现人物的技艺才华;

11-4、能通过用示马克在抗战时的你宜来表达小说爱国的主J®若以*WT三分.为题目,则没椁这样的表现效JR.

12-1,B

12-2、D

12-3、C

13-1、B

13-2、A

第18页共19页

13-3、C

六、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14-1、

[参考例文】

对待•洋节日”饕多一朝性态度

有人说推崇外国节日是崇洋媚外,也有人认为对此不必大惊小便,我认为对待一洋节日.要多一些理性态度.

RHSGB家改革开放的不®f深入脸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各国文化不》髓向中国,西方情人节…号人节、母亲亢父亲15、圣

fit节等一些“洋节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