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桐乡重点名校2024年中考押题历史预测卷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重点名校2024年中考押题历史预测卷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重点名校2024年中考押题历史预测卷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重点名校2024年中考押题历史预测卷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重点名校2024年中考押题历史预测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重点名校2024年中考押题历史预测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A.多极化趋势加强B.稳定的世界格局已定型C.经济全球化趋势D.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2.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A.工程技术的发展 B.生产工具的改进C.农耕文明的发达 D.隋唐盛世的繁荣3.100多年前的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是个“生在南洋(印尼)、学在西洋(英国)、官在北洋(北洋政府任部长)、妻是东洋(日本)”的奇人。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A.新式学堂注重培养人才 B.中外通婚成为社会的时尚C.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 D.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放4.下图所示是扬州的哪座园林美景A.瘦西湖B.平山堂C.何园D.个园5.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机械特色不同 B.通讯工具不同 C.交通工具不同 D.主要动力不同6.“我知道我会下地狱,但是我会在那里看到大资本家、窃贼、刽子手和美国总统们。”这是位于美洲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名言,这个国家()A.古巴 B.埃及 C.巴拿马 D.印度7.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曾在《1999:不战而胜》一书中直言不讳地写道:“苏联人追求的是不战而胜。……我们也应追求不战而胜。”……没有等到1999年的到来,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共已经不战而败。“苏共不战而败”导致了A.美国称霸世界的局面形成B.美苏冷战中的对峙C.世界朝多极化趋势发展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8.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A.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B.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D.开始宣扬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9.图示法形象、直观,是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掌握历史发展线索的基本方法。星伟同学在复习中国近代史时绘制了如图,其中没有包含的历史信息是A.起止时间 B.社会形态 C.主要矛盾 D.历史分期10.明治维新后,柳生家族的一郎卖了土地到工厂去工作,二郎上了免费的学校。柳生家族生活变化反映出的改革措施有()①废藩置县②允许土地买卖③鼓励发展近代工业④提倡文明开化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11.15、16世纪时,意大利的父母给孩子们命名,不是取《圣经》中的人物和基督教的圣哲,而是取不信基督教的名人——恺撒、荷马、梭伦、伯里克利等。这是因为()A.殖民扩张不断加剧 B.文艺复兴运动兴起C.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D.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2.“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法令在农民中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下列事件符合这一评述的是A.中国戊戌变法B.日本明治维新C.俄国农奴制改革D.中国土地改革13.下图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幅漫画绘于1953年,它反映了当时我国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C.进行“三大改造”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14.崛起于法国动荡之际的拿破仑果敢刚毅,一生传奇。其是非成败,众说纷纭;身前身后,褒贬不一。如果以推动文明进步、创造文明遗产的角度肯定拿破仑,可选择的史实依据是①夺取政权,加冕称帝②打败反法联军,冲击欧洲封建势力,扩散法国大革命成果③征战欧洲,扩疆拓土④亲自主持编制并颁布实施《民法典》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5.“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中国近代历史上国共两党有过两次合作、两次分裂,下列事件属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成果的是A.推翻清政府的统治B.北伐战争的进行C.抗日战争的胜利D.解放战争的胜利16.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是指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D.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17.邓小平曾说:“中美关系,好不到哪里去,也坏不到哪里去,对此要有清醒认识。”你认为对中美关系认识“比较清醒”的是A.经济全球化需要中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B.美国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中国与它势不两立C.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因家,中国应该与它结盟D.中美两国社会制度上差异太大,没有合作的可能18.1927年,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后,毛泽东等人发动群众,进行了武装暴动。武装暴动受挫后毛泽东率领部队转移到了图中的…A.A B.B C.C D.D19.文献与考古资料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A.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C.中外文化的交流互动日益深入D.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社会生活20.一个日本人管说,“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方文明带入国内。”下列最能体现这一内容的是A.废除封建身份制度B.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C.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D.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21.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B.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C.1860年前后,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D.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2.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下列事件发生在这一时期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的是()①戚继光抗倭②郑成功收复③雅克萨之战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3.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C.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4.辛亥革命前著名民主革命家陈天华在他的《猛回头》中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B.外国在使馆界驻军C.以海关税、盐税作赔款担保D.保证严禁人民的反帝活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26.战国时期,________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为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北魏________主动推行改革,加快了民族交融的步伐。27.北宋大画家________的《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代表作;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英国议会通过了《________》,以法律形式制约王权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材料二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威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材料三不论你愿意与否,全球化进程都会不断深入地发展……甚至连反全球化也经历了一个“反全球化的全球化”过程。(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之所以出现“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世界”的局面,美国所具有的有利因素?(2)材料二中“当今我们生活在最和平的时期”的论断,你是否赞同?简要说明理由。(3)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运动”的认识。29.(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他在名义上“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实际上是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染指中国的协议。美国……打破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世界历史》材料二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我们的会议应该对于我们的共同愿望有所表示,使它成为亚非历史值得珍贵的一页。同时,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建立起来的接触应该继续保持,以便我们对于世界和平能够做出更大的贡献。——摘自《周恩来万隆会议发言稿》材料三材料一中的“协议”指的是哪一条约?并指出该条约对中国的影响。根据材料二,指出为了维护我们的共同愿望,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哪一方针?材料三分别反映了我国20世纪70年代在外交领域的哪些成就?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近代以来中国外交发展的趋势。30.(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19年5月4日,北京高校学生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口号走上街头,为拯救民族危亡奔走呼号。6月3日大逮捕之后,学生的爱国斗争一度面临夭折的危险,工人阶级和其它民众走到斗争前台,局面就立即改观。就如上海学联在告同胞书中指出:“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工界罢工不及五日,曹、章、陆去”。——摘自罗荔戴平安《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和工人阶级》据材料,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小历同学认为,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五四运动起到了分水岭的作用。你同意他的看法吗?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还存在几个重要的力量中心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A项符合题意;B项表述错误;C项当今世界的经济趋势;D项不符合史实。由此可知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属于材料归纳型,即通过材料引申道理。这一小类题干的联结通常采用“这个事例(事实)说明”、“这段材料反映”、“上述事例体现了”等形式,解答时应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顺序,采用归纳法。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或关键句,提取有效信息,准确把握材料的整体思想,然后对照选项,做出取舍。题干中的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多极化趋势加强。2、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含嘉仓是隋朝时期出现的粮仓,反映了隋朝经济的繁荣;曲辕犁是唐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筒车是唐朝时期发明的灌溉工具,反映了唐朝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三幅图片体现了隋唐盛世的繁荣,选项D符合题意;ABC项与图片信息不符,故选D。3、D【解析】

材料涉及到英国读书,娶日本妻子等。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放,D符合题意;新式学堂注重培养人才,与材料无关,排除A;中外通婚成为社会的时尚,成为社会时尚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B;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与题意不符,C排除。故选择D。4、D【解析】

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个园以假山堆叠精致闻名。假山采纳分峰叠石的方法,采用不同的石料堆砌,表示春夏秋冬四时风景,号称“四序假山”。游园一周如历春夏秋冬四时,为海内孤例,是扬州园林中最具特点的一景,因此D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5、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核心动力是蒸汽机,因此第一次工业革命被称为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核心动力为电力,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被称为电气时代,所以一、二次工业革命被称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划分依据是主要动力的不同。因此D正确。A项并无本质的差别,关键是看驱动力,排除A。第一次工业革命通讯工具没有发生巨大变革,且与蒸汽无关,排除B。因为交通工具不同,所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交通上被称为火车时代,第二次被称为汽车时代,与题意不符,排除C。综上故选D。6、A【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我知道我会下地狱,但是我会在哪里看到大资本家、窃贼、刽子手和美国总统们”,这是古巴最高领导人卡斯特罗的名言。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领导下通过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卡斯特罗当选最高领导人。故正确答案为A。埃及是非洲国家,印度是亚洲国家,都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巴拿马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此题要把握题干中关键词“美洲”“社会主义国家”,依据所学知美洲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古巴。7、C【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苏共不战而败”,可知与苏联解体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试图扭转这种停滞僵化的局面,进行了非常激烈的改革。为了缓解经济困难,首先进行经济改革;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1988年起,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削弱和放弃了苏共的领导地位。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日本、欧盟、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发展;世界多极化作为一种历史趋势。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C。8、B【解析】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补课指的是具有反帝性,是辛亥革命的补课;起点是指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B符合题意。A只是说的辛亥革命的延续;C说法错误,无产阶级政党尚未建立;D错误,五四运动以后逐渐的发展到传播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故选B。9、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从1840到1949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是资本主义侵略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题干没涉及这一点,故C符合题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1840到1949年,这是起止时间,故A不符合题意;从1840到1949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社会形态,故B不符合题意;从1840到1949年,是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中又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是历史分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C【解析】

推翻幕府以后,明治天皇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一郎卖了土地到工厂去工作和②允许土地买卖③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有关。二郎上了免费的学校和④提倡文明开化有关。题文材料和①废藩置县无关。②③④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B【解析】

依据题干“15、16世纪时……恺撒、荷马、梭伦、伯里克利等。”结合所学知识,文艺复兴起源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延续了近300年之久。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思想基础。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文艺复兴运动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12、C【解析】依据题干中“农民对解放无比感激”,由此可知历史事件中农民获得了解放。由“法令在农民中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可知这个法令虽然使农民获得解放,但农民也很失望,说明这个法令也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结合课本所学,俄国1861年改革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由此可知农民获得解放;1861年法令还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取得份地时农民付出了高于市场价的3倍,这是对农民的变相掠夺。C符合题意。由以上分析,AB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C。13、D【解析】

结合材料所给时间为1953年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开始改变工农业落后面貌是由于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一五计划才刚开始,该选项与题目时间不符。故A项不符合题意;B项时间有误,我国古代就开始对矿产资源进行开采。故B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改造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与图片内容不符。故C项不符合题意;结合时间1953年,可知为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开展,资源开采是为重工业提供资源。故D项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4、D【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拿破仑对内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对外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军队,并乘胜扩大了法国的疆域,但是这种战争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人民的利益,不属于文明之举,不值得肯定;同样,他加冕称帝,建立帝国,也不能算是推动文明进步、创造文明。故符合题意的是②④,①③不符合题意,故选D。15、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农工三大政策。它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建立。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战争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选项B符合题意;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是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第二次国共合作;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国共内战;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6、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九二共识”,故B符合题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对台方针,故A不合题意;海峡两岸实现“三通”、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属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表现,故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17、A【解析】

A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需要全球所有国家的共同努力,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之间应该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故A项正确。B项,针对美国的霸权主义,中国应坚持反对立场,但“势不两立”的说法错误,中美两国应该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相互合作,共同发展。故B项错误。C项,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要与美国加强合作、共同发展,并不是与其“结盟”。故C项错误。D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的不同国情决定了中国的“求同存异”发展战略,所以中美之间的合作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18、A【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紧急会议”指的是八七会议,“武装暴动”指的是秋收起义,1927年8月7日,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到湘赣边界领导发动秋收起义。在攻打长沙受挫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图片中A的位置是井冈山根据地所在地方,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点睛】解决本题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结合一定的地理方位知识,学会分析材料,学会看历史地图,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9、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外来的丝织技术没有超过唐朝,A项说法错误;材料表明在唐代有外国的丝织品传入中国,并不能说明我国手工业衰落,改变了唐代社会生活,BD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发展,C项符合题意,故选C。20、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在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兴办工业企业。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技术。在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在军事上,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等等。据“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方文明带入国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最能体现这一内容。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1、D【解析】

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战败,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BC都是历史现象,不是结论。D是从历史现象得出的结论,故选D。22、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1662年,郑成功收复,驱逐了荷兰殖民者,1684年,清朝设置府,隶属福建省;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乾隆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清朝设置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而①戚继光抗倭发生在明朝,不符合题意。由此分析发生在清朝巩固国家统一的是②③④,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23、D【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结合所学可知,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故D符合题意;张学良“东北易帜”标志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故A不合题意;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故B不合题意;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与题干无关,故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24、D【解析】

依据题干“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任何形式的反帝运动,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五四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宪法。【点睛】注意区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共同纲领》。26、商鞅孝文帝【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等。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27、张择端《权利法案》【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城市的发展,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加,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1689年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证了议会的权力,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得以确立。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因素: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通过罗斯福新政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答出二条即可)(2)赞同。理由: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发展;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等。不赞同。理由: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核威胁;恐怖主义威胁等。(观点与理由要一致,只写观点,不写理由不给分。)(3)认识“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历史发展的趋势,有利于经济发展与交流,要顺应潮流;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存在着不公平、不合理现象;给世界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改变不利条件,争取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反全球化运动”:有利于认识全球化的弊端,防止全球化不利影响的蔓延;促使国际社会正式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促使全球化的利益分配更加合理;其本身就是一种全球化运动。(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解析】

(1)根据材料“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可以从有利于美国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等发展的因素入手。结合所学知识,美国较早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面临经济大危机,通过罗斯福新政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重视科技的发展,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发战争横财,有了相当可观的资本积累等等,这些都促使20世纪“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世界”的局面出现。(2)结合所学知识,可以选择赞同,如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发展;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等。可以选择不赞同。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依然存在,如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核威胁;恐怖主义威胁等。(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历史发展的趋势,有利于经济发展与交流,要顺应潮流;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存在着不公平、不合理现象;给世界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改变不利条件,争取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结合我们对于全球化的理解可知,“反全球化运动”的出现有利于认识全球化的弊端,防止全球化不利影响的蔓延;促使国际社会正式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