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川中学2024年中考四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重庆市巴川中学2024年中考四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重庆市巴川中学2024年中考四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重庆市巴川中学2024年中考四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重庆市巴川中学2024年中考四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巴川中学2024年中考四模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2018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关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认识正确的有①指导了英国宪章运动②成为工人运动的思想武器③开辟了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④为如何改善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2.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下列属于他功绩的是()①灭掉六国,实现统一②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④采用科举制选官⑤焚书坑儒⑥修建都江堰.A.②③⑤⑥ B.①②③ C.①②③⑥ D.②④⑤⑥3.探寻历史原因和结果的逻辑关系,对历史进行合理解释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表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原因结果A中共一大北伐战争胜利进军B南昌起义红军长征开始C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A.A B.B C.C D.D4.“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的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的民族”是A.古代埃及B.古代巴比伦C.古代阿拉伯D.古代罗马5.下图是“中美建交纪念磁盘”。磁盘正面标有“1979年”字样,该时间是()A.尼克松访华时间B.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时间C.中美正式建交的时间D.该磁盘的制作时间6.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下列历史人物与其科技成果搭配不正确的是A.贾思勰——《齐民要术》B.徐光启——《天工开物》C.李时珍——《本草纲目》D.卡尔.本茨——汽车7.14和15世纪的英国主教在牛津或者剑桥受过教育的比例分别为50%、70%和90%左右。这从侧面说明了A.教师行会的成立对大学诞生的作用B.大学得到教会的支持C.牛津大学比剑桥大学建立得更早D.中世纪城市工商业普遍发展缓慢8.下图中能反映我国进入人类文明时代的标志是A.稻谷B.半地穴式房屋C.甲骨文D.司母戊鼎9.口号,往往能体现出时代的特征。下列口号体现了中国近代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心声,其中按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扶清灭洋”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③“民主”“科学”④“师夷长技以制夷”A.①③②④B.③①②④C.④①③②D.①③④②10.二战后,亚非拉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高涨。帝国主义在非洲500多年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标志是A.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B.埃及宣布独立C.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D.纳米比亚独立11.下面是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发行的部分邮票中的画面,其中,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事件是A.胜利会师B.遵义会议C.四渡赤水D.过雪山草地12.梁启超评价他是“五百年来第一伟人”,而且年近七旬抬棺出征,收复了面积达166万平方公里的新疆。材料中的“他”指的是A.曾国藩 B.左宗棠 C.张之洞 D.李鸿章13.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的是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C.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14.1956—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选项能全面反映其历史阶段特征A.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D.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15.18世纪中期,英国人用马车在脏分兮的路上或者用风力和水力在海上将货物缓慢地运到市场。到1850年,火车冒着蒸汽在英国2000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运到分布在各地的车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是A.改变了生产方式B.提高了运输能力C.促进了城市发展D.加剧了环境污染16.各成员国公民有统一的护照,统一的货币,体验到了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这得益于成立了()A.欧洲共同体B.七十七国集团C.欧洲联盟D.世界贸易组织17.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下列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其中能够见证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文物图片是A.半地穴式房屋B.打制石器C.稻谷D.铁犁18.19世纪4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开始了历史性的巨变。这次巨变主要是指A.中国大门首次被打开B.香港岛被英国割占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出现了租借地19.全民族抗战时期,面对日军疯狂侵略,中华民族取得了哪些鼓舞人心的胜利A.百团大战B.台儿庄战役C.平型关大捷D.八一三事变20.该组织是西欧国家的联合体,目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该组织是A.欧共体B.欧洲联盟C.国际联盟D.联合国21.盛世是指兴盛的时代,一般公认的盛世有西汉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以及清代的“康乾盛世”等。这些盛世景象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包括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经济繁荣③统治者采取安民政策④加强思想控制,严禁外来思想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22.中国近代历史上,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3.吴佩孚致大总统徐世昌的电报中称:“仰恳大总统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一面促开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俾全国一致力争,收回青岛,以平民气,而救危亡。”这表明吴佩孚A.极力支持北洋政府B.掩饰军阀混战事实C.主张维护国家主权D.设法阻止北伐进军24.当大洋彼岸的丘吉尔得知此事件后,高兴得老泪往下淌,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今晚可以睡个好觉了,战争要胜利了!”并且还特意打电话给罗斯福,装着糊涂揣着明白的问这位老兄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材料中“此事件”指A.日本偷袭珍珠港 B.《联合国家宣言》签署C.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D.诺曼底登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船,劈波斩浪,促进人类不同地域、不同文明的交流,1519-1522年,________率领船队从西班牙起航,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劳动力,开始从________向美洲贩运黑人,史称“三角贸易”。1871年开始日本政府派岩仓具视使团乘船出访欧美,舰船搭载的动力机是________。26.我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是___________;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______.27.近代中国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近代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这一特点的集中体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战争名称发动国家条约名称主要内容主要影响①战争英国《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割让②给英国;…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日本《③》清政府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④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英,法,德,日,俄、美、奥等《⑤》…请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19年5月4日,北京高校学生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口号走上街头,为拯救民族危亡奔走呼号。6月3日大逮捕之后,学生的爱国斗争一度面临夭折的危险,工人阶级和其它民众走到斗争前台,局面就立即改观。就如上海学联在告同胞书中指出:“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工界罢工不及五日,曹、章、陆去”。——摘自罗荔戴平安《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和工人阶级》据材料,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小历同学认为,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五四运动起到了分水岭的作用。你同意他的看法吗?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29.(6分)美国、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两个大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英法手牵着手,美俄提着篮子来了,两伙强盗抱着大清这棵枯树摇晃,摇落的除了果子还有枯枝败叶。——摘编自《大国之殇》材料二:1900年的战火在紫禁城和圆明园肆虚时,掌控大权的慈禧老佛爷出逃西安,北京在列强的枪炮下痛哭。——摘编自某战争回忆录材料一、二所述内容分别出现在哪两场战争中?材料三:1860年的美国,人口只有俄国的40%,其城市人口却比依国多一倍……1861年后,俄国外出谋生的农民数量逐渐增多。19世纪90年代末,俄国矿山和铁路等部门的工人人数增加到279.2万人。……战争开始时,美国南方人口约900万,其中黑奴约占400万。这一法律文件的发表成为战争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等于把南方的数百万黑人奴隶变成了北方的同盟军。材料三中“俄国外出谋生的农民数量”和“工人人数”的增加得益于该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美国历史上的哪一法律文件“把南方的数百万黑人奴隶变成了北方的同盟军”?两国的举措都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一重要因素?材料四:以英法饿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和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在主要战区展开了殊死搏斗。这场战争,各方都大量使用现代化战争装备,以给敌人最大的杀伤,战况空前惨烈,人员伤亡惨重。“协约国集团”和“同盟国集团”的殊死搏斗发生在哪场战争中?这场战争后期,美国和俄国对战争分别采取了怎样不同的选择?材料五:1941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室布对苏联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齐心协力打击敌人。美国政府也发表了愿意援苏的声明。7月3日,斯大林发表广播演说,表明苏联“将同各国人民争取他们的独立、民主、自由的斗争汇合在一起”,结成“统一战线”。1941年,美国和苏联分别对法西斯的进攻采取了什么措施?包括美苏在内的国家正式建立“统一战线”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美苏等国结成的“统一战线”有什么重大影响?材料六: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务门在国会发表演讲,认为自由世界必须制止共产主义的扩张。杜鲁门的这种“遏制政策”,几十年来始终是美国外交的准绳,它使美国扮演了“世界警察”的角色。……世界被分为以美苏为首的两个敌对集团。——摘编自曼弗雷德·马伊《世界历史》杜鲁门“遏制政策”的出台,标志着美苏之间的哪一对峙状态正式开始?“以美苏为首的两个敌对集团”指的是哪两大组织?这两个组织的建立使得世界出现了怎样的格局?材料七: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认为由美国领导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单极阶段”终于到来了,于是依靠美国的权势和价值观来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频频出现在美国领导人的讲话中。但是,继承了苏联主要遗产的俄罗斯仍然是唯一拥有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核或器的国家。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俄罗斯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世界美国企图建章的“单极世界”能实现,请说明理由。30.(7分)20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发展道路的不同阶段,都有一个鲜明的历史地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1)据材料一,“改革开放”是由哪一会议开启的?请结合所学知识,“三大历史性事件”成为“里程碑”的理由。材料二:这是镌刻在40年奋斗征程上的一个个“改革印记”﹣﹣小岗“包干到户”、深圳“先行探路”、海南“最大特区”、浦东“开发开放”、雄安“未来之城”……这些地标串联在一起,勾勒出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坚实足印,展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从改革地标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2018年5月23日南方日报(2)小岗“包干到户”之后哪一制度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深圳“先行探路”、海南“最大特区”、浦东“开发开放”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什么特点?(3)请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40年改革开放“坚实足印”的特点。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D【解析】

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36年-1848年,英国工人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的宪章运动,提出了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的《人民宪章》。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件。它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英国宪章运动的纲领是《人民宪章》。所以①不符合题意。②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成为工人运动的思想武器。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②符合题意。③《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指导无产阶级运动的思想武器,开辟了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③符合题意。④马克思主义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不是如何改善资本主义。④不符合题意。所以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不符合题意,即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2、B【解析】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后,建立了我国统一的国家。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规定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秦朝还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B。3、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共大一的召开,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北伐开始的时间是1926年。A不符合题意;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长征开始的时间是1934年。B不符合题意。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在危机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挽救了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C符合题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而不是正式形成。D不符合题意。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4、C【解析】

根据题干给出的“某种数字冠上它的大名”可知是阿拉伯民族。结合课本所学,阿拉伯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文化。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5、C【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应选C。6、B【解析】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天工开物》,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明朝科学家徐光启编写了《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B选项符合题意;《齐民要术》成书于北朝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北方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A选项不符合题意;《本草纲目》,药物学著作,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C选项不符合题意;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7、B【解析】

根据材料“英国主教在牛津或者剑桥受过教育的比例分别为50%、70%和90%左右”可知主教受过教育的比例大,这从侧面说明大学得到教会的支持,故B项正确。可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西欧的大学兴起,材料给的是14、15世纪,时间不符,故排除A。材料中没有涉及大学建立的情况,故C与题意不符。材料涉及的是主教受教育的情况,没有涉及中世纪工商业发展,故排除D项。故选B。8、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屋里有灶坑,供炊煮和取暖用。故B项正确;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甲骨文和司母戊鼎反映的是商朝人民的生活。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属于识记层面,难度不大。但是容河姆渡原始居民记混,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着干栏式的房子;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着半地穴式的房子。9、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扶清灭洋”是在19世纪90年代兴起的义和团运动的口号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的口号③“民主”与“科学”是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口号④“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思想家魏源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提出的,故正确时间顺序是④①③②,C项符合题意。ABD时间顺序排列均错误,故选C。10、D【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宣布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几百年历史结束的是纳米比亚独立。1990年3月,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的历史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D项符合题意;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A项不和题意;埃及独立运动爆发是非洲独立运动的开始。B项不合题意;1959年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属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11、B【解析】

据所学知,1935年,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2、B【解析】

根据“年近七旬抬棺出征,收复了面积达166万平方公里的新疆”可知,这位历史人物是左宗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还擅自建国,自立为汗。1876,左宗棠率清军分批进入新疆,在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下,于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因此B正确。ACD不合题意,由此排除ACD。综上故选B。13、C【解析】

依据题干的关键信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之后,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国王成为了议会的国王,两者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C项符合题意;《权利法案》通过后,国王仍拥有行政权,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的信息不符,且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是《权利法案》的意义,而题干说的是光荣革命,故D项错误;故选C。14、A【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53年,中共中央开始执行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6年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1958年推行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了客观规律,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灾难;从1960年起,中共开始转变政策,国民经济逐渐恢复;至1965年,国民经济逐步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综合来看,1956—1966年这一历史阶段是成就与挫折并存的。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15、B【解析】题干的“18世纪中期,英国人用马车在脏分兮的路上或者用风力和水力在海上将货物缓慢地运到市场。到1850年,火车冒着蒸汽在英国2000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运到分布在各地的车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表明工业革命中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提高了运输能力,故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涉及运输问题,与改变了生产方式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促进了城市发展和加剧了环境污染与题干材料无关,故BC不符合题意。故选B。16、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欧盟成立后,欧盟各国逐步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欧盟各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区;各成员国公民有统一的护照,统一的货币,体验到了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C项符合题意;A项是欧盟的前身,各成员国还没有统一的护照,统一的货币;B项是发展中国家在反对超级大国的控制而形成的国际集团;D项是全球性的国际经济组织。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7、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是干栏式房屋,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前的浙江省余姚市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住干栏式房屋,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是打制石器,根据所学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会直立行走,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故B符合题意;C是稻谷,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前的浙江省余姚市的河姆渡原始居民,过着定军生活,种植水稻,故C不符合题意;D是铁犁,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出现了铁犁,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所以本题选B。18、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840年至1842年,英国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19、AB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党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1937年9月,参加会战的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灭日军1000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史称“平型关大捷”。这是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八一三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扩大侵华战争在上海制造的事变,不是鼓舞人心的胜利。所以AB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BC。20、B【解析】

依据题干“西欧国家的联合体”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在欧共体的基础上,西欧国家成立了欧盟,这是西欧国家的联合体,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限定词“西欧国家的联合体”,结合西欧国家的发展历程解答问题,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能够运用基础知识解答问题。21、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由于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称为“开元盛世”。在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康乾盛世”。由此可知,这些盛世局面共同的特点包括①项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项经济繁荣、③项统治者采取安民政策,故选B。22、A【解析】

鸦片战争中,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和领土完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此说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所以此题选A。23、C【解析】

根据材料中“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俾全国一致力争,收回青岛,以平民气,而救危亡。”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指的是五四运动。1919年巴黎和会上,英、法等国决定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交日本。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多所大学的学生组织游行示威,被政府逮捕。吴佩孚致电大总统,希望以国家、人民利益为根本,全国团结一致,力争收回青岛,挽救民族危亡。反映了吴佩孚主张维护国家主权。C项符合题意;五四运动后北洋政府逮捕了学生,吴佩孚提出“释放被捕学生”,A项不合题意;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24、A【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实现了丘吉尔让美国参战的目的,故A符合题意;《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故B不符合题意;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故C不符合题意;诺曼底登陆使德国陷入两线作战之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麦哲伦非洲蒸汽机【解析】

(1)依据课本所学,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开始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1519——1522年,奉西班牙王室之命,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环球航行。本问填:麦哲伦。(2)依据课本所学,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对外殖民扩张,在美洲强占印度安人土地,屠杀和奴役印第安人,人数锐减,无法为种植园提供足够的劳动力。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劳动力,开始从非洲向美洲贩运黑人,史称“三角贸易”。本问填:非洲。(3)依据课本所学,瓦特蒸汽机的出现也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人们开始设法利用蒸汽机推动交通工具。美国人首先造出了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革命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故1871年开始日本政府派岩仓具视使团乘船出访欧美,舰船搭载的动力机是蒸汽机。26、中国同盟会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分析敌强我弱的形势,率领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军,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我国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27、①鸦片;②香港岛;③马关条约;④工厂;⑤辛丑条约。【解析】

据表格并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反帝反封建。(2)判断:同意。理由:五四运动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五四运动在斗争中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体现出这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是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的重要因素,显示出伟大力量。五四运动后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有了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等。【解析】

(1)依据题干材料“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我同意小历的看法。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在斗争中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体现出这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是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的重要因素,显示出伟大力量。五四运动后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有了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等。【点睛】此题应注意五四运动等知识的识记与掌握。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并显示出伟大的力量。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29、(1)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废除农奴制改革(或186l年改革)。《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自由劳动力;(3)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4)美国,对口宣战;苏联,进行莫斯科保卫战。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或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影响: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或为打败法西斯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等均可)(5)冷战。北约、华约。两极格局。(6)不能。霸权主义不得人心。(或欧盟、中国、俄罗斯、口木等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等,其他答案意思贴近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