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彭水一中学2024届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1页
重庆市彭水一中学2024届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2页
重庆市彭水一中学2024届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3页
重庆市彭水一中学2024届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4页
重庆市彭水一中学2024届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彭水一中学2024届初中历史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封建君主集权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是()A.文字狱 B.废除丞相C.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D.设立军机处2.赫鲁晓夫改革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先河。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共同之处是A.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B.实施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战略”C.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D.主张“多党政治”3.下列图片能够归纳的主题是A.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B.东方从属于西方局面形成C.一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 D.民族独立国家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4.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经济大危机没有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A.德国B.日本C.美国D.意大利5.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正在成为国际舞台上最亮的明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同,“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发展注人了“强心剂”。独特的中华文化让许多外国朋友迷上了中国;海外学汉语的人数已超过1亿;对中国公民免签、落地签的国家和地区多达65个。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②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③中国正走进世界舞台中央,成为世界的主导力量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加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1971年10月25日,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是我国外交史上一次伟大的胜利。这一天发生的事件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美签署《联合公报》7.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的第一个政权是A.督政府 B.联邦政府 C.巴黎公社 D.制宪会议8.1896年的某天,苏州的一家工厂机器轰鸣……这一情景之所以出现,是因为()A.《南京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C.《辛丑条约》的签订 D.《北京条约》的签订9.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C.国家分裂、国力衰微 D.经济停滞倒退发展10.1921年俄国粮食产量是22.13亿普特,1923年达到34.55亿普特。这得益于实行了A.工业化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D.“五年计划”11.纪录片《苦难辉煌》这样评价国民革命失败后稍显瘦削的毛泽东:“他却立于高山之巅,放眼未来,在‘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动摇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这条“道路”是A.全民族抗战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C.自己动手,丰衣足食D.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2.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省时,打破以往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分裂割据B.实现国家统一C.强化思想控制D.开发边疆地区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列举二战后使美国在拉丁美洲为所欲为、颐指气使的时代结束的标志性事件的名称。14.拿破仑自认其一生的最大功绩是什么?他对外战争为什么会最终失败?15.一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为追求人类解放的无产阶级提供了精神指引和科学指导,精神的力量历时愈久,经历的实践考验愈多,其中蕴含的真理光辉愈是熠熠生辉、璀璨夺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飞速发展,而无产阶级却相对贫困。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兴起有何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中国的无产阶级从19世纪中叶产生到1914年只有100万左右,而从1914年到1919年快速增加到200多万。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取得初步胜利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中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在对外交往的探索中,展示了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如有人说:“周恩来教会人类怎样为人处世”,请列举一例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在外交方面的史实并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朝君主集权强化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高度强化,故选B。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2、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在农村开始的,BCD项是赫鲁晓夫改革的特点,不属于中国改革开放的特点,故选A。3、D【解析】

题干中两幅图片分别是1999年,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共同反映了民族独立国家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故D正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后帝国主义列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将世界基本瓜分完毕,A排除;东方从属于西方局面形成是指工业革命开展后西方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将东方国家囊括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东方大多数国家逐渐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B排除;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是在二战后,C排除。故选D。4、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严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国家,德国日本为了转嫁危机走上了法西斯道路,AB项不符合题意;为了缓解危机,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缓解了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美国没有走上法西斯道路,C项符合题意;意大利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走上法西斯道路的,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5、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这是因为,从文化角度来说,这源于中华文化具有的独特魅力,从国家发展战略来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从外交思想来说,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加强,故①②④符合题意;中国是多极中的一极,致力于推进世界和平事业,故③不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6、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的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是我国外交史上一次伟大的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C项符合题意;A项的时间是1953年,与题干“1971年”时间不符;B项的时间是1954年,与题干“1971年”时间不符;D项的时间是1972年,与题干“1971年”时间不符。由此可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抓住信息“1971”是解题的关键,需熟练掌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和意义,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新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7、C【解析】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1871年的巴黎公社运动,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的第一个政权是巴黎公社,C正确;ABD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C。8、B【解析】

据所学知,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9、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四大发明在明清时期的中国未能推进社会变革,这是由当时中国具体的社会环境决定的。明清时期,在经济上,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奉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在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等。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0、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1921年,苏俄政府实行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B符合题意;工业化政策与粮食产量无直接关系,排除A;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的措施,时间不符,排除C;“五年计划”是斯大林时期的措施,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与农业无直接的关系,排除D。故选B。【点睛】题干中“1921年俄国粮食产量是22.13亿普特,1923年达到34.55亿普特”是解题的关键,1921年,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苏俄政府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取代余量征集制,受到了广大农民欢迎,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发展。11、B【解析】

依据题干毛泽东在国民革命失败后的革命困境中开辟了一条崭新道路。结合课本所学,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怒和强烈反抗,反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攻打城市失败后,毛泽东率军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开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序幕。B项符合题意;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实行全民族抗战。A项不合题意;1939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针对根据地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提出了“自己动手”的口号;随后各根据地逐步开展了大生产运动。C项不合题意;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开始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12、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元代以“犬牙相入”为行省划界的依据,使地方丧失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政治和军事控制,防止分裂割据,故A符合题意;实现国家统一、强化思想控制、开发边疆地区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主要目的”是解题的关键,元代以“犬牙相入”为行省划界的依据,使地方丧失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政治和军事控制,防止分裂割据。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古巴革命;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古巴人民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了革命政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1999年,巴拿马人民推翻了美国的殖民统治,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主权。14、制定和颁布《拿破仑法典》、《民法典》;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遭到了各国的联合抵抗。【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制定和颁布了《拿破仑法典》、《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所以拿破仑自认其一生的最大功绩就在于制定和颁布《拿破仑法典》、《民法典》。拿破仑对外战争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遭到各国的联合抵抗,引发被占领区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同时,拿破仑连年征战,造成了法国经济困难。这些原因导致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失败。15、(1)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2)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短暂春天”;为中共的成立奠定阶级基础。(3)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开拓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兴起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2)根据课本所学,从1914年到1919年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