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辽宁省葫芦岛重点中学中考历史押题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辽宁省葫芦岛重点中学中考历史押题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辽宁省葫芦岛重点中学中考历史押题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辽宁省葫芦岛重点中学中考历史押题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辽宁省葫芦岛重点中学中考历史押题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辽宁省葫芦岛重点中学中考历史押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阶段出现的第一个治世和最后一个繁盛时期分别是A.光武中兴和开元盛世 B.文景之治和康乾盛世C.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 D.开皇之治和康乾盛世2.1970年4月25日新华社电:“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电评论的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新中国重返联合国C.“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D.“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3.根据华盛顿会议的内容,你认为会议上最大的受益者和受害者分别是()A.法国和日本 B.美国和日本 C.美国和中国 D.日本和中国4.“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反映了A.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把持高官B.隋朝时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C.唐朝时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内容D.明清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5.1896年,谭嗣同有感于民族危机的加剧,写下“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著名诗句。此时,民族危机加剧是由于()A.《南京条约》的签订B.《瑷珲条约》的签订C.《辛丑条约》的签订D.《马关条约》的签订6.从图片中获取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以下宣传图片共同反映的信息是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7.1919年《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发表:“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这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反映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意志8.“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而到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9.马克思指出:“正是由于创造了工具机,才使蒸汽机的革命成为必要。”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的时代是()A.“火车时代” B.“钢铁时代” C.“蒸汽时代” D.“纺织时代”10.《罗马民法大全》中,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编成的是A.《查士丁尼法典》 B.《法学汇纂》C.《法理概要》 D.《新法典》11.二战后,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改革较为突出的是A.捷克斯洛伐克改革B.南斯拉夫改革C.匈牙利改革D.赫鲁晓夫改革12.根据如图信息判断,该饭票最早可能出现于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人民公社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13.下表所示为1838年英国某镇各行业工种收入概况。据此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收入概况工种类典型工种列举最高9机械安装工,枪炮制造工、铸铜工、机修工、铁模工居中16印刷工、铁匠、石匠、初纺工、羊毛分类工、染匠最低6裁缝、泥水匠、鞋匠、梳毛工、手织工A.工业革命催生出新的技术行业 B.大机器生产使工人出现新的分化C.当时英国失业人数很多 D.工业革命促使人口职业结构变动14.货币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关于题图货币演变的说法比较恰当的是A.由自然形成向人工制作演变B.由手工制作发展为机器制造C.在金属货币流通中出现纸币D.在流通中纸币多于金属货币15.19世纪60年代初,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为兴办洋务,都曾写过不少奏折和书信,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应该是A.自强、求富 B.变法、立宪 C.民主、革命 D.民主、科学16.2019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40年”开端于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七大 D.中共一大17.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世界的革命思潮”指()A.启蒙思想 B.马克思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三民主义18.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弟子有三千人。在他的思想体系中还提出了A.“仁”的学说 B.“仁政”的观点C.“法治”的观点 D.“无为而治”的观点19.以下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表,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了A.美德经济迅速崛起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C.英法国际地位下降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0.工业革命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还是一场空前的社会革命。对“社会革命”理解正确的是A.生产力飞速发展B.工人生活全面改善C.两大对立阶级形成D.社会财富迅速增长21.导致中东地区和科索沃地区矛盾激化的主要因素有()①民族问题②领土问题③宗教问题④历史问题⑤西方大国的干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22.国际关系中,“斗则俱损,合则多赢”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合则多赢”观点的是A.一战前三国协约军事集团的建立 B.凡尔赛条约构建一战后欧洲新秩序C.大萧条时期,各国提高关税保护本国工业 D.欧洲联盟的建立23.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通知,2017年春季教材中将“八年抗战”的表述转变为“十四年抗战”。对此改变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完整还原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B.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C.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D.有利于反映中国人民的苦难,以博取世界的同情24.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工业化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其农村人口从十月革命时期的82%下降到1990年的33%.苏联能够迅速跻身工业化强国主要得益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两个五年计划C.新经济政策 D.戈尔巴乔夫改革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司马光编写的《________》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对研究古代史有重要价值。北朝贾思勰著的《________》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26.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提出的________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在实现祖国统一问题上提出“________”的科学构想,推进了祖国的统一大业进程。27.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即___________诞生。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着苏联___________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回眸历史)材料一:除了真正地用武器直接打热战之外,其他的手段都用尽了。……从1946年开始,美国跟苏联就变成了两个超级大国,各自带领盟国相互斗争。——摘编自资中筠《美国十讲》(借鉴历史)材料二:痛定思痛,两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国家,首先是西欧国家,探索走上欧洲联合道路,通过联合自强,摆脱了恶性竞争、自相残杀的怪圈;从煤钢联营到欧洲联盟的创建,探索和逐步构建了欧洲一体化这一欧洲国家经济、政治和安全等全面协调合作的、崭新的国家联盟体制机制,实现了区城共同治理这一独一无二的创新的政治经济模式。——摘编自伍贻康《“德国问题”与欧洲一体化的兴衰》材料三:当前……不同国家和地区结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必须摒弃过时的零和思维,不能只追求你少我多、损人利己,更不能搞你输我赢、一家通吃。(反思现实)材料四: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特朗普在白宫签字前对媒体说,涉及征税的中国商品规模可达600亿美元。——2018年新华社消息(1)材料一中提到的美苏争霸的手段被称为什么?请指出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开始走向对峙的标志性事件。(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欧国家联合的目的,并指出欧盟成立的时间。(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什么趋势?(4)针对材料四中美国的做法你持什么态度?请说明理由。29.(6分)材料一:1861年3月,他在就任总统时说:“任何一个州不能只凭自己的动议就合法地脱离联邦,凡为此目的而做出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任何一个州或几个州反对合众国当局的行动都应根据情况视为叛乱……根据宪法和法律,联邦都是不容分裂的。”材料二:凡年满21岁,没有参加过叛乱,而且获得土地是以垦殖为目的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登记人连续耕种5年后,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什么?什么问题造成了美国南北矛盾的加剧?材料二的内容出自于联邦政府颁布的哪一法律文件?之后又颁布了哪一个法律文件宣布奴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这两个文件的颁布给当时的内战带来怎样的影响?有人说,美国内战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出理由。30.(7分)阅读材料,辨析作答。材料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然后,在中苏分裂后,中国把自己看作是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结果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而获利甚少。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0年代当美国似乎微弱之时,与美国结成了联盟……。它确立了两个目标: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他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根据材料指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你是否同意材料中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评价,并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由于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统治者采取宽松政策,休养生息。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西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清朝前期出现了“康乾盛世”的局面,故B符合题意;ACD表述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2、C【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1970年4月”、“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电评论的是“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1970年4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送人太空。中国成为了是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C项符合题意;A项时间是1964年;B项时间是1971年;D项时间是2003年。由此可知ABD三项与题干“1970年4月”时间不符。故选C。3、C【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1922年,英、法、美、日、意、荷、葡和中国在华盛顿召开举行会议。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因而说《九国公约》中国是最大的受害者,美国是最大的受益者,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4、D【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可知与八股取士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把科举制度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专制制度。明代的科举制度规定,科考的考题要从四书、五经的文句中摘取;文章的结构要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俗称八股文。八股取士制度把知识分子束缚在四书五经和程朱理学之中,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D。5、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1895年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民族危机加剧,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6、A【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抗美援朝保卫了和平,故两者均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故A符合题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改革措施、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7、C【解析】

依据“1919年”“外争主权,内除图贼”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8、D【解析】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包干到户的生产契约,实行的是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9、C【解析】

依据题干马克思指出:“正是由于创造了工具机,才使蒸汽机的革命成为必要”,结合所学知识,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从英国开始,大量向外扩展则在19世纪初。在这个时期,资本主义的机器大革命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开始初步确立。一种新的动力机器: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C选项符合题意;火车是以蒸汽机为动力机的交通工具,A选项不符合题意;“钢铁时代”与题意不相关,B选项不符合题意;“纺织时代”与题意不相关,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0、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28年,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529年,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后来又编成《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以上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1、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它们先后进行改革,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匈牙利改革。匈牙利领导人卡达尔致力于改革,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匈牙利使国家成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2、B【解析】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史称三大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是公私合营,B符合题意;土地改革时期是1950-1952年底,A不符合题意;人民公社时期是1958年以后,C不符合题意;改革开放时期是1978年以后,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正确理解图片的内容,需要从图片中抓住有效信息“公私合营”,从而得出属于三大改造的内容,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解图片的能力。13、C【解析】

依据表格结合收入最高、居中、最低三个工种,可得出工业方面的工种的收入最高,而原本的一些传统行业收入偏低,反映了工业革命促使了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表格中收入状况的分类是以是否使用机器为区分的,所以大机器生产使工人出现新的分化;结合“1838年”可判断应该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所以工业革命催生出新的技术行业。而工业革命促使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工人数量增多,因此据表格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时英国失业人数很多,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结论均能从表格中得出,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4、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题干中所述的秦朝、唐朝和北宋的货币都是人工制作,故A不符合题意。机器制造在近代中国才出现,故B不符合题意。秦以圆形方孔钱作为统一的货币,和唐朝的开元通宝都属于金属货币,而北宋时期的交子属于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说明随着商业发展,在金属货币流通中出现纸币,故C符合题意。纸币的流通不能说明一定多于金属货币,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5、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诉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掀起了一场所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选项A符合题意;变法、立宪与戊戌变法相关,B排除;民主、革命,与辛亥革命相关,C排除;民主、科学与新文化运动相关,D排除。故选A。16、B【解析】

根据关键词“改革开放40周年”可知这个40年的开端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因此B正确。ACD与题意不符,排除ACD。综上故选B。17、B【解析】

据“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想,由空想而实际行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所说的“世界的革命思想”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后期,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带来巨大影响,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的希望。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五四运动后,宣扬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8、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首倡私人办学,提倡“有教无类”,其思想核心是“仁”。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9、D【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19世纪末20世纪出,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要国家实力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上美国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一,德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英法两国经济实力下降,但是所占殖民地面积即在世界的政治地位,仍然处于世界第一、二,导致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德国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在要求分割世界,他们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两大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最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是经济政治实力变化的表现,但不是最终结果,不合题意,故选择D。20、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是一场技术革命指的是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一场空前的社会革命指的是使整个社会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阶级。C符合题意。生产力飞速发展、工人生活全面改善、社会财富迅速增长都是经济角度,故排除ABD。故选C。21、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东地区和科索沃地区矛盾不断激化,由于历史渊源,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巴勒斯坦等地的领土冲突、伊斯兰极端组织的出现,现实问题突出,一战后和二战后这一地区受到大国频繁的插手,这些都使得冲突不断升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因此①②③④⑤均为主要因素。故选D。22、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盟的建立使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和国际地位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体现了合则多赢,故D正确。三国协约的建立导致了一战的爆发,没有体现合则多赢,故排除A项。凡尔赛体系暂时调整了欧洲的关系,没有体现合则多赢,故排除B项。各国提高关税保护本国的工业,没有体现合则多赢,故排除C项。故选D。23、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我国将“八年抗战”的表述转变为“十四年抗战”有利于完整还原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D项利于反映中国人民的苦难,以博取世界的同情表述错误,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博取世界的同情。所以对此改变的理解不正确的是D,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表述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24、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宁逝世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资治通鉴》《齐民要术》【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历时19年编成。全书294卷,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从战国的韩、赵、魏三家分晋至五代末年共1362年的历史。宋神宗对它的评价“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学家,著有《齐民要术》,书中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2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缅甸时与两国总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点睛】理解并识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的相关史实。27、马克思主义高度集中【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即马克思主义诞生。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美苏冷战。“杜鲁门主义”的出台。(2)目的:实现自强;避免自相残杀和恶性竞争。时间:1993年。(3)趋势:经济全球化。(4)反对;因为美国的做法属于贸易保护主义,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非歧视性、开放、公平”原则,这将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最终也会损害到美国自身的经济利益。【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依据材料“除了真正地用武器直接打热战之外,其他的手段都用尽了。”可知,材料一中提到的美苏争霸的手段被称为“冷战”;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冷战开始。(2)依据材料二可知,西欧国家联合的目的是加强合作,联合自强,避免自相残杀和恶性竞争;结合所学可知,欧盟成立的时间是1993年。(3)结合所学知识,依据材料三可知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4)结合所学知识,依据材料四,对特朗普的做法持反对态度。特朗普的做法属于单边贸易保护主义,违背世界贸易组织“非歧视性、开放、公平”原则,处于经济全球化中的世界各国任何一国实行单边贸易保护主义都阻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仅会害别国利益,也会损害自身利益。29、(1)林肯;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奴隶制的存废。(2)《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农民和黑人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3)同意;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解析】

(1)据材料“任何一个州不能只凭自己的动议就合法地脱离联邦,凡为此目的而做出的决议和法令在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