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上海市娄山教育集团四校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上海市娄山教育集团四校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上海市娄山教育集团四校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上海市娄山教育集团四校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上海市娄山教育集团四校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上海市娄山教育集团四校中考历史模拟预测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经过文帝和景帝近40余年的整治,西汉初年形成了一个“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环境。对该局面的出现,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借鉴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B.儒家治国思想占据主导地位C.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取得巨大成效D.秦末农民战争促使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2.小明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历史比较感兴趣,他根据资料写了一篇小论文,其中有一项资料出现错误,请找出来A.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与美国的扶持密不可分B.40年代末,日本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C.70年代初,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D.加入欧盟之后,日本的经济发展更为迅猛3.“抛头洒血废天朝,千古君臣一笔销。粤汉擎旗皆响应,共和之制路迢迢。天下为公国父尊,雄才大略扭乾坤。”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B.孙中山---辛亥革命C.宋教仁---二次革命D.蔡锷---护国战争4.20世纪初,有“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之称的是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红军长征C.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D.第一次国共合作5.下图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是()A.司母戊鼎 B.青铜立人 C.青铜神树 D.四羊方尊6.下列属于“明朝的科技名著”的有①《伤寒杂病论》②《本草纲目》③《天工开物》④《农政全书》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7.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西欧为摆脱“卒子”地位采取的重大举措是()A.加入北约组织B.组建欧共体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加入国际联盟8.“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都是自由平等的。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上述法律条款选自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共产党宣言》9.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下图是某同学复习该内容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有误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0.埃及独立运动领导人是A.尼赫鲁B.纳赛尔C.卡达尔D.卡斯特罗11.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下列与林则徐无关的言论是:A.“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B.“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社海军威”12.“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这场运动对世界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A.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B.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C.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D.为国际无产阶级提供了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史称“得人者昌”,“失贤者亡”。试结合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并总结其经验教训。14.请列举出冷战政策的表现15.上图的飞行器是哪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它的发明者是?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经过文帝、景帝两代的整治,形成一个“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社会环境,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ACD三项的内容都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不符合题意;儒家治国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是汉武帝时期采取的政策,B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正确解读题干信息,具备扎实的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文景之治是我国古代出现的第一个盛世,能够从事件的背后思考原因。2、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日本的崛起的原因:①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颁布“和平宪法”②美国的扶持,朝鲜战争的大量军需订单;③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先进的技术。到40年代末,日本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1968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因此选项ABC与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史实相关,但不符合题意。“加入欧盟之后,日本的经济发展更为迅猛”说法错误,因为日本没有加入欧盟,选项D资料出现错误,但是符合题意,故选D。3、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孙中山---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并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而后各省纷纷响应,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称之为“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912年1月,在南京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被称为“国父”,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4、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党史发展角度来看,是我党从无到有的开始,因此具有开天辟地的历史意义。A正确。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转危为安的关键,B错误。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C错误。第一次国共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错误。综上故选A。5、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青铜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商朝的青铜器制造规模大,技艺精湛,品种多,其中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造型奇特,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是青铜器中的精品,河南出土的司母戊鼎代表着商朝青铜器的典型风格,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6、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明朝的科技名著有《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前人经验,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它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学的丰富总结,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明朝末年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书中记载了我国古代有关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还介绍欧洲的水利技术,所以属于“明朝的科技名著”的有②③④,C项符合题意。而①《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不属于明代科技著作,排除。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明朝的科技名著”是解题的关键,《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这部著作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医圣”,以此确定答案。7、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二战后西欧的发展情况。根据课本所学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是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想控制西欧对付苏联。苏联控制东欧各国,抵制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西欧各国联合起来建立了欧共体。选择答案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8、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权宣言》的理想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第二子目《人权宣言》的理想中的内容:“《人权宣言》主要内容有17条。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被剥夺。”可知,这些内容体现了《人权宣言》的核心思想,故选B。考点:《人权宣言》的理想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人权宣言》的理想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人权宣言》的时间、内容和意义。9、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不是秦汉时期,所以②不正确,明朝从废丞相到实行内阁制,使中国传统社会的中央官制发生了最重要的变革。所以③不正确。所以答案选B。10、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纳赛尔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第二任总统,1952至1970年埃及实际最高领导人。纳赛尔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阿拉伯领导人之一。他执政期间,曾是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倡导者。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颁布关于国际苏伊士运河国有化的法令。对很多埃及人来说,纳赛尔是一个改革了他们的国家,并重新从里到外建立起了阿拉伯世界的自尊的伟大领袖。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1、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几句话都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话,体现了禁烟的决心,故AB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是对邓世昌的评价,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D。12、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这场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唐太宗重视用人,听取规劝,调整统治政策,出现“贞观之治”;武则天广揽人才,破格用人,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在开元年间,选贤任能,重视官员的选拔和考核,任命姚崇、宋璟等,出现“开元盛世”。“开元”以后用人失当,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为相,酿成“安史之乱”。经验教训:完善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要用德才兼备、敢于直谏的人;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解析】

通过材料考查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相关的知识点。题文信息提示: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及经验教训。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唐太宗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听取规劝,调整统治政策,出现"贞观之治";武则天重视人才,任用贤臣,如姚崇等,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在开元年间,重视官员的选用与考核,任姚崇、宋璟等为相,出现"开元盛世"。"开元"以后用人失当,任李林甫、杨国忠等为相,酿成"安史之乱"。经验教训:完善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根据要求即可回答:唐太宗重视用人,听取规劝,调整统治政策,出现“贞观之治”;武则天广揽人才,破格用人,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在开元年间,选贤任能,重视官员的选拔和考核,任命姚崇、宋璟等,出现“开元盛世”。“开元”以后用人失当,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为相,酿成“安史之乱”。经验教训:完善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要用德才兼备、敢于直谏的人;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14、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出台经济上:(美国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的推行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或者北约【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二战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