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1页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2页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3页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4页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我国古代倫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朋的思想 B.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C.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2.14〜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和地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根本动力是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文艺复兴的影响C.新航路的开辟D.启蒙运动的影响3.制作学习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下边这张学习卡片记录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公车上书 D.百日维新4.雅典在古代社会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下列说法与此相关的是A.神与人及众生都是平等的B.“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C.“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D.成年男人享有完全民主5.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化的表述符合史实的一项①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为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奠定基础②秦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③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④《伤寒杂病论》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6.如图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A.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B.作者对辛亥革命并不认同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7.以下有关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有①纳赛尔在南非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②1960年被称为“非洲年”③纳米比亚是非洲大陆最后独立的国家④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8.《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对“大错”的理解最为深刻的是A.正常的海外贸易被完全禁止B.隔绝了海峡两岸的正常往来C.妨碍了国人对海外市场的开拓D.封闭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9.下表反映了1928~1940年苏联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对此表的解读正确的是数项目量时间人均粮食产量(公斤)人均肉类产量(公斤)1928~1929470351930~193246020~251933~1937440~45015~201938~1940420~43025A.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持续增长B.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C.农业集体化运动促进生产力发展D.经济危机爆发并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10.750年,法兰克宫相不平遣使上书教皇:“国王是否可以徒有虚名而不掌握实权?”教皇回答:“国王当然必须有治国之才,我以使徒的权力,希望你成为法兰克人的国王。”这句话说明当时()A.王权与教权相互依存B.王权依靠教权支持C.教皇和君主各持权柄、互不干涉D.教权掌握世俗大权11.“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是借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提出的一个战略倡议。“一带一路”主要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A.多极化趋势B.全球化趋势C.贸易自由化趋势D.区域集团化趋势12.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经过自下而上推荐、初选、评委会评选等环节,2019年1月18日正式产生高凤林等10位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其实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一直流淌着“工匠精神”的基因,下列两件绝世青铜器体现了哪一朝代的成就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13.1980年12月11日,温州市鼓楼工商所向章华妹颁布发了由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盖章的营业执照。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第一份个体营业执照。这表明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B.国营企业改革起步C.个体经济取得合法地位D.市场经济体制确立14.法国大文豪雨果有个梦想: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如今许多欧洲人正逐渐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意大利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雨果的梦想初步实现了。让雨果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的组织是A. B.C. D.15.汉代诗人辛延年写道:“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此番风貌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的汉朝()A.民族关系融洽 B.社会经济繁荣C.巩固大一统局面 D.中外交流频繁16.1995年9月4日﹣15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北京召开。旨在提高全球妇女地位,下列选项中,属于妇女地位提高的表现有A.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的妇女都有了选举权B.女性就业率持续增长C.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D.推行大众化教育17.1967年,法、意等国成立了“欧洲共同体”,对其认识,正确的是()A.欧洲共同体是二战后形成的军事政治集团B.欧洲共同体的出现反映了二战后西欧国家在经济上完全依附美国的局面已经改变C.欧洲共同体的出现把整个欧洲连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D.欧洲共同体在1995年更名为“欧洲联盟”18.《马关条约)中反映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丰的内容是A.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割让辽东半岛、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19.近代两次工业革命和现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将人类由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直至现今的信息时代。下面是某学习小组在探究三次革命相同点时整理的学习卡片,正确的有①都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②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③都促进了生活方式的改变④都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0.原始农业是指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下列现象属于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的是()①农作物种植的出现②聚落的发展③家畜饲养的出现④磨制工具的发展⑤城市的出现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21.英、美资产阶级革命不仅对本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更重要的是具有世界意义。英、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A.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B.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C.为限制王权制定了宪法 D.进行了反对外来干涉的革命战争22.阅读下面《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蒸汽机的作用是()①用机械力取代了自然力,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②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③为汽船、火车的发明提供了动力,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④确立起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格局⑤出现了机器大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A.①②③④ B.③④⑤C.①③⑤ D.①②④⑤23.有学者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史实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的建立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十月革命的胜利24.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世界三大宗教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且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无关的是26.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________为了保证潜伏部队的安全,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________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带领人民治理灾害,身患癌症仍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息。27.打破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把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事件是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某学校历史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收集了以下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破釜沉舟草木皆兵以上成语涉及哪两个历史事件?如上图文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个方面的成就?有什么共同作用?文献名称内容摘要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3)表中的文献及内容摘要分别体现了什么政体?除了文献资料外,同学们还可以通过哪些类型的资料了解历史?请谈谈你参加历史研究性学习有什么收获?29.(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19年5月4日,北京高校学生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口号走上街头,为拯救民族危亡奔走呼号。6月3日大逮捕之后,学生的爱国斗争一度面临夭折的危险,工人阶级和其它民众走到斗争前台,局面就立即改观。就如上海学联在告同胞书中指出:“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工界罢工不及五日,曹、章、陆去”。——摘自罗荔戴平安《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和工人阶级》(1)据材料,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2)小历同学认为,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五四运动起到了分水岭的作用。你同意他的看法吗?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30.(7分)材料阅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也不能在和平期间维持常备军.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材料三: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他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且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材料一出自哪个文献?这一文献的发表有何意义?这个国家成为19世纪上半期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因?材料二出自哪个文件?该文件宣称“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在哪些权利上体现出来?后来这个国家有发表了什么文献来巩固革命的成果?材料三出自哪个文献?这一文献的发表有何意义?中国也有一个和上述性质相同的文献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C【解析】

根据材料“我国古代倫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我国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项。故选C。2、A【解析】

根据题干14〜18世纪,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欧洲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为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使欧美主要国家和地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3、D【解析】

根据“1898”“康有为、梁启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百日维新运动开始,康有为、梁启超等都是百日维新时期的代表人物,D符合题意;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A排除;洋务运动进行的时间是19世纪60-90年代,B排除;公车上书发生的时间是在1898年之前,C排除。故选择D。4、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是古代社会的典范,故C正确。A项是宗教的宣传的观点,故排除A项。B项是城市兴起以后出现的现象,故排除B项。D项错在了“完全民主”,故排除D项。故选C。【点睛】古代希腊文明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在人类文明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它的民主政治、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等都达到了一个辉煌的高峰。其中雅典的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时代达到了古希腊民主的颠峰,他执政的时代雅典被称作“全希腊的学校”,这句出自伯里克利的葬礼的评价得到了后人广泛的认可由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5、C【解析】

据所学知,《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它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学的丰富总结,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④不符合题意;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为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奠定基础,秦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故关于我国古代文化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①②③。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型选项题,优先使用排除法,通过排除法可快速得出答案。6、B【解析】

材料中“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来,作者对辛亥革命的结果并不接受和认同。所以答案选B。7、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纳赛尔是埃及第二任总统,与南非没有关系,①叙述错误;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②说法正确;1990年纳米比亚获得独立,是非洲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③说法正确;古巴被美国在政治经济上控制,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④说法正确。故C项符合题意;与①有关的AB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C。8、D【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可知与闭关锁国政策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的海禁政策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延缓了中国的发展,使中国以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世界。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错误,不是完全禁止,而是限制;选项BC材料并未体现。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9、B【解析】

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1928~1940年苏联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没有变化,这说明苏联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故B符合题意;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持续增长与题干不符,故A不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农业集体化运动促进生产力发展、经济危机爆发并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故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10、B【解析】

依据题干“国王当然必须有治国之才,我以使徒的权力,希望你成为法兰克人的国王。”,可知当时国王也要争取教皇的支持,题干没有体现王权与教权相互依存,故A不符合题意。题干反映了王权依靠教权支持,故B符合题意。题干说明当时国王也要争取教皇的支持,可见教皇可以干涉王权,故C不符合题意。题干反映了王权依靠教权支持,但是掌握世俗大权的仍然是君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带一路”主要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转化为建立市场经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等世界性和区域性经济组织,中共十八大以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2、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四羊方尊造型奇特,都是商朝具代表性的青铜器,体现商朝青铜文明的灿烂。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3、C【解析】

依据题干关键词“1980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第一份个体营业执照”可知,此内容反映了个体经济取得合法地位,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故A不合题意;1984年国营企业改革起步,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不合题意;1993年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14、C【解析】

由题干可知,欧洲的联合就是指欧盟,所以需要指出欧盟的标志。C项,这是欧盟的标志,蓝底中间12颗小星星围成一圈,象征欧洲团结。故C项正确;由图中“APEC”及太平洋地图,可知这是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故A项错误;B项,这是联合国的标志,中间是从北极看全球的地图两边是象征和平的橄榄枝。故B项错误;D项,从“WTO”可知,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旗帜。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点睛】本题解题关键词在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可知欧洲的联合就是指欧盟,所以要从图片里找出欧盟的标志。15、D【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可知,此内容从胡姬的年龄、服饰、首饰、发髻等各方面描写,体现了当时的汉朝中外交流频繁,互相影响,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民族关系融洽、社会经济繁荣、巩固大一统局面,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16、AB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的妇女都有了选举权是属于妇女地位提高的表现。A符合题意。女性就业率持续增长属于妇女地位提高的表现。B符合题意。《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是联合国为消除对妇女的歧视、争取性别平等制定的一份重要国际人权文书。联合国在1979年12月18日的大会上通过该有关议案,并于1981年9月起生效。该公约确立规则,保障妇女在政治、法律、工作、教育、医疗服务、商业活动和家庭关系等各方面的权利。C符合题意。推行大众化教育不属于妇女地位提高的表现,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ABC。17、B【解析】

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共体”组织。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到2005年,已有27个欧洲国家加入欧盟。故ACD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欧洲共同体的出现反映了二战后西欧国家在经济上完全依附美国的局面已经改变,欧洲国家开始走向联合。B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18、C【解析】

《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华开设通商口岸的条款中,体现的是列强侵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的阶段,C正确;A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内地,排除;B加重了中国百姓的负担,排除;D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排除。故选C。19、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者大多数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新机器的科技含量不高,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故②不合题意,含有②的ACD不合题意;三次革命都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都促进了生活方式的改变、都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仔细审查B.①③④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20、A【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距今约9000——7000年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①②③④正确,A项符合题意;城市的出现反映了商业的发展,⑤是错误的,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21、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确立起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确立起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统治,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因此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都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世界近代史上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其中它们之间有很多相同点,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22、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用机械力取代了自然力,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蒸汽机为汽船、火车的发明提供了动力,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出现了机器化大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最终确立起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格局是工业革命的影响。①③⑤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C。【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23、D【解析】

依据题干“由理想到现实”,结合所学知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表明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故A不符合题意。巴黎公社的建立表明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故B不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在1921年,与题干“20世纪20年代之前”时间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得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俄国建立,表明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故D符合题意。故选D。24、C【解析】

A、C项,孙中山认为中国革命历时长久仍未成功,是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而苏俄能够短时间成功则是因为其拥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国民党中各派斗争激烈,党中央领导力不强,孙中山从苏俄的成功经验中得出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对于革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其意在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尤其注意孙中山找到的方法是“组织”上的方法,并不是革命道路上的方法。故A项不符合题意,C项符合题意。B、D项,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先生作为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创立者,并未放弃过资产阶级代议制,同时他作为革命先行者,自始至终也未改变过反封建的斗争目标。故B、D项不符合题意。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其中帕特农神庙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与三大宗教无关,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6、邱少云焦裕禄【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1962年,焦裕禄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带领人民治理灾害,身患肝癌仍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息。因此,题干中应该填写:邱少云;焦裕禄27、新航路的开辟【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从整个世界来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世界文明的交流开始由分散到整体、由区域到全球的演变。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巨鹿之战、淝水之战。(2)成就:对外交往方面的成就。作用:加强了同海外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或对外开放与交流,促进了国家的发展的强盛)。(3)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口传资料,实物史料,如: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4)人数的多少不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人心向背才是;要加强对外交流,对外交流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国情不同政体不同等。(言之成理即可)【解析】

(1)根据成语“破釜沉舟、草木皆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上成语涉及巨鹿之战和淝水之战这两个历史事件。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为灭亡秦朝奠定了基础。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于万前秦军。淝水之战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2)根据图文“丝绸之路上的商队、鉴真、玄奘、郑和下西洋路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文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方面的成就;第二小问考查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的共同作用,言之有理即可,可围绕“加强了同海外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外开放与交流,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作答。(3)根据表中的文献及内容摘要“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分别体现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除了文献资料外,同学们平时学习历史时使用的历史资料类型一般包括,表格,口传资料,实物史料,如: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4)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人数的多少不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人心向背才是;要加强对外交流,对外交流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国情不同政体不同等。29、(1)反帝反封建。(2)判断:同意。理由:五四运动标志新民主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