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材料叙述的事件说明A.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B.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生产的发展C.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D.社会主义一定要以公有制为主体2.“□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其中□处应该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3.如下图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沿革示意图的一部分,相应空格内应填入()A.三国五代B.隋五代C.隋元D.三国元4.近代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关于战争与条约对应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伊犁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丑条约》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南京条约》5.第二次世界大战把六十多个国家、世界五分之四的人卷入了战争的漩涡。这场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A.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三省 B.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C.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本宣战 D.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6.一个外国旅游团到我国福建省旅游观光,要求参观在该省设置的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假如你是这个团的导游,应带他们去下列哪个城市A.深圳市B.珠海市C.汕头市D.厦门市7.他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他的这部著作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这部著作是A.《战争与和平》B.《高老头》C.《复活》D.《人间喜剧》8.探寻历史原因和结果的逻辑关系,对历史进行合理解释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表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原因结果A中共一大北伐战争胜利进军B南昌起义红军长征开始C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A.A B.B C.C D.D9.下列各项前后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春秋—老子—“无为而治” B.春秋——韩非子—“民贵君轻C.战国—孟子—"兼爱”“非攻” D.战国—墨子—有教无类10.小历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公孙轩辕”“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他研究的对象是()A.黄帝 B.炎帝 C.禹 D.尧11.驳斥“台独”分子的言论证明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有一部分,可依据的历史文献非常丰富,下列哪一国际文件便能起到这一作用?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开罗宣言》 D.《雅尔塔协议》12.下表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该局面的出现主要利益于年份1980年1990年2000年对外贸易(进出口)381.41154.44722.9引进外资(已利用外资)/1028.95935.6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对外开放逐步扩大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时有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2年90%以上的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材料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农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材料四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结合材料一、二、三的内容,说说这三个时期我国在农村分别实行什么变革?在材料二的变革中,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怎样的转变?实行联产承包制之后,土地所有制是否再次发生变化?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不断探索,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14.文明是指人类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就的总和。人类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请回答:夏、商、西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举例说明商朝时青铜铸造取得的成就。人类文明不断向前演进,把社会主义制度从理想变成现实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获得了怎样的发展?近代以来资本主义文明深刻影响世界。简要指出第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生产关系的史实。15.某校八年三班准备举行一次主题为“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小论坛。如果你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的材料?请你帮助小红同学完成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知识卡片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可知,题干反映的是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再根据“必然使生产力大大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可得出,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生产的发展。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2、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D项符合题意;A项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B项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项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由此可在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3、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发展到东汉后期,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进入三国时代;宋朝发展到南宋后期,被元朝所灭,进入元朝时期,因此汉朝之后是三国;宋朝之后是元朝。这样在相应空格内应填入三国、元。所以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4、C【解析】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ABD对应错误,故选C。5、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故B符合题意。A发生在二战之前,CD发生在二战期间,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6、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因此到我国福建省旅游观光应带他们去厦门市。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7、D【解析】

根据“他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他的这部著作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可知,这部著作是《人间喜剧》。当时法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巴尔扎克将所见所闻融入小说写作中,完成了一套名为《人间喜剧》的系列小说。在小说中,他把观察到的种种社会现象细致地描绘出来,塑造出许多栩栩如生、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经典之作如《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8、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共大一的召开,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北伐开始的时间是1926年。A不符合题意;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长征开始的时间是1934年。B不符合题意。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在危机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挽救了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C符合题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而不是正式形成。D不符合题意。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9、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道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老子,主张是“无为而治”,庄子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主张“民贵君轻”;以战国时期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人物,主张“兼爱”“非攻”。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0、A【解析】

依据题干“公孙轩辕”“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的一位伟大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1、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3年1,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签署了《开罗宣言》,其中规定:日本用武力从中国夺去的东北各省、和澎湖列岛,战后必须归还中国。证明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有一部分,选项C符合题意;《凡尔赛和约》中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排除A;《九国公约》使中国重新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共同支配之下,排除B;《雅尔塔协议》中没有涉及中国的领土问题,排除D。故选C。12、B【解析】

依据题干可知表格反映了1980年到1990年再到2000年,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不断的增长,说明了中国正在积极主动的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这显然得益于对外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并无直接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逐步扩大,积极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对外贸易,故B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是在21世纪初,故C不符合题意。新中国建国后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材料一:土地改革;材料二: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者包产到户)(6分)(2)从农民所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或从私有制到公有制,2分)。家庭联产承包没有改变土地所有权,土地仍归国家所有。(2分)(3)启示: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制定正确的农村经济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注意减轻农民负担;共产党总是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的利益等。(言之有理,答一点即可,2分)【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农村推行的重大措施,通过“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我们可总结出材料一反映出在农村推行土地改革;通过“农业合作化的高潮”,我们可总结出材料二反映出在农村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包产到户”,我们可总结出材料三反映出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知识,从1953年开始,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方式是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使得我国的土地所有权从农民所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或从私有制到公有制;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的所有权还在国家手中,农民只是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3)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在不同时期,在农村推行了不同的政策,这告诉我们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制定正确的农村经济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注意减轻农民负担;共产党总是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的利益等。14、(1)司母戊鼎工艺精湛、制作考究,说明商朝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高超。(2)十月革命;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3)普遍加强国家干预经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解析】

(1)夏、商、西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商朝铸造的司母戊鼎工艺精湛、制作考究,说明商朝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高超。(2)俄国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为了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东欧许多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3)近代以来资本主义文明深刻影响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国家干预经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5、(1)从书画、报刊、杂志上获得有关资料;从广播电视里获得有关信息;从电脑网络上查找有关资料,通过人物言谈等社会调查搜集有关材料(写出其中两项)(2)50年代成就:1953年月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70年代成就:1971年10月,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上,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答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也可)。【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获取相关的材料的途径有:从书画、报刊、杂志上获得有关资料;从广播电视里获得有关信息;从电脑网络上查找有关资料,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