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人人有责课件_第1页
森林防火人人有责课件_第2页
森林防火人人有责课件_第3页
森林防火人人有责课件_第4页
森林防火人人有责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培训森林防森林火灾及其危害森林火灾的分类森林火灾的成因森林防火含义及意义森林火灾预防及扑救

CONTENTS目录森林火灾及其危害PART01(一)森林火灾定义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灾害。烧毁林木烧毁林下植物资源危害野生动物引起空气污染引起水土流失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森林火灾的分类PART02(一)森林火灾的分类根据森林火灾燃烧中央地点,蔓延速度,受害部位和程度,大致可把森林火灾分为三大类:1、地表火;

2、树冠火;3、地下火。地表火树冠火地下火又叫地面火,指沿林地面扩展蔓延,烧毁地被物的火;地表火能烧毁地表1.5米以下的幼苗、幼树、黄灌木,烧伤乔木树干基部的树皮表层以及靠近地面的根系。林木受害后,能使长势减弱,容易引起病虫害的大量发生,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木材材质变劣,有时甚至造成大片森林枯死。一般温度在400℃左右,烟为浅灰色,约占森林火灾的94%沿树冠蔓延,主要由地表火在强风的作用下引起。破坏性大,能烧毁针叶、树枝和地被物等,一般温度在900℃,烟柱可高达几千米,常发生飞火,烟为暗灰色,不易扑救,约占森林火灾的5%。有两种类型:急进树冠火又称狂燃火,蔓延速度快,火焰跳跃前进,顺风每小时可达8~25公里;稳进树冠火又称遍燃火,蔓延速度慢,顺风每小时为5~8公里;又称泥炭火或腐殖质火。火在林地的腐殖质层或泥炭层中燃烧,地表看不见火焰,只见烟雾,蔓延速度缓慢,每小时仅4~5米,持续时间长,能持续几天、几个月或更长,可一直烧到矿物质层或地下水层。破坏性大,能烧掉土壤中所有的泥炭、腐殖质和树根等,不易扑灭。火烧后林地往往出现成片倒木。约占森林火灾的1%。火烧迹地呈环形。多发生在特别干旱的针叶林地内(一)森林火灾的分类以受害森林面积大小为标准,森林火灾分为以下四类:1、森林火警:受害森林面积不足1公顷或其他林地起火(包括荒火);2、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1公顷以上,不足100公顷的;3、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100公顷以上不足1000公顷的;4、特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1000公顷以上的。山地林火有什么特点?在山地条件下,冲火(林火从山下向山上蔓延,速度快)特别是阳坡的冲火,火势猛烈,蔓延迅速,不易扑救;坐火(火苗由山上向山下蔓延,速度慢)。其火势弱,有利于扑救。森林火灾的原因PART03森林火灾的原因一、森林火灾的起因主要有两大类:人为火和自然火:(一)人为火包括以下几种:1.生产性火源:农、林、牧业生产用火,林副业生产用火,工矿运输生产用火等;2.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炊烟,做饭,烧纸,取暖等;3.故意纵火:燃烧干草,燃放爆竹礼花等;在人为火源引起的火灾中,以开垦烧荒、吸烟等引起的森林火灾最多。在我国的森林火灾中,由于炊烟、烧荒和上坟烧纸引起的火灾占了绝对数量。(二)自然火:包括雷电火、自燃等。由自然火引起的森林火灾约占我国森林火灾总数的1%。森林火险等级是怎样划分的?森林火险等级分为五级一级为难以燃烧的天气可以进行用火;二级为不易燃烧的天气,可以进行用火,但可能走火;三级为能够燃烧的天气,要控制用火;四级为容易燃烧的高火险天气,林区应停止用火;五级为极易燃烧的最高等级火险天气,要严禁一切里外用火。森林防火含义及意义PART04(一)森林防火的含义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灾的预防和扑救。1.森林防火是保护自然资源的需要。2、森林防火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3、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需要。4、森林防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二)森林防火的意义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有效的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呢?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我们要又该怎么扑救呢?森林火灾预防及扑救PART05森林火灾的预防不准在林区内乱扔烟蒂、火柴梗;不准在林区风燃放爆竹、焰火;不准在林区内烧火驱兽;不准在林区内烧火取暖、烧烤食物;不准在林区内玩火取乐。

一、进入林区必须做到“五不准”:二、森林防火期内严守有关规定: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禁止野外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的,必须严格申请批准手续,并领取野外用火许可证》。三、经批准的用火单位和个人,在用火时必须做到“五不烧”:

防火路不合格不烧;防火人员及扑火工具未到位不烧;天气干燥三级风以上不烧;上山火不烧;四级(含四级)以上天气不烧。

森林火灾的预防(一)不准携带火种进山、进林区;(二)不准焚烧地边、地堰;(三)不准上坟烧纸、烧香、燃放鞭炮;(四)不准在树下堆积、焚烧秸杆、树叶;(五)不准在野外吸烟、野炊、烤火;(六)不准在林区内从事野营、登山、祭祀、庙会等活动时用火;(七)不准擅自在林区进行射击、爆破等易燃作业;(八)不准擅自进入林区进行挖掘、运输等生产作业;(九)不准智障、精神病患者和儿童私自进入林区活动;(十)不准进入林区放牧、砍柴森林防火“十不准”森林火灾的预防1、未经批准不烧;2、未有开设15米宽以上的防火线不烧;3、未有组织好足够的人力看守火场不烧;4、未准备好打火工具不烧;5、没有用火负责人和安全监督员在场不烧;6、3级以上天气不烧。森林防火“六不烧”森林火灾的预防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禁止野外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的,必须严格申请批准手续,并领取野外用火许可证》。森林防火期内严守有关规定预防森林火灾的主要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2、强化野外火源管理。3、加快防火工程建设。4、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5、加强指挥调度。6、强化监督检查。7、森林火灾善后处理。森林火灾的预防1、发现森林火灾应及时报警,准确报告起火方位、火场面积以及燃烧的植被种类。2、发现自己处在森林火场中,要保持头脑清醒,并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选择火已经烧过或杂草稀疏、地势平坦的地段转移;穿越火线时要用衣服蒙住头部,快速逆风冲越火线。切忌顺风在火线前方逃跑。防灾应急要点森林火灾的预防(1)扑救森林火灾不得动员残疾人员、孕妇和儿童。(2)扑火队员必须接受扑火安全培训。(3)遵守火场纪律,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严禁单独行动。(4)时刻保持畅通的通讯联系。(5)扑火队员需配备必要的装备,如头盔、防火服、防火手套、防火靴和扑火机具。(6)密切注意观察火场天气变化,尤其要注意午后扑救森林火灾伤亡事故高发生时段的天气情况。扑火安全守则森林火灾的预防(7)密切注意观察火场可燃物种类及易燃程度、避免进入易燃区。(8)注意火场地形条件。扑火队员不可进入三面环山、鞍状山谷、狭窄草塘沟、窄谷、向阳山坡等地段直接扑打火头。(9)扑救林火时应事先选择好避火安全区和撤退路线,以防不测,一旦陷入危险地段,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设法进行自救。(10)扑火队员体力消耗极大,要适时休整,保持旺盛的体力。扑火安全守则森林火灾的扑救扑火队员一旦被林火围困或袭击,要果断决策,迅速选择突围和避火路线,采取正确的避火方法,避免发生伤亡事故。在较开阔的平坦地,可以以河流、小溪、道路为依托,使用点火器点迎面火,使新火头向大火头方向逆风蔓延,阻挡火锋解围。请注意在控制线另侧一定要有巡护人员,以防飞火产生新火点。火场自救森林火灾的扑救(1)点火解围在无河流、小溪、道路为依托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使用点火器点顺风火、扑火队员跟火进入火烧迹地避火,并用手扒出地下湿土,紧贴湿土呼吸或用湿手巾捂住鼻防上一氧化碳中毒。(2)强行顶风冲越火线当点火或其他条件不具备时,切忌顺风跑,要选择已经过火或杂草稀疏,地势平坦的地段,用衣服蒙住头部,快速逆风冲越火线,进入火烧迹地即可安全脱险。火场自救森林火灾的扑救(3)卧倒避烟(火)在点火解围来不及,就近有河流(河沟)、无植被或植被稀少的迎风平坦地段时,用水浸湿衣服蒙住头部,两手放在胸部,卧倒避烟(火)。卧倒避烟(火)时,为防止烟雾呛昏窒息,要用湿毛由捂住口鼻,并扒个土坑,紧贴湿土呼吸,可避免烟害。(4)快速转移发现大火袭来,人力无法控制时,只要时间允许,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避免发生伤亡。火场自救森林火灾的预防(1)不迎火头接近火场,要从火尾、火翼接近火场。扑打火头时,应从火头的两翼接近火场。(2)不从山上向山下、翻越山脊、鞍部接近火场,要从山下或绕过山去接近火场。(3)不从上山火的上方和山脊线部位开设隔离带,要在山的背坡开设隔离带。(4)开设隔离带时,要确定或开设安全避险区域,并明确撤离路线。(5)开设隔离带后,必要时,可以有计划、有组织的延隔离带内侧边缘点放迎面火,加宽隔离带的宽度。扑救森林火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地面灭火歌火强我弱间接打,火弱我强直接打;突破火边分开打,队伍扣头合力打;上山火撵着打,下山火堵着打;险地火不能打,安全地带坚决打;集中优势彻底打,火变我变灵活打进入林区防火第一谢谢观看!某某某幼儿园大班森林防火安全教育活动目标:1、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

山林火灾的危害。2、知道山林防火的重要性,提高

防护山林火灾的安全意识。森林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森林防火要牢记。你拍二,我拍二,一点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