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基础_第1页
电气安全基础_第2页
电气安全基础_第3页
电气安全基础_第4页
电气安全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1电力系统介绍第二节电气安全基础1.1电力系统组成1.2电力系统额定电压和电压等级11.2电力系统额定电压和电压等级120世纪80年代,我国修订发布了额定电压的统一等级,共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额定电压是100V以下的电压,主要用于安全照明、蓄电池及直流操作电源。具体有:直流:6、12、24、36、48;(v)三相交流:36;单相交流:12、36。21.2电力系统额定电压和电压等级

第二类额定电压大于100V、小于1000V的电压,主要用于电力及照明设备。具体有:直流:110、220、440;(v)三相交流:220,380、400;单相交流:127、220。第三类额定电压是1000V以上的电压,主要用于发、输、变、配、用设备。具体有:三相交流:6,10、35、110、220、500;(kv)31.2电力系统额定电压和电压等级

交流电高低压划分标准: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规定,电气设备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高压:设备对地电压在250V以上者;低压:设备对地电压在250V及以下者。设计、制造和安装规程通常是以1000V为界限来划分电压高低的,一般规定:低压——指额定电压在1000V及以下者;高压——指额定电压在1000V以上者;42电气安全事故2.1电气安全事故的特点严重性(危害大);抽象性(危害直观识别难);广泛性(应用广泛和非用电场所);综合性(管理技术并重)52电气安全事故2.2电气安全事故种类按电能量作用的对象来分:人身安全事故设备安全事故系统安全事故三种安全事故关系密切、相互影响62.2电气安全事故种类

按照电能量的不同作用形式划分触电事故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剩余电荷触电;7静电危害事故定义:物体表面过剩或不足的静止的电荷,静电荷的积聚静电放电:两个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由于直接接触或静电场感应引起两物体间的静电电荷的转移。静电电场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击穿其间介质而进行放电的现象就是静电放电.特点:高电压、瞬间冲击性电击危害:二次伤害、火灾、爆炸、产品质量电气事故的种类8电气事故的种类雷电灾害事故

定义:雷电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特点:电流大、电压高的特点。其能量释放出来可能形成极大的破坏力。危害:直击雷放电、二次放电、雷电流的热量会引起火灾和爆炸。雷电的直接击中、金属导体的二次放电、跨步电压的作用及火灾与爆炸的间接作用,均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强大的雷电流、高电压可导致电气设备击穿或烧毁。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等遭受雷击,可导致大规模停电事故。雷击可直接毁坏建筑物、构筑物9电气事故的种类射频电磁场危害定义:射频指无线电波的频率或者相应的电磁振荡频率,泛指100kHz以上的频率。射频伤害是由电磁场的能量造成的。特点:直观性差,各种危害尚待研究危害:在射频电磁场作用下,人体因吸收辐射能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在高强度的射频电磁场作用下,可能产生感应放电,会造成电引爆器件发生意外引爆10电气系统事故危害定义:系统内部元器件故障引发的事故,并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特点:涉及面广,危害性大危害:人身伤亡、社会稳定、经济损失电气事故的种类5/12/2024112.3触电事故的分布规律

年龄规律年轻人较多,老年人很少季节性规律雨季较多,6、7、8、9月份较多电压规律低压电比高压电多行业规律冶金、建筑、建材、矿山等行业较多5/12/202412电流对人体的作用3.1电流的特点电对生物体的危害取决于电流而非电压电流效应133.2伤害形式电击——电流直接流过人体时反映在人体内部造成器官的伤害,而在人体外表不一定留下电流痕迹。电伤——电流流过人体时使人的皮肤受到灼伤、烤伤和皮肤金属化的伤害,严重的可致人死亡。电流通过人体,会令人有发麻、刺痛、压迫、打击等感觉,还会令人产生痉挛、血压升高、昏迷、心率不齐、窒息、心室颤动等症状,严重时导致死亡。人体工频电流试验的典型资料见下表5/12/202414感觉情况初试者百分数5%50%95%手表面有感觉0.92.23.5手表面有麻痹似的针刺感1.83.45.0手关节有轻度压迫感

,有强度的连续针刺感2.94.86.7前肢有压迫感4.06.08.0前肢有压迫感,足掌开始有连续针刺感5.37.610.0手关节有轻度瘟孪

,手动作困难5.58.511.5mA

单手-双脚电流途径的实验资料2024/5/1215感觉情况初试者百分数5%50%95%上肢有连续针刺感

,腕部、特别是手关节有强度痉孪6.59.512.5肩部以下有强度连续针刺感,肘部以下僵直

,还可以摆脱带电体7.511.014.5手指关节、躁骨、足眼有压迫感,手的大姆指

(全部

)痉孪8.812.315.8只有尽最大努力才可能摆脱带电体10.01418.02024/5/1216感知电流和感知阈值。

感知电流是指在一定概率下,电流流过人体时可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感知电流的最小值称为感知阈值。不同的人,感知电流及感知阈值是不同的。成年男性平均感知电流约为

1.1mA(有效值,下同

);成年女性约为

0.7mA。对于正常人体,感知阈值平均为

0.5mA,并与时间因素无关。感知电流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可能因不自主反应而导致由高处跌落等二次事故。

5/12/202417摆脱电流和摆脱阈值。

摆脱电流是指人在触电后能够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摆脱电流的最小值称为摆脱阈值。成年男性平均摆脱电流约为16mA;成年女性平均摆脱电流约为

10.5mA;成年男性最小摆脱电流约为9mA;成年女性最小摆脱电流约为6mA;儿童的摆脱电流较成人要小。5/12/202418室颤电流和室颤阈值。

室颤电流是指引起心室颤动的最小电流,其最小电流即室颤阈值。由于心室颤动几乎终将导致死亡,因此,可以认为,室颤电流即致命电流。

5/12/2024193.3影响触电程度的因素伤害程度与电流大小的关系伤害程度与电流持续时间的关系

伤害程度与电流途径的关系伤害程度与电流种类的关系5/12/202420感觉电流——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电流(1.1mA/0.7mA)摆脱电流——人触电后能自动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16mA/10.5mA)致命电流——在短时间内能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30~50mA)电流大小21触电时间越长,情绪紧张,发热出汗,人体电阻减小,危险大。若可迅速脱离电源则危险小。触电时间5/12/202422电流途径最危险:经过心脏(手——手,手——脚)危险较小;不经过心脏(脚——脚)电流种类人体被伤害程度与电流频率及通电时间的关系50~60HZ最危险,大于或小于,其危险性降低通电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5/12/202423环境影响

低矮潮湿,仰卧操作,特别是在金属容器中工作,不易脱离现场的情况下触电危险大,安全电压取12V。其它条件较好的场所,可取24V或36V。

人体健康情况及精神状态身心健康,情绪乐观的人电阻大,较安全。情绪悲观,疲劳过度的人电阻小,较危险。

24定义:人体皮肤、血液、肌肉、细胞组织及其结合部等构成了含有电阻和电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