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卫生保健制度_第1页
幼儿卫生保健制度_第2页
幼儿卫生保健制度_第3页
幼儿卫生保健制度_第4页
幼儿卫生保健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一)生活制度1、有合理的生活制度和作息时间表,并认真执行。(1)根据园内幼儿的年龄生理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和季节变换的特点,本着动静结合的原则,适当考虑家长的需要,制定出本园的幼儿一日生活制度。(2)保健人员参与制订园内幼儿作息时间安排及一日各生活环节(如活动、就餐、喝水、入厕、盥洗、睡眠等)的生活护理要求。(3)保健人员每周应对各班幼儿执行一日生活制度的情况进行有目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2、正常情况下幼儿户外活动每天不少于2小时(冬季不少于半小时),其中1小时体育活动,午睡时间不少于2小时。(二)幼儿健康检查1、幼儿入园体检:幼儿入园前必须到指定的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健康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能入园。健康检查表上的项目应填写完整正确,体检一个月内有效。幼儿入园时应将母子健康手册或健康检查表和预防接种卡交给幼儿园。幼儿离园两个月以上,再入园必须重新体检,入园前体检率应达到100%。2、幼儿入园后应按年龄定期体检:,2—3岁幼儿每半年一次,3岁以上幼儿每一年检查一次,每半年测量身高,体重一次,定期体检后要进行幼儿健康状况分析评价和疾病统计,发现疾病或缺点及时矫治。定期体检率的计算按每年“六月一日”前后的体检为准,新入园未满一个月者不可列入应查人数之内。3、身高、体重、视力检查:身高、体重检查示范园每季度一次,1级园每半年一次。视力检查每半年一次。所有在园的幼儿每年查血红蛋白一次。4、严格执行晨间的检查及全日制观察制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1)晨检工作可根据本园实际情况,采取保健医检查、班上教师检查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不论选择哪种方式,均由保健医生负责确诊,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检查步骤包括:一摸二看三问四查,观察幼儿精神、脸色、体温,询问在家的健康状况,根据幼儿的年龄、健康状况、传染病发病季节作有重点的检查,如咽喉是否红肿、腮部有无肿大、皮肤有无皮疹、是否携带不安全物品等。(3)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并记录,对有传染病或其他疾病可疑者,可由家长带幼儿去医院就诊,或留在观察室临时隔离观察。(4)幼儿带来的药品,要核对姓名、药名、剂量、用药时间和方法,作好登记,并由家长签字。按时给幼儿用药。(5)保健人员应每日午后、幼儿离园前巡视各班级,向班上老师、保育员了解儿童的健康状况,如有可疑或异常应及时处理。(6)班内的保教人员应全日注意观察幼儿的精神、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对有病和体弱的幼儿加强生活护理,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与保健人员联系并作好全日观察记录。(三)工作人员健康检查1、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同时要接受每年一次的定期检查。2、患有国家法定传染病、性病、性传播疾病、化脓性皮肤病、精神病等有碍幼儿身体健康的保教人员,患病期间不得从事保教工作,要及时隔离、治疗。单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幼儿的保教工作。(四)饮食卫生管理1、管理(2)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及适当管理,在观察期内不并班、不升班、不收新生、不转托幼儿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方面做好传染病的管理。3、切断传播途径(1)配合防疫部门对托幼机构的环境及各种物品进行终末消毒或随时消毒。(2)针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强饮食卫生以预防消化道传染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或进行空气消毒以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等。保护易感幼儿(1)掌握易感幼儿名单,传染病季节加强晨检及全日观察,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被动免疫或药物预防。(2)合理安排幼儿生活,提供平衡膳食,加强户外锻炼,提高幼儿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八)幼儿常见病管理1、幼儿常见的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及佝偻病、营养不良、营养性贫血、肥胖症等,应列为多发病防治内容。建立专门档案、加强管理。2、保健人员及保教人员对体弱儿的生活、保健、营养、护理及治疗等要全面关心负责。如适当地进行营养上的干预,按体弱儿管理要求认真做好个案记录,按病种做好小结。3、向家长宣传体弱儿护理保健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必要时及时就医。(九)体格锻炼1、开展活动量适宜的各种体育锻炼,随季节变化安排好户内外活动,每日有记录。体格锻炼应坚持不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时间从短到长,逐渐提高锻炼强度。2、结合年龄、季节变化,安排内容多样化的体格锻炼,创造条件开展日光浴、水浴、空气浴锻炼,开展各年龄组的体操锻炼。3、正常气候条件下,应保证幼儿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4、按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体质安排锻炼内容,掌握适当的运动量,不强求一律。锻炼前应做好活动场地、器械、幼儿穿着等准备工作。锻炼过程中注意保护幼儿的安全、做好保育工作、观察幼儿的反应,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锻炼及时处理。锻炼结束后应观察幼儿的精神、食欲、睡眠等情况,保证水的供给。5、注意锻炼与保健、营养、护理的结合。对体弱的幼儿要给予特殊的照顾,幼儿有病时暂停锻炼。(十)体弱儿管理1、体弱儿指患有下列疾病的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不良、反复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病、神经精神发育迟缓、常见畸形等。2、建立体弱儿登记制度,对患中度及中度以上贫血、活动期佝偻病、一年4次以上反复感染、中重度以上营养不良、肥胖症儿童均应进行专案管理。3、在保健人员的指导下,保教人员应对体弱儿进行正确护理,并在一日生活中给予特别照顾。4、体弱儿治愈后应结案转入健康儿童常规管理。5、具体管理措施:(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的防治见“幼儿常见病防治”。(2)先天性心脏病幼儿的管理①建立体弱儿登记。②加强生活各环节的护理,适当参加活动,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决定活动量,活动强度及时间。天气变化时随时增减衣服,减少呼吸道感染。③根据卫生部规定按时接受预防接种。④结案:根治手术后方可结案。(3)癫痫幼儿的管理①建立体弱儿登记。②生活护理:正常饮食,掌握进食量,不要过量;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紧张,兴奋及激烈运动;不要攀高或在水边玩耍,随时警惕突然发作发生意外。③密切与家长联系:详细询问和观察发作特点,持续时间,可能诱发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发作次数。④督促遵医嘱长期按时服药:不能随意停药或减量,保证定期复查。⑤保教人员要关心爱护病儿,不歧视病儿。(4)神经精神发育迟缓儿童的管理①建立体弱儿登记。②生活护理:该类儿童与同龄儿在吃饭、穿衣、大小便、活动等方面有一定差距,生活上要给予特别的照顾。③活动安全:根据神经发育迟缓类型与程度安排该类儿童的活动,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功能训练,在活动中谨防意外事故。④转诊:对神经精神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平均水平的幼儿,应到当地医院进一步接受检查。(5)常见畸形幼儿的管理①建立体弱儿登记,注明畸形的种类、程度以及具体管理措施。②唇腭裂:该类幼儿在吃饭、喝水时应注意给他们充分的时间,不能催促,以免出现误吸,发生危险。③四肢畸形:根据四肢畸形的程度决定幼儿参加活动的种类和强度,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保教人员应注意爱护、照顾有畸形的幼儿,并教育其他幼儿尊重、关心他们,不得歧视,使畸形残疾幼儿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成长。(6)肥胖幼儿管理①建立专案管理:对单纯性肥胖的幼儿建立肥胖儿管理卡片,轻度肥胖只要管理不需记个案,中度肥胖以上要进行个案管理②分析病因,从饮食、运动、遗传、心理等方面仔细分析病因,如考虑为其他疾病引起的肥胖应建议家长带患儿去医院进行检查③定期监测:重点监测体重增长幅度,每月测量体重一次,每3个月测量身高1次。④家长联系:与家长密切联系,给予家长正确的、科学的育儿知识,使家长重视肥胖的危害性,能够积极配合对患儿饮食起居上的调整以及治疗。⑤结案:体重降至同性别同身高标准体重20%以内,继续维持3个月方可结案。肥胖程度减轻并在半年内稳定,为管理有效。(十一)五官保健1、眼保健、口腔保健按工作常规。2、听力保健:(1)开展幼儿听力筛查工作:每年对幼儿进行筛查(2)听力筛查的方法:推荐方法:耳声发射法。如无条件采用耳声发射法做筛查,可采用行为观察测听。(3)管理:具有高危因素或可疑听力异常者,应建立《2—6岁幼儿听力管理档案》,并填写《2—6岁幼儿可疑听力异常转诊表》,将其转送到县卫生局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作进一步确诊。(十二)早期教育与幼儿心理保健1、早期教育:根据幼儿生理心理特点、本着保教结合的原则,制订切实可行的早教训练方案。2、幼儿心理保健:(1)筛查时间:首次在入园后2个月筛查,以后每年筛查1次。(2)筛查内容:入园时筛查的内容包括智力、语言、运动发展水平,情绪与行为问题,气质评价。入园后的筛查主要为情绪与行为问题。(3)建立心理保健档案①基本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幼儿入园时与入园后每次筛查的结果,对象为所有幼儿;②建立个案:对象为查出有问题的幼儿。③追踪观察:对个案进行追踪观察和评价。④问题幼儿干预。a运动落后幼儿干预:开展运动与游戏训练;b语言落后幼儿干预:语言训练;c智力落后幼儿干预:特殊教育;d情绪与行为问题幼儿干预:咨询指导,教育干预;e特殊气质幼儿的教育干预:咨询指导。(4)转诊制度:对不能在幼儿园处理的问题幼儿,应转诊到当地医院做进一步确诊治疗。(5)健康教育:对家长进行有关幼儿心理保健知识的讲座,宣传栏中介绍有关幼儿心理保健知识。(十三)安全制度1、执行《托幼机构安全工作常规》,每月进行安全检查并有记录。2、对工作人员和幼儿加强安全教育,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3、发生一般事故做好记录,防止事故的发生。凡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或责任事故应在24小时内报告市保健院,不得漏报。常见事故分类:(1)一般事故:在托幼机构中,由于缺乏自身保护能力或客观因素和条件所限等原因而发生的擦伤、划伤、骨折、跌伤、脱臼、吞入异物等事故。(2)责任事故:凡由于保教人员责任心不强、照顾幼儿不细心,擅离岗位,不执行安全制度或园内其他规章制度而发生的服错药、食物中毒、煤气中毒、颅骨骨折,以及烧(烫)伤,儿童被冒领、走失,把幼儿遗忘在空房子里,高处坠落、体罚、触电、溺水等事故,经积极采取措施未造成重大伤害的,为责任事故。(3)重大事故:导致幼儿死亡、残疾、重要组织器官损伤或增加幼儿严重痛苦的事故为重大责任事故。4、保健室药品标签清楚,消毒药品专人管理,保健人员给幼儿服药时要认真查对,不准吃错药。(十四)家长联系与家长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情况并将幼儿在园中的表现向家长反映、增进家长对园工作的了解,争取家长对园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结合本园具体情况,制定家长联系制度。与家长联系的内容:缺勤幼儿原因调查;出现意外、疾病、服药、预防接种等问题与家长联系;幼儿不良习惯矫正及龋齿、视力不良的矫治等家、园配合;向家长介绍园内工作并进行卫生保健和防病知识的宣传;取得家长支持,解决个别幼儿的问题;征求家长对园工作的意见、建议。3、可采用的家长联系方式:如黑板报、宣传资料、电话联系、家长联系薄、书信、家长会、半日开放。(十五)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系统地、有计划地学习和传播健康知识的各种活动,促进人们自愿主动地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加强自我保健观念和行动,优化日常行为和生活环境,从而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1、定期向家长了解并且通报幼儿健康状况。2、每季度出黑板报一次,印发健康卫生宣传材料,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如意外、疾病、服药、预防接种、儿童心理问题及龋齿、视力不良的矫治。可根据季节易发病。(如冬春季节:水痘、百日咳、麻疹、流感、腮腺炎等;夏秋季节:肠炎、痢疾等肠道传染病进行宣传;还有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如何预防、隔离、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对家长进行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