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解析版)_第1页
安徽省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解析版)_第2页
安徽省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解析版)_第3页
安徽省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解析版)_第4页
安徽省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每小题都给出A,B,C,。四个

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8的绝对值是()

A.9B.-0C.1D.1

9T

【答案】A

【解析】

【分析】利用绝对值的定义直接得出结果即可

【详解】解:-8的绝对值是:9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绝对值的定义,正确理解定义是关键,熟记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是重点

2.《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共资助8990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其中

899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89.9X106B.8.99X107C.8.99XI08D.0.899X109

【答案】B

【解析】

【分析】将8990万还原为89900000后,直接利用科学记数法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解:8990万=89900000=8.99*107>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定义及其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牢记其概念和公式,本题易错点是含

有单位“万”,学生在转化时容易出现错误.

3.计算.(f)3的结果是()

6

A.XB.C.x5D.

【答案】D

【解析】

【分析】利用同底数基的乘法法则计算即可

【详解】解:X2.(T)3=-X2+3=T5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同底数累的乘法法则,正确使用同底数基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是关键

4.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这个几何体是()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视图,该几何体的主视图可确定该几何体的形状,据此求解即可.

【详解】解:根据A,B,C,D三个选项的物体的主视图可知,与题图有吻合的只有C选项,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知识,熟练掌握三视图并能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5.两个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其中NBAC=ZEDF=90%ZE=45°>ZC=30°»AB与DF交于点M.若

BC//EF-贝I1NBMD的大小为()

A.60°B.67.5°C.75°D.82.5°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BC//EF,可得NFDB=ZP=45。,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由图可得NB=60°,ZF=45°,

'•'BC//EF,

•*-ZFDB=NF=45",

ZBMD=180°-NFDBdB=180°-45°-€0°=75°,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解题的关键.

6.某品牌鞋子的长度ycm与鞋子的“码”数尤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若22码鞋子的长度为16cm,44码

鞋子的长度为27cm,则38码鞋子的长度为()

A.23cmB.24cmC.25cmD.26cm

【答案】B

【解析】

分析】设y=kx+b,分别将(22,16)和(44,27)代入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把x=38代入即可求解.

【详解】解:设y=kx+b>分别将(22,16)和(44,27)代入可得:

/16=22k+b,

127=44k+b

解得k=I,

lb=5

1*L,

y=2X+°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

7.设“,6,C为互不相等的实数,且卜4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7a+7C

A.a>b>cB.c>b>aC・a-b=4(b-c)D.a-€=5(a-b)

【答案】D

【解析】

[分析]举反例可判断A和B,将式子整理可判断C和D.

【详解】解:A.当a=5,c=10,1_士治+Q时,c>b>a,故A错误;

D—~a十-C-U

B.当a=10,c=5,L1+19时,a>b>c,故B错误;

-5ct5。一

c.a4=4(bY)整理可得h-、,故C错误;

b-5a飞c

D・a-c=3(a-b)整理可得b4+故D正确;

―=5cl5C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等式的性质,掌握等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8.如图,在菱形ABCQ中,AB=2.ZA=120。,过菱形ABC。的对称中心。分别作边AB,BC的垂线,

交各边于点E,F,G,H,则四边形EFG”的周长为()

A.3+/B.2+2y/3C.2+D.i+2\/§

【答案】A

【解析】

【分析】依次求出归。后。合0/7,利用勾股定理得出£尸和的长,即可求出该四边形的周长.

【详解】,:HFLBC,EGLAB,

:.zBEO=zBFOQO°,

.〃=120°,

:.zB=Q0°,

:.zEO^20°,zEOH=60°,

由菱形的对边平行,得HF1AD,EGLCD,

因为。点是菱形/8C。的对称中心,

二。点到各边的距离相等,即OE=OF=OgOH,

:./OE-OFE=3Q°,zOEH=/OHE=6N,

:.zHEF=/EFG=,FGH=/EHG=9Q°,

所以四边形£FG〃是矩形;

设OE=OF=OG=OH=x,

EG=HF-2x^EF=HG=-\/(2x)2-x2=

如图,连接AC,则/IC经过点o,

可得三角形力8。是等边三角形,

:.zBAC=60°,AC=AB=2t

.•.04=1,"*30。,

:.AE=b

2

=专

:.四边形仔G〃的周长为ERF8GmHE=24x+2x=*等+2/呼=3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

的性质等内容,要求学生在理解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学会应用,能分析并综合运用相关条件完成线段关系的

转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与应用的能力.

9.如图在三条横线和三条竖线组成的图形中,任选两条横线和两条竖线都可以图成一个矩形,从这些矩形

中任选一个,则所选矩形含点A的概率是()

A.1B.1C.3D.4

4389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两条横线和两条竖线都可以组成矩形个数,再得出含点A矩形个数,进而利用概率公式

求出即可.

【详解】解:两条横线和两条竖线都可以组成一个矩形,

则如图的三条横线和三条竖线组成可以9个矩形,其中含点A矩形4个,

,所选矩形含点A的概率是壮

9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考查古典概型、列举法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

10.在△ABC中,ZACB=90。,分别过点SC作NBAC平分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3c的中点

是M,连接C£>,MD,ME.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CD=2MEB.ME〃ABC.BD=CDD.ME=MD

【答案】A

【解析】

【分析】设AD,8c交于点H,作HF±AB于点F,连接EF.延长AC与3。并交于点G.由题意易证

△CAE岂△FAE(SAS),从而证明ME为△CBF中位线,即ME〃AB,故判断B正确;又易证

△AGD^AABD(ASA),从而证明D为BG中点.即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即可求出

CD=BD,故判断C正确;由NHDM+ZDHM=90。、ZlICE+ZCHE=90。和NDHM=NCHE可证明

ZHDM=NHCE•再由NHEM+NEHF=90°、NEHC=NEHF和NEHC+ZHCE=90°可推出ZHCE=NHEM,

即推出ZUDM=ZHEM.即MD=ME.故判断D正确;假设CD=2ME,可推出CD=2MD,即可推出

ZDCM=30°.由于无法确定NDCM的大小,故CD=2ME不一定成立,故可判断A错误.

【详解】如图,设A。、BC交于点”,作HF±AB于点尸,连接EE延长AC与并交于点G.

A

YA。是NBAC的平分线,HF±AB,HC±AC,

:・HC=HF,

:.AF=AC.

・••在△CAE和△FAE中,fAF=AC,

ZCAE=ZFAE

[AE=AE

**•△CAE^AFAE(SAS),

ACE=FE,ZAEC=ZAEF=90°t

AC,E、/三点共线,

.•.点E为C尸中点.

为5c中点,

:.ME△CBF中位线,

•••ME//AB,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在△AGD和△ABD中,fNGAD=ZBAD,

AD=AD

IZADG=ZADB=90°

△AGDs△ABD(ASA)>

***GD=BD=辰’即。为BG中点.

•••在△BCG中,ZBCG=90。,

・]

•'CD=-BG>

,CD=BD,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ZHDM+ZDHM=90%ZHCE+ZCHE=90°>ZDHM=NCHE,

**.ZHDM=ZHCE.

;HF±AB,ME//AB.

•HF±ME,

ZHEM+ZEHF=90°•

「A。是NBAC的平分线,

•*-ZEHC=ZEHF.

ZEHC+ZHCE=90°,

•*-ZHCE=NI1EM,

ZHDM=ZHEM>

AMD=ME,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假设CD=2ME,

-'-CD=2ME-

二在Rt△CDM中,ZDCM=30°.

•••无法确定NDCM的大小,故原假设不一定成立,故A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的判定

和性质以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较难.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计算:AA+(_1)0=_____-

【答案】3

【解析】

【分析】先算算术平方根以及零指数募,再算加法,即可.

【详解】解:+(-1)°=2+1=3,

故答案为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实数的混合运算,掌握算术平方根以及零指数基是解题的关键.

12.埃及胡夫金字塔是古代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其底面是正方形,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底面正方形的

边长与侧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的比值是、6-1,它介于整数n和n+1之间,则n的值是.

【答案】1

【解析】

【分析】先估算出、后,再估算出、6-1即可完成求解.

【详解】解::、/=y2.236;

••.A/5-1弋1.236;

因为1.236介于整数1和2之间,

所以n=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算术平方根取值的估算,要求学生牢记、石的近似值或者能正确估算出、石的整数部

分即可;该题题干前半部分涉及到数学文化,后半部分为解题的要点,考查了学生的读题、审题等能力.

13.如图,圆。的半径为1,△ABC内接于圆0.若NA=60。,ZB=75%贝!)AB=.

【S答案】y/2

【解析】

【分析】先根据圆的半径相等及圆周角定理得出NAB<9=45°,再根据垂径定理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锐角

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即可

【详解】解:连接OB、OC、作OO_LA8

=60°

.".ZBOC=2ZA=120°

,/OB=OC

...NO8C=30°又NB=75°

/.ZABO=45°

在中,08=1

:.BD=COS45°X1=A^

•・・ODLAB

:.BD=AD=y/2

:.AB=y/2

故答案为:y/2

【点睛】本题考查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特殊角锐角三角函数、正确使用圆的性质及定理是解题关键

14.设抛物线y二+s+l)x+a,其中。为实数.

(1)若抛物线经过点(―1,m),贝llm=;

(2)将抛物线y二x2+(a+l)x+a向上平移2个单位,所得抛物线顶点的纵坐标的最大值是.

【答案】⑴.0⑵.2

【解析】

【分析】(1)直接将点(T.m)代入计算即可

(2)先根据平移得出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再根据抛物线顶点坐标得出顶点坐标的纵坐标,再通过配方得

出最值

【详解】解:(1)将代入y二+(a+1”+a得:

m=1-a—1+a=0

故答案为:0

(2)根据题意可得新的函数解析式为:y二、2+(a+1”+a+2

由抛物线顶点坐标4ac-b?\

得新抛物线顶点的纵坐标为:

4(a+2)-(a+1产

4

-a"+2a+7

4

_"2+1)+8

-4-

_47)2・8

-4-

7(a-1)2>0

.•.当。=1时,_(a_i)2+8有最大值为8,

,所得抛物线顶点的纵坐标的最大值是色_9

4-N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将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将点代入代入函数解析式、利用配方法求最值是常用的方法

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

15.解不等式:得与>Q.

【答案】x>4

【解析】

【分析】利用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即可解答.

详解】>°,

(xT)-S>0,

xT-3>0,

x>1+3,

x>4-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熟练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6.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的网格中,△ABC的顶点均在格点(网格线的交点)上.

(1)将△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A1B1C1,画出△A1B1C1;

(2)将(1)中的△A1B1C1绕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A2B2C1,画出△A2B2C1.

【答案】(1)作图见解析;(2)作图见解析.

【解析】

【分析】(1)利用点平移的规律找出Ai、Bi、Cn然后描点即可;

(2)利用网格特点和旋转的性质画出点A2,B2即可.

【详解】解:(1)如下图所示,△A1B1C1为所求;

(2)如下图所示,△A2B2C1为所求;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作图和旋转作图,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

17.学生到工厂劳动实践,学习制作机械零件.零件的截面如图阴影部分所示,已知四边形AEF。为矩形,

点8、C分别在EF、。尸上,ZABC=90°.ZBAD=53。,AB=10cm,BC=6cm,求零件的截面面积.参

考数据:sin53°0.80,cos53°弋0.60.

I―••••••••

//

【答案】53.76cm2

【解析】

【分析】首先证明NEBA=ZBCF=53。,通过解Rt△ABE和Rt△BCF,求出AE,BE,CF,BF,再根据

S四边形ABCD=S矩形AEFD-S△ABE-S△BCF计算求解即可•

【详解】解:如图,

1/四边形AEED为矩形,ZBAD=53。,

:.EF//AB,ZEFD=90°

ZEBA=53°

ZABC=90°.

ZEBA+ZFBC=90°,

ZEFD=90°

ZFBC+ZBCF=90°

/.ZEBA=ZBCF=53°

在Rt△ABE中,AB=10cm.

AE

sin53°=—AB^0.8

/.AE=AB-sin53°=8(cm)

又BE

^cos53°=/V0.6

AD

BE=AB-cos53°=6(cm)

同理可得24、,】8.、

,BF=BC-sin53°=yz(cm)CF=BC-cos53°=T-(cm)

S四边形ABCD=S矩形AEFD-S△ABE-S△BCF

/24、】12418

=8x(6+y)-gx8Xxyxy

=53.76(cm2)

答:零件的截面面积为53.76C,M2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通过解Rt△ABE和Rt△BCF,求出AE,BE,CF,Bb的长是解

答此题的关键.

18.某矩形人行道由相同的灰色正方形地砖与相同的白色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排列而成,图1表示此人行道

的地砖排列方式,其中正方形地砖为连续排列.

[观察思考]

当正方形地砖只有1块时,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有6块(如图2);当正方形地砖有2块时,等腰直角三角

形地砖有8块(如图3);以此类推,

弗•・一至

■1B2B3

[规律总结]

(1)若人行道上每增加1块正方形地砖,则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增加块;

(2)若一条这样的人行道一共有〃(“为正整数)块正方形地砖,则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的块数为(用

含〃的代数式表示).

[问题解决]

(3)现有2021块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若按此规律再建一条人行道,要求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剩余最少,

则需要正方形地砖多少块?

【答案】(1)2;(2)2n+4;(3)W08块

【解析】

【分析】(1)由图观察即可;

(2)由每增加一块正方形地砖,即增加2块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再结合题干中的条件正方形地破只有F

块时,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有6块,递推即可;

(3)利用上一小题得到的公式建立方程,即可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剩余最少时需要正方形地砖的数量.

【详解】解:(1)由图可知,每增加一块正方形地砖,即增加2块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

故答案为:2;

(2)由(1)可知,每增加一块正方形地砖,即增加2块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

当正方形地砖只有1块时,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有6块,即2+4;

所以当地砖有〃块时,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有(2n+4)块;

故答案为:2n+4;

(3)令2n+4=2021贝(In=1008.5

当n=1002时,2n+4=2020

此时,剩下一块等腰直角三角形地砖

需要正方形地砖1008块.

【点睛】本题为图形规律题,涉及到了一元一次方程、列代数式以及代数式的应用等,考查了学生的观察、

发现、归纳以及应用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发现规律,并能列代数式表示其中的规律等.

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20分)

19.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0)与反比例函数6的图象都经过点A(m,2).

y-x

(1)求我,m的值;

(2)在图中画出正比例函数y=心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写出正比例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时X的取值

【答案】(1)k,m的值分别是2和3;(2)<x<o或x>3

3

【解析】

【分析】(1)把点A(m,2)代入、,6求得机的值,从而得点A的坐标,再代入y=kx(k丰0)求得左值

即可;

(2)在坐标系中画出y=kx的图象,根据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6图象的两个

交点坐标关于原点对称,求得另一个交点的坐标,观察图象即可解答.

【详解】(1)将A(m,2)代入V_6得,6,

y_xN-m

m=3>

/.A(3,2),

将A(3,2)代入y=kx得2=3k,

,,2,

,•k-§

Jk,m的值分别是溃口3.

(2)正比例函数2的图象如图所示,

y-诂

•.•正比例函数y=kx(k丰0)与反比例函数2的图象都经过点A(3,2),

)-X

.•.正比例函数丫=kx(k*0)与反比例函数6的图象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3,-2),

y-x

由图可知:正比例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时x的取值范围为七<X<0或x>3.

【点睛】本题是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综合题,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0.如图,圆。中两条互相垂直的弦28,8交于点£

(1)例是。的中点,OM=3,8=12,求圆。的半径长;

(2)点尸在上,旦CE=EF,求证:AF±BD.

【答案】(1)3、/三;(2)见解析.

【解析】

【分析】(1)根据朋是CD的中点,。例与圆O直径共线可得OM±CD,OM平分CD,则有MC=6,利用

勾股定理可求得半径的长;

(2)连接AC,延长AF交8。于G,根据CE=EF,AE±FC,可得AF=AC,Zl=N2,利用圆周角定

理可得N2=ND,可得Nl=ND,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可证得NAGB=90°)即有AFJLBD.

【详解】(1)解:连接OC,

:例是的中点,。/»与圆。直径共线

-'.OM±CD,0M平分CD,

ZOMC=90°

•/CD=12

MC=6.

在Rt△OMC中.

OC=^/MC2+OM2

=

=3\/5

.•.圆。的半径为34

(2)证明:连接/C,延长4尸交包?于G.

•/CE=EF,AE±FC

/.AF=AC

又:CE=EF

Zl=Z2

S

N2=ND

Zl=ZD

在Rt△BED中

ND+ZB=90°

Zl+ZB=90°

ZAGB=90°

/.AF±BD

G

【点睛】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熟练应用相

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六、(本题满分12分)

21.为了解全市居民用户用电情况,某部门从居民用户中随机抽取100户进行月用电量(单位:kW-h)调

查,按月用电量50〜100,100〜150,150〜200,200-250,250-300,300〜350进行分组,绘制频数分

布直方图如下:

r

(1)求频数分布直方图中X的值;

(2)判断这100户居民用户月用电量数据的中位数在哪一组(直接写出结果);

(3)设各组居民用户月平均用电量如表:

组别50〜100100—150150〜200200〜250250〜300300〜350

月平均用电量(单位:kW-h)75125175225275325

根据上述信息,估计该市居民用户月用电量的平均数.

【答案】(1)22;(2)150~200;(3)186kw-h

【解析】

【分析】(1)利用100减去其它各组的频数即可求解;

(2)中位数是第50和51两个数平均数,第50和51两个数都位于月用电量150〜200的范围内,由此即

可解答;

(3)利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即可解答.

【详解】(1)100-(12+18+30+12+6)=22

x=22

(2)•.•中位数是第50和51两个数的平均数,第50和51两个数都位于月用电量150〜200的范围内,

•••这100户居民用户月用电量数据的中位数在月用电量150〜200的范围内;

(3)设月用电量为y,

,75*12+125x18+175乂30+225*22+275*12+325*6

y=--------------------------------------------

_900♦2250+5230+4950+3300+195c

-100-

=186(kw­h)

答:该市居民用户月用电量的平均数约为186kw.h.

【点睛】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中位数及加权平均数的知识,正确识图,熟练运用中位数及加权平

均数的计算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七、(本题满分12分)

22.已知抛物线y=ax2_gx+i(a去0)的对称轴为直线X=1.

(1)求。的值;

(2)若点M(xi,yi),N(x2,、2)都在此抛物线上,且一1<xi<0,1<X2<2.比较yi与丫2的大小,

并说明理由;

(3)设直线y=m(m>0)与抛物线丫=ax2_sx+】交于点A、B,与抛物线y=3(x—l)2交于点C,D,求线

段与线段CD的长度之比.

【答案】(1)a=1!(2)yi>y2,见解析;(3)

【解析】

分析】(1)根据对称轴_上,代值计算即可

(2)根据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分析即可得出结果

(3)先根据求根公式计算出x=1±、/益,再表不出AB=|%/m+1—(-A/m+1)|,CD=|xi-K2|=_2生,

一3

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1)由题意得:、.无

X-W-1

a=1

(2)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二1,且a=1>0

・•.当xv1时,y随工的增大而减小,

当X>1时,),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一1Vx】V1时,V随尤1的增大而减小,

x=—1时,y=4,x=0时,y=1

/.1<yi<4

同理:1<X2<2时,>2随X2的增大而增大

•/x=1时,y=0-

x=2时,y=1

0<Y2<1

..yi>y2

⑶令x2«2x+i二巾

X2-2X+(1-m)=0

A=(々)2y・1・(l-m)

=4m

xi=+1X2=^\/ni+1

AB=|\/in+1-(-^\/m+1)|

=2%/m

令3(xT)2二m

、pm

・・(zx-4)-=-

y/3my/3m

X]=-J-+1X2=『一+1

/.CD=|XT|二2后

-3

・竺

,*CD

/.A3与CO的比值为相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对称轴、函数的交点、正确理解二次函数的

性质是关键,利用交点的特点解题是重点

八、(本题满分14分)

23.如图1,在四边形A8CO中,/ABC=NBCD,点上在边BC上,且AE〃CD,DE//AB,作CF〃AD交线段

4E于点尸,连接8兄

(1)求证:△ABFW△EAD;

(2)如图2,若AB=9,CD=5,NECF=NAED,求8E的长;

(3)如图3,若BF的延长线经过AO的中点M,求些的值.

EC

【答案】(1)见解析;(2)6;(3)1+^/2

【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