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知识点和练习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知识点和练习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知识点和练习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知识点和练习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知识点和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知识点和练习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高二化学教学资料(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辅导教师:钟才斌学校:姓名:教师评价: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2(1)符号:?H(2)单位:kJ/mol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H为“-”或?H<0为“+”或?H>0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常见的放热反应:?所有的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大多数的化合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生石灰和水反应?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晶体Ba(OH)?8HO与NHCl?大多数的分解反应224?以H、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铵盐溶解等2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三、燃烧热1(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注意以下几点:?研究条件:101kPa?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四、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2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O(l)ΔH=,57.3kJ/mol2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1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五、盖斯定律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例1:?P(s,白磷)+5O(g)=PO(s);?H=-2983.2kJ/mol424101?P(s,红磷)+5/4O(g)=1/4PO(s);?H=-738.5kJ/mol24102则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例2: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C(s)+O(g)=CO(g)?H=-393.5kJ/mol221(2)CHCOOH(l)+2O(g)=2CO(g)+2HO(l)?H=-870.3kJ/mol32222(3)H(g)+1/2O(g)=HO(l)?H=-285.8kJ/mol2223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2C(s)+2H(g)+O(g)=CHCOOH(l)223例3、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1)CHCOOH(l)+2O=2CO(g)+2HO(l)3222;?H1,,870.3kJ/mol(2)C(s),O(g)=CO(g);ΔH=,393(5kJ,mol222(3)H(g)+O(g)=HO(l);?H,,285.8kJ/mol2223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2C(s)+2H(g),O(g)=CHCOOH(l);ΔH=,223练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C-12,N-14,Na-23,Al-27,Cl-35.5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天然气?煤?海洋能?石油?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A.????B.?????C.??????D.??????2、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1-1A.已知2H(g)+O(g)=2HO(g)ΔH=-483.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222-1B.已知NaOH(aq)+HCl(aq)=NaCl(aq)+HO(l)ΔH=-57.4kJ?mol,则含2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28.7kJ的热量C.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则A的能量一定高于C的能量D.已知2C(s)+2O(g)=2CO(g)ΔH=a、2C(s)+O(g)=2CO(g)ΔH=b,则a>b22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1molHSO和1molBa(OH)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242C.在101kPa时,1mol碳燃烧放出的热量就是碳的燃烧热D.在化学反应中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2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4、在常温常压下已知:4Fe(s)+3O(g)=2FeO(s)ΔH22314Al(s)+3O(g)=2AlO(s)ΔH22322Al(s)+FeO(s)=AlO(s)+2Fe(s)ΔH23233则ΔH与ΔH和ΔH间的关系正确的是()。312A.ΔH=(ΔH+ΔH)B.ΔH=ΔH-ΔHC.ΔH=2(ΔH+ΔH)D.ΔH=(ΔH-ΔH)3123213123215、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A.金属铝溶于稀硫酸中:Al+2H=Al+H?2+2,B.碳酸钙溶于稀硝酸中:CO+2H=HO+CO?223,2,C.醋酸钠水溶液中通入足量CO:2CHCOO+CO+HO=2CHCOOH+CO232233,,D.少量Cl通入KI溶液中:Cl+2I=2Cl+I222-16、已知在101kPa时:CH(g)+2O(g)=CO(g)+2HO(g)ΔH=-820kJ?mol,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4222A.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关系可用上图表示B.CH的燃烧热是820kJ4C.11.2L(标准状况下)CH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410kJ热量4D.该反应发生断裂的化学键只有极性键7、设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8A.在18gO中含有N个氧原子2AB.1mol羟基中电子数为10NAC.在反应KIO+6HI=KI+3I+3HO中,每生成3molI转移的电子数为6N3222AD.常温常压下,22.4L乙烯中C—H键数为4NA8、在C(s)+CO(g)=2CO(g)反应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2?升高温度?增加碳的量?恒容通入CO?恒压下充入N?恒容下充入N?恒容通入CO222A.???B.???C.???D.???9、生活里和化学实验中采取的很多措施都是与反应速率有关的,下列采取的措施及其为了减慢反应速率的是()。A.实验室制H加少量胆矾,控制反应速率2B.向工业橡胶中加入硫实验室通常将两种块状或颗粒状的固体药品研细,并混合均匀再进行反应C.D.实验室用KClO制氧气常加入MnO作催化剂3210、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A.v(W)=3v(Z)B.2v(X)=3v(Z)C.2v(X)=v(Y)D.3v(W)=2v(X二、双项选择题11、一定温度下,能够说明反应2NO(g)N(g)+O(g)已达到平衡的是()22A、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B、NO、N、O的浓度保持不变22C、NO分解的速率和NO生成的速率相等D、单位时间内分解4molNO,同时生成2molN2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依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于直接测定的反应焓变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当碰撞的分子有足够的能量和适当的取向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D、对任何反应来说,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越明显3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黄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少-1-1B.氢气燃烧热为285.8kJ?mol,则氢气燃烧热化学方程式为:2H(g)+O(g)=2HO(l)ΔH=-285.8kJ?mol222C.Ba(OH)?8HO(s)+2NHCl(s)=BaCl(s)+2NH(g)+10HO(l)ΔH<0224232-1D.中和热为57.3kJ?mol,将含0.5molHSO的浓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2414、石墨与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工业上常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的反应原理生产人造钻石。已知12g石墨完全转化成金刚石时需要吸收EkJ的能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B.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C.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多D.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三、非选择题15、(12分)(1)(6分)反应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原因是。(2)已知有一组数据:破坏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436kJ能量;破坏1/2mol氧气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249kJ的能量;形成水分子中1molH—O键能够释放463kJ能量。下图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请将图中?、?、?的能量变化的数值,填在下边的横线上。?kJ?kJ?kJ16(12分)(1)(4分)氨气催化氧化生产硝酸,硝酸厂常用催化还原法处理尾气:催化剂存在时用H将NO还22原为N。2-1已知:2H(g)+O(g)=2HO(g)ΔH=-483.6kJ?mol222-1N(g)+2O(g)=2NO(g)ΔH=+67.7kJ?mol222则H还原NO生成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2(2)(8分)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是化学工业中极为重要的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N(g)+3H(g)=2NH(g)223-1ΔH=-92kJ?mol。请回答下列问题:?取1molN(g)和3molH(g)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9222kJ(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若加入催化剂,ΔH(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已知:分别破坏1molN?N键、1molH—H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946kJ、436kJ,则破坏1molN—H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kJ。4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高二化学教学资料(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辅导教师:钟才斌学校:姓名:教师评价:一、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v)?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影响因素:??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决定因素,?条件因素(外因):反应所处的条件2.※注意:(1)、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固体和液体,由于压强的变化对浓度几乎无影响,可以认为反应速率不变。(2)、惰性气体对于速率的影响?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但是各分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恒温恒体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二、化学平衡(一)1.定义:化学平衡状态: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更组成成分浓度不再改变,达到5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2、化学平衡的特征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应)等(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动(动态平衡)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3、判断平衡的依据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和依据mA(g)+nB(g)pC(g)+qD(g)例举反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分数一定平衡混合物体系中?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质量分数一定平衡各成分的含量?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平衡?总体积、总压力、总物质的量一定不一定平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molA同时生成mmolA,即V(正)=V(逆)平衡正、逆反应?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molB同时消耗了pmolC,则V(正)=V(逆)平衡速率的关系?V(A):V(B):V(C):V(D)=m:n:p:q,V(正)不一定等于V(逆)不一定平衡?在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B,同时消耗了qmolD,因均指V(逆)不一定平衡?m+n?p+q时,总压力一定(其他条件一定)平衡压强?m+n=p+q时,总压力一定(其他条件一定)不一定平衡混合气体平均相?Mr一定时,只有当m+n?p+q时平衡对分子质量Mr?Mr一定时,但m+n=p+q时不一定平衡任何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一定时(其他不变)温度平衡体系的密度密度一定不一定平衡其他如体系颜色不再变化等平衡(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2)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3)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也减小,V,V也减小,但是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正减小逆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_大_的方向移动。2、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方向移动。6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影响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缩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增大方向移动。注意:(1)改变压强不能使无气态物质存在的化学平衡发生移动(2)气体减压或增压与溶液稀释或浓缩的化学平衡移动规律相似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由于使用催化剂对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是等同的,所以平衡不移动。但是使用催化剂可以影响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5.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浓度),平衡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三、化学平衡常数(一)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比值。符号:K(二)使用化学平衡常数K应注意的问题:1、表达式中各物质的浓度是变化的浓度,不是起始浓度也不是物质的量。2、K只与温度(T)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3、反应物或生产物中有固体或纯液体存在时,由于其浓度是固定不变的,可以看做是“1”而不代入公式。4、稀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有水参加,水的浓度不必写在平衡关系式中。(三)化学平衡常数K的应用:1、化学平衡常数值的大小是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K值越大,说明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越大,它的正向5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高。反之,则相反。一般地,K>10时,该反应就进行得基本完全了。2、可以利用K值做标准,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时向何方进行建立平衡。(Q:浓度积)Q〈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Q〉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3、利用K值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温度升高,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温度升高,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四、等效平衡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定温、定容或定温、定压),只是起始加入情况不同的同一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任何相同组分的百分含量均相同,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为等效平衡。2、分类(1)定温,定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第一类: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的可逆反应:必须要保证化学计量数之比与原来相同;同时必须保证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边的物质的量与原来相同。第二类: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来相同即可视为二者等效。(2)定温,定压的等效平衡只要保证可逆反应化学计量数之比相同即可视为等效平衡。7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五、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1-1(1)熵:物质的一个状态函数,用来描述体系的混乱度,符号为S.单位:J•••mol•K(2)体系趋向于有序转变为无序,导致体系的熵增加,这叫做熵增加原理,也是反应方向判断的依据。.(3)同一物质,在气态时熵值最大,液态时次之,固态时最小。即S(g)〉S(l)〉S(s)2、反应方向判断依据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判读依据为:ΔH-TΔS〈0,反应能自发进行;ΔH-TΔS=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ΔH-TΔ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注意:(1)ΔH为负,ΔS为正时,任何温度反应都能自发进行(2)ΔH为正,ΔS为负时,任何温度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练习–3+2某同学为了验证Fe是否能氧化HSO生成了SO,他用50mL0.1mol/LFeCl溶液吸收制取SO气体的尾气,23432进行以下实验:–2(1)检验吸收液中的SO:,4–3+2证明Fe能够把HSO氧化成SO。234(2)请配平并完成上述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2FeCl+SO+=2FeCl+HSO+2HCl,32224反应中的氧化产物是(写化学式)。––+3+2+2(3)吸收液中除了含有H、Cl、SO以外,对其它成份(Fe、Fe、HSO)的可能组合进行探究:423?提出假设。3+2+假设1:溶液中存在Fe、Fe;假设2:溶液中存在;2+假设3:溶液中存在Fe而不存在HSO(二者恰好完全反应)。23?设计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假设。请在表中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可以不填满)。限选实((-1-1,,验试剂和仪器:试管、滴管、0.1moLLKMnO、0.1moLLKSCN溶液、品红稀溶液。4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用试管取样品溶液2~3mL,再用滴管取若出现血红色,则假设1成立;若未出现血红色,则假设2或假设3成立。步骤2:结合步骤1的现象和结论,8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高二化学教学资料(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辅导教师:钟才斌学校:姓名:教师评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C-12,N-14,Na-23,Al-27,Cl-35.5Mg-2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设阿伏加德罗常数(N)的数值为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A.3molNO与足量H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22AB.在标准状况下22.4LCH与18gHO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N42AC.常温常压下,22.4L的NO和NO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n224AD.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2、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g),B(g)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22A(2υ(A),υ(AB)正逆2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B的同时,生成nmol的B2D(A、B、AB的反应速率比为1:1:2的状态223、已知:C(s,金刚石)=C(s,石墨)?H,,1.9KJ/molC(s,金刚石)+O(g)=CO(g)?H;C(s,石墨)+O(g)=CO(g)?H221222根据上述反应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H=?HB(?H>?H1212C(?H<?HD(金刚石比石墨稳定122,,,,2,,4、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共含有大量的Cu、K、H、NO、CO、OH。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乙33烧杯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2,,,,2,,A(Cu、H、NOB(K、CO、OH332,,,,,,C(CO、OH、NOD(K、H、NO3335、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关于推断Y、Z、M的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Y>Z>M,,,,B(离子半径:M>Z>YC(Z和M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Z<HM2D(Y、Z、M三种元素中,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6、设C(g),CO(g)2CO(g);?H,0,反应速率为,,21N,3H2NH;?H,0反应速率为,,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和,的变化情况为()223212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小C(增大,减小D(减小,增大7、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A(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B(以同样程度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C(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D(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O)C(CO)?C(H28、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2C(CO)?C(H)22确的是()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浓度一定减小2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催化剂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OCO,H222高温9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9、0.1mol/L的CHCOOH溶液中,CHCOOHCH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333A.加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少量0.1mol/L盐酸,溶液中c(H)减小D.加入少量CH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310、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题图10的是()(CO(g),2NH(g)CO(NH)(s),HO(g);?H,0A23222B(CO(g),H(g)CO(g),HO(g);?H,0222(CHCHOH(g)CH=CH(g),HO(g);?H,0C32222D(2CHCHCH(g),O(g)2CHCH=CH(g),2HO(g);?H,0652326522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1、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已达平衡的反应C(s),HO(g)CO(g),H(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22动B、已达平衡的反应N(g),3H(g)2NH(g),当增大N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的转化率22322一定减小C、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容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D、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容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12、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CO(g)+HO(g)CO(g)+H(g)ΔH<0,下列对图像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222A.图?研究的是t时增大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0B.图?研究的是t时增大压强(缩小体积)或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0C.图?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使用了催化剂D.图?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10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3、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某一反应,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B、t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2C、t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3D、t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114、同温下100mL0.01mol/L的醋酸溶液与10mL0.1mol/L的醋酸溶液相比,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A.中和时所需NaOH物质的量B.电离程度+C.H的物质的量D.CHCOOH的物质的量3四、非选择题15、(16分)(1)由金红石(TiO)制取单质Ti,涉及的步骤为:2-1已知:?C(s)+O(g)=CO(g)ΔH=,393.5kJ?mol22-1?2CO(g)+O(g)=2CO(g)ΔH=,566kJ?mol22-1?TiO(s)+2Cl(g)=TiCl(s)+O(g)ΔH=+141kJ?mol2242则TiO(s)+2Cl(g)+2C(s)=TiCl(s)+2CO(g)的ΔH=____________________。224(2)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工业上一般采用如下反应合成甲醇:CO(g)+2H(g)CHOH(g)?H=xkJ,mol23?右图是反应时CO和CH0H的浓度,3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CO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υ(CO)=____。?下表所列数据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温度250?300?350?K2.040.270.012由表中数据判断x0(填“,”、“<”填“=”)?某温度下,将2molCO和6molH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2c(CO)=0.2mol/L,求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3)在稀氨水中存在平衡:NH,HONHHONH,OH,如进行下列操作,323?24,,,则NH、NH、H、OH浓度如何变化,试用“增大”“减小”“不变”填写。34,?通适量HCl气体时,(NH),(H)。cc3,,?加入少量NaOH固体时,c(NH),c(OH)。4,,?加入NHCl晶体时,c(NH),c(OH)。4411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6(12分)现有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也减小,则:(1)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________热反应,且m+n_________p(填“,”“=”“,”)。(2)减压时,A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3)若加入B(体积不变),则A的转化率_________;B的转化率_________cB()(4)若升高温度,则平衡时B、C的浓度之比将_________;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将_________cC()(5)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_________。(6)若B是有色物质,A、C均无色,则加入C(体积不变)时混合物颜色______;而维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氖气时,混合物颜色_______(填“变深”“变浅”或“不变”)。(7)若反应式中m+n=p,当压强增至一定时,A的转化率减小,此时B的状态是______-12-1417、(1)已知T?时,水的离子积Kw=1×10,25?时Kw=1×10?T?________(填“,”“=”“,”)25?,理由是_______,+?T?时,纯水中c(H)_______(填“,”“=”“,”)c(OH);向其中加入固体NaOH配成,1c(NaOH)=0.1moL?L,则PH=_______(2)实验表明,液态纯HSO的电离能力强于纯HNO,纯HSO导电能力强于纯水,又知液态电解质能象24324,+水一样发生自身电离(2HOHO,OH),且温度一定时,离子积为常数。23?写出纯HSO、纯HNO自身电离的反应方程式24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纯HSO中,主要的阴离子是HSO,而SO极少,原因是2444____________18(14分)纯碱、烧碱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向100mL2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充分反应后2将溶液蒸发结晶,得到一定量的白色固体。试设计实验确认该白色固体的成分。(1)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离子方程式:?向100mL2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2.24LCO2____________?向100mL2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____________(2)?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NaOH和NaCO;假设2:只有NaCO;假设3:只有NaHCO;23233假设4:____________。?基于假设1,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证明固体的成分是NaOH和NaCO。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23骤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及仪器:((,,,1111moL?LHCl溶液、1mol?LMgCl溶液、0.5moL?LBaCl溶液、22,11mol?LBa(OH)溶液、甲基橙试液、酚酞试液、试管、过滤装置。2(步骤可不填满也可增加)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步骤2:步骤3:12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高二化学教学资料(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辅导教师:钟才斌学校:姓名:教师评价:一、弱电解质的电离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混和物物质单质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如HCl、NaOH、NaCl、BaSO4纯净物电解质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极少数盐,水。如HClO、NH?HO、32化合物Cu(OH)、HO„„22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如SO、CO、CHO、CCl、CH=CH„„326126422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注意:?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SO、NH、CO等属于非电解质232?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全部电离,故BaSO为强电解质)444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3、电离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A、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B、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减弱电离。D、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有利于电离。5、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可逆符号弱酸的电离要分布写(第一步为主)6、电离常数: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一般用Ka表示酸,Kb表示碱。)+-+-表示方法:ABA+BKi=[A][B]/[AB]13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7、影响因素:a、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的本性决定。b、电离常数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受浓度变化影响,在室温下一般变化不大。C、同一温度下,不同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如:HSO>HPO>HF>CHCOOH>HCO>HS>HClO23343232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水电离平衡::+-水的离子积:K=c[H]?c[OH]W+--7+--1425?时,[H]=[OH]=10mol/L;K=[H]?[OH]=1*10W注意:K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则K值一定WWK不仅适用于纯水,适用于任何溶液(酸、碱、盐)W2、水电离特点:(1)可逆(2)吸热(3)极弱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14?酸、碱:抑制水的电离K〈1*10?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是吸热)W-14?易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K〉1*10W4、溶液的酸碱性和pH:(1)pH=-lgc[H+](2)pH的测定方法:酸碱指示剂:甲基橙、石蕊、酚酞。变色范围:甲基橙3.1~4.4(橙色)石蕊5.0~8.0(紫色)酚酞8.2~10.0(浅红色)PH试纸操作:玻璃棒蘸取未知液体在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即可。注意:?事先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广泛pH试纸只能读取整数值或范围三、混合液的pH值计算方法公式++1、强酸与强酸的混合:先求[H]混:将两种酸中的H离子物质的量相加除以总体积,再求其它+++[H]混=([H]V+[H]V)/(V+V)112212--2、强碱与强碱的混合:先求[OH]混:将两种酸中的OH离子物质的量相加除以总体积,再求其它---[OH]混,([OH]V+[OH]V)/(V+V)(注意:不能直接计算[H+]混)112212+-+-3、强酸与强碱的混合:先据H+OH==HO计算余下的H或OH2+++?H有余,则用余下的H数除以溶液总体积求[H]混;---?OH有余,则用余下的OH数除以溶液总体积求[OH]混,再求其它四、稀释过程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n1、强酸溶液:稀释10倍时,pH稀=pH原+n(但始终不能大于或等于7)n2、弱酸溶液:稀释10倍时,pH稀〈pH原+n(但始终不能大于或等于7)n3、强碱溶液:稀释10倍时,pH稀=pH原,n(但始终不能小于或等于7)n4、弱碱溶液:稀释10倍时,pH稀〉pH原,n(但始终不能小于或等于7)5、不论任何溶液,稀释时pH均是向7靠近(即向中性靠近);任何溶液无限稀释后pH均接近714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6、稀释时,弱酸、弱碱和水解的盐溶液的pH变化得慢,强酸、强碱变化得快。五、强酸(pH1)强碱(pH2)混和计算规律1、若等体积混合pH1+pH2=14则溶液显中性pH=7pH1+pH2?15则溶液显碱性pH=pH-0.32pH1+pH2?13则溶液显酸性pH=pH1+0.32、若混合后显中性pH1+pH2=14V酸:V碱=1:1〔14-()〕pH1+pH2pH1+pH2?14V酸:V碱=1:10练习1.纯水在10?和50?的pH,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A.前者大B.后者大C.相等D.不能确定2.下列措施能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的是()A.加热B.加入硫酸溶液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降温3.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4.能说明溶液呈中性的可靠依据是()+-A.pH,7B.c(H),c(OH)C.pH试纸不变色D.石蕊试液不变色5.下列溶液肯定显酸性的是()+含H的溶液B.能使酚酞呈无色的溶液A.-+C.pH<7的溶液D.c(OH)<c(H)的溶液-6.室温下,在pH=12的强碱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为()-7-1-6-1A.1.0×10mol•LB.1.0×10mol•L-2-1-12-1C.1.0×10mol•LD.1.0×10mol•L+-13-17.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mol?L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2-+2+-+--2--2-?K、Cl、NO、S?K、Fe、I、SO?Na、Cl、NO、SO3434+2+-+2+---?Na、Ca、Cl、HCO?K、Ba、Cl、NO33A(??B(??C(??D(??15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38.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Kw=3.8×10,则该温度时纯水的pH是()A.等于7B.小于7C.大于7D.无法确定时,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9.99?4()-14+-10-1A.此时水的离子积Kw=1×10B.水电离出的c(H)=1×10mol•L+2-C.水的电离程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c(Na)=c(SO)4+-10.25?时,水的电离可达到平衡:HO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OH)降低c+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不变w+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3D.将水加热,K增大,pH不变w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B(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1C(0.2mol•L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D(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12.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A.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B.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点在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C.将一小条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将一小条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13.取浓度相同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1-1A(0.01mol•LB(0.017mol•L-1-1C(0.05mol•LD(0.50mol•L14.(1)10mLpH,4的盐酸,稀释10倍到100mL时,pH,__________。(2)常温下,pH,5和pH,3的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_________。-1315.某温度(t?)时,水的K=10,则该温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______25?,理由是W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此温度下pH=11的NaOH溶液aL与pH=1的HSO溶液bL混合,24(1)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则a:b=_________;(2)若所得混合溶液pH=2,则a:b=__________。16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高二化学教学资料(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辅导教师:钟才斌学校:姓名:教师评价:六、酸碱中和滴定:1、中和滴定的原理—++-实质:H+OH=HO即酸能提供的H和碱能提供的OH物质的量相等。22、中和滴定的操作过程,1)滴定管的刻度,O刻度在上,往下刻度标数越来越大,全部容积大于它的最大刻度值,因为下(端有一部分没有刻度。滴定时,所用溶液不得超过最低刻度,不得一次滴定使用两滴定管酸(或碱),也不得中途向滴定管中添加。滴定管可以读到小数点后一位。(2)药品: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3)准备过程:(准备:检漏、洗涤、润洗、装液、赶气泡、调液面。(洗涤:用洗液洗?检漏:滴定管是否漏水?用水洗?用标准液洗(或待测液洗)?装溶液?排气泡?调液面?记数据V(始)(4)试验过程3、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c(HCl)V(HCl),c(NaOH),原理:V(NaOH)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V(HCl)c(NaOH)药品不纯(如NaOH中含NaO)增大偏高2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把水倒净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液润洗增大偏高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增大偏高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减小偏低用移液管量取25mL待测时将残液吹出增大偏高内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增大偏高尖嘴未充满标准液就开始滴定增大偏高滴定时部分标准液附在锥形瓶壁上增大偏高滴定时摇匀或HCl成股流下减小偏低滴前仰视读数,滴后俯视读数减小偏低用酚酞做指示剂,当红色褪成无色,反滴一滴无颜色变化增大偏高七、盐类的水解(只有可溶于水的盐才水解)+-1、盐类水解: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2、水解的实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破坏水的电离,是平衡向右移动,促进水的电离。3、盐类水解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弱都水解,同强显中性。17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多元弱酸根,浓度相同时正酸根比酸式酸根水解程度大,碱性更强。(如:NaCO,NaHCO)2334、盐类水解的特点:(1)可逆(与中和反应互逆)(2)程度小(3)吸热5、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温度:温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水解吸热,越热越水解)?浓度: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越稀越水解)?酸碱: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H促进阴离子水解而抑制阳离子水解;OH促进阳离子水解而抑制阴离子水解)(6、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只电离不水解:如HSO显酸性4--?电离程度,水解程度,显酸性(如:HSO、HPO)324--2-?水解程度,电离程度,显碱性(如:HCO、HS、HPO)347、双水解反应:(1)构成盐的阴阳离子均能发生水解的反应。双水解反应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有的甚至水解完全。使得平衡向右移。3+3+2--2--2--2--+2--(2)常见的双水解反应完全的为:Fe、Al与AlO、CO(HCO)、S(HS)、SO(HSO);S与NH;CO(HCO)23333433+与NH其特点是相互水解成沉淀或气体。43+2-双水解完全的离子方程式配平依据是两边电荷平衡,如:2Al+3S+6HO==2Al(OH)?+3HS?2328、水解平衡常数(K)h对于强碱弱酸盐:K=Kw/Ka(Kw为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a为该条件下该弱酸根形成的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h对于强酸弱碱盐:K=Kw/KKw为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为该条件下该弱碱根形成的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hbb电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多元弱酸(多元弱酸盐)的电离(水解)的书写原则:分步书写注意:不管是水解还是电离,都决定于第一步,第二步一般相当微弱。2、多元弱碱(多元弱碱盐)的电离(水解)书写原则:一步书写八、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基本原则:抓住溶液中微粒浓度必须满足的三种守恒关系:?电荷守恒::任何溶液均显电中性,各阳离子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的乘积之和,各阴离子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的乘积之和?物料守恒:(即原子个数守恒或质量守恒)某原子的总量(或总浓度),其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所有微粒的量(或浓度)之和+-?质子守恒:即水电离出的H浓度与OH浓度相等。九、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1、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一些常见知识(1)溶解度小于0.01g的电解质称难溶电解质。-5+-7-5(2)反应后离子浓度降至1*10以下的反应为完全反应。如酸碱中和时[H]降至10mol/L<10mol/L,-5故为完全反应,用“=”,常见的难溶物在水中的离子浓度均远低于10mol/L,故均用“=”。(3)难溶并非不溶,任何难溶物在水中均存在溶解平衡。18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4)掌握三种微溶物质:CaSO、Ca(OH)、AgSO4224(5)溶解平衡常为吸热,但Ca(OH)为放热,升温其溶解度减少。2(6)溶解平衡存在的前提是:必须存在沉淀,否则不存在平衡。2、溶解平衡方程式的书写+2-注意在沉淀后用(s)标明状态,并用“”。如:AgS(s)2Ag(aq)+S(aq)23、沉淀生成的三种主要方式1)加沉淀剂法:K越小(即沉淀越难溶),沉淀越完全;沉淀剂过量能使沉淀更完全。(sp(2)调pH值除某些易水解的金属阳离子:如加MgO除去MgCl溶液中FeCl。23(3)氧化还原沉淀法:(4)同离子效应法4、沉淀的溶解:沉淀的溶解就是使溶解平衡正向移动。常采用的方法有:?酸碱;?氧化还原;?沉淀转化。5、沉淀的转化:溶解度大的生成溶解度小的,溶解度小的生成溶解度更小的。AgNO如:AgCl(白色沉淀)AgBr(淡黄色)AgI(黄色)AgS(黑色)326、溶度积(K)SP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电解质溶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n+m-2、表达式:AmBn(s)mA(aq)+nB(aq)n+mm-nK[c(A)]•[c(B)]SP=3、影响因素:外因:?浓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4、溶度积规则Q(离子积)〉K有沉淀析出;,CSPQK平衡状态;,C=SPQ〈K未饱和,继续溶解,CSP练习1.如下对“难溶”的理解正确的是()A.在水中难溶的物质,在其他溶剂中也是难溶的B.难溶就是绝对不溶C.难溶就是溶解度相对较小,没有绝对不溶于水的电解质D.如果向某溶液中加入另一种试剂时,生成了难溶性的电解质,则说明原溶液中的相应离子已基本沉淀完全19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2.在含有浓度均为0.01mol•L的Cl、Br、I离子的溶液中,缓慢加入AgNO稀溶液,析出三种沉淀的先后3顺序是()AgBr、AgIB.AgI、AgBr、AgClA.AgCl、C.AgBr、AgCl、AgID.三种沉淀同时析出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B.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5-1C.当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0mol•L时就认为沉淀完全D.习惯上将溶解度小于0.01g的电解质称为难溶电解质4.除去NaCl溶液中MgC1、CaC1的方法是()22A.将样品溶于蒸馏水,加入过量NaOH过滤后,加盐酸蒸发B.将样品溶于蒸馏水,加入过量NaCO过滤后,加盐酸蒸发23C.将样品溶于蒸馏水,加入过量Ca(OH)过滤,然后加过量NaCO过滤,在滤液中加过量盐酸后蒸发2232+2+D.用半透膜有选择地除去Ca、Mg5.下列关于溶解平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B.达到溶解平衡时,物质沉淀和溶解的速率相同C.达到溶解平衡时,升高温度平衡将向溶解方向移动D.达到溶解平衡时,加入其他物质,溶解平衡一定不移动6.有关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A.AgCl沉淀的生成和溶解仍在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B.AgCl不溶于水,溶液中没有Cl和AgC.升高温度,AgCl的溶解度增大,K增大spD.向AgCl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AgCl的溶解度和K都不变sp7.在一定温度下,向AgI的饱和溶液中:(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若加入AgNO固体,c(I)。3+(2)若加入更多的AgI固体,则c(Ag)。-(3)若加入固体AgBr,c(I)。-1815.已知常温下FeS的K=6.25×10。sp-3(1)常温下FeS的溶解度为多少g,(设饱和溶液的密度为1g•cm)-12+(2)在常温下将过量FeS投入到0.10mol•L的NaS溶液中,则平衡时c(Fe)为多少,220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高二化学教学资料(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辅导教师:钟才斌学校:姓名:教师评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Ba: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咖喱是一种烹饪辅料,若白衬衣沾上咖喱汁后,用普通肥皂洗涤该污渍时会发现,黄色污渍变为红色。经水漂洗后红色又变为黄色。据此现象,你认为咖喱汁与下列何种试剂可能有相似的化学作用()A(品红溶液B(石蕊溶液C(氯水D(KI一淀粉溶液2(有一支50mL酸式滴定管中盛盐酸,液面恰好在amL刻度处,把管内液体全部放出,盛入量筒内,所得液体体积一定是()A(amLB((50―a)mLC(大于(50―a)mLD(大于amL3(在0.01mol/L醋酸中加入少量硫酸后,其变化结果是()A(氢离子浓度变小B(醋酸分子的浓度减小C(酸性减小,pH变大D(醋酸根离子浓度变小4(为了同时对某农作物施用分别含N、P、K三中元素的化肥,对于给定的化肥:?KCO、?KCl、?Ca(HPO)、23242?(NH)SO、?氨水,最合适的组合是()424A(???B(???C(???D(???5(下列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NH,HONH?HO,HB(Br,HOHBr,OH42322,,,,32C(CO,2HOHCO,2OHD(Fe,3HOFe(OH)?,3H322323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B(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C(强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一定大于弱电解质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大于弱电解质+(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NH浓度最大的是()74A(NHClB(NHHSOC(CHCOONHD(NH?HO44434328(pH相等的盐酸溶液和醋酸溶液都稀释相同的倍数后,pH的大小关系是()A(盐酸>醋酸B(醋酸>盐酸C(盐酸==醋D(无法判断21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9(下列事实可证明氨水是弱碱的是()A(氨水能跟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B(铵盐受热易分解C(0.1mol/L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D(0.1mol/L氯化铵溶液的pH为510(将pH=1的盐酸平均分成2份,1份加适量水,另1份加入与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适量NaOH溶液后,pH都升高了1,则加入的水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A(9:11B(10:9C(11:1D(12:1,,,,,,,+3211(将?H、?Cl、?Al、?K、?S、?OH、?NO、?NH分别加入HO中,基本上不影响水342的电离平衡的离子是()A(?????B(????C(??D(???12(已知次氯酸是比碳酸还弱的酸,反应Cl+HOHCl+HClO达到平衡后,要使HClO浓度增大,可22加入()A(NaSO固体B(水C(CaCO固体D(NaOH固体233,,1413(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mol/L,则此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3++++A(Al、Na、NO、ClB(K、Na、Cl、NO33,,,,++++2C(K、Na、Cl、AlOD(K、NH、SO、NO244314(下列四种溶液(1)pH=0的盐酸溶液(2)0.1mol/L的盐酸溶液(3)0.01mol/L的NaOH(4)pH=11的+NaOH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H)浓度之比()A(1:10:100:1000B(0:1:11:11C(14:13:12:11D(100;10:1:0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5(下列错误操作中,能造成中和滴定结果偏低的是()A.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B.盛标准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未排除就开始滴定C.往锥形瓶中加待测液时,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D.振荡时锥形瓶中液滴飞溅出来,,2+2+16(在平衡体系Ca(OH)(s)Ca(aq)+2OH(aq)中,能使c(Ca)减小,而使c(OH)增大的是()2A(加入少量MgCl固体B(加入少量NaCO固体223C(加入少量KCl固体D(加入少量Ba(OH)固体217(将pH,11NaOH溶液和pH,3的甲酸溶液以等体积混合后,对所得溶液,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A(c(HCOO),c(Na)B(c(HCOO),c(Na),,,,C(c(OH),c(HCOO)D(c(OH),c(HCOO)22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8(液氨与水的电离相似,存在关微弱的电离:2NH+NHNH+NH。对该体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3342()+—A(液氨中c(NH)与c(NH)的乘积为一常数42+—B(液氨电离达到平衡时,c(NH)=c(NH)=c(NH)342+—C(只要不加入其它物质c(NH)=c(NH)42+—D(液氨中存在NH、NH、NH、HO、NH?HO等粒子。34223219(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pH,7的NHCl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4,,,+c(Cl),c(NH),c(H),c(OH)4+--+B(10mL0.1mol/LNHCl溶液5mL0.2mol/LNaOH溶液混合:c(Na)=c(Cl)>c(OH)>c(H)4C(相同温度和浓度的钾盐溶液中,酸式盐的pH一定小于正盐的pHD(常温下,同浓度的NaS与NaHS溶液相比,NaS溶液的pH大2220.下列物质的溶液加热蒸发至干、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不相同的是()A(FeCl、FeClB(FeCl、Fe(SO)232243C(NaAlO、AlClD(Mg(HCO)、MgCl2332221((12分)用中和滴定法测定烧碱的纯度,若烧碱中不含有与酸反应的杂质,试根据实验回答:(1)准确称取4.1g烧碱样品,所用主要仪器是。(2)将样品配成250mL待测液,需要的仪器有。(3)取10.00mL待测液,用量取。-1(4)用0.2010mol?L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烧碱溶液,滴定时手旋转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手不停地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直到滴定终点。(5)根据下列数据,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标准盐酸体积(mL)待测液体积滴定次数(mL)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10.000.5020.40第一次10.004.0024.10第二次22((8分)DIS系统即数字化信息系统,它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DIS系统测定食用白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以溶液的导电能力来判断滴定终点。实验步骤如下:?用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量取10.00mL食用白醋,在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用水稀释后转移到100mL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定容,然后将稀释后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量取20.00mL上述溶液倒入烧杯中,连接好DIS系统(见左下图),向烧杯中滴加浓度为0.1000mol/L的氨水,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溶液导电能力随氨水体积变化的曲线(见右下图)。?用滴定管盛氨水前,滴定管要用_________润洗2,3遍,润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23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氨水与醋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食用白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氨水显示器电导传感器导电能力数据传感器醋酸102030V氨水(mL)23.(16分)(1)AgNO的水溶液呈(填“酸”、“中”、“碱”)性,常温时的pH7(填3“>”、“=”、“<”),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在配制AgNO的溶液时,常将AgNO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33以(填“促进”、“抑制”)其水解。(2)氯化铝水溶液呈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AlCl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3(3)在配制硫化钠溶液时,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的。(1)无色溶液F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2)写出白色胶状沉淀C转化为无色溶液E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和B的混合物溶于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B、E两溶液混合反应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高二化学教学资料(第四章电化学基础)辅导教师:钟才斌学校:姓名:教师评价:第一节原电池原电池:1、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2、组成条件:?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电解质溶液?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3、电子流向: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内电路:盐桥中4、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2负极:氧化反应:Zn,2e,Zn(较活泼金属),正极:还原反应:2H,2e,H?(较不活泼金属)2+2+总反应式:Zn+2H=Zn+H?25、正、负极的判断:(1)从电极材料:一般较活泼金属为负极;或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2)从电子的流动方向负极流入正极(3)从电流方向正极流入负极(4)根据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流向正极,阴离子流向负极(5)根据实验现象?__溶解的一极为负极__?增重或有气泡一极为正极第二节化学电池1、电池的分类:化学电池、太阳能电池、原子能电池2、化学电池:借助于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3、化学电池的分类: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一、一次电池1、常见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锂电池等二、二次电池1、二次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又叫充电电池或蓄电池。2、电极反应:铅蓄电池,2-SO放电:负极(铅):Pb,,2e,PbSO?44+,2-SO正极(氧化铅):PbO,4H,,2e,PbSO?,2HO2424,+2-SO充电:阴极:PbSO,2HO,2e,PbO,4H,4224,2-SOPbSO,2e,Pb,阳极:44放电两式可以写成一个可逆反应:PbO,Pb,2HSO2PbSO?,2HO22442充电25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目前已开发出新型蓄电池:银锌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三、燃料电池1、燃料电池:是使燃料与氧化剂反应直接产生电流的一种原电池2、电极反应:一般燃料电池发生的电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与燃烧产物相同,可根据燃烧反应写出总的电池反应,但不注明反应的条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不过要注意一般电解质溶液要参与电极反应。以氢氧燃料电池为例,铂为正、负极,介质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极:2H,4e=4H正极:,,4e4H=2HO当电解质溶液呈酸性时:负222,,,,当电解质溶液呈碱性时:负极:2H,4OH,4e,4HO正极:,,2HO,4e,4OH2222另一种燃料电池是用金属铂片插入KOH溶液作电极,又在两极上分别通甲烷燃料和氧气氧化剂。电极反应式为:,,2-负极:CH,10OH,8e,CO+,7HO;432,,正极:4HO,2O,8e,8OH。22电池总反应式为:CH,2O,2KOH,KCO,3HO422323、燃料电池的优点:能量转换率高、废弃物少、运行噪音低四、废弃电池的处理:回收利用第三节电解池一、电解原理1、电解池: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也叫电解槽2、电解:电流(外加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被动的不是自发的)的过程3、放电:当离子到达电极时,失去或获得电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4、电子流向:(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离子定向运动)电解质溶液—(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5、电极名称及反应:阳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的电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的电极,发生还原反应6、电解CuCl溶液的电极反应:2-2+阳极:2Cl-2e-=Cl(氧化)阴极:Cu+2e-=Cu(还原)2总反应式:CuCl=Cu+Cl?227、电解本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规律总结:电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放电顺序:阳离子放电顺序+2+3+2++2+2+2+2+3+2++2++Ag>Hg>Fe>Cu>H(指酸电离的)>Pb>Sn>Fe>Zn>Al>Mg>Na>Ca>K阴离子的放电顺序2--------2-2--是惰性电极时:S>I>Br>Cl>OH>NO>SO(等含氧酸根离子)>F(SO/MnO>OH)343426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活性电极时:电极本身溶解放电注意先要看电极材料,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性电极,若阳极材料为活性电极(Fe、Cu)等金属,则阳极反应为电极材料失去电子,变成离子进入溶液;若为惰性材料,则根据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依据阳氧阴还的规律来书写电极反应式。电解质水溶液点解产物的规律类型电极反应特点实例电解对象电解质浓度pH电解质溶液复原HClHCl分解电解质型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电解质减小增大子分别在两极放电CuClCuCl22NaCl阴极:水放H生碱2HCl放H2生碱型阳极:电解质阴离子放电电解质和水生成新电解质增大阴极:电解质阳离子放电CuSO放氧生酸型阳极:水放,生酸电解质和水生成新电解质减小氧化铜42+NaOH阴极:4H+4e-=2H?增大2电解水型阳极:水增大水SOH减小24,4OH-4e-=,?+2HO22NaSO不变24上述四种类型电解质分类:(1)电解水型:含氧酸,强碱,活泼金属含氧酸盐(2)电解电解质型:无氧酸,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氟化物除外)(3)放氢生碱型: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4)放氧生酸型: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二、电解原理的应用1、电解饱和食盐水以制造烧碱、氯气和氢气(1)、电镀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方法(2)、电极、电解质溶液的选择:—n+阳极:镀层金属,失去电子,成为离子进入溶液M—ne==Mn+—阴极:待镀金属(镀件):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得到电子,成为金属原子,附着在金属表面M+ne==M电解质溶液: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溶液做电镀液镀铜反应原理-2+2+-阳极(纯铜):Cu-2e=Cu,阴极(镀件):Cu+2e=Cu,电解液:可溶性铜盐溶液,如CuSO溶液4(3)、电镀应用之一:铜的精炼阳极:粗铜;阴极:纯铜电解质溶液:硫酸铜27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电冶金(1)、电冶金:使矿石中的金属阳离子获得电子,从它们的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用于冶炼活泼金属,如钠、镁、钙、铝(2)、电解氯化钠:—+通电前,氯化钠高温下熔融:NaCl==Na+Cl+—通直流电后:阳极:2Na+2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