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名校试卷PAGEPAGE1高三历史名校试卷河南省濮阳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1.周代,礼乐制度将德和礼紧密联系起来,每个人都被一看复杂的礼仪体系控制在文化系统之内,各安其位,做自己的事情,周天子则成为精神上的统治者。这说明,周代礼乐制度()A.奠定了分封制的基础 B.加强了周天子的君主集权统治C.促进了周文化的传播 D.增强了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感〖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中国)。据材料中的“每个人都被一套复杂的礼仪体系控制在文化系统之内”、“周天子则成为精神上的统治者”可知,礼乐制度强化了人们对周天子的认同和服从意识,这增强了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感,D项正确;奠定分封制基础的是宗法制,排除A项;早期国家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项;礼乐制度的核心是规范社会等级秩序,与周文化传播无关,分封制促进文化传播,排除C项。故选D项。2.公元前191年,汉惠帝废除秦朝严禁民向藏书的“挟书律”。此后,汉文帝进一步废除诽谤妖言之罪,大收典籍,广开献书之门,各家学说在社会上并立。汉初这些举措体现了()A.社会治理环境的宽松 B.先秦文化格局的恢复C.儒学主导地位的弱化 D.文化教育的日益普及〖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初年。根据材料可知,根据材料“废除挟书令”、“各家学说在社会上并立”可知,汉初思想学术氛围的自由,得益于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社会治理环境的宽松,A项正确;先秦文化格局是百家争鸣,材料只得出各家学说并立,不能得出各派之争鸣,排除B项;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思想较自由,未涉及文化教育的普及,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在中央设立太学,地方设立郡(国)县学,强化文化教育,排除D项。故选A项。3.宋代门下省按照言谏、审驳的职能分别设立谏院和门下后省两个独立的部门。谏院的长官是谏议大夫。当时,言谏官的选用权直接归皇帝掌握,即使是执政官的亲戚也不得作为言谏官。宋代的规定()A.削弱了中央监察机制 B.有效防范了官员专权C.加强了皇帝专制权力 D.简化了中央行政层级〖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题干材料是宋代监察制度的相关规定,其中“言谏官的选用权直接归皇帝掌握”、“执政官的亲戚也不得作为言谏官”,这都加强了皇帝的专制权力,C项正确;材料为宋代监察制度不断改进的做法,不能说明中央监察机制削弱,排除A项;材料没有介绍这些规定的具体实施,不能得出有效防范官员专权,排除B项;材料所示是监察制度强化了皇权,不能说明中央行政层级简化,排除D项。故选C项。4.明清时期一份地权可能分成田骨权和田皮权,有的地方称其为田底权和田面权。乾隆年间,两江总督那苏图的奏折中提到,农户租田时“有送上首佃户顶首钱(佃户向业主交付的押金)名色”,业主打算更换佃户时,佃户“必索取他佃之顶首钱”,“如不遂欲,即霸占不容耕种”。这表明当时()A.土地经营权相对独立 B.地主加强了对佃农的控制C.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 D.佃农人群的经济负担加重〖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永佃权是指佃农在按照租约按时交租的前提下,可以永久租种某块田地的权利,地主后续对土地的出租转卖不影响佃农继续租种,材料主旨是明清时期土地租赁的永佃现象,在转租中,佃户“必索取他佃之顶首钱”、“如不遂欲,即霸占不容耕种”,说明当时佃农对土地经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地主不可以随意撤佃,A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土地转租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说明地主加强了对佃农的控制,排除B项;永佃制下的土地流转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利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具体的赋税或租金,不能得出佃农人群的经济负担加重,排除D项。故选A项。5.晚清时期,《万国公报》发表了《缠足论》《卫足说有感》《劝释缠脚说》《戒缠足丛说践入戒编是录跋》等文章抨击女性缠足的陋习。《申报》也曾专门针对女子接受教育的话题展开激烈讨论,积极为女子接受教育建言献策。这表明()A.政府的舆论政策较为宽松 B.近代媒体助推女性的解放C.社会对女性认知彻底改变 D.女性的政治地位得到提升〖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材料所示为近代媒体《万国公报》发表了《缠足论》、《卫足说有感》等文章抨击女性缠足的陋习,《申报》也“积极为女子接受教育建言献策”,这说明近代媒体助推女性的解放,B项正确;题干材料中的主体是近代媒体,无法体现政府舆论政策宽松,排除A项;C项“彻底”一词说法绝对,排除C项;近代媒体发表相关文章有利于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而非政治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6.1920年9月,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这说明,陈独秀()A.已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B.开始探索中国革命新途径C.认清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缺陷 D.主张以改良方式实现救亡〖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0年(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得出主要结论:陈独秀主张“用革命手段”建设国家、改造社会,这说明陈独秀开始追求无产阶级民主政治,已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陈独秀革命思想的转变,没有体现他对中国革命途径的创新,排除B项;材料中陈独秀分析的是无产阶级革命,未涉及他对资产阶级革命的看法,排除C项;材料中陈独秀主张“用革命的手段”,而非改良方式,排除D项。故选A项。7.1941年4月19日,毛泽东撰文指出:“一切抗日的地主资本家都有和工人农民一样的人身权利、政治权利和财产权利,但又防止他们可能的反革命行动的两重性的政策……让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得着发展的机会,用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半封建制度。”该论断意在()A.维护统一战线的健康发展 B.践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理念C.巩固和扩大工农联盟基础 D.适应土地革命形势的需要〖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1年中国抗战时期。根据材料“一切抗日的地主资本家都有和工人农民一样的人身权利、政治权利和财产权利……用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半封建制度”可知,抗战是首要任务,该论断强调联合一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社会阶层,同他们建立统一战线,同时防止他们可能的反革命行动,维护统一战线的健康发展,A项正确;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总结中国近百年革命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这一科学概念,新中国成立后践行这一理念,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统一战线,也要联合抗日的地主资本家,排除C项;1927-1937年是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双减双交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8.如图为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帝国主义”一词的使用频率柱状图。该词使用频率的减少反映出()A.中西意识形态领域矛盾缓和 B.新中国外交环境有所改善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共识 D.中国逐渐摒弃“一边倒”方针〖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949—1956年(中国)。据图示信息可知,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帝国主义”一词的使用频率,由之前的高频率,逐渐发展成低频率,由于建国初期,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下,我国取得一系列外交成就,外交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B项正确;中西意识形态矛盾是加剧的,不是缓和,排除A项;“成为共识”,表述夸大,排除C项;中国逐渐摒弃“一边倒”方针,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无法解释图示的时间段,排除D项。故选B项。9.罗马共和国文化象征西塞罗,曾经去希腊斯多葛学派开创者芝诺的学校学习;斯多葛派哲学家赛涅卡,也曾做过罗马皇帝尼禄的老师和高参;罗马著名的皇帝哈德良和马可·奥勒留,都一度在斯多葛派哲学家爱比克泰德创办的学校学习。这表明古罗马文化()A.具有明显功利色彩 B.呈现出多元一体特征C.深受希腊文明的影响 D.影响了欧洲历史进程〖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罗马。根据材料梳理线索,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去希腊斯多葛学派芝诺的学校学习,罗马皇帝尼禄的老师和高参是斯多葛派哲学家赛涅卡,罗马皇帝哈德良和马可·奥勒留,都一度在斯多葛派创办的学校学习,这些都是能够影响罗马文化的重要人物,说明古罗马文化深受希腊文明的影响,C项正确;希腊的斯多葛派主张简朴生活、消除欲望、注重内心,材料未体现功利色彩,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古罗马文化的多个起源以及某个核心,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古罗马文化的后世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0.在中世纪,人们对胡椒的喜爱到了偏执的程度,胡椒成为财富的象征。16世纪以来,胡椒由“神药”回归调料本位,进入普通人家。1627年,荷兰静物画家彼得·卡兹创作的《火鸡派和万历果盘》中可以看到牡蛎、橄榄、鹦鹉螺杯,旁边的锡盘上撒着盐和胡椒面。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A.欧洲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B.百姓生活状况有极大改善C.东西方商品贸易快速发展 D.胡椒充当了等价物的角色〖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中世纪和16-17世纪的欧洲。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中世纪胡椒是财富的象征,因为胡椒的主要产地在东方,中世纪东西方贸易不便,胡椒在西欧成为了贵重和稀有物品。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联系加强,胡椒大量销往欧洲,逐渐回归调料本位,进入普通人家。荷兰画家画中,胡椒和最常见的调味品——盐放在一起,表明胡椒已成为普通调味品,反映了东西方商品贸易快速发展,C项正确;胡椒进入普通人家主要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贸易的发展,胡椒逐渐由贵重物品变为普通调料,不能简单认为用上胡椒的家庭增多就代表人们的生活普遍提升了,排除A项;胡椒是世界各地都在使用的调味品,并非东方生活方式的代表,排除B项;中世纪胡椒是财富的象征,有时会作为货币使用,但新航路开辟后胡椒逐渐成为普通商品,排除D项。故选C项。11.1911年,列宁在论述巴黎公社时说到,“巴黎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无产阶级中还在酣睡的最落后的阶层,到处推动了革命的社会主义宣传的开展”“公社教会了欧洲无产阶级具体地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列宁的论述意在()A.强调在欧洲全面发动革命 B.探索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C.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D.提升布尔什维克的社会影响力〖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据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911年的俄国。据材料“巴黎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无产阶级中还在酣睡的最落后的阶层,到处推动了革命的社会主义宣传的开展”,可以看出列宁通过对巴黎公社的论述,说明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以便更好的为俄国革命服务,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俄国革命道路的探索,无法得出在欧洲全面发动革命,排除A项;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也是为俄国革命服务的,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布尔什维克的社会影响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12.1995年美国对墨西哥货物出口占其总出口的8%,2018年上升到16%;1995年美国货物进口中来自墨西哥的占8%,2018年上升到13%。投资方面,1995—2006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增长3.5倍,其中对墨西哥的直接投资增长4.9倍。这表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A.打破了美墨之间的经济隔绝状态 B.优化了墨西哥的经济产业结构C.强化了美国在两极格局中的作用 D.带动了北美区域经济贸易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墨西哥之间的进出口贸易都有较大幅度增长,美国对墨西哥的直接投资增长4.9倍,说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对美国来讲,企业的出口市场规模会扩大,可以利用墨西哥的廉价劳动力增强竞争力,对墨西哥来讲,也可以扩大出口市场,促进外资流入,D项正确;美国和墨西哥之间在协定签署之前经济并未隔绝,排除A项;从材料不能得出墨西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发展情况,没有体现经济产业结构变化,排除B项;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排除C项。故选D项。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永乐建立内阁之初,阁臣品秩甚低,职务不重,权位远不如尚书,仅备皇帝顾问咨询而已。到仁宣时期,阁臣的品秩与地位不断获得提高,其参政权力亦不断增大;由于实现了“内阁票拟”,因而体现内阁权力的手段便得到完善和稳固。此时的阁权已重于部权。史载:“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荣,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迨仁宣朝,大学士以太子经师恩,累加至三孤(少师、少保、少傅),望益尊。而宣宗内柄无大小,悉下大学士杨士奇等参可否……自是内阁权日重”——摘编自单长桂《明代内阁首辅制度研究》材料二内阁本是一个君主御用处理政务的机构,君主作为内阁会议的召集者和主持人从而实现对内阁牢牢控制。但到斯图亚特王朝后期,种种主客观因素导致君主对内阁控制力开始减弱。……根据英国的宪政惯例,“国王不可能犯错误”,也不会承担责任,这样一来,一旦内阁决策出现失误,责任的追究必然落到内阁大臣身上,这就造成“王权的每一次行使皆由某位大臣为之负责”。内阁大臣负责任的思想此时开始萌芽,议会下院要求内阁大臣承担责任的呼声不断高涨。内阁大臣的责任制思想逐渐传播,开始影响到一些内阁大臣的行为,如1701年财政大臣戈多尔芬因威廉拒绝其解散议会的提议而辞职。——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内阁制的形成》(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内阁职权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英国内阁制形成过程中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此特点产生的影响。(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一个国家政治体制形成的主要因素。〖答案〗(1)变化:品秩、职权不断提高和扩大,由备皇帝顾问转向票拟政令。原因:皇权专制不断加强;内阁对皇权具有高度的依附性;皇帝在理政上存在惰性。(2)特点:内阁逐渐拥有了相对独立的行政权;承担起国家政务失误的责任;内阁大臣的责任制思想逐渐传播。(任答2点即可)影响:促进了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推动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加强了内阁与议会的联系。(3)社会经济形态及发展程度;历史政治传统;政治思想与国家治理理念。(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对比类和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中的“阁臣的品秩与地位不断获得提高,其参政权力亦不断增大;由于实现了内阁票拟,因而体现内阁权力的手段便得到完善和稳固”指出变化是品秩、职权不断提高和扩大,由备皇帝顾问转向票拟政令。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朝阁臣、宦官的权力是皇权的衍生,其权力来自于皇权,从制度上又无法取代皇权,可从皇权专制加强、内阁大臣对皇权具有依附性和皇帝在理政上存在惰性等说明变化的原因。【小问2详析】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特点:根据材料中“君主对内阁控制力开始减弱”可以得出内阁逐渐拥有了相对独立的行政权;根据材料“责任的追究必然落到内阁大臣身上”可以得出承担起国家政务失误的责任;根据材料“内阁大臣的责任制思想逐渐传播,开始影响到一些内阁大臣的行为”可知,内阁大臣的责任制思想逐渐传播。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责任制内阁的逐渐形成有助于限制英王权力,促进君主立宪制走向完善;能够推动民主政治发展;同时加强内阁与议会联系等。【小问3详析】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制度决定了人与人的关系,形成不同的利益追求,推动人们为此而进行活动,从而产生矛盾、冲突、斗争,最终作用、影响、反映到政治生活领域,要求政治制度予以满足,可概括为社会经济形态及发展程度;思想文化的发展程度,以及人的整体素质、影响着人们需求的广度、深度,也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政治制度的调整、变革,可以概括为政治思想和治理理念;人类社会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任何国家的现在,都是其长期历史形成的结果、民族心理、民族性格和各种观念,必然影响着人们的政治行为,影响着体制的运作和调整,可以概括为历史政治传统;其它因素包括:民族、国际环境、自然地理条件,人口数量,宗教等。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北美独立战争前后和美国建国后不同时期的漫画标题:联合或死亡JoinorDie标题:美国响尾蛇标题:女战士作者:(美)本杰明·富兰克林作者:(美)詹姆斯·吉尔雷作者:(美)佚名时间:1754年时间:1782年时间:1776年标题:索吻言和标题:选举,难道没有此人?作者:(英)托马斯·科利作者:(美)托马斯·纳斯特时间:1782年时间:1865年漫画说明:图1取材于一个古老的印第安神话传说,根据这个传说,被肢解的蛇如果能在日落之前被重新组合起来,那么它就能获得重生。图2是独立战争后期的漫画,描绘了一条巨蟒将英军围困的场景。图3出现于独立战争初期,右边的印第安少女代表北美殖民地,左边的妇女代表英国。两人处于争执之中,代表英国的妇女表示:“我必须迫使你服从,你这个荡妇。”而印第安少女则不甘示弱地回击“母亲,只要我活着,我就要自由,永恒的自由。”图4出现于独立战争末期,“不列颠娜”被迫拥抱她的“北美女儿”。图5中哥伦比亚女士发出质疑,认为政府应该保障黑人士兵的选举权。从上述漫画中任选两幅或多幅,提取相关信息,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提出一个观点,并对所提观点加以阐述。〖答案〗示例选取漫画—图1图3和图4观点:北美殖民地的联合反抗,赢得了北美殖民地独立,最终建立起美国。阐述:图1用四分五裂的蛇寓意北美殖民地的现状,漫画作者渴望北美殖民地联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压迫;图3中印第安少女和英国妇女的争执反映了北美人民希望摆脱英国殖民束缚,实现民族自由的愿望;图4由英国人创作,“不列颠娜”被迫拥抱她的“北美女儿”,表示了对北美殖民地独立的现实表现出的无奈和认可。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压迫,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了赢得民族独立和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北美人民掀起独立战争;北美人民经过独立战争,赢得了民族独立,在北美形成了一个新的国家。【评分说明】示例仅供参考,若有其他观点,且言之有理,也可酌情赋分。〖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18-19世纪的美国。漫画选取的是北美独立战争前后和美国南北战争后的相关漫画。漫画1、2、3反映的是北美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殖民压迫,为争取独立和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的相关内容;漫画4为英国人创作,其中渗透了创作的思想,说明英国被迫放弃了对北美地区的殖民统治;漫画5反映的是美国种族歧视的深层次问题。结合这些漫画的创作背景和立意,任选两幅或多幅,提出一个观点,然后结合北美独立战争、美国内战和美国种族歧视问题等进行阐述即可。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以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诞生为标志,新中国财政随之建立起来。在组建从中央到地方的财政管理机构并建立统一的财政制度的同时,面对当时饱经战火摧残、几乎处于崩溃边缘的国民经济,财政主要担负了两个方面的任务:筹集并支付巨额的军政费用,以消灭残余敌对势力、接收旧政权的人员和维持新政权的运转:治理通货膨胀和整顿生产生活秩序,尽快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在短短的3年时间内,中央政府通过推出统一财经工作、平衡财政收支、稳定物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国民经济的恢复、政权的巩固以及各方面的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从而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国家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中共中央的财税改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发挥了重大作用。——摘编自高培勇《新中国财税体制的演进历程、历史逻辑及时代潮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财税改革的条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初期财税改革的意义。〖答案〗(1)条件:新中国建立为财税改革提供了政治保障;###的正确领导;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放区财税举措的借鉴;财税人员不懈的努力。(2)意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国家财政状况的好转;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其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奠定了新中国财税体制的基础;为新中国的国家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据材料“以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诞生为标志,新中国财政随之建立起来”,得出新中国的建立为财税改革提供了政治保障;从中共的正确领导分析,得出###的正确领导;从解放区财税的借鉴分析,得出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放区财税举措的借鉴;从财税人员层面分析,得出财税人员不懈的努力。【小问2详析】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据材料“为国民经济的恢复、政权的巩固以及各方面的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得出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据材料“从而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国家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得出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国家财政状况的好转;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从对新中国其他工作角度分析,得出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其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从对新中国的税制角度分析,得出奠定了新中国财税体制的基础;从国家治理角度分析,得出为新中国的国家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为建立向苏联运送租借物资的“波斯走廊”,1941年8月苏联和英国军队攻占伊朗,1944年9月苏联向伊朗要求北部地区的石油租让权,遭到伊朗拒绝。苏联随即在其占领区策划“自治运动”,以此逼迫伊朗在石油问题上做出让步。苏军限制和阻拦伊朗宪兵、警察和军队维持治安,伊朗政府于1946年1月向联合国提起对苏联的控诉案。苏联的做法也引起美英的强烈不满,面对美英干预和国际舆论压力,苏联让步,宣布撒军日期。伊朗政府也做出让步,按照苏联的条件签署了苏伊联合石油公司协议。但苏军撤离后不久,伊朗右翼反苏势力日渐强大,镇压了南阿塞拜疆的自治运动,造成了“伊朗危机”,苏伊石油协议也被议会否决。伊朗危机的结果是苏联的势力被赶出伊朗,美国的影响则正在伊朗扩大,美国和西方彻底改变了对苏联的战略认知。——摘编自沈志华《走向冲突:石油租让与苏联在伊朗的目标——关于美苏冷战起源的经济因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伊朗危机”发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伊朗危机”的影响。〖答案〗(1)二战后,美苏关系恶化,国际局势出现新变化;苏联向伊朗要求北部地区的石油租让权,遭到伊朗拒绝;苏联干预伊朗内部治安,激化了苏伊矛盾;美国和西方社会意图通过伊朗问题,削弱苏联的影响力;美国操纵联合国,反对苏联;伊朗政府镇压了南阿塞拜疆自治运动,否决苏伊石油协议(任答4点即可)(2)苏联在伊朗谋求经济利益的愿望破产;苏联势力被赶出了伊朗;美国和西方加强了对伊朗的控制;美苏之间的矛盾加深,恶化了国际局势。〖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信息“1944年9月苏联向伊朗要求北部地区的石油租让权,遭到伊朗拒绝”可以得出苏联的战略意图;根据材料“苏联的做法也引起美英的强烈不满”可以得出美苏关系恶化以及西方意图;根据材料“伊朗政府于1946年1月向联合国提起对苏联的控诉案”可知伊朗维护自身利益。【小问2详析】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结合材料“伊朗危机的结果是苏联的势力被赶出伊朗”可知苏联在伊朗谋求经济利益的愿望破产;苏联的势力被赶出伊朗;根据材料“美国的影响则正在伊朗扩大,美国和西方彻底改变了对苏联的战略认知”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和西方加强了对伊朗的控制;结合冷战和两极格局可知,这使美苏之间的矛盾加深,恶化了国际局势。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李冶(1192—1279),元真定府来城(今河北省来城)人,我国杰出的数学家、文学家李冶自幼聪敏,喜爱读书,对数学和文学都很感兴趣。父亲的正直为人及好学精神也对李冶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李治之前,天元术还是比较幼稚的,记号混乱、复杂,演算烦琐。李治在前代数学的基础上总结并完善了天元术,使之成为中国独特的半符号代数。这种半符号代数的产生,要比欧洲早三百年左右。他的《测圆海镜》是天元术的代表作,而《益古演段》则是普及天元术的著作。李冶在乡人的提议和帮助下修建“封龙书院”,讲授数学、儒经、文学、历史等知识,培育了大批人才。1257年,李冶被忽必烈请至开城问政。李冶提出“立法度,正纲纪”“辩奸邪”“止征伐”和任人唯贤等建议,对日后元代治国理政产生了一定影响。李冶著述颇丰,著有《散斋文集》40卷与《壁书丛削》12卷,涉及数学、文学、历史、天文、哲学、医学等领域。随着元朝的统一,李冶的著作在全国流传开来,《测圆海镜》对后世数学的发展与应用产生了重大影响。——摘编自张振山《潜心精研天元术的数学家——李冶》(1)根据材料,概括元代数学家、文学家李冶的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冶取得杰出贡献的原因。〖答案〗(1)在数学方面著有《测圆海镜》,总结了天元术,影响了后世数学发展;修建书院,传授数学儒家经学,培养了大批人才;给忽必烈献言献策,提出了国家治理的方案,影响了元代政治;著书立说,内容覆盖面广,对后世影响巨大。(2)勤奋好学的优秀品质;父亲的影响;前代数学知识的借鉴;儒家思想的影响。〖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代中国。根据材料“李治在前代数学的基础上总结并完善了天元术……《测圆海镜》是天元术的代表作”可以得出,李冶在数学方面著有《测圆海镜》,总结了天元术;《测圆海镜》对后世数学的发展与应用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材料“李冶在乡人的提议和帮助下修建封龙书院,讲授数学、儒经、文学、历史等知识,培育了大批人才”可知,修建书院,传授数学儒家经学,培养了大批人才;根据材料“李冶被忽必烈请至开城问政。提出……对日后元代治国理政产生了一定影响。”可以得出,李冶给忽必烈献言献策,提出了国家治理的方案,影响了元代政治;根据材料“李冶著述颇丰……涉及数学、文学、历史、天文、哲学、医学等领域”可知,著书立说,内容覆盖面广,传播开来,影响巨大。【小问2详析】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自幼聪敏,喜爱读书”、“父亲的正直为人及好学精神也对李冶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概括出,勤奋好学的优秀品质;受到父亲的影响;根据材料“李治在前代数学的基础上总结并完善了天元术”可知,前代数学知识的借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李冶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德才兼备,格物致知。河南省濮阳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1.周代,礼乐制度将德和礼紧密联系起来,每个人都被一看复杂的礼仪体系控制在文化系统之内,各安其位,做自己的事情,周天子则成为精神上的统治者。这说明,周代礼乐制度()A.奠定了分封制的基础 B.加强了周天子的君主集权统治C.促进了周文化的传播 D.增强了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感〖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中国)。据材料中的“每个人都被一套复杂的礼仪体系控制在文化系统之内”、“周天子则成为精神上的统治者”可知,礼乐制度强化了人们对周天子的认同和服从意识,这增强了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感,D项正确;奠定分封制基础的是宗法制,排除A项;早期国家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项;礼乐制度的核心是规范社会等级秩序,与周文化传播无关,分封制促进文化传播,排除C项。故选D项。2.公元前191年,汉惠帝废除秦朝严禁民向藏书的“挟书律”。此后,汉文帝进一步废除诽谤妖言之罪,大收典籍,广开献书之门,各家学说在社会上并立。汉初这些举措体现了()A.社会治理环境的宽松 B.先秦文化格局的恢复C.儒学主导地位的弱化 D.文化教育的日益普及〖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初年。根据材料可知,根据材料“废除挟书令”、“各家学说在社会上并立”可知,汉初思想学术氛围的自由,得益于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社会治理环境的宽松,A项正确;先秦文化格局是百家争鸣,材料只得出各家学说并立,不能得出各派之争鸣,排除B项;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思想较自由,未涉及文化教育的普及,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在中央设立太学,地方设立郡(国)县学,强化文化教育,排除D项。故选A项。3.宋代门下省按照言谏、审驳的职能分别设立谏院和门下后省两个独立的部门。谏院的长官是谏议大夫。当时,言谏官的选用权直接归皇帝掌握,即使是执政官的亲戚也不得作为言谏官。宋代的规定()A.削弱了中央监察机制 B.有效防范了官员专权C.加强了皇帝专制权力 D.简化了中央行政层级〖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题干材料是宋代监察制度的相关规定,其中“言谏官的选用权直接归皇帝掌握”、“执政官的亲戚也不得作为言谏官”,这都加强了皇帝的专制权力,C项正确;材料为宋代监察制度不断改进的做法,不能说明中央监察机制削弱,排除A项;材料没有介绍这些规定的具体实施,不能得出有效防范官员专权,排除B项;材料所示是监察制度强化了皇权,不能说明中央行政层级简化,排除D项。故选C项。4.明清时期一份地权可能分成田骨权和田皮权,有的地方称其为田底权和田面权。乾隆年间,两江总督那苏图的奏折中提到,农户租田时“有送上首佃户顶首钱(佃户向业主交付的押金)名色”,业主打算更换佃户时,佃户“必索取他佃之顶首钱”,“如不遂欲,即霸占不容耕种”。这表明当时()A.土地经营权相对独立 B.地主加强了对佃农的控制C.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 D.佃农人群的经济负担加重〖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永佃权是指佃农在按照租约按时交租的前提下,可以永久租种某块田地的权利,地主后续对土地的出租转卖不影响佃农继续租种,材料主旨是明清时期土地租赁的永佃现象,在转租中,佃户“必索取他佃之顶首钱”、“如不遂欲,即霸占不容耕种”,说明当时佃农对土地经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地主不可以随意撤佃,A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土地转租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说明地主加强了对佃农的控制,排除B项;永佃制下的土地流转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利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具体的赋税或租金,不能得出佃农人群的经济负担加重,排除D项。故选A项。5.晚清时期,《万国公报》发表了《缠足论》《卫足说有感》《劝释缠脚说》《戒缠足丛说践入戒编是录跋》等文章抨击女性缠足的陋习。《申报》也曾专门针对女子接受教育的话题展开激烈讨论,积极为女子接受教育建言献策。这表明()A.政府的舆论政策较为宽松 B.近代媒体助推女性的解放C.社会对女性认知彻底改变 D.女性的政治地位得到提升〖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材料所示为近代媒体《万国公报》发表了《缠足论》、《卫足说有感》等文章抨击女性缠足的陋习,《申报》也“积极为女子接受教育建言献策”,这说明近代媒体助推女性的解放,B项正确;题干材料中的主体是近代媒体,无法体现政府舆论政策宽松,排除A项;C项“彻底”一词说法绝对,排除C项;近代媒体发表相关文章有利于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而非政治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6.1920年9月,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这说明,陈独秀()A.已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B.开始探索中国革命新途径C.认清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缺陷 D.主张以改良方式实现救亡〖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0年(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得出主要结论:陈独秀主张“用革命手段”建设国家、改造社会,这说明陈独秀开始追求无产阶级民主政治,已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陈独秀革命思想的转变,没有体现他对中国革命途径的创新,排除B项;材料中陈独秀分析的是无产阶级革命,未涉及他对资产阶级革命的看法,排除C项;材料中陈独秀主张“用革命的手段”,而非改良方式,排除D项。故选A项。7.1941年4月19日,毛泽东撰文指出:“一切抗日的地主资本家都有和工人农民一样的人身权利、政治权利和财产权利,但又防止他们可能的反革命行动的两重性的政策……让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得着发展的机会,用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半封建制度。”该论断意在()A.维护统一战线的健康发展 B.践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理念C.巩固和扩大工农联盟基础 D.适应土地革命形势的需要〖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1年中国抗战时期。根据材料“一切抗日的地主资本家都有和工人农民一样的人身权利、政治权利和财产权利……用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半封建制度”可知,抗战是首要任务,该论断强调联合一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社会阶层,同他们建立统一战线,同时防止他们可能的反革命行动,维护统一战线的健康发展,A项正确;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总结中国近百年革命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这一科学概念,新中国成立后践行这一理念,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统一战线,也要联合抗日的地主资本家,排除C项;1927-1937年是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双减双交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8.如图为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帝国主义”一词的使用频率柱状图。该词使用频率的减少反映出()A.中西意识形态领域矛盾缓和 B.新中国外交环境有所改善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共识 D.中国逐渐摒弃“一边倒”方针〖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949—1956年(中国)。据图示信息可知,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帝国主义”一词的使用频率,由之前的高频率,逐渐发展成低频率,由于建国初期,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下,我国取得一系列外交成就,外交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B项正确;中西意识形态矛盾是加剧的,不是缓和,排除A项;“成为共识”,表述夸大,排除C项;中国逐渐摒弃“一边倒”方针,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无法解释图示的时间段,排除D项。故选B项。9.罗马共和国文化象征西塞罗,曾经去希腊斯多葛学派开创者芝诺的学校学习;斯多葛派哲学家赛涅卡,也曾做过罗马皇帝尼禄的老师和高参;罗马著名的皇帝哈德良和马可·奥勒留,都一度在斯多葛派哲学家爱比克泰德创办的学校学习。这表明古罗马文化()A.具有明显功利色彩 B.呈现出多元一体特征C.深受希腊文明的影响 D.影响了欧洲历史进程〖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罗马。根据材料梳理线索,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去希腊斯多葛学派芝诺的学校学习,罗马皇帝尼禄的老师和高参是斯多葛派哲学家赛涅卡,罗马皇帝哈德良和马可·奥勒留,都一度在斯多葛派创办的学校学习,这些都是能够影响罗马文化的重要人物,说明古罗马文化深受希腊文明的影响,C项正确;希腊的斯多葛派主张简朴生活、消除欲望、注重内心,材料未体现功利色彩,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古罗马文化的多个起源以及某个核心,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古罗马文化的后世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0.在中世纪,人们对胡椒的喜爱到了偏执的程度,胡椒成为财富的象征。16世纪以来,胡椒由“神药”回归调料本位,进入普通人家。1627年,荷兰静物画家彼得·卡兹创作的《火鸡派和万历果盘》中可以看到牡蛎、橄榄、鹦鹉螺杯,旁边的锡盘上撒着盐和胡椒面。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A.欧洲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B.百姓生活状况有极大改善C.东西方商品贸易快速发展 D.胡椒充当了等价物的角色〖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中世纪和16-17世纪的欧洲。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中世纪胡椒是财富的象征,因为胡椒的主要产地在东方,中世纪东西方贸易不便,胡椒在西欧成为了贵重和稀有物品。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联系加强,胡椒大量销往欧洲,逐渐回归调料本位,进入普通人家。荷兰画家画中,胡椒和最常见的调味品——盐放在一起,表明胡椒已成为普通调味品,反映了东西方商品贸易快速发展,C项正确;胡椒进入普通人家主要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贸易的发展,胡椒逐渐由贵重物品变为普通调料,不能简单认为用上胡椒的家庭增多就代表人们的生活普遍提升了,排除A项;胡椒是世界各地都在使用的调味品,并非东方生活方式的代表,排除B项;中世纪胡椒是财富的象征,有时会作为货币使用,但新航路开辟后胡椒逐渐成为普通商品,排除D项。故选C项。11.1911年,列宁在论述巴黎公社时说到,“巴黎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无产阶级中还在酣睡的最落后的阶层,到处推动了革命的社会主义宣传的开展”“公社教会了欧洲无产阶级具体地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列宁的论述意在()A.强调在欧洲全面发动革命 B.探索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C.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D.提升布尔什维克的社会影响力〖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据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911年的俄国。据材料“巴黎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无产阶级中还在酣睡的最落后的阶层,到处推动了革命的社会主义宣传的开展”,可以看出列宁通过对巴黎公社的论述,说明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以便更好的为俄国革命服务,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俄国革命道路的探索,无法得出在欧洲全面发动革命,排除A项;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也是为俄国革命服务的,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布尔什维克的社会影响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12.1995年美国对墨西哥货物出口占其总出口的8%,2018年上升到16%;1995年美国货物进口中来自墨西哥的占8%,2018年上升到13%。投资方面,1995—2006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增长3.5倍,其中对墨西哥的直接投资增长4.9倍。这表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A.打破了美墨之间的经济隔绝状态 B.优化了墨西哥的经济产业结构C.强化了美国在两极格局中的作用 D.带动了北美区域经济贸易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墨西哥之间的进出口贸易都有较大幅度增长,美国对墨西哥的直接投资增长4.9倍,说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对美国来讲,企业的出口市场规模会扩大,可以利用墨西哥的廉价劳动力增强竞争力,对墨西哥来讲,也可以扩大出口市场,促进外资流入,D项正确;美国和墨西哥之间在协定签署之前经济并未隔绝,排除A项;从材料不能得出墨西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发展情况,没有体现经济产业结构变化,排除B项;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排除C项。故选D项。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永乐建立内阁之初,阁臣品秩甚低,职务不重,权位远不如尚书,仅备皇帝顾问咨询而已。到仁宣时期,阁臣的品秩与地位不断获得提高,其参政权力亦不断增大;由于实现了“内阁票拟”,因而体现内阁权力的手段便得到完善和稳固。此时的阁权已重于部权。史载:“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荣,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迨仁宣朝,大学士以太子经师恩,累加至三孤(少师、少保、少傅),望益尊。而宣宗内柄无大小,悉下大学士杨士奇等参可否……自是内阁权日重”——摘编自单长桂《明代内阁首辅制度研究》材料二内阁本是一个君主御用处理政务的机构,君主作为内阁会议的召集者和主持人从而实现对内阁牢牢控制。但到斯图亚特王朝后期,种种主客观因素导致君主对内阁控制力开始减弱。……根据英国的宪政惯例,“国王不可能犯错误”,也不会承担责任,这样一来,一旦内阁决策出现失误,责任的追究必然落到内阁大臣身上,这就造成“王权的每一次行使皆由某位大臣为之负责”。内阁大臣负责任的思想此时开始萌芽,议会下院要求内阁大臣承担责任的呼声不断高涨。内阁大臣的责任制思想逐渐传播,开始影响到一些内阁大臣的行为,如1701年财政大臣戈多尔芬因威廉拒绝其解散议会的提议而辞职。——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内阁制的形成》(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内阁职权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英国内阁制形成过程中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此特点产生的影响。(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一个国家政治体制形成的主要因素。〖答案〗(1)变化:品秩、职权不断提高和扩大,由备皇帝顾问转向票拟政令。原因:皇权专制不断加强;内阁对皇权具有高度的依附性;皇帝在理政上存在惰性。(2)特点:内阁逐渐拥有了相对独立的行政权;承担起国家政务失误的责任;内阁大臣的责任制思想逐渐传播。(任答2点即可)影响:促进了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推动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加强了内阁与议会的联系。(3)社会经济形态及发展程度;历史政治传统;政治思想与国家治理理念。(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对比类和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中的“阁臣的品秩与地位不断获得提高,其参政权力亦不断增大;由于实现了内阁票拟,因而体现内阁权力的手段便得到完善和稳固”指出变化是品秩、职权不断提高和扩大,由备皇帝顾问转向票拟政令。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朝阁臣、宦官的权力是皇权的衍生,其权力来自于皇权,从制度上又无法取代皇权,可从皇权专制加强、内阁大臣对皇权具有依附性和皇帝在理政上存在惰性等说明变化的原因。【小问2详析】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特点:根据材料中“君主对内阁控制力开始减弱”可以得出内阁逐渐拥有了相对独立的行政权;根据材料“责任的追究必然落到内阁大臣身上”可以得出承担起国家政务失误的责任;根据材料“内阁大臣的责任制思想逐渐传播,开始影响到一些内阁大臣的行为”可知,内阁大臣的责任制思想逐渐传播。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责任制内阁的逐渐形成有助于限制英王权力,促进君主立宪制走向完善;能够推动民主政治发展;同时加强内阁与议会联系等。【小问3详析】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制度决定了人与人的关系,形成不同的利益追求,推动人们为此而进行活动,从而产生矛盾、冲突、斗争,最终作用、影响、反映到政治生活领域,要求政治制度予以满足,可概括为社会经济形态及发展程度;思想文化的发展程度,以及人的整体素质、影响着人们需求的广度、深度,也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政治制度的调整、变革,可以概括为政治思想和治理理念;人类社会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任何国家的现在,都是其长期历史形成的结果、民族心理、民族性格和各种观念,必然影响着人们的政治行为,影响着体制的运作和调整,可以概括为历史政治传统;其它因素包括:民族、国际环境、自然地理条件,人口数量,宗教等。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北美独立战争前后和美国建国后不同时期的漫画标题:联合或死亡JoinorDie标题:美国响尾蛇标题:女战士作者:(美)本杰明·富兰克林作者:(美)詹姆斯·吉尔雷作者:(美)佚名时间:1754年时间:1782年时间:1776年标题:索吻言和标题:选举,难道没有此人?作者:(英)托马斯·科利作者:(美)托马斯·纳斯特时间:1782年时间:1865年漫画说明:图1取材于一个古老的印第安神话传说,根据这个传说,被肢解的蛇如果能在日落之前被重新组合起来,那么它就能获得重生。图2是独立战争后期的漫画,描绘了一条巨蟒将英军围困的场景。图3出现于独立战争初期,右边的印第安少女代表北美殖民地,左边的妇女代表英国。两人处于争执之中,代表英国的妇女表示:“我必须迫使你服从,你这个荡妇。”而印第安少女则不甘示弱地回击“母亲,只要我活着,我就要自由,永恒的自由。”图4出现于独立战争末期,“不列颠娜”被迫拥抱她的“北美女儿”。图5中哥伦比亚女士发出质疑,认为政府应该保障黑人士兵的选举权。从上述漫画中任选两幅或多幅,提取相关信息,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提出一个观点,并对所提观点加以阐述。〖答案〗示例选取漫画—图1图3和图4观点:北美殖民地的联合反抗,赢得了北美殖民地独立,最终建立起美国。阐述:图1用四分五裂的蛇寓意北美殖民地的现状,漫画作者渴望北美殖民地联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压迫;图3中印第安少女和英国妇女的争执反映了北美人民希望摆脱英国殖民束缚,实现民族自由的愿望;图4由英国人创作,“不列颠娜”被迫拥抱她的“北美女儿”,表示了对北美殖民地独立的现实表现出的无奈和认可。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压迫,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了赢得民族独立和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北美人民掀起独立战争;北美人民经过独立战争,赢得了民族独立,在北美形成了一个新的国家。【评分说明】示例仅供参考,若有其他观点,且言之有理,也可酌情赋分。〖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18-19世纪的美国。漫画选取的是北美独立战争前后和美国南北战争后的相关漫画。漫画1、2、3反映的是北美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殖民压迫,为争取独立和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的相关内容;漫画4为英国人创作,其中渗透了创作的思想,说明英国被迫放弃了对北美地区的殖民统治;漫画5反映的是美国种族歧视的深层次问题。结合这些漫画的创作背景和立意,任选两幅或多幅,提出一个观点,然后结合北美独立战争、美国内战和美国种族歧视问题等进行阐述即可。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以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诞生为标志,新中国财政随之建立起来。在组建从中央到地方的财政管理机构并建立统一的财政制度的同时,面对当时饱经战火摧残、几乎处于崩溃边缘的国民经济,财政主要担负了两个方面的任务:筹集并支付巨额的军政费用,以消灭残余敌对势力、接收旧政权的人员和维持新政权的运转:治理通货膨胀和整顿生产生活秩序,尽快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在短短的3年时间内,中央政府通过推出统一财经工作、平衡财政收支、稳定物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国民经济的恢复、政权的巩固以及各方面的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从而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国家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中共中央的财税改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发挥了重大作用。——摘编自高培勇《新中国财税体制的演进历程、历史逻辑及时代潮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财税改革的条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初期财税改革的意义。〖答案〗(1)条件:新中国建立为财税改革提供了政治保障;###的正确领导;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放区财税举措的借鉴;财税人员不懈的努力。(2)意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国家财政状况的好转;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其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奠定了新中国财税体制的基础;为新中国的国家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据材料“以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诞生为标志,新中国财政随之建立起来”,得出新中国的建立为财税改革提供了政治保障;从中共的正确领导分析,得出###的正确领导;从解放区财税的借鉴分析,得出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放区财税举措的借鉴;从财税人员层面分析,得出财税人员不懈的努力。【小问2详析】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据材料“为国民经济的恢复、政权的巩固以及各方面的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得出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据材料“从而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国家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得出有利于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