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中考模拟历史试题_第1页
2024年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中考模拟历史试题_第2页
2024年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中考模拟历史试题_第3页
2024年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中考模拟历史试题_第4页
2024年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中考模拟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物品可用于探究()A.原始人类使用打制石器获取食物B.我国先民栽培稻,粟,黍等作物C.原始人类开始已经有了审美观念D.我国原始在会晚期社会发展水平2.“凡在战争中建立功勋的奴隶可以获得解放而编人户籍,贵族和平民可以受领田宅。”这一措施()A.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B.开发了人们的思想C.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D.提高了人口的素质3.从东汉到两晋,胡饼的流行范围已逐渐从中原蔓延到了西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沿岸。人们对胡食津津乐道,对葡萄、大葱等外来蔬菜赞不绝口。这主要是因()A.人们饮食水平提高 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C.民族交融加速发展 D.北方地区战乱不断4.唐朝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在公共场合的各种社交和文化娱乐活动,到处可见妇女的身影。这体现了()A.经济日益发达 B.国力盛况空前C.社会秩序稳定 D.社会风气开放5.描绘北宋社会风貌的《东京梦华录》中有载:“正月十五日元宵…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乐声嘈杂十余里。”而这种习俗也延绵到了南宋,元宵佳节的杭城热闹非凡,上演着歌舞,杂技,傀儡戏等多种演出,数十百支民间舞队来自城乡,自发集结,延绵十余里。材料反映了。()A.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B.统治者重视传统节日C.商品经济活跃 D.经济重心南移6.“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对“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概括止确的是()A.郑光祖代表作是《牡丹亭》 B.关汉卿代表作是《窦娥冤》C.马致远代表作是《长生殿》 D.白朴代表作是《桃花扇》7.下表内容体现的主题是()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皇权专制的进一步加强C.边疆经济的飞速发展 D.对外交流逐步扩大8.西方的商品,鸦片与文化在坚船利炮的掩护下,如潮水般涌人中国。后培从反机外米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追随世界近代化潮流这个时代的新课题。标志这个“新课题”开始的重大事件使()A.中国的外交被四方控制,B.甲国第一次夜四力国家打败C.中国开始回四力子小技小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9.文物流失最严重的第②次高峰是由于发生了()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事 D.抗日战争10.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的评价比较中肯“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已遭时人的反对,向再进一步的改革政治态度,时人一定不容许他。”“物质改革”是指()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11.1918年,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这篇文章应发表在()12.下图是创作于1953年的版画《选举去》,其反映的制度()A.体现了爱国统一战线B.推动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C.确保了人民当家作D.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3.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南方吹来春天的风,“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的系列讲话成为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现1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这个“宣言书”()A.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指明了方向B.促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C.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始D.为我国加人了世界贸易组织创造了有利条件14.以下图片反映的史实共同说明了这些外交行动()A.结束了我国百年屈辱外交B.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打开了新中国外交新局面D.巩固了中国南部边界安全15.西欧中世纪的城市中不管是市长,法官,贵族、教士或作坊主、商人,还是受雇佣的帮工,学徒,乃至从农村逃来而住满期限的农奴,尽管财产方面存在差别,然而在法律身份上都是平等的自由人。他们可以自由支配他的财产,如同自由支配他的人身一样,而不受领主的管制。这一状况()A.加剧了西欧的分裂割据局面 B.削弱了君主专制统治C.促进了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教会控制城市16.法国民法典》继承了《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人法,物法,诉讼法的三编体例,德国《民法典》则以(查士丁尼法学汇纂》为蓝本,形成了总则,债法,物法,亲属法,继承法的五编体例。材料表明《查士丁尼法典》()A.有效保护了私有财产 B.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C.进一步完善了万民法 D.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17.从下面描述中可得出俄美两国颁布的法律文献的共同之处是()A.改变了国家性质 B.体现了民主平等原则C.维护了国家统一 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18.印度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国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埃及采用街垒战等方式,墨西哥依据宪法进行改革。这反映出两次大战期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是()A.均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B.形式多样,但均基于国情C.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D.均取得了最终的胜利19.下面是1921年苏俄市场上人们自由买卖农产品的场景,这是因为苏俄()A.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了新经济政策C.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D.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20.下图中柏林墙的建筑完成是()A.二战欧洲战事结束的标志 B.马歇尔计划的一部分C.冷战对峙局面的表现 D.两德分裂的开端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2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张骞出行时随从百余人,十三年后,只有两人得以生还。他亲才行防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诸国,又对附近五六个大国的国情细心调查了解,回长安后将有关信息向汉武帝作了汇报。张骞的西域之行,以十三年的艰难困苦为代价,使中原人得到了前所未闻的丰富的西域知识,同时使汉王朝的声威和汉文化的影响传播到了当时中原人世界观中的两极之地。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28年间,郑和奉明王朝之命,率领庞大的船队7次出使西洋。郑和的船队曾先后访问了亚洲和非洲共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下西洋,比迪亚士发现好望角早83年,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发现新航路早93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比世界上所有著名的航海家的航海活动都早。可以说郑和是历史上最早的,最伟大的,最有成绩的航海家,—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1)请列举一个明朝对外关系史上除郑和外的另一个著名人物和其业绩。(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从材料提炼出一个有关中外交流的观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9分)大江大河:穿行世界文明的经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史料有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和口述史料等类型据此,指出图1,图2,图3共同的史料类型。图1可用于研究世界历史的什么内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材料,指出图2所示隋大运河与图5所示“巴拿马运河”的共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两者开通与使用的不同政治因素。(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大江大河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为主题进行研究,你会选择材料中哪副图片?请说明理由。(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10分)自然科学映照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欧洲人民为各自的民族独立而浴血奋战的时候,他们所生活的世界通过一系列的发明而被彻底改变了。18世纪发明的看似笨拙的老式蒸汽机成为人类最忠实的奴隶。为瓦特改进蒸汽机的贡献,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被定为“瓦特”。—摘编自亨德里克·威廉·房龙(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他们后正说里克·威所生活的世界通过一系列的发明而被彻底改变”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列举两个“世界被彻底改变”的史事。(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牛顿在1687年发表了一部名著,在这本书中他根据大量的数学上的证据提出了引力的法则。按照这个法则,“宇宙中的每一个物质的颗粒都吸引其他每一个颗粒,其吸引力的大小与二者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例,而与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例。”—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2)指出材料中“名著”的名称,概括材料中牛顿的成就。(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3)结合所学知识,以“科学技术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观点,请根据上述材料进行阐述。(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3分)团结合作促进历史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党派合作】材料一:(1)据材料一判断,徐向前报考黄埔军校和组建延安黄埔同学分会时的时代背景分别是什么?据材料概括黄埔军校对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军队合作】材料二:井冈山会师,两支铁流汇合到了一起,从此形成红军主力,使我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大旗举得更高更牢。—摘编自粟裕《激流归大海》(2)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红军的主力名称。(1分)并说明井冈山会师的意义。(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民合作】材料三:土地改革后农村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苗头。据1954年福建省对8个县的8个乡的调查,贫农占当地农户总数的14.1%,而只占当地耕地总数的9.88%,其中40%的农户粮食不够吃,25%的农户出卖劳动力,31%的农户家庭负债。—摘编自柳兆铭《关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历史必然性》(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和主要途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际合作】材料四:(4)根据材料四概括“一带一路”的成果,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团结合作的现实意义。(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年级历史冲刺(一)答案21.(1)戚继光,领导抗倭战争。(2分)(2)示例:观点:张骞,郑和为中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论述:汉朝时,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张骞历尽艰辛,终于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汉朝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以此加强了汉朝与当时西域各国的联系,推动了双方之间经济文化的往来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之后丝绸之路成为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明朝时,明成祖派郑和七下西洋,到达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规模之大,航程之远成为当时航海史上的壮举,宣扬了国威,推动了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