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质量检测试卷(2021年)_第1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质量检测试卷(2021年)_第2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质量检测试卷(2021年)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19学校:班级:学校:班级:姓名:座号:…………………密…………………封…………………线…………………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100分)得分一、积累与应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曦月(xī)经纶(lún)纤云(qiān)轩邈(miǎo)B.十仞(rèn)沿溯(shù)藻荇(xìng)驱犊(dú)C.燕然(yān)横柯(kē)素湍(tuān)缥碧(piǎo)D.戾天(lì)飞漱(shù)萋萋(qī)千转(zhuǎn)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夕日欲颓(坠落)鸢飞戾天者(叫)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B.甚箭(比箭还快)从流飘荡(跟、随)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良多趣味(甚,很)蝉则千转不穷(同“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D.四时俱备(都)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寒冷的树)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3.《答谢中书书》全文的文眼是字。“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表现了之美;“晓雾将歌,夕日欲颓。“表现了之美;“猿鸟乱鸣,沉鳞竟跃。”表现了之美。4.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5.默写填空。(1),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2)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3)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今年63岁的王中苏,是益阳市某印刷厂下岗工人。十八年前,她家经营的客班车发生车祸,女儿在车祸中丧生,车祸还导致她家欠下了四十余万元债务。为了还债,她起早贪黑卖炒货与擂茶,不料灾难再次降临,丈夫患脑溢血瘫痪,自己又得了宫颈癌。但是她没有放弃还债,到2015年底,终于还清了最后一笔债。2016年4月,王中苏入选“湖南好人榜”候选人名单。(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不超过20字)(2)连日来,湖南多家媒体前往益阳采访王中苏诚实守信的事迹,你作为益北中学校报的小记者也一同前往采访,请写出你见到王中苏以后该说的话。(3)益北中学团委准备拟一份“学习王中苏,做诚实守信中学生”的倡议书,请你结合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实际,代团委写两条倡议,要求内容具体,语言简明。二、古诗词与文言文赏析7.阅读下列诗文,回答下列问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这首诗前六句着重叙事写景,后两句抒情,抒发了诗人的感情。(2)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作简要赏析。(3)请写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5)《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尾联抒发了作者的感情。(6)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山随平野尽”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8.对比阅读。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壬寅岁①,余游天台石梁……梁长二丈,宽三尺许,若鳌脊跨山腰,其下嵌空。水来自华顶②,平叠四层,至此会合,如万马结队,穿梁狂奔。凡水被石挠必怒,怒必叫号。以崩落千尺之势,为群磥砢③所挡秘④,自然拗怒⑤郁勃,喧声雷震,人相对不闻言语。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走山脚仰观,则飞沫溅顶,目光炫乱,坐立俱不能牢,疑此身将与水俱去矣。瀑上寺曰上方广,下寺曰下方广。以爱瀑故,遂两宿焉。(节选自袁枚《浙西三瀑布记》)【注释】①壬寅岁:即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②华顶:天台山峰名。③磥砢:石众多而乱。④挡秘:阻挡撞击。⑤拗怒:抑制愤怒。(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略无阙处②属引凄异③为群磥砢所挡秘④遂两宿焉(2)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D.疑/此身/将与水俱去矣(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自三峡七百里中水来自华顶B.绝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C.每至晴初霜旦至此会合D.故渔者歌曰以爱瀑故(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②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5)说说【甲】【乙】两文所写到的水有什么相同的特点。(6)【甲】【乙】两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之处?9.\o"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2017秋•利川市校级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章,完成各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①.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②,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③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④之登于山。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注释:①鱼梁:一种捕鱼的设施,用石头围成一道阻水堰,中间留有空洞,以安放竹笱。

②突怒偃蹇: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的样子。

③嵚(qīn)然:山势高峻的样子。

④罴(pí):棕熊。(1)解释加下划线词。

①五色交辉②四时俱备

③与其奇者④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3)回答问题。

①《答谢中书书》这个字高度概括山川景色的特点,《钴鉧潭西小丘记》这个词简洁概括石头的特点。

②两篇文章写景的时候运用了不同的手法,甲文动静结合,乙文妙用比喻,请分别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