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智能化工程精细化、标准化_第1页
电气智能化工程精细化、标准化_第2页
电气智能化工程精细化、标准化_第3页
电气智能化工程精细化、标准化_第4页
电气智能化工程精细化、标准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页共51页电气智能化工程精细化、标准化管理目录TOC\o"1-2"\h\u6952(一)、配置标准 1222951、安全防范系统 1325162、信息管理系统 488333、监控中心与管路预埋 56889(二)标准做法 5110111、弱电入户管预埋线管5根。 5268672、单元门口机 555943、室内分机(图2) 617114、家庭安防设备 626885、出门按钮(图4) 613576、电视监控系统 698827、电子巡更 6246448、背景广播 688369、家居智能箱 63026910、管道井设备 61307411、机房配电 63232812、接地系统 62316113、强弱电桥架 792214、抗静电地板 71063415、接地线缆敷设 7113416.线路绑扎 71525917、浪涌保护器 72988418、周界报警 7(一)、配置标准1、安全防范系统(1)周界报警子系统分类配置要求系统功能主要系统设备备注前端探测器基本配置1、当发生非法闯入时,实时向监控中心报警,显示报警路段和报警时间;电子围栏1、基本配置前端采用电子围栏,电子围栏在防护能力、系统稳定性、后期维护等方便,有一定的设计前瞻性。2、上海市因技防办强制要求必须安装电子围栏,其它地区则可建议按电子围栏选择(主要依据当地技防办要求设置,保证顺利通过验收)。2、系统具有防破坏功能,当探测器或前端设备被拆除或线路被切断时,发出报警信号。控制中心基本配置1、系统能够及时显示报警发生区域和报警时间等信息;报警控制主机+报警管理软件+电子显示板2、采用电子地图指示报警区域;3、联动控制中心声光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4、采用报警软件处理、存储报警信息。(2)车辆出入管理子系统分类配置要求系统功能主要系统设备备注进出管理基本配置1、应在居住区内车辆出入口设置联网式IC卡停车场管理系统,对车辆进行管理;栅栏式道闸+标准控制主机+远距离读卡系统1、车辆管理系统采用普通IC卡及远距离卡相结合模式。2、最终配置依据当地技防办要求为准,保证顺利通过验收2、栅栏式实施小区封闭式管理,自动道闸具有防砸车、脱机运行和停电手动控制等功能3、车辆检测器可检测有、无车辆经过,采集车辆信息4、采用远距离车载有源IC卡,实现不停车通行(ETC-针对年卡、季卡、月卡业主)信息管理基本配置1、记录车辆进出小区及存放的时间,查询、打印进出小区车辆存放的历史记录;车辆管理软件2、按月租卡、季度卡、年租卡和临时卡等对车辆进行管理;3、停车场出入口现场控制设备与中控室计算机系统联网;4、车辆进出IC卡能实现与门禁系统一卡通,车主停车后持卡可打开本人所居住单元门(3)门禁管理子系统分类配置要求系统功能主要系统设备备注进出管理基本配置1、在封闭组团入口应安装人行摆闸门禁控制设备,对设防区域、通行对象、通行时间等进行控制;门禁读卡器+门锁+电源1、配置门禁系统能够提高小区防范力度,实现人车分流控制。2、最终配置依据当地技防办要求为准,保证顺利通过验收2、采用非接触式IC卡识别系统;3、实现门岗、监控中心与业主的对讲,便于访客进出确认。4、业主忘记携带门卡或访客呼叫监控中心,经监控中心确认后远程开门。5、后备电源容量按市政停电后可靠供电4小时设置;信息管理基本配置1、记录、查询人员进出的时间、身份信息;门禁管理软件+发卡设备2、安防监控中心对门禁系统进行多级控制和集中管理,可为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通行权限;3、门禁现场控制设备与中控室计算机系统联网;(4)视频监控子系统分类配置要求系统功能主要系统设备备注前端摄像机基本配置1、居住区的主要出入口、主要道路等位置安装监控用摄像机(瞒满足夜间人像、车辆、车牌识别);彩色摄像机+射灯1、为保证与智能化发展水平相适应及设计一定的前瞻性,全部采用彩色摄像机提升监视效果。2、视频监控系统按照数字系统进行布置。3、最终配置已当地技防办要求为准,保证顺利通过验收2、在夜间光线微弱的摄像机位置安装射灯或红外灯;终端控制基本配置1、应采用硬盘录像设备对监控部位进行监视和动态录像,录像保存时间不少于30天;硬盘录像机+UPS电源+切换显示设备2、通过对数据库管理,根据选定录像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通道或记录原因等,完成数据检索,实现录像回放;3、后备电源容量按市政停电后可靠供电4小时设置;5、采用视频矩阵进行图像切换显示;6、按照6~8:1配置监视器显示监控图像,并能自动循环显示;(5)楼宇对讲子系统分类配置要求系统功能主要系统设备备注单元设备基本配置1、具有单向可视、双向对讲功能,门口机具有夜视功能;彩色(黑白)可视对讲系统(对讲分机)1、选用彩色对讲系统可体现系统档次,符合智能化发展趋势。2、系统组网采用数字组网3、最终配置依据当地技防办要求为准,保证顺利通过验收2、应具有访客与住户、住户与监控中心、访客与监控中心双向呼叫功能3、楼内住户可呼叫监控中心和小区出入口功能;4、每户配置一台液晶屏对讲分机;5、应设有后备电源,电源容量按市政停电后可靠供电4小时设置;5、具有各出入口通道的门口机可呼叫监控中心和住户,具备双向对讲、单项可视功能;终端控制基本配置1、应设置联网型语音对讲系统,具有双向对讲功能;非管理主机+小区围墙机2、应具有监控中心与住户、监控中心与小区围墙机双向呼叫功能;3、终端具有信息发布功能(6)住户报警子系统分类配置要求系统功能主要系统设备备注单元设备基本配置1、在别墅的每层安装报警控制键盘,并在与外界相通的门窗处安装幕帘/红外探测器;报警控制键盘+幕帘/红外探测器+紧急按钮+地址模块+煤气探测器1、最终配置依据当地技防办要求为准,保证顺利通过验收。2、发生警情时报警控制键盘应能将报警信息传至监控中心的报警主机,并发出报警鸣叫声;3、住户可通过报警控制键盘按时间、区域部位任意编程设防或撤防,布防状态包括:离家保护、在家保护、有线防区/无线防区相结合的分区保护等;4、报警控制键盘与中心报警控制主机应通过专线或其他方式联网,不得与对讲装置共用通讯线路;5、在厨房设置煤气探测器;终端控制基本配置1、发生警情时将报警信息传至监控中心的报警主机,监控中心在电子地图上准确显示报警的地点,并显示报警住户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中心可根据情况迅速出警和处理突发事件;报警主机+报警软件2、发生警情时监控中心声光报警器应能发出报警信号;4、应能存储、查询、打印报警信息,包括报警时间、地点、处理结果等信息;5、系统自动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信号传输线路进行检测,及时发出故障报警和指示故障地点,具有防破坏报警功能;(7)电子巡更子系统分类配置要求系统功能主要系统设备备注巡更点基本配置1、应在居住区内设置离线式电子巡更系统;电子巡更信息点基本配置应满足当地物业管理需求。2、巡更点的安装要能满足物业管理需要;终端管理基本配置1、根据保安人员的人数和管理要求编制巡更方案,在预先设定的巡查线路中,用巡更器采集巡更点信息,对巡更人员的巡查线路、状态进行监督和记录;巡更管理软件+巡更器2、信息管理系统(1)公共信息显示子系统分类配置要求系统功能主要系统设备备注前端显示基本配置1、在小区的显著位置设置全彩色公共信息显示屏;双基色LED显示屏终端管理基本配置1、由小区安防监控中心统一管理和控制;管理软件+控制主机3、能够播放各种文字、视频等多媒体信息;(2)公共广播子系统分类配置要求系统功能主要系统设备备注前端显示基本配置1、在小区广场、室外草坪、中心花园等位置安装有线广播装置;广播音箱、音柱1.基本配置能够实现小区播放背景音乐,营造舒适、优雅的氛围。2.室外广播音箱外观形式需与景观设计公司协调最终确定终端管理基本配置1、能够定时播放背景音乐、物业管理通知,发生突发事件时可强制切入紧急广播;播放设备(3)设备防雷子系统分类配置要求系统功能主要系统设备备注防雷基本配置1、楼宇对讲、周界报警、住户报警、视频监控、门禁管理、背景音乐与紧急广播、停车场管理、公共信息显示等安装在室外的设备必须作可靠的接地防雷处理,由室外引入安防监控中心机房的线缆须加装防雷保护器等设施,供电电源应采用3级以上防雷措施;防雷模块接地基本配置1、在建筑物内通过接地干线引接建筑物联合接地网的接地方式;接地装置2、在室外采用局部等电位联结,通过接地干线引接接地端(镀锌钢管、角铁等打入地下)的接地方式;3、监控中心与管路预埋(1)监控中心子系统分类配置要求系统功能主要系统设备无基本配置1、中控室机房不宜设在地下室,应与物业管理中心临近;独立机房面积不小于40平方米,如与消防控制室合用,面积不小于50平方米;项目建筑面积低于10万平方米的,监控中心、消控中心要尽可能设置小区主大门门卫室,便于统一管理,节省人工成本。控制机柜+监视幕墙+UPS电源2、配置可靠的通信工具,发生警情时能及时向接处警中心报警;3、监控中心应设置屏幕显示电视墙、控制操作台等设备;4、设置机房安全防护装置,配置门禁、视频监控和防盗报警设备;5、地面采用防静电材料(其中防静电地板的安装高度不低于20cm),吊顶后机房净高满足设备安装的要求;6、进线二路380v三相交流电源,容量根据实际用量并考虑余量;7、UPS电源向周界报警及报警联动、闭路电视监控、停车场管理系统的供电延时时间不小于4小时;8、监控中心联合接地电阻≤1Ω;(2)管路预埋子系统分类配置要求系统功能主要系统设备备注无基本配置1、各系统室外联网管路预埋;室外管材+窨井材料+设备箱2、各系统室外分支管路预埋;3、摄像机、广播音箱安装基础制作;4、室外窨井砌筑;5、室外防水设备箱安装;(二)标准做法1、弱电入户管预埋线管5根。2、单元门口机单元门进户对讲主机:固定在单元门或者单元旁边侧墙上,根据不同门口机长度确定,预埋盒底部距地1.2米高(图1),主机在室外安装时,有防水措施。3、室内分机(图2)(1)预埋盒底部距地为1.3米高,如有开关同一面墙水平标高应一致,预埋86盒底部距地同为1.3米高;(2)对讲分机预埋盒与开关预埋盒水平间距为0.2米。4、家庭安防设备(1)户内报警分机预埋盒与可视对讲户内分机底部保持同一水平,距地1.3米高,两者间距为0.2米;(2)壁挂型幕帘探测器预埋盒底部距地2.2米高,安装在与需要防范的门窗相切垂直的侧墙上;(图3)(3)水平方向与需要防范的门窗侧墙间距为0.3米;(4)红外安防设备距地2.2米,紧急按钮预埋盒底部距地为0.9米;(5)幕帘红外探测器安装盒(一般为86盒)下沿距地2.2米,外沿距有窗户的墙面0.3米;(6)单元门电磁锁安装牢固、电源线无外露,复位无明显撞击现象。5、出门按钮(图4)(1)预埋盒底部距地标高为1.3米,如有开关预埋同一面墙底部标高持平,两者之间水平间距0.2米;(2)预埋盒与门边水平间距0.20米(如果空间不够居中放置)。6、电视监控系统(1)小区出入口、小区内景观和主要干道,摄像机预留靠近图纸点位最近的井道浇筑0.75(长)*0.75(宽)*0.75(深)碎石水泥底座;(2)地下车库壁挂式安装,预埋线盒底部距地2.5米高(图5);吸顶安装的应设在主要通道中间;(3)红外探测器设备,在图纸设计的点位预埋出线盒,电源信号分开设置;(4)电视监控图像清晰,无明显干扰和晃动,车行出入口图像应能识别车牌号,人行出入口能辨识人的面部特征,录像存储、回放功能正常,控制设备、开关、按钮操作灵活方便。7、电子巡更离线式不需要预埋,主要是按照图纸设定路线距地1.3米安装。(图6)8、背景广播室外草坪音箱按照图纸设定的点位,离最近的弱电井道浇筑0.3米(长)*0.4米(宽)*0.5米(深)碎石水泥底座,一般设置在中心景观区和人行步道两侧。(图7)9、家居智能箱弱电接线、有线电视、网络信息共用一只智能箱的,箱底部距地0.3米水平暗敷,否则水平或垂直间距至少0.1米间距。(图8)10、管道井设备(1)楼层线路应本层连接,不得跨楼层接线;(2)楼层解码器和系统供电、网络连接器均有序的安排好放置楼层箱内,所有连接线均做好永久性标识,绑扎有序。(图9)11、机房配电(1)智能化系统供电回路与其他强电回路分开:UPS供电回路宜采用独立回路;周界防越报警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采用不同回路供电;公共广播与背景音乐系统宜采用独立回路供电;(2)机房空调宜采用独立回路;12、接地系统(1)机房内信号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宜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5mm2的多股绝缘铜导线.单点连接至机房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中心机房的安全保护接地、信号工作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和浪涌保护器接地等均应连接到等电位均压环上;(2)接地环用4×40mm2的扁铜沿机房内侧一周敷设;引出线采用不小于16mm2的多股铜芯绝缘导线引出,引出线接入楼层等电位端子排;(3)等电位连接网络的连接宜采用焊接、熔接或等电位连接网络的连接宜采用焊接、熔接或压接;(4)桥架的所有非导电部分的铁件均应相互连接和跨接,使之成为一个连续导体,并用黄绿双色线做好整体接地。13、强弱电桥架禁止强、弱电线缆共桥架共管敷设。14、抗静电地板(1)机房基础地面应平整、光洁、不起尘,含水率不大于8%,安装前应清扫干净,必要时,在其面上涂刷绝缘脂或油漆;(2)抗静电地板的敷设完毕后,应进行清擦和打蜡,抗静电地板应无污渍,划痕等。15、接地线缆敷设接地线在穿越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套钢管或其他非金属的保护套管,钢管应与接地线做电气连通。16.线路绑扎线槽或线架上的线缆,其绑扎间距应均匀合理,绑扎线扣应整齐,松紧适宜;绑扎线头隐藏不外露。17、浪涌保护器(1)电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