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1页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2页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3页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4页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共同点是①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在经济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推行的②都缓解了危机,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巩固了政权③都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改革④都注意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我们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总书记,以下历史事件能证明武汉是英雄的城市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3.1850年,上海英商林塞洋行的走私规模不如别家大,该行老板上书英国领事说:“我行要和任何人一样大肆走私了。”英国领事答复到:“他们(清朝官员)对海外强国,不敢有任何公开冲突:”这说明中国A.海关主权逐渐丧失 B.半殖民地程度加深C.自然经济快速解体 D.清政府成为列强傀儡4.《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表明A.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B.帝国主义完成了对中国的瓜分C.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5.下列图表内容与“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有关,其中史实和结论对应恰当的是A.A B.B C.C D.D6.下表是某同学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时所列的过程简表,其中①②处应填的事件是开始金田起义发展①高潮定都天京转折②失败天京陷落A.天京事变、北伐西征B.永安建制、安庆陷落C.北伐西征、三河大捷D.永安建制、天京事变7.20世纪90年代,它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它是A.人工智能B.物联网C.互联网D.计算机8.下列关于当今世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重大贡献B.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人类进入信息社会C.中国是世界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政治力量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影响已经消除9.历史课上老师讲了很多成语故事,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下列成语典故中,与秦末农民起义有关的是①揭竿而起②约法三章③阵前倒戈④破釜沉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0.“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中记载:“华夏蛮貊,罔不率俾(顺从)。”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在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此时期,经过不断的斗争和融合发展,内迁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出现大规模民族交融,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据此判断,中应填写A.夏商B.春秋战国C.秦汉D.唐朝11.15—16世纪,西欧的航海家们纷纷探寻从海上到达东方的新航路,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中带领船队第一个实现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A.迪亚士B.哥伦布C.麦哲伦D.达·伽马12.下表是小明同学制作的一张有关历史发展因果关系的卡片。结合所学,①处的历史事件是原因过程结果北方民族大交融局面的出现①进一步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A.商鞅变法 B.文景之治 C.光武中兴 D.孝文帝改革13.罗斯福曾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材料中的这场“战争”()A.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B.刺激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C.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D.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14.扬州历史上人文荟萃,清代有“扬州八怪”之说。其中有一位人称“诗书画三绝”,其书法被喻为“乱石铺街”、“六分半书”。他是A.金农B.汪世慎C.郑板桥D.阮元15.“新政”期间,罗斯福谈到:“我们将采取经过慎重考虑的、保守性的措施,以使我国的产业工人获得更加公平的工资收入,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为此,美国政府颁布了()A.《社会保障法》 B.《全国工业复兴法》C.《农业调整法》 D.《紧急银行法令》16.由CCTV纪录频道首播的专题片《帝国商行》向人们展现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已逐渐不为今人所知,被人们遗忘的商人群体,他们曾经营了大清王朝全盛时期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一度在中西贸易的舞台上非常活跃。纪录片中涉及到的城市是A.北京B.南京C.广州D.厦门17.彭德怀在自传中写到:“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军队的声威”。材料中的“这次战役”指的是()A.台儿庄战役B.威海卫之战C.百团大战D.黄海大战18.小明正在准备一篇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主题的小论文,下列素材可以被入选的有①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②颁布均田令③革除鲜卑旧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④颁布“推恩令”⑤迁都洛阳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19.什么是历史?有人说:历史是一门关于“过程”的学问;也有人说:历史是一门关于“解释”的学问。其实二者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失之片面。前者强调史实,后者突出史论。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说法中,属于持第二种观点的人最关注的一项是:A.北京人遗址最早于1921年被发现B.北京人已经懂得了制作和使用打制石器和使用火C.在北京人遗址中发掘了大量的打制石器和用火的遗迹D.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许多骨骼化石,其中就有北京人头盖骨化石20.下列是佛山某城市居民的年人均饮食消费品统计表,此表不能说明(单位:公斤)时间粮食肉类禽类奶类1978年123.619.216.51996年73.532.810.721.4A.民众的主食消费减少,副食品消费增加B.生活水平提高,导致食品消费发生变化C.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D.由于物价上涨,人们减少了粮食消费21.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奉行“实业救国”的理念,创办了大生纱厂。下列近代工厂中,与大生纱厂性质相同的是A.B.C.D.22.《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享其利。”此记载所描绘的水利工程是()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长城23.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A.B.C.D.24.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开始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使欧洲人把关注的焦点对准东方国家的是A.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B.麦哲伦船队的全球航行C.《马可·波罗行纪》的流传D.大西洋沿岸经济的没落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生产组织形式从________变为大工厂。(2)使科学与技术第一次紧密结合的是________革命。(3)二战后,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人类社会由此步入________时代。26.下图反映的事件是,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我们设置了节。27.11世纪后期,欧洲农村纷纷开展____________________土地面积逐渐扩大。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49年2月7日,毛泽东第一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画面上的毛泽东抬头仰望,面带笑容,封面标题为“民主统一”四字。报道称,毛泽东把中国划入了国际共产主义集团的版面。对西方而言,这是一件无法估计的灾难。对共产主义,它是自苏联革命以来最大的胜利。分析毛泽东第一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时中国的国内外形势。为什么说“对西方而言”,这是一件无法估计的灾难?材料二: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了周恩来的头像图片,图片的左上角写有这样一句话:“TheChineseAreComing(中国人来了)”。“TheChineseAreComing”反映的是我哪一外交成就?取得该成就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材料三:1979年1月1日,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美国《时代》周刊的风云人物。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时代》周刊将邓小平评为1978年度风云人物的理由是什么?29.(6分)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俄国(苏联)既有过耀眼的崛起腾飞,也有过出人意料的失势陨落,这些都深刻影响着世界现代史的进程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阅读下列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1861年起,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材料二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材料三1932—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年份项目1932年1937年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生产总值3221机器制造业2121拖拉机2121电力7432石油2121铜5432材料四20世纪80年代,苏联出现了“面包荒”“肥皂荒”“香烟荒”和“药品荒”,人们抢购成风,通货膨胀严重,群众极为不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力挽狂澜,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自克里姆林宫的上空降下。材料一中“这种制度”指的是当时俄国盛行的什么制度?依据材料分析这一“社会改革”所起的历史作用?材料二中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依据材料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理由。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并分析其原因。依据材料四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什么?俄国(苏联)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有着怎样的深刻启迪?30.(7分)20世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对此某班同学展开探究活动。请你按照问题要求,完成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材料一材料一中图片一、二反映的两次会议使帝国主义列强在一战后形成了哪一体系?这一体系能否长久存在下去?为什么?“二战”结束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开始了长时间的“冷战”,“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伴随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不复存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整体态势是如何?探究活动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迁材料二西欧与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友,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摘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情况。探究活动三对全球化的认识材料三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抑制全球化。——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你赞同材料三的观点吗?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此时的苏俄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不是资本主义制度,③不符合题意,运用排除法,把包含③的ACD项排除。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在经济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推行的,都缓解了危机,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巩固了政权,都注意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故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择B。2、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时期武昌起义在武汉发生,C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A排除;戊戌变法在北京发生,B排除;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掀起新文化运动,D排除。故选择C。3、B【解析】

依据题干1850年,……走私……他们(清朝官员)对海外强国,不敢有任何公开冲突:”和结合所学知识,这反映了清朝政府对英商走私的妥协和退让,从本质上说明了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海关主权逐渐丧失,A选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出自然经济快速解体,英商走私不能使自然经济快速解体,C选项不符合题意;《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列强傀儡,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4、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外国公使控制了清政府,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故D符合题意。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是《九国约》,帝国主义完成了对中国的瓜分、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不符合史实,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5、A【解析】

B项,西行取经的是唐玄奘,东渡日本的是鉴真;C项,郑和下西洋到达的最远的地方是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D项,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是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不是禁止一切对外贸易。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A对应正确,故选A。6、D【解析】

依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①②处应填的事件是永安建制、天京事变。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1年9月下旬攻克永安,12月,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受东王节制。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了政权组织。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为天京,作为都城。1856年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到衰的转折点。1864年,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所以①②处应填的事件是永安建制、天京事变,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7、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1946年,美国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人类开始向网络信息时代迈进。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网络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还对人类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故选D。8、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影响已经消除”是不正确的;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关于当今世界的叙述,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D。9、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揭竿而起,与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反抗暴秦有关;约法三章,与秦末农民战争中刘邦收买人心的做法有关;破釜沉舟,与公元前207年的巨鹿之战中有关;③阵前倒戈与牧野之战有关;所以①②④三项都与秦末农民起义有关。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B【解析】

根据“此时期,经过不断的斗争和融合发展,内迁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出现大规模民族交融,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民族之间交融频繁,内迁蛮、夷、戎、狄逐渐融入华夏族,民族之间的区别越来越模糊。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1、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故C符合题意;迪亚士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哥伦布穿越大西洋到达美洲;达•伽马到达印度西海岸,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12、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了民族大交融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孝文帝进行改革,采取汉化措施,这一方面巩固了北魏的统治,一方面进一步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故D符合题意;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故A不符合题意;文景之治是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结果,故B不符合题意;光武中兴使东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13、C【解析】

试题分析:【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这场战争”是指美国为了克服经济危机而采取的罗斯福新政,新政以增加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方式大大缓解了大萧条所带来的经济危机与社会矛盾,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故C符合题意。A是经济大危机的影响,B是绥靖政策的影响,D是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影响,所以答案选C。14、C【解析】

“扬州八怪”是指郑燮(郑板桥)、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鳝、汪士慎:;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他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枝,堪称“诗、书、画”三绝”;,三绝中又有三真:真气、真诀、真趣。郑板桥善画,尤擅写兰、竹。他的兰、竹之作遍布世界,驰誉中外,深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亦善书法,楷、行、隶三体相兼,以画法入笔,用隶体参入行楷,自成一格,号称“六分半书”,后人称之为“乱石铺街”。故选C。15、B【解析】

依据“我们将采取……措施,以使我国的产业工人获得更加公平的工资收入,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此,罗斯福政府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整个新政的核心和基础。规定了各个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水平和工作时数等。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为了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发动了蓝鹰运动,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故选B。16、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者实行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闭关锁国政策,1757年清政府下令唯一开放的对外通商口岸是广州,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的机构是十三行。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7、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ABD和彭德怀无关,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C。18、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关知识。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北魏的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495年正式迁都洛阳;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①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颁布均田令;革除鲜卑旧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迁都洛阳都和北魏孝文帝有关。颁布“推恩令”是汉武帝的措施,可以排除。故①②③⑤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的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19、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CD都是关于北京人发现的史实,是关于北京人的说法中,属于持第一种观点的人最关注的,ACD不符合题意,B项是根据在北京人遗址中发掘了大量的打制石器和用火的遗迹的史实中推论出北京人已经懂得了制作和使用打制石器和使用火,属于史论,是关于于北京人的说法中,属于持第二种观点的人最关注的,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20、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消费。通过突变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在饮食方面更注重营养的均衡,并不能反映出由于物价上涨,人们减少了粮食消费,故选D。21、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生纱厂是民用工业,福新面粉厂是民用工业,故D正确。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和汉阳铁厂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排除ABC项,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首先要弄清楚大生纱厂的性质。然后根据这一性质即可得出答案。张謇主张创办实业救国,他创办的大生纱厂是民用工业。22、B【解析】

据“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百姓飨其利。”可知,该水利工程是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所以此记载所描绘的水利工程是都江堰,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表述均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故选B。23、D【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曲辕犁,是唐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其辕曲,因以名,区别于直辕犁。因其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又称为江东犁。A铁农具是春秋时期的工具;B水排是东汉时期发明的,C耧车是西汉时期发明的。故选D。24、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可•波罗行纪》中对东方繁荣富强的详细介绍,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开始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手工工场第二次工业信息【解析】

(1)18世纪末期,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纺纱机,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机器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到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技术工人的创造,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重大进步,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运用于生产,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这时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相结合。(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26、南昌起义(1分);建军(或八一建军)【解析】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我们设置了八一建军节,所以答案是南昌起义;建军(或八一建军)。27、垦殖运动;【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开展垦殖运动的地区也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因此填写垦殖运动。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三大战役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二战后的世界处于美苏冷战状态,“毛泽东把中国划入了国际共产主义集团的版面”将壮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2)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3)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会议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让中国走向世界。【解析】

(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三大战役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二战后的世界处于美苏冷战状态,“毛泽东把中国划入了国际共产主义集团的版面”将壮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TheChineseAreComing”反映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3)依据所学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会议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让中国走向世界。29、(1)农奴制;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国情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3)苏联工业总产值达到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强国;原因:两年五年计划,重点建设重工业,人民建设热情高涨等。(4)苏联解体。(5)要有改革意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重视改善人民生活,农业工业平衡发展。【解析】

(1)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1861年之前阻碍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是农奴制。依据材料一,经过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这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2)分析材料,依据“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可知是1921年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依据材料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