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种苗繁育技术_第1页
甘薯种苗繁育技术_第2页
甘薯种苗繁育技术_第3页
甘薯种苗繁育技术_第4页
甘薯种苗繁育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薯种苗繁育方式主要内容一二温床育苗塑料拱棚育苗三四日光温室育苗露地育苗1.电热温床育苗。1.覆盖塑料薄膜和草苫2.床墙3.碎草4.种薯5.电热线6.地面7.酿热物(6厘米)

8.通气沟9.覆砂2厘米10.床土(线上下各6.5厘米)一、温床育苗1.电热温床育苗。一、温床育苗2.火炕育苗1.火灶2.主火道3.内山墙4.去火道5.回火道出口6.去火道7.回火道8.进火道与回火道拐弯处9.烟囱一、温床育苗2.火炕育苗1.薄膜2.木桩3.管理室4.烧火坑5.内山墙6.门7.通气窗8.后坡草苫一、温床育苗1.塑料小拱棚双膜覆盖育苗。二、塑料拱棚育苗二、塑料拱棚育苗1.塑料小拱棚双膜覆盖育苗。二、塑料拱棚育苗2.塑料小拱棚+草苫(保温被)育苗。二、塑料拱棚育苗3.塑料大棚(多层覆盖)育苗。三、日光温室育苗日光温室三、日光温室育苗日光温室+小拱棚+地膜育苗日光温室育苗四、露地育苗甘薯采苗技术主要内容一二采苗时期采苗方法当薯苗达到标准时,应及时采苗。采苗方法有剪苗和拔苗两种。一、采苗时期(一)壮苗标准1.叶片鲜绿,舒展叶7~8片,叶大,肥厚。2.茎节粗短,苗高25厘米左右,苗茎上没有气生根,茎韧不易拆断,折断有较多的白浆流出。3.百苗鲜重,春薯苗500克以上,夏薯苗1500克以上。4.薯苗不带病虫害。一、采苗时期(一)壮苗标准壮苗与弱苗一、采苗时期(二)采苗时间苗龄30~35天,茎粗约5毫米,薯苗长到25厘米高时,及时采苗,如果长度已经够长而不采,会造成薯苗拥挤,下面的小苗难以正常生长,减少下一茬出苗数。二、采苗方法(一)剪苗剪苗是防止甘薯病害传播的主要措施之一。剪苗时基部要保留一寸以上,剪苗特别是高剪苗可以减轻薯苗黑斑病、茎线虫病等病原物的携带量,有效防止或减轻大田病害的发生。高剪苗二、采苗方法二、采苗方法(二)拔苗拔苗是将秧苗从种薯上拔下来,这种方法多用在苗密度大的情况下,省工但容易给种薯带来伤口,容易染病。二、采苗方法(三)采苗后管理采苗的当天不浇水,以利于伤口的愈合,防止病苗浸入。第二天浇水且追肥(100g硫铵/m2),以促苗生长。然后盖膜和草苫使床温上升到32℃,持续3~5天,促苗生长。甘薯烂床的原因与防治主要内容一二烂床的原因烂床的防治甘薯育苗时时常会出现烂床现象,要提早预防。一、甘薯烂床的原因(一)病烂在种薯带有黑斑病、软腐病等病害,或肥料和苗床上带有病菌,或种薯受冷害、涝害损伤而发生病害时,都会造成烂床。一、甘薯烂床的原因(二)热烂床温长期在40℃以上,容易发生热伤烂床。受热伤的种薯发软,掰开不流白浆,挤压时流出清水,肉色发暗。一、甘薯烂床的原因(三)水烂或闷气缺氧薯块多由内向外烂,皮色发暗,有酒味。主要原因是浇水过多,床土不透气,或封严薄膜后长期不通气。二、甘薯烂床的防治(一)精选种薯严格精选无病、不受冷害、涝害和不破皮受伤的种薯。二、甘薯烂床的防治(二)种薯消毒二、甘薯烂床的防治(三)加强苗床管理1.苗床要用净土、净粪。2.种薯上床后,在爆皮时应用35~38℃的高温催芽3~4天,防止苗床积水或床温过高。3.覆盖塑料薄膜的苗床要经常打开气眼或揭开薄膜的两头,更换新鲜空气以防缺氧烂薯。二、甘薯烂床的防治(四)补求措施1.出苗前后,发生零星或点片烂薯,可连土挖出病薯,更换无病种薯和新土,并喷洒500倍50%托布津湿润薯皮进行消毒,继续育苗。2.烂种达到全床的30%以上,把烂种挖出,另取无病不受冷的种薯,并更换新土和沙,重新育苗。二、甘薯烂床的防治(三)补求措施3.若种薯不够时,可把腐烂不到1/2的种薯留下,切去腐烂部分,用500倍50%托布津浸种10分钟,或在切口蘸上新鲜草木灰,进行消毒后上炕。4.黑斑病的烂薯,可把床土水分控制在最大持水量的60%左右,进行35~38℃高温催芽3~4天后,把温度降到30℃左右。这样可使病斑干缩,防止病菌继续蔓延。二、甘薯烂床的防治(三)补求措施5.床温过高,应立即扒出种薯和床土散热,之后,重新排种育苗。6.出苗后,黑斑病严重发生时,只能采取促使秧苗生长,争取多采苗的措施。甘薯良种繁育-播种技术主要内容一二种薯处理种薯播种马铃薯的播种栽植方式有三种,即斜排、平排和直排。一、种薯处理(一)种薯选择1.具有本品种的皮色、肉色、形状等特征。2.无病,无伤,没有受冷害和湿害。3.薯块大小均匀,块重150~250克为宜。一、种薯处理(二)种薯消毒排薯前为防止薯块带菌,排薯前应进行处理。1.用51~54℃温水浸种10分钟。2.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5~10分钟。二、种薯播种(一)平排平排一般多用于露地育苗,排种时头尾先后相接,左右留有空隙,能使薯苗生长茁壮、均匀。二、种薯播种(二)斜排用火炕或温床育苗,为节约苗床面积,大多采用斜排。即种薯头尾相压约1/4,头尾分清,防止倒排;上齐下不齐;大小薯分排。(三)直排节省苗床面积,质量差,不提倡。斜排二、种薯播种(四)播种注意事项1.根据薯块大小不同,分类选择,分别排薯,做到大薯密排,小薯稀排。2.排种时要求薯种上齐,使薯块上面覆土厚度一致,出苗整齐,便于苗床管理。二、种薯播种(四)播种注意事项3.播种时间:采用大棚加温或用火炕或温床育苗,应在当地薯栽插适期前30~35天排种;采用大棚加地膜或冷床双膜育苗于栽前40~45天排薯。二、种薯播种(四)播种注意事项4.播种密度:一般种薯间留空隙1~2厘米,使薯苗生长茁壮,每667平方米用种量以50~75千克。排种密度不能过大,每平方米15~20千克为好。种薯的大小以0.15~0.2千克比较合适。甘薯良种繁育-苗床管理主要内容一二排种至齐苗阶段齐苗至剪苗前阶段甘薯苗床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催为主,以炼为辅,先催后炼,催炼结合”。三炼苗采苗阶段一、排种至齐苗阶段1.高温催芽。排种薯后烧大火,床温每天提高1℃左右,经4~5天,升到34~35℃,苗床高温点不要超过38℃,约8~9天即可出苗。出苗后适当降低温度。2.湿度以保持床上相对湿度80%左右,薄膜内相对湿度95%左右为宜。床土过干,可泼浇水,不可漫灌。一、排种至齐苗阶段增温措施覆盖地膜铺设电热线一、排种至齐苗阶段设施育苗大棚育苗小拱棚育苗二、齐苗至剪苗前阶段1.平温长苗,以催为主,催中有炼。齐苗开始展新叶后,选晴暖天气的上午10时到下午3时,适当打开薄膜通风降温,床温保持在25~28℃之间,棚温短时不超过40℃。2.床上的湿度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三、炼苗采苗阶段(一)炼苗苗高20cm,具有6~7个节时,应转入以炼为主,停止浇水,薯苗要充分见光,经3d炼苗后,即可采苗栽插。三、炼苗采苗阶段(二)采苗薯苗长到25厘米高度时,及时采苗,否则薯苗拥挤,下面的小苗难以正常生长,并会减少下一茬出苗数。三、炼苗采苗阶段(三)采苗后的管理:1.采苗后以催为主,床温应很快上升到32℃以上。2.待薯苗生长到一定高度后又要逐渐降温降湿和炼苗。三、炼苗采苗阶段(三)采苗后的管理:3.采过一茬苗后浇水,采苗当天不浇水。4.一般在采苗一至两茬后进行追肥,选择苗叶上没有露水的时候,追施尿素,每10平方米一般不超过0.25千克。追肥后立即浇水,迅速发挥肥效。甘薯种苗繁育流程主要内容一二甘薯种苗繁育技术流程甘薯脱毒种苗产业化生产流程甘薯脱毒种苗产业化是发展趋势,也是生产所需。一、甘薯种苗繁育技术流程(一)育苗流程1.种薯处理

选择无病、无伤、无冷害和涝害。选好种薯后再行消毒(防止黑斑病等)。一、甘薯种苗繁育技术流程(一)育苗流程2.建造苗床一、甘薯种苗繁育技术流程(一)育苗流程3.播种一、甘薯种苗繁育技术流程(一)育苗流程4.苗床管理一、甘薯种苗繁育技术流程(一)育苗流程5.采苗一、甘薯种苗繁育技术流程(二)育苗关键技术1.清理苗床在老苗床育苗时,育苗前需更换床土。2.稀摆薄盖种薯一律平放,浇水后盖细沙土1寸。3.高温催芽35~37℃3天,接着30~32℃保持至出苗。4.平稳长苗25~28℃。5.低温炼苗逐渐揭膜床温,渐将至20℃左右6.药泼苗床泼辛硫磷和多菌灵药液防线虫和黑斑病。7.采苗高剪上边6~7寸,下留一片叶。8.稀泥护苗根部2~3寸沾稀泥,栽前防苗萎蔫。二、甘薯脱毒种苗产业化简要生产流程(一)甘薯脱毒种苗产业化的意义1.规模化、标准化育种、育苗,为脱毒甘薯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种苗基础。2.企业通过甘薯脱毒生物茎尖剥离技术,解决了种苗的安全问题,有效提高了甘薯种植的产量、品质及综合种植效益。3.脱毒甘薯种苗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