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22年春季自考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322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全国2022年春季自考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322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全国2022年春季自考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322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全国2022年春季自考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322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全国2022年春季自考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322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2022年春季自考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322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杜甫《登高》的创作地点是()(A)长安(B)柳州(C)夔州(D)永州2、《送孟东野序》中的“孟东野”指()(A)孟浩然(B)孟云卿(C)孟郊(D)孟卿3、龚自珍曾与林则徐、魏源等结成()(A)几社(B)宣南诗社(C)宋诗派(D)复社4、在《室语》中,唐子的谈话对象是()(A)门生弟子(B)同窗友人(C)求教者(D)家人5、下列作者中,古文风格近欧阳修“雍容平易”的是()(A)苏洵(B)王安石(C)曾巩(D)苏辙6、下列作品中,借凭吊春秋时吴王古迹抒发兴亡之慨的是()(A)刘过《沁园春》(斗酒彘肩)(B)吴文英《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C)刘克庄《贺新郎》(北望神州路)(D)王沂孙《齐天乐》(一襟余恨宫魂断)7、《封丘县》的作者是()(A)李白(B)杜甫(C)王维(D)高适8、《吊古战场文》的作者是()(A)李白(B)刘禹锡(C)李华(D)白居易9、下列词曲句子,出自马致远《汉宫秋》的是()(A)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B)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C)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D)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10、向汉景帝说“李广才气,天下无双”的人是()(A)程不识(B)李蔡(C)公孙昆邪(D)霸陵尉11、《典论·论文》的作者是()(A)曹丕(B)曹操(C)曹植(D)王粲12、《浣纱记·泛湖》中,与西施一同泛舟归隐的是()(A)夫差(B)勾践(C)范蠡(D)伍子胥13、下列作家中,号诚斋的是()(A)杨万里(B)刘克庄(C)范成大(D)姜夔14、贯云石《【双调】殿前欢·楚怀王》的体裁是()(A)诗(B)词(C)散曲套曲(D)散曲小令15、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的是()(A)徐渭(B)归有光(C)王世贞(D)冯惟敏16、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A)白描(B)映衬(C)铺叙(D)对比17、《齐桓晋文之事》选自()(A)《庄子》(B)《苟子》(C)《孟子》(D)《韩非子》18、李孝光《大龙湫记》中,“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的是()(A)斑鱼(B)黄猿(C)瑞鹿(D)明月19、邓牧《君道》中,“让石户之农而石户之农入海”的人是()(A)尧(B)舜(C)许由(D)秦皇20、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西京”是指()(A)洛阳(B)汉阳(C)长安(D)金陵21、下列词人中,开南宋爱国词先声的是()(A)张孝祥(B)张元幹(C)陈亮(D)辛弃疾22、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写金哀宗逃出汴京,是为了躲避()(A)宋军(B)辽军(C)西夏军(D)蒙古军23、夏完淳《狱中上母书》中的“慈君”是指()(A)生母(B)祖母(C)嫡母(D)外祖母24、《西塞山怀古》的西塞山,在今()(A)江西境内(B)湖北境内(C)山东境内(D)湖南境内25、提出“兼爱”“非攻”主张的是()(A)孔子(B)孟子(C)墨子(D)庄子26、“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中的“蝼蚁”指()(A)身份低微的人(B)身材短小的人(C)目光短浅的人(D)志向远大的人27、王沂孙的号是()(A)乐笑翁(B)觉翁(C)中仙(D)梅溪28、“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的“陈王”指()(A)曹操(B)曹植(C)曹丕(D)曹髦29、《抱朴子》的作者是()(A)葛洪(B)干宝(C)丘迟(D)孔稚珪30、钟惺在《浣花溪记》中缅怀的诗人是()(A)王维(B)杜甫(C)高适(D)孟浩然二、多项选择题31、高明《琵琶记·糟糠自厌》中,上场的人物有()(A)蔡伯喈(B)赵五娘(C)蔡公(D)蔡婆(E)牛丞相32、《项脊轩志》中,作者祖母所说的话有()(A)某所,而母立于兹(B)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竞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C)儿寒乎?欲食乎(D)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E)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33、下列作品为陆游所作的有()(A)《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B)《沈园》(二首)(C)《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D)《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E)《伤春》34、丘迟《与陈伯之书》是()(A)抒发离情的书信(B)劝降的书信(C)骈文(D)散文(E)抒情小赋35、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的学说中结合了()(A)法(B)术(C)礼(D)势(E)仁三、简答题36、王粲《七哀诗》可分几个层次,各写什么内容?37、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一词在典故的运用上有何特点,请举例说明。38、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一诗可分几个层次,揭露了什么社会现象?39、谢翱《登西台恸哭记》:“有云从西南来,濞浥浡郁,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喏。”这段文字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40、《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崔莺莺在与张生分别时,表明了对爱情与功名怎样的态度?试举例说明。四、论述题41、论述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情景关系的处理。42、概括《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蒋干、曹操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联系主要情节作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试题解析】《登高》一诗是唐大历二年(767年)秋季,杜甫流落在夔州于重阳节登高时所作的诗歌。2、C3、B【试题解析】龚自珍,为今文学派主要代表人物。诗、词、文兼擅。曾与林则徐、魏源等结“宣南诗社”。4、D【试题解析】《室语》构思独特,作者设计出一段与妻妾的对话,通过对话提出论点,展开论证。故正确选项为D项。5、C【试题解析】曾巩是欧阳修领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古文风格近欧阳修,雍容平易,为“唐宋八大家”之一。6、B【试题解析】吴文英的《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为一首登临怀古之作,词人借凭吊灵岩山昊王遗迹,抒发兴亡之慨。7、D8、C【试题解析】唐天宝年间,李华曾以监察御史奉使朔方,途径古战场时有感而作此文。9、D【试题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A项出自范仲淹《苏幕遮》;B项出自晏殊《蝶恋花》;C项出自苏轼《江城子》,均可排除,故选D项。10、C11、A12、C13、A14、D15、B【试题解析】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均推崇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16、D【试题解析】《青玉案·元夕》全词采用前后对比的手法,前面的火树银花、香车宝马、欢声笑语等热闹场景,与“灯火阑珊”的幽寂形成了强烈反差。17、C18、A【试题解析】《大龙湫记》:“潭中有斑鱼廿余头,……如避世士然。”根据原文可知题干中讲的是斑鱼,故选A。19、B20、C【试题解析】东汉建都洛阳,长安在洛阳以西,因而被称为西京。此句中的“西京”即指长安。21、B【试题解析】张元幹为两宋之交人,能诗文,词作慷慨悲愤,开南宋爱国词先声。22、D【试题解析】壬辰年正月,蒙古军队围金汴京。当时作者任左司都事,留守汴京,在围城中作诗五首,此为第二首。故选D。23、C【试题解析】慈君指作者嫡母盛氏。夏完淳的父亲夏允彝死后,嫡母盛氏削发为尼。24、B25、C【试题解析】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主张,并付诸实践,身体力行,有弟子三百人。26、C27、C【试题解析】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玉笥山人。A项乐笑翁为张炎的号,B项觉翁为昊文英的号,D项梅溪为王十朋的号。28、B【试题解析】“陈王”指三国时魏国曹植,他曾被封为陈思王,故称“陈王”。题干两名则是化用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29、A【试题解析】葛洪家贫好学,著述不辍。著有《西京杂记》《抱朴子》《神仙传》等。30、B【试题解析】钟惺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奉命使蜀,当年十月到达成都。作者在游览成都浣花溪杜工部祠后,于十月十七日写了这篇《浣花溪记》以缅怀杜甫。二、多项选择题31、B,C,D32、B,D,E【试题解析】A、C两项为老妪,即作者祖母的婢女所说的话,可排除。故选B、D、E项。33、A,B,C【试题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D、E两项均为陈与义的作品,均可排除,故选A、B、C三项。34、B,C【试题解析】丘迟《与陈伯之书》是一篇优美的骈体书信,这是丘迟奉命写给投降北魏的陈伯之的劝降信,陈伯之收信以后,权衡利害。果然率兵归梁,这封信起到了很大的政治感召作用。35、A,B,D【试题解析】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总结了商鞅、申不害、慎到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法、术、势三者结合的学说,主张君主乘威严之势,操制人之术,以法治天下。三、简答题36、三层。开头六句写离别长安的情景;其次十句写途中所见;最后四句用典,表示渴望明君出世,安定天下。37、用典较多,不仅增加感情含量,还使词具有一种特殊的韵味。如用乌衣巷、平原君、阮籍的典故等,均妥帖自然。38、全诗分三层:开头四句以反常的自然现象为喻,对照鲜明强烈;中间四句从自然现象转向社会现实,点明了前四句的寓意;最后四句用具体的史事作证,说明不合理现象的根源就是门阀制度。诗歌揭露了门阀制度下平庸的世家子弟窃据高位,英俊的寒门士子屈居下僚的不合理现象。39、“以竹如意击石”“竹石俱碎”是细节描写,呈现了祭奠者的悲愤心情。“有云从西南来,渰浥浡郁,气薄林木”是景色描写,对祭奠时的伤悼心情起了烘托作用。40、崔莺莺鄙弃功名利禄,珍视纯真爱情。在她看来,爱情比功名重要得多,“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要求张生不要移情别恋,“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举其他例子亦可)四、论述题41、情景关系处理十分融合。一开始将“伤离别”的凄苦感情置于“冷落清秋节”的气氛中,情景自然融合。上片以景收束,既暗示前程的迷茫与分别的深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