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10月高教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秋10月高教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秋10月高教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秋10月高教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秋10月高教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秋10月高教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与白居易并称的诗人是()(A)韩愈(B)柳宗元(C)元稹(D)孟郊2、《蜀道难》的诗歌体裁是()(A)五言古诗(B)七言歌行(C)七言律诗(D)七言排律3、“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出自()(A)《上枢密韩太尉书》(B)《吴士》(C)《登西台恸哭记》(D)《室语》4、《项羽本纪》:“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其中“朝”的意思是()(A)参见(B)早晨(C)朝着(D)面对5、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况乎天理之溟漠”,“溟漠”的意思是()(A)冷漠(B)渺茫(C)黑暗(D)深奥6、宝玉挨打后,送药给他疗伤的是()(A)薛宝钗(B)林黛玉(C)王熙风(D)王夫人7、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的是()(A)张孝祥(B)张若虚(C)张说(D)张九龄8、向汉景帝说“李广才气,天下无双”的人是()(A)程不识(B)李蔡(C)公孙昆邪(D)霸陵尉9、名句“贫贱夫妻百事哀”出自()(A)《遣悲怀》(B)《咏怀》(C)《秦妇吟》(D)《上阳白发人》10、“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的“廊庙”指()(A)寺庙(B)道观(C)朝廷(D)走廊11、《湘夫人》选自()(A)《九章》(B)《九辩》(C)《九歌》(D)《九叹》1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审容膝之易安”,其中“审”的意思是()(A)领会(B)宣称(C)申请(D)审查13、《秦妇吟》的作者是()(A)韦庄(B)韦应物(C)温庭筠(D)李商隐14、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的是()(A)徐渭(B)归有光(C)王世贞(D)冯惟敏15、提出“兼爱”“非攻”主张的是()(A)孔子(B)孟子(C)墨子(D)庄子16、杜甫《登高》的创作地点是()(A)长安(B)柳州(C)夔州(D)永州17、《白马解围》中,写信给白马将军,请求他统兵解普救寺之围的是()(A)相国夫人(B)崔莺莺(C)普救寺长老(D)张生18、钟惺在《浣花溪记》中缅怀的诗人是()(A)王维(B)杜甫(C)高适(D)孟浩然19、贯云石《【双调】殿前欢·楚怀王》的体裁是()(A)诗(B)词(C)散曲套曲(D)散曲小令20、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改编自文言小说()(A)《游仙窟》(B)《霍小玉传》(C)《负情侬传》(D)《会真记》21、史达祖《绮罗香》(做冷欺花)所咏之物是()(A)孤雁(B)杨花(C)春燕(D)春雨22、下列姜夔《扬州慢》词句中,化用杜牧诗歌的是()(A)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B)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C)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D)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23、《十五从军征》属于()(A)郊庙歌辞(B)相和歌辞(C)杂曲歌辞(D)鼓吹曲辞24、下列作者中,古文风格近欧阳修“雍容平易”的是()(A)苏洵(B)王安石(C)曾巩(D)苏辙25、《西塞山怀古》的西塞山,在今()(A)江西境内(B)湖北境内(C)山东境内(D)湖南境内26、《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所声讨的人物是()(A)吕后(B)唐睿宗(C)武则天(D)武三思27、下列句子,出自马致远《汉宫秋》的是()(A)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B)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C)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D)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28、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西京”是指()(A)洛阳(B)汉阳(C)长安(D)金陵29、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A)《春秋》(B)《国语》(C)《战国策》(D)《史记》30、李密《陈情表》:“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其中“逮”的意思是()(A)他们(B)逮捕(C)到(D)我们二、多项选择题31、丘迟《与陈伯之书》是()(A)抒发离情的书信(B)劝降的书信(C)骈文(D)散文(E)抒情小赋32、曹操《短歌行》中,用《诗经》成句的诗句有()(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E)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3、《送孟东野序》提及的汉代文学家有()(A)司马迁(B)司马相如(C)扬雄(D)阮籍(E)嵇康34、杜甫诗《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中的“诸公”有()(A)高适(B)岑参(C)储光羲(D)薛据(E)王维35、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的学说中结合了()(A)法(B)术(C)礼(D)势(E)仁三、简答题36、谢翱《登西台恸哭记》:“有云从西南来,濞浥浡郁,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喏。”这段文字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37、为什么说《待漏院记》一文有很强的逻辑性?38、简述刘时中《【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触及重大社会问题的特点。39、王粲《七哀诗》可分几个层次,各写什么内容?40、简要说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从时间和空间角度表达人生感喟的特点。四、论述题41、论述《长恨歌》的思想与艺术成就。42、概括《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蒋干、曹操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联系主要情节作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试题解析】白居易与元稹同为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二者齐名,并称“元白”。2、B【试题解析】《蜀道难》为七言歌行诗,句式以七言为主,又掺杂四言、五言、六言、八言等句式,长短参差,灵活多变。3、D4、A【试题解析】此句中“朝”为动词,意为参见,此句当译作“项羽早晨去参见上将军宋义”。5、B【试题解析】“况乎天理之溟漠”意思是何况天理渺茫不可捉摸。“溟漠”即指渺茫。6、A【试题解析】宝玉挨打后,据原文“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知宝钗将药送予宝玉散毒化淤。故A项正确。7、B8、C9、A【试题解析】元稹曾作《遣悲怀》三首悼念亡妻韦丛,“贫贱夫妻百事哀”出自其中的第二首。10、C【试题解析】此句出自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句中“廊庙具”指国家的栋梁之材,“廊庙”为朝廷之意。11、C【试题解析】《湘夫人》选自《楚辞·九歌》,本篇和《湘君》是祭祀一对湘水之神的乐歌。12、A13、A【试题解析】唐僖宗广明元年(880),韦庄应举入长安,值黄巢起义军至,困留城中,作《秦妇吟》纪其事。14、B【试题解析】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均推崇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15、C【试题解析】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主张,并付诸实践,身体力行,有弟子三百人。16、C【试题解析】《登高》一诗是唐大历二年(767年)秋季,杜甫流落在夔州于重阳节登高时所作的诗歌。17、D18、B【试题解析】钟惺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奉命使蜀,当年十月到达成都。作者在游览成都浣花溪杜工部祠后,于十月十七日写了这篇《浣花溪记》以缅怀杜甫。19、D20、C【试题解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描写的内容是明代万历年间轰动京城的一桩真实事件,明人宋懋澄曾据此事件写成文言小说《负情侬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即是由此文改编的拟话本小说。21、D22、B【试题解析】姜夔《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句化用了杜牧《赠别》诗中“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之句。23、D24、C【试题解析】曾巩是欧阳修领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古文风格近欧阳修,雍容平易,为“唐宋八大家”之一。25、B26、C【试题解析】《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为骆宾王所作,是为李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提供正当名义的檄文。27、B【试题解析】A项取自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C项取自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D项取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故选B。28、C【试题解析】东汉建都洛阳,长安在洛阳以西,因而被称为西京。此句中的“西京”即指长安。29、A【试题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国语》和《战国策》为国别体史书,《史记》为纪传体史书,故B、C、D三项均可排除。30、C二、多项选择题31、B,C【试题解析】丘迟《与陈伯之书》是一篇优美的骈体书信,这是丘迟奉命写给投降北魏的陈伯之的劝降信,陈伯之收信以后,权衡利害。果然率兵归梁,这封信起到了很大的政治感召作用。32、B,C【试题解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为《郑风·子衿》中的原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小雅·鹿鸣》中的原句,故选B、C两项。33、A,B,C34、A,B,C,D【试题解析】此诗作于天宝十一年,杜甫此年曾与高适、岑参、储光羲和薛据等人同登慈恩寺中的大雁塔。35、A,B,D【试题解析】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总结了商鞅、申不害、慎到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法、术、势三者结合的学说,主张君主乘威严之势,操制人之术,以法治天下。三、简答题36、“以竹如意击石”“竹石俱碎”是细节描写,呈现了祭奠者的悲愤心情。“有云从西南来,渰浥浡郁,气薄林木”是景色描写,对祭奠时的伤悼心情起了烘托作用。37、文章先由“勤”立说,引出待漏院,由待漏院转出“思”字,又由“思”字切入,描写贤、奸两类宰相的不同表现,最后以“慎”字作结,点明文章主旨。全文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具有很强的逻辑性。38、作者以写实的创作态度,反映元代民众在灾荒中的苦难。作者情感炽烈,对灾民的悲悯,对奸商的憎恶,对贪官的愤恨和对高监司的由衷感激,渗透于整篇作品。充分体现了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及爱憎分明的强烈正义感。39、三层。开头六句写离别长安的情景;其次十句写途中所见;最后四句用典,表示渴望明君出世,安定天下。40、诗前两句从时间落笔,表露对前贤的仰慕和自己生不逢时的哀伤;第三句从空间落笔,含宇宙无限和个人渺小的感叹;第四句突现独立苍茫、怆然涕下的诗人形象。四、论述题41、诗的主题呈现出复杂性,主要有三说:讽喻说、爱情说、双重主题说;对李杨的生死相隔表示同情,对李杨的生死不渝表示激赏,热情歌唱了悲剧中的患难、忠贞、具有普遍意义的爱情,具有无穷生命力。作为叙事诗,展现了丰富瑰丽的艺术想象,染上了哀婉、浓烈的抒情色彩,情节生动曲折,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