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古人以五声对应四时,阅读《秋声赋》可知,商对应()(A)春(B)秋(C)夏(D)冬2、成语“雁足传书”出自()(A)《李将军列传》(B)《项羽本纪》(C)《高祖本纪》(D)《苏武传》3、下列作品中,借凭吊春秋时吴王古迹抒发兴亡之慨的是()(A)刘过《沁园春》(斗酒彘肩)(B)吴文英《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C)刘克庄《贺新郎》(北望神州路)(D)王沂孙《齐天乐》(一襟余恨宫魂断)4、龚自珍曾与林则徐、魏源等结成()(A)几社(B)宣南诗社(C)宋诗派(D)复社5、《谏逐客书》:“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其中“黔首”的意思是()(A)贵州的首领(B)西南地名(C)平民(D)贵族6、“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的“陈王”指()(A)曹操(B)曹植(C)曹丕(D)曹髦7、下列作者中,曾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防范西夏侵扰的是()(A)梅尧臣(B)张先(C)张元幹(D)范仲淹8、《封丘县》的作者是()(A)李白(B)杜甫(C)王维(D)高适9、《浣纱记·泛湖》中,与西施一同泛舟归隐的是()(A)夫差(B)勾践(C)范蠡(D)伍子胥10、孔稚珪《北山移文》中的北山,在今()(A)南京市(B)北京市(C)西安市(D)洛阳市11、王禹偁《村行》的体裁属于()(A)七言律诗(B)七言古诗(C)五言律诗(D)五言古诗12、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改编自文言小说()(A)《游仙窟》(B)《霍小玉传》(C)《负情侬传》(D)《会真记》13、提出“兼爱”“非攻”主张的是()(A)孔子(B)孟子(C)墨子(D)庄子14、清代提倡“性灵说”的诗人是()(A)黄遵宪(B)龚自珍(C)张维屏(D)袁枚15、《蜀道难》的诗歌体裁是()(A)五言古诗(B)七言歌行(C)七言律诗(D)七言排律16、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17、下列句子,出自马致远《汉宫秋》的是()(A)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B)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C)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D)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18、《史记》中的“列传”一共有()(A)五十篇(B)六十篇(C)七十篇(D)八十篇19、邓牧《君道》中,“让石户之农而石户之农入海”的人是()(A)尧(B)舜(C)许由(D)秦皇20、《宫词》一百首的作者是()(A)张籍(B)王建(C)顾况(D)贾岛21、下列作家中,号“云庄”的是()(A)陈铎(B)贯云石(C)张养浩(D)张可久22、钟惺在《浣花溪记》中缅怀的诗人是()(A)王维(B)杜甫(C)高适(D)孟浩然23、杜甫《登高》的创作地点是()(A)长安(B)柳州(C)夔州(D)永州24、《圆圆曲》中“红颜流落非吾恋”的“吾”是指()(A)吴三桂(B)陈圆圆(C)李自成(D)田弘遇25、《诗经》的传统分类是()(A)南、风、雅(B)风、雅、颂(C)雅、颂、南(D)颂、南、风26、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是一首()(A)怀古词(B)节令词(C)送别词(D)咏物词27、《【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写村民眼中的蟠龙戏珠旗是()(A)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B)一面旗狗生双翅(C)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D)一面旗蛇缠葫芦28、《神仙传》的作者是()(A)葛洪(B)干宝(C)丘迟(D)孔稚珪29、清代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是()(A)张惠言(B)姚鼐(C)刘大櫆(D)方苞30、“揠苗助长”的故事出自()(A)《孟子》(B)《墨子》(C)《老子》(D)《庄子》二、多项选择题31、下列句子,出自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的有()(A)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B)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C)嘱咐你个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D)子弟每是个茅草岗、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E)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32、下列作品中,为桐城派作家所写的有()(A)《狱中杂记》(B)《板桥题画》(C)《黄生借书说》(D)《袁随园君墓志铭》(E)《室语》33、《送孟东野序》提及的汉代文学家有()(A)司马迁(B)司马相如(C)扬雄(D)阮籍(E)嵇康34、杜甫诗《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中的“诸公”有()(A)高适(B)岑参(C)储光羲(D)薛据(E)王维35、下列作品中,具有文论性质的有()(A)《上欧阳内翰第一书》(B)《梅圣俞诗集序》(C)《祭欧阳文忠公文》(D)《答谢民师书》(E)《朋党论》三、简答题36、简述刘时中《【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触及重大社会问题的特点。37、王粲《七哀诗》可分几个层次,各写什么内容?38、为什么说《待漏院记》一文有很强的逻辑性?39、简要说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从时间和空间角度表达人生感喟的特点。40、《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有哪两条叙述线索?请作简要描述。四、论述题41、试分析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一诗以纪行为线索,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艺术特色。42、试述《窦娥冤》中窦娥思想变化对于深化作品主题的作用。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试题解析】《秋声赋》:“夫秋,……商声主西方之音;……”古人将五声(宫、商、角、徵、羽)和四时相配,商属秋。故选B。2、D【试题解析】成语“雁足传书”出自《苏武传》。苏武被困匈奴多年,单于诡称苏武已死。后来汉使得知实情,声言汉天子在上林苑射得大雁,雁足系有苏武所写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单于不得已,放还武等九人。3、B【试题解析】吴文英的《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为一首登临怀古之作,词人借凭吊灵岩山昊王遗迹,抒发兴亡之慨。4、B【试题解析】龚自珍,为今文学派主要代表人物。诗、词、文兼擅。曾与林则徐、魏源等结“宣南诗社”。5、C【试题解析】《谏逐客书》中“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的“黔首”是秦国对平民的称谓。黔:黑。6、B【试题解析】“陈王”指三国时魏国曹植,他曾被封为陈思王,故称“陈王”。题干两名则是化用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7、D【试题解析】范仲淹为宋朝的一代名臣,又可称之为将军词人,他曾有多年的边塞生活体验,曾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整军御边,防范西夏的侵扰。8、D9、C10、A【试题解析】北山即钟山,今名紫金山,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城北,故名北山。11、A12、C【试题解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描写的内容是明代万历年间轰动京城的一桩真实事件,明人宋懋澄曾据此事件写成文言小说《负情侬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即是由此文改编的拟话本小说。13、C【试题解析】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主张,并付诸实践,身体力行,有弟子三百人。14、D【试题解析】袁枚,论诗主张抒写性情,创“性灵说”,反对沈德潜的“格调说”和翁方纲的“考据说”,对当时及后世诗坛影响很大。15、B【试题解析】《蜀道难》为七言歌行诗,句式以七言为主,又掺杂四言、五言、六言、八言等句式,长短参差,灵活多变。16、B【试题解析】《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记事始于汉高祖,止于王莽末年,其体例基本承袭《史记》而略有改变。17、B【试题解析】A项取自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C项取自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D项取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故选B。18、C【试题解析】《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其体例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19、B20、B【试题解析】王建擅长乐府诗,题材与风格和张籍相似,所作世称“张王乐府”。所作《宫词》一百首,当时就广泛流传。有《王司马集》。21、C【试题解析】A项陈铎号秋碧、七一居士;B项贯云石自号酸斋,晚号芦花道人;C项张养浩号云庄;D项张可久号小山。22、B【试题解析】钟惺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奉命使蜀,当年十月到达成都。作者在游览成都浣花溪杜工部祠后,于十月十七日写了这篇《浣花溪记》以缅怀杜甫。23、C【试题解析】《登高》一诗是唐大历二年(767年)秋季,杜甫流落在夔州于重阳节登高时所作的诗歌。24、A25、B【试题解析】《诗经》各篇都可以合乐歌唱,根据音乐曲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26、C【试题解析】这首词作于宋淳熙十二年(1185),此年十一月,宋孝宗命章森以大理寺试户部尚书衔,任祝贺金世宗生辰正使,陈亮作此词送行,故C项正确。27、D【试题解析】《【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写汉高祖刘邦还乡时乡民所见情景。这些旗帜乡下人都见所未见,因此误将蟠龙戏珠作蛇缠葫芦。28、A29、D【试题解析】A项张惠言为“阳湖派”散文的创始人,B、C项的姚鼐和刘大櫆为“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方苞为“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30、A【试题解析】“揠苗助长”的故事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长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孟子认为,浩然之气产生于人们的心中,要小心养护,不能急躁盲动,就像种田不能“揠苗助长”一样。二、多项选择题31、A,D,E32、A,D【试题解析】A项作者方苞,D项作者姚鼐,均为桐城派作家。B项作者为郑燮,C项作者袁枚,E项作者唐甄,三人皆非桐城派作家。33、A,B,C34、A,B,C,D【试题解析】此诗作于天宝十一年,杜甫此年曾与高适、岑参、储光羲和薛据等人同登慈恩寺中的大雁塔。35、A,B,D【试题解析】A项文章对孟子、韩愈、欧阳修的文章作了精到的评论;B项文章提出了“穷而后工”的诗学观;D项文章讨论了物、言、意三者的关系。此三者都具有文论性质,故选A、B、D三项。三、简答题36、作者以写实的创作态度,反映元代民众在灾荒中的苦难。作者情感炽烈,对灾民的悲悯,对奸商的憎恶,对贪官的愤恨和对高监司的由衷感激,渗透于整篇作品。充分体现了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及爱憎分明的强烈正义感。37、三层。开头六句写离别长安的情景;其次十句写途中所见;最后四句用典,表示渴望明君出世,安定天下。38、文章先由“勤”立说,引出待漏院,由待漏院转出“思”字,又由“思”字切入,描写贤、奸两类宰相的不同表现,最后以“慎”字作结,点明文章主旨。全文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具有很强的逻辑性。39、诗前两句从时间落笔,表露对前贤的仰慕和自己生不逢时的哀伤;第三句从空间落笔,含宇宙无限和个人渺小的感叹;第四句突现独立苍茫、怆然涕下的诗人形象。40、第一条线索围绕刘焦两家的家庭矛盾冲突展开:仲卿求母,兰芝辞婆,兰芝拒婚,仲卿别母。第二条线索是围绕兰芝与仲卿之间的爱情铺展:仲卿求母失败后,与兰芝的临别;兰芝辞婆后,与仲卿的话别;兰芝拒婚后,与仲卿的诀别。四、论述题41、诗歌第一章是叙事,点明东归的时间和路线,以下各章顺着纪行的线索,写途中所见、所闻、所感。第二、第四章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