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23年春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题含解析_第1页
全国2023年春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题含解析_第2页
全国2023年春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题含解析_第3页
全国2023年春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题含解析_第4页
全国2023年春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2023年春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地点中,不属于王粲登楼地点三种说法的是()(A)长安城楼(B)当阳城楼(C)荆州城楼(D)麦城城楼2、《典论·论文》的作者是()(A)曹丕(B)曹操(C)曹植(D)王粲3、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焄蒿凄怆”语出()(A)《国语》(B)《尚书》(C)《礼记》(D)《论语》4、《封丘县》的作者是()(A)李白(B)杜甫(C)王维(D)高适5、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改编自文言小说()(A)《游仙窟》(B)《霍小玉传》(C)《负情侬传》(D)《会真记》6、李密《陈情表》:“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其中“逮”的意思是()(A)他们(B)逮捕(C)到(D)我们7、《神仙传》的作者是()(A)葛洪(B)干宝(C)丘迟(D)孔稚珪8、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的是()(A)张孝祥(B)张若虚(C)张说(D)张九龄9、杜甫《登高》的创作地点是()(A)长安(B)柳州(C)夔州(D)永州10、杨万里《初入淮河》抒情所采用的主要手法是()(A)对比(B)排比(C)比拟(D)反衬11、《诚意伯文集》的作者是()(A)宋濂(B)高启(C)刘基(D)方孝孺12、《【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写村民眼中的蟠龙戏珠旗是()(A)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B)一面旗狗生双翅(C)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D)一面旗蛇缠葫芦13、《【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写村民眼中的飞虎旗是()(A)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B)一面旗狗生双翅(C)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D)一面旗蛇缠葫芦14、下列作者中,与宋祁合著《新唐书》的是()(A)王禹偁(B)苏洵(C)欧阳修(D)曾巩15、孔稚珪《北山移文》中的北山,在今()(A)南京市(B)北京市(C)西安市(D)洛阳市16、李密《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其中“察”的意思是()(A)举荐(B)考察(C)观察(D)审查17、提出“屈原流放江南有两个段落”观点的人是()(A)刘向(B)王逸(C)朱熹(D)蒋骥18、《错斩崔宁》是()(A)文言短篇小说(B)白话短篇小说(C)文言长篇小说(D)白话章回小说19、名句“贫贱夫妻百事哀”出自()(A)《遣悲怀》(B)《咏怀》(C)《秦妇吟》(D)《上阳白发人》20、古人以五声对应四时,阅读《秋声赋》可知,商对应()(A)春(B)秋(C)夏(D)冬21、《圆圆曲》中“红颜流落非吾恋”的“吾”是指()(A)吴三桂(B)陈圆圆(C)李自成(D)田弘遇22、宝玉挨打后,送药给他疗伤的是()(A)薛宝钗(B)林黛玉(C)王熙风(D)王夫人23、汉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是()(A)诗歌(B)散文(C)赋(D)骈文24、《珠玉词》的作者是()(A)晏殊(B)张先(C)柳永(D)范仲淹25、“但使龙城飞将在”的“飞将”指的是()(A)李广(B)李陵(C)李蔡(D)李广利26、贯云石《【双调】殿前欢·楚怀王》的体裁是()(A)诗(B)词(C)散曲套曲(D)散曲小令27、《邵公谏厉王弭谤》选自()(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公羊传》28、李孝光《大龙湫记》中,“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的是()(A)斑鱼(B)黄猿(C)瑞鹿(D)明月29、钟惺在《浣花溪记》中缅怀的诗人是()(A)王维(B)杜甫(C)高适(D)孟浩然30、《史记》中的“世家”一共有()(A)二十篇(B)三十篇(C)四十篇(D)五十篇二、多项选择题31、下列作品中,写役夫与家人相思痛苦的有()(A)《王风·君子于役》(B)《唐风·鸨羽》(C)《秦风·蒹葭》(D)《豳风·东山》(E)《周南·关雎》32、《长生殿》(惊变)的情节有()(A)唐明皇、杨贵妃盟誓(B)唐明皇、杨贵妃小宴(C)杨贵妃唱李白《清平调》(D)杨贵妃死于马嵬坡(E)杨国忠报告潼关失守33、《项脊轩志》中,作者祖母所说的话有()(A)某所,而母立于兹(B)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竞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C)儿寒乎?欲食乎(D)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E)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34、李斯《谏逐客书》中提到“皆以客之功”的秦国四君是指()(A)缪公(B)献公(C)惠王(D)孝公(E)昭王35、下列句子,出自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的有()(A)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B)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C)嘱咐你个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D)子弟每是个茅草岗、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E)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三、简答题36、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一诗可分几个层次,揭露了什么社会现象?37、《邵公谏厉王弭谤》中邵公是如何对厉王进行劝谏的?38、简述李白《将进酒》诗中夸张手法的运用。39、概括李贽《又与焦弱侯》的主旨。40、为何说苏轼《荔枝叹》一诗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四、论述题41、试析《离骚》的浪漫主义风格。42、概括《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蒋干、曹操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联系主要情节作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试题解析】王粲登楼的地点有三种说法。《文选》李善注引盛弘之《荆州记》,认为是当阳城楼,《文选》五臣注认为登的是荆州城楼。从赋中所写地理环境看,应为麦城城楼。根据排除法,答案选A。2、A3、C【试题解析】“焄蒿凄怆”,形容人们悲伤地祭悼韩愈,语出《礼记·祭义》“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著也”句。焄:祭品的香气。蒿:香气散发。4、D5、C【试题解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描写的内容是明代万历年间轰动京城的一桩真实事件,明人宋懋澄曾据此事件写成文言小说《负情侬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即是由此文改编的拟话本小说。6、C7、A8、B9、C【试题解析】《登高》一诗是唐大历二年(767年)秋季,杜甫流落在夔州于重阳节登高时所作的诗歌。10、D【试题解析】杨万里《初入淮河》一诗,前两句描写河面上船的“背驰”和水的“交涉”,是一种明显的反衬关系,后两句写水鸟的“无拘管”“自在飞”和现实中人却不能自由往来形成暗中反衬。故选D项。11、C12、D【试题解析】《【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写汉高祖刘邦还乡时乡民所见情景。这些旗帜乡下人都见所未见,因此误将蟠龙戏珠作蛇缠葫芦。13、B14、C15、A【试题解析】北山即钟山,今名紫金山,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城北,故名北山。16、A【试题解析】“察”为举荐的意思,察举是起于汉代的一种选官制度,即每年由地方官经过考察向朝廷推荐人才,授以官职。17、D【试题解析】清代蒋骥在《山带阁注楚辞》中提出,屈原流放江南有两个段落,第一段是离开郢都,到达陵阳。这是《哀郢》中所叙行进路程。九年之后,又从陵阳出发到达溆浦。这是《涉江》中所写的行程。这个解释比较合理,可作参考。18、B【试题解析】《错斩崔宁》选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此篇属于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叙述了一个为十五贯钱而发生的杀人冤案故事。19、A【试题解析】元稹曾作《遣悲怀》三首悼念亡妻韦丛,“贫贱夫妻百事哀”出自其中的第二首。20、B【试题解析】《秋声赋》:“夫秋,……商声主西方之音;……”古人将五声(宫、商、角、徵、羽)和四时相配,商属秋。故选B。21、A22、A【试题解析】宝玉挨打后,据原文“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知宝钗将药送予宝玉散毒化淤。故A项正确。23、C24、A25、A【试题解析】“飞将”指西汉武帝时名将李广,匈奴称他为“汉之飞将军”。26、D27、B【试题解析】《邵公谏厉王弭谤》选自《国语·周语上》,文章主要讲述周厉王暴虐无道,拒绝听邵公的劝谏,依靠神巫和屠刀压制百姓的批评言论,百姓忍无可忍终于举行起义,将厉王流放到彘的故事。28、A【试题解析】《大龙湫记》:“潭中有斑鱼廿余头,……如避世士然。”根据原文可知题干中讲的是斑鱼,故选A。29、B【试题解析】钟惺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奉命使蜀,当年十月到达成都。作者在游览成都浣花溪杜工部祠后,于十月十七日写了这篇《浣花溪记》以缅怀杜甫。30、B【试题解析】《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三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二、多项选择题31、A,B,D【试题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秦风·蒹葭》和《周南·关雎》是爱情诗,反映了主人公对爱情的向往,均可排除,故正确选项为A、B、D三项。32、B,C,E【试题解析】《长生殿》共五十出。A项唐明皇、杨贵妃盟誓,出于《长生殿》第二十二出《密誓》。D项杨贵妃死于马嵬坡,出于第二十五出《埋玉》。BCE三项内容则出于《长生殿》第二十四出《惊变》。故选BCE。33、B,D,E【试题解析】A、C两项为老妪,即作者祖母的婢女所说的话,可排除。故选B、D、E项。34、A,C,D,E35、A,D,E三、简答题36、全诗分三层:开头四句以反常的自然现象为喻,对照鲜明强烈;中间四句从自然现象转向社会现实,点明了前四句的寓意;最后四句用具体的史事作证,说明不合理现象的根源就是门阀制度。诗歌揭露了门阀制度下平庸的世家子弟窃据高位,英俊的寒门士子屈居下僚的不合理现象。37、首先,邵公以治水作比喻,提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揭示对待人民言论的两种态度。其次,列举古代各阶层人士进谏的情况,说明君王听政,必须听取民众意见。最后,通过比喻说明民众的议论正是执政者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归纳出言路不可堵的结论。38、表现之一,以巨大的数字进行修饰,用来加强情感的气势和力度;表现之二,以反向对比来揭示诗意。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天上来”与“不复回”的反向,更显黄河的壮浪,人生的渺小;“朝如青丝暮成雪”,是“朝”与“暮”的反向,把本来短暂的生命说得更为短暂。39、文章通过郑子玄耻讲道学,与黄生追求“名利两得,身行俱全”的趋附权门的假道学作了鲜明的对比,尖锐地揭露了宋代程朱以来至明代的理学家到处欺世盗名的行径,指出所谓圣人、山人,其实都是“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的无耻之徒。40、诗中有一系列生动的场景描写,如写传送荔枝急如星火,送荔枝的灾难性后果,唐代马嵬坡事变。但作者不就事论事,又用尖锐深刻的议论批评来显示题旨,虚实结合,使人警醒。四、论述题41、首先,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抒发强烈的主观情感。诗人抱有“美政”理想,在现实斗争中惨遭失败,转而在想象中继续追求,终归于失败。后又设想离开祖国,但最终不忍离去。通过这一历程,集中描摹了他受到党人排挤而产生的“四种忧愤”,表现了屈原崇高的人格和深沉的爱国精神,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其次,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采用大量历史传说与神话故事。在现实斗争失败后,他在想象中向大舜陈词,上求天帝,下索神女,命灵氛占卜,巫成降神,并幻想去国远游,最后在太空中看到故乡而止步,中间穿插历史传说与神话故事,呈现出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最后,象征手法的运用。诗人用佩带香草表示博采众长,吸收营养,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