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主治医师考试题库_第1页
病理学主治医师考试题库_第2页
病理学主治医师考试题库_第3页
病理学主治医师考试题库_第4页
病理学主治医师考试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理学主治医师考试题库

1、单选下列关于大叶性肺炎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是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炎

B.患者常有胸痛及咳铁锈色痰

C.炎症以纤维素渗出为主

D.炎症不破坏肺泡壁结构

E.病变分为: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和溶解消散期

本题答案:A

2、单选有关慢性支气管炎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中、青年男性多见

B.临床出现反复发作咳嗽、咳痰或伴哮喘症状,且症状每年持续2个月,连续2

年以上方可诊断

C.黏膜上皮可出现鳞状化生

D.黏膜腺体增生、肥大,晚期可萎缩

E.支气管壁平滑肌增生、肥大

本题答案:A

3、单选al-抗胰蛋白酶缺乏最易引起的疾病是()

A.支气管哮喘

B.肺气肿

C.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D.过敏

E.急性自发性气胸

本题答案:B

4、单选病毒性肺炎()

A.病因不明,可能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进展可致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B.纤维素性炎

C.慢性非特异性炎

D.化脓性炎

E.坏死性肺炎

本题答案:E

5、单症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A.病因不明,可能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进展可致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B.纤维素性炎

C.慢性非特异性炎

D.化脓性炎

E.坏死性肺炎

本题答案:A

6、单选大叶性肺炎()

A.病因不明,可能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进展可致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B.纤维素性炎

C.慢性非特异性炎

D.化脓性炎

E.坏死性肺炎

本题答案:B

7、单选男性,37岁。无既往史,身体健康。4天前有急事赶路遇大雨、

全身淋湿后,第二天开始发热。高热3天,咳铁锈色痰,伴胸痛。查体:

右肺下叶叩诊浊音,听诊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X线检查见大片致密阴

影;细菌学检查,铁锈色痰中检出多量肺炎双球菌,诊断为大叶性肺炎。

该患者肺组织病变进展最有可能处于()

A.充血水肿期

B.红色肝样变期

C.灰色肝样变期

D.溶解消散期

E.肺肉质变期

本题答案:B

8、多选5岁女童,1周前受凉发热,咳嗽、咳痰;先是咳黏液,近2

天咳嗽、咳痰加重,咳脓痰,并伴有呼吸困难。体格检查:体温39℃,

脉搏156次/分,呼吸24次/分。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

唇发组,鼻翼扇动。听诊双肺散在中、小水泡音。心音低钝,心率156

次/分,心律齐。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0x109个/L。X线检查:左、右

肺下叶散在分布的灶状阴影。入院后经积极治疗症状未见减轻,之后患

者很快出现了肝、脾脏肿大,病情逐渐加重,抢救无效死亡。尸检主要

见:左、右肺下背叶侧,肺表面和切面均见多灶状和小片分布的实变病

灶。肝脏、脾脏和肾脏肿大,被膜紧张。显微镜下:气管和左、右主支

气管壁弥漫性炎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肺内实变病灶可见细支

气管壁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管腔内有大量脓细胞和渗出物,

其周围肺泡腔内充满纤维素、水肿液和大量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

部分区域病灶相互融合成片。肝小叶中央静脉和肝窦扩张淤血、脾淤血

明显和肾脏髓质血管明显扩张淤血。本病例,尸检时肝、脾和肾脏肿大。

显微镜:肝、脾淤血明显和肾脏明显的淤血,提示该病例有()

A.急性右心技竭

B.慢性左心衰竭

C.体循环淤血

D.右心排出量增多

E.有效循环血容量增加

F.肺间质纤维化

本题答案:A.C

9、单选肺气肿是指肺内残气增多,持续扩张性病变,主要累及()

A.气管和左、右支气管

B.终末细支气管

C.呼吸性细支气管及远端肺组织

D.肺内细小支气管

E.局限于肺泡

本题答案:C

10、单或转移癌最常转移的部位是()

A.心

B.肝

C.肺

D.脑

E.肾

本题答案:C

11、单选男性,70岁,石棉厂退休工人。胸痛、咳嗽和气短1年余就

诊,胸透见右胸占位性病变。入院手术,术中见脏层胸膜为一片厚层、

乳白色质硬的组织,包裹部分肺组织。术后病理检查显微镜下:瘤细胞

呈双向分化,部分细胞呈立方形,形成乳头状、片状,部分区域有假腺

泡结构,细胞体积大,细胞可见明显异型,也可见少部分梭形细胞。该

肿瘤下面哪种免疫组化标记物为阴性染色()

A.Vimentin

B.CK5/6

C.Calretininn

D.Mesothelin

E.CEA

本题答案:E

12、多选5岁女童,1周前受凉发热,咳嗽、咳痰;先是咳黏液,近2

天咳嗽、咳痰加重,咳脓痰,并伴有呼吸困难。体格检查:体温39℃,

脉搏156次/分,呼吸24次/分。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

唇发绢,鼻翼扇动。听诊双肺散在中、小水泡音。心音低钝,心率156

次/分,心律齐。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0x109个/L。X线检查:左、右

肺下叶散在分布的灶状阴影。入院后经积极治疗症状未见减轻,之后患

者很快出现了肝、脾脏肿大,病情逐渐加重,抢救无效死亡。尸检主要

见:左、右肺下背叶侧,肺表面和切面均见多灶状和小片分布的实变病

灶。肝脏、脾脏和肾脏肿大,被膜紧张。显微镜下:气管和左、右主支

气管壁弥漫性炎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肺内实变病灶可见细支

气管壁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管腔内有大量脓细胞和渗出物,

其周围肺泡腔内充满纤维素、水肿液和大量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

部分区域病灶相互融合成片。肝小叶中央静脉和肝窦扩张淤血、脾淤血

明显和肾脏髓质血管明显扩张淤血。从临床病史和尸检病理所见,该病

例患有如下哪几种疾病()

A.急性支气管炎

B.支气管哮喘

C.小叶性肺炎,伴部分小叶融合性肺炎

D.支气管扩张

E.大叶性肺炎

F.肺间质纤维化

本题答案:A,C

13、单选5岁女童,1周前受凉发热,咳嗽、咳痰;先是咳黏液,近2

天咳嗽、咳痰加重,咳脓痰,并伴有呼吸困难。体格检查:体温39℃,

脉搏156次/分,呼吸24次/分。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

唇发组,鼻翼扇动。听诊双肺散在中、小水泡音。心音低钝,心率156

次/分,心律齐。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0x109个/L。X线检查:左、右

肺下叶散在分布的灶状阴影。入院后经积极治疗症状未见减轻,之后患

者很快出现了肝、脾脏肿大,病情逐渐加重,抢救无效死亡。尸检主要

见:左、右肺下背叶侧,肺表面和切面均见多灶状和小片分布的实变病

灶。肝脏、脾脏和肾脏肿大,被膜紧张。显微镜下:气管和左、右主支

气管壁弥漫性炎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肺内实变病灶可见细支

气管壁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管腔内有大量脓细胞和渗出物,

其周围肺泡腔内充满纤维素、水肿液和大量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

部分区域病灶相互融合成片。肝小叶中央静脉和肝窦扩张淤血、脾淤血

明显和肾脏髓质血管明显扩张淤血。本病例的直接死亡原因分析是()

A.急性支气管炎致呼吸衰竭

B.小叶融合性肺炎致呼吸衰竭

C.小叶性肺炎,肺间质纤维化致呼吸衰竭

D.小叶融合性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

E.小叶融合性肺炎引起急性心力衰竭

F.肺间质纤维化致呼吸衰竭

本题答案.F

14、单选慢性支气管炎()

A.病因不明,可能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进展可致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B.纤维素性炎

C.慢性非特异性炎

D.化脓性炎

E.坏死性肺炎

本题答案:C

15、单晶肺癌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

A.腺癌

B.鳞状细胞癌

C.大细胞癌

D.小细胞癌

E.肉瘤样癌

本题答案:B

16、单选支气管扩张症最重要的病变基础是()

A.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显著增生

B.支气管壁因炎症遭到破坏

C.肺不张和肺实变

D肺纤维化

E.支气管发育畸形

本题答案:B

病理学主治医师:肺、胸膜、纵隔和胸腺考点(2017年最新版)

1、单选男性,70岁,石棉厂退休工人。胸痛、咳嗽和气短1年余就诊,

胸透见右胸占位性病变。入院手术,术中见脏层胸膜为一片厚层、乳白

色质硬的组织,包裹部分肺组织。术后病理检查显微镜下:瘤细胞呈双

向分化,部分细胞呈立方形,形成乳头状、片状,部分区域有假腺泡结

构,细胞体积大,细胞可见明显异型,也可见少部分梭形细胞。该肿瘤

下面哪种免疫组化标记物为阴性染色()

A.Vimentin

B.CK5/6

C.Calretininn

D.Mesothelin

E.CEA

本题答案:E

2、单选肺气肿是指肺内残气增多,持续扩张性病变,主要累及()

A.气管和左、右支气管

B.终末细支气管

C.呼吸性细支气管及远端肺组织

D.肺内细小支气管

E.局限于肺泡

本题答案:C

3、多选5岁女童,1周前受凉发热,咳嗽、咳痰;先是咳黏液,近2

天咳嗽、咳痰加重,咳脓痰,并伴有呼吸困难。体格检查:体温39℃,

脉搏156次/分,呼吸24次/分。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

唇发绢,鼻翼扇动。听诊双肺散在中、小水泡音。心音低钝,心率156

次/分,心律齐。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0x109个/L。X线检查:左、右

肺下叶散在分布的灶状阴影。入院后经积极治疗症状未见减轻,之后患

者很快出现了肝、脾脏肿大,病情逐渐加重,抢救无效死亡。尸检主要

见:左、右肺下背叶侧,肺表面和切面均见多灶状和小片分布的实变病

灶。肝脏、脾脏和肾脏肿大,被膜紧张。显微镜下:气管和左、右主支

气管壁弥漫性炎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肺内实变病灶可见细支

气管壁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管腔内有大量脓细胞和渗出物,

其周围肺泡腔内充满纤维素、水肿液和大量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

部分区域病灶相互融合成片。肝小叶中央静脉和肝窦扩张淤血、脾淤血

明显和肾脏髓质血管明显扩张淤血。从临床病史和尸检病理所见,该病

例患有如下哪几种疾病O

A.急性支气管炎

B.支气管哮喘

C.小叶性肺炎,伴部分小叶融合性肺炎

D.支气管扩张

E.大叶性肺炎

F.肺间质纤维化

本题答案:A.C

4、单选下列关于大叶性肺炎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是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炎

B.患者常有胸痛及咳铁锈色痰

C.炎症以纤维素渗出为主

D.炎症不破坏肺泡壁结构

E.病变分为: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和溶解消散期

本题答案:A

5、单选支气管扩张症最重要的病变基础是()

A.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显著增生

B.支气管壁因炎症遭到破坏

C.肺不张和肺实变

D.肺纤维化

E.支气管发育畸形

本题答案:B

6、单选有关慢性支气管炎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中、青年男性多见

B.临床出现反复发作咳嗽、咳痰或伴哮喘症状,且症状每年持续2个月,连续2

年以上方可诊断

C.黏膜上皮可出现鳞状化生

D.黏膜腺体增生、肥大,晚期可萎缩

E.支气管壁平滑肌增生、肥大

本题答案:A

7、单选肺癌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

A.腺癌

B.鳞状细胞癌

C.大细胞癌

D.小细胞癌

E.肉瘤样癌

本题答案:B

8、单选转移癌最常转移的部位是()

A.肝

B.

C肺

D.

E.肾

本题答案:C

9、单选慢性支气管炎()

A.病因不明,可能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进展可致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B.纤维素性炎

C.慢性非特异性炎

D.化脓性炎

E.坏死性肺炎

本题答案:C

10、单选al-抗胰蛋白酶缺乏最易引起的疾病是()

A.支气管哮喘

B.肺气肿

C.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D.过敏

E.急性自发性气胸

本题答案:B

11、单选大叶性肺炎()

A.病因不明,可能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进展可致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B.纤维素性炎

C.慢性非特异性炎

D.化脓性炎

E.坏死性肺炎

本题答案:B

12、单选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A.病因不明,可能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进展可致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B.纤维素性炎

C.慢性非特异性炎

D.化脓性炎

E.坏死性肺炎

本题答案:A

13、单选病毒性肺炎()

A.病因不明,可能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进展可致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B.纤维素性炎

C.慢性非特异性炎

D.化脓性炎

E.坏死性肺炎

本题答案:E

14、多选5岁女童,1周前受凉发热,咳嗽、咳痰;先是咳黏液,近2

天咳嗽、咳痰加重,咳脓痰,并伴有呼吸困难。体格检查:体温39℃,

脉搏156次/分,呼吸24次/分。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

唇发绢,鼻翼扇动。听诊双肺散在中、小水泡音。心音低钝,心率156

次/分,心律齐。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0x109个/L。X线检查:左、右

肺下叶散在分布的灶状阴影。入院后经积极治疗症状未见减轻,之后患

者很快出现了肝、脾脏肿大,病情逐渐加重,抢救无效死亡。尸检主要

见:左、右肺下背叶侧,肺表面和切面均见多灶状和小片分布的实变病

灶。肝脏、脾脏和肾脏肿大,被膜紧张。显微镜下:气管和左、右主支

气管壁弥漫性炎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肺内实变病灶可见细支

气管壁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管腔内有大量脓细胞和渗出物,

其周围肺泡腔内充满纤维素、水肿液和大量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

部分区域病灶相互融合成片。肝小叶中央静脉和肝窦扩张淤血、脾淤血

明显和肾脏髓质血管明显扩张淤血。本病例,尸检时肝、脾和肾脏肿大。

显微镜:肝、脾淤血明显和肾脏明显的淤血,提示该病例有()

A.急性右心衰竭

B.慢性左心衰竭

C.体循环淤血

D.右心排出量增多

E.有效循环血容量增加

F.肺间质纤维化

本题答案:A.C

15、单选男性,37岁。无既往史,身体健康。4天前有急事赶路遇大雨、

全身淋湿后,第二天开始发热。高热3天,咳铁锈色痰,伴胸痛。查体:

右肺下叶叩诊浊音,听诊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X线检查见大片致密阴

影;细菌学检查,铁锈色痰中检出多量肺炎双球菌,诊断为大叶性肺炎。

该患者肺组织病变进展最有可能处于()

A.充血水肿期

B.红色肝样变期

C.灰色肝样变期

D.溶解消散期

E.肺肉质变期

本题答案:B

16、单选5岁女童,1周前受凉发热,咳嗽、咳痰;先是咳黏液,近2

天咳嗽、咳痰加重,咳脓痰,并伴有呼吸困难。体格检查:体温39℃,

脉搏156次/分,呼吸24次/分。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

唇发绢,鼻翼扇动。听诊双肺散在中、小水泡音。心音低钝,心率156

次/分,心律齐。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0x109个/L。X线检查:左、右

肺下叶散在分布的灶状阴影。入院后经积极治疗症状未见减轻,之后患

者很快出现了肝、脾脏肿大,病情逐渐加重,抢救无效死亡。尸检主要

见:左、右肺下背叶侧,肺表面和切面均见多灶状和小片分布的实变病

灶。肝脏、脾脏和肾脏肿大,被膜紧张。显微镜下:气管和左、右主支

气管壁弥漫性炎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肺内实变病灶可见细支

气管壁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管腔内有大量脓细胞和渗出物,

其周围肺泡腔内充满纤维素、水肿液和大量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

部分区域病灶相互融合成片。肝小叶中央静脉和肝窦扩张淤血、脾淤血

明显和肾脏髓质血管明显扩张淤血。本病例的直接死亡原因分析是()

A.急性支气管炎致呼吸衰竭

B.小叶融合性肺炎致呼吸衰竭

C.小叶性肺炎,肺间质纤维化致呼吸衰竭

D.小叶融合性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

E.小叶融合性肺炎引起急性心力衰竭

F.肺间质纤维化致呼吸衰竭

本题答案:E

病理学主治医师:传染病测试题(强化练习)

1、单选下列病变属于第一期梅毒的是()

A.梅毒疹

B.梅毒树胶样肿

C.马鞍鼻

D.硬性下疳

E.麻痹性痴呆和脊髓瘠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梅毒的病程发展分为三期:第一期梅毒指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3

周左右,侵入部位发生炎症反应,形成下疳。因其质硬乃称硬性下疳。第二期梅

毒是下疳发生后7〜8周,体内螺旋体又大量繁殖,由于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引起

全身皮肤、黏膜广泛的梅毒疹和非特异性淋巴结肿大。第三期梅毒常发生于感染

后4〜5年,病变累及内脏,特别是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特征性的树胶样肿

形成。由于树胶样肿纤维化、瘢痕收缩引起严重的组织破坏、变形和功能障碍。

病变侵犯主动脉,可引起梅毒性主动脉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瘤等。神

经系统病变主要累及中枢神经及脑脊髓膜,可导致麻痹性痴呆和脊髓痛。此外病

变常造成骨和关节损害,鼻骨被破坏形成马鞍鼻。

2、单选浸润型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是()

A.病变以增生为主

B.病变以渗出为主

C.病变中心无干酪样坏死

D.渗出物不能被吸收

E.不发生纤维化和钙化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浸润型肺结核病的病变以渗出为主,中央有干酪样坏死,病灶周围有

炎症包绕。如及早发现,合理治疗,渗出性病变可吸收,转向增生性病变,可通

过纤维化、钙化而愈合。

3、单选男性患者,46岁,2个月前阴茎龟头部曾出现过溃烂,后愈合,

腹股沟淋巴结出现过肿大。最近全身皮肤出现多数红色斑丘疹,且全身

浅表淋巴结肿大。取病变处皮肤做病理检查,见局部有淋巴细胞和浆细

胞浸润,并见闭塞性小动脉内膜炎及血管周围大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和浆细胞浸润,病灶内可找到螺旋体。对于该病基本病变的描述,不正

确的是()

A.浆细胞的恒定出现是本病的特征之一

B.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及血管周围炎

C.病变结构类似结核性肉芽肿

D.病灶内出现凝固性坏死

E.病灶常可钙化愈合

本题答案:E

4、单选女性患者,40岁,因咳嗽、胸闷3天入院。X线检查示:右肺

上叶3.5cmx2.8cm大小圆形阴影;此前无结核病史,曾间断性出现发热、

盗汗、乏力、消瘦及咯血等症状。查体:体温36.8℃,浅表淋巴结不大,

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性啰音。心、肺及肝、脾无异常。

血常规:白细胞8.4x109个/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3,血沉:

43mm/h;痰直接涂片查结核杆菌(-);结核菌素试验(0T试验)(-);

胸部CT示:右肺下叶背段圆形肿物大小约3.4cmx2.8cm,密度不均,周

围边界清,右肺门淋巴结肿大,见小钙化灶。临床诊断为右肺占位性病

变,行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该患者最需要鉴别的疾病是()

A.肺结核球

B.原发性肺结核

C.肺癌

D.肺转移癌

E.肺脓肿

本题答案:C

5、单选细菌性痢疾()

A.溃疡长轴与肠轴平行

B.溃疡呈环形与肠轴垂直

C.溃疡呈口小底大烧瓶状

D.溃疡呈地图状

E.溃疡边缘呈堤状隆起

本题答案:D

6、单选关于结核样型麻风说法正确的是()

A.皮肤下肉芽肿病灶内有大片干酪样坏死

B.肉芽肿内主要为类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极少有干酪样坏死

C.以泡沫细胞为主构成的肉芽肿,无类上皮细胞

D.皮肤血管周围灶性淋巴细胞浸润,无肉芽肿

E.肉芽肿内类上皮细胞和朗格汉斯巨细胞较少,局部凝固性坏死内见血管轮廓

本题答案:B

7、单选伤寒病的临床主要表现应除外()

A.持续高热

B.外周血白细胞增多

C.皮肤玫瑰疹

D肝、脾肿大

E.相对缓脉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脾肿大、皮肤玫瑰疹及中性粒

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等。

8、单选关于梅毒说法正确的是()

A.皮肤下肉芽肿病灶内有大片干酪样坏死

B.肉芽肿内主要为类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极少有干酪样坏死

C.以泡沫细胞为主构成的肉芽肿,无类上皮细胞

D.皮肤血管周围灶性淋巴细胞浸润,无肉芽肿

E.肉芽肿内类上皮细胞和朗格汉斯巨细胞较少,局部凝固性坏死内见血管轮廓

本题答案:E

9、单选关于瘤型麻风说法正确的是()

A.皮肤下肉芽肿病灶内有大片干酪样坏死

B.肉芽肿内主要为类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极少有干酪样坏死

C.以泡沫细胞为主构成的肉芽肿,无类上皮细胞

D.皮肤血管周围灶性淋巴细胞浸润,无肉芽肿

E.肉芽肿内类上皮细胞和朗格汉斯巨细胞较少,局部凝固性坏死内见血管轮廓

本题答案:C

10、单选伤寒细胞来自()

A.淋巴细胞

B.类上皮细胞

C.浆细胞

D.多核巨细胞

E.巨噬细胞

本题答案:E

11、单晶结核结节最为重要的细胞成分是()

A.朗格汉斯巨细胞

B.淋巴细胞

C.成纤维细胞

D.类上皮细胞

E.浆细胞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结核结节主要由类上皮细胞和朗格汉斯巨细胞组成,外围可由淋巴细

胞集聚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

12、单选肠穿孔和出血易发生在肠伤寒的()

A.潜伏期

B.髓样肿胀期

C.坏死期

D.溃疡期

E.愈合期

本题答案:D

13、单选梅毒引起的血管病变主要见于()

A.主动脉

B.冠状动脉

C.肺动脉

D.肾动脉

E.颈总动脉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梅毒病变侵犯主动脉,可引起梅毒性主动脉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瘤等。梅毒性主动脉瘤破裂常是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

14、单选肠伤寒()

A.溃疡长轴与肠轴平行

B.溃疡呈环形与肠轴垂直

C.溃疡呈口小底大烧瓶状

D.溃疡呈地图状

E.溃疡边缘呈堤状隆起

本题答案:A

15、单选结核病具有诊断意义的病理改变是()

A.纤维素渗出

B.液化性坏死

C.结核结节

D.纤维组织增生

E.淋巴细胞浸润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结核病属于一种特殊性炎症,其特点是结核结节的形成和干酪样坏死。

16、单选不符合结核球的描述是()

A.纤维包裹的孤立性坏死灶

B.多无临床症状

C.可由慢性结核空洞演化而来

D.可由多个结核病灶融合而成

E.是相对静止的病变,不会恶化、扩散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结核球是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多为单

个,也可多个,常位于肺上叶。结核球可来自:①浸润型肺结核的干酪样坏死灶

纤维包裹;②结核空洞引流支气管阻塞,空洞由于酪样坏死物填充;③多个结核

病灶融合。结核球由于其纤维包膜的存在,抗结核药不易发挥作用,且有恶化进

展的可能。

17、单项选择题伤寒病的肠道病变特点是()

A.病变好发于结肠黏膜层及黏膜下层

B.不累及肠系膜淋巴结

C.形成与肠管长轴平行的椭圆形或小圆形溃疡

D.溃疡愈合后易形成瘢痕引起肠狭窄

E.病变愈合后不会再次复发

本题答案:C

18、单选不符合结核性脑膜炎的描述是()

A.以儿童多见

B.经血道播散所致

C.常为全身粟粒性结核病的一部分

D.病变以脑顶最明显

E.蛛网膜下腔内有大量混浊的渗出物积聚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结核性脑膜炎以儿童多见,成人较少。主要由于结核杆菌经血道播散

所致。在儿童往往是肺原发综合征血行播散的结果,故常为全身粟粒性结核病的

一部分。病变以脑底最明显,在脑桥、脚间池、视神经交叉及大脑外侧裂等处的

蛛网膜下腔内,有多量灰黄色混浊的胶冻样渗出物积聚。

19、单选流行性出血热具有诊断意义的病理改变不包括()

A.肾髓质弥漫性出血

B.垂体前叶出血和坏死

C.右心房弥漫性出血

D.腹膜后组织高度水肿

E.脑室出血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流行性出血热全身各器官均可受累。最突出的病变是:肾髓质和右心

房弥漫性出血,垂体前叶出血和坏死,腹膜后组织高度水肿。这四项病变的组合

具有病理诊断意义。

20、单选梅毒树胶肿病灶中绝少见到()

A.凝固性坏死

B.上皮样细胞

C.朗格汉斯巨细胞

D.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E.钙化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梅毒树胶样肿病灶灰白色,大小不一,小至镜下可见,大到数厘米不

等。该肉芽肿质韧而有弹性,如树胶,故而得名树胶样肿。镜下结构颇似结核结

节,中央为凝固性坏死,形态类似干酪样坏死,弹力纤维尚保存。坏死灶周围肉

芽组织中富含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而上皮样细胞和朗格汉斯巨细胞较少,且必有

闭塞性小动脉内膜炎和动脉周围炎。此又是有别于典型结核结节的形态特征。树

胶样肿后期可被吸收、纤维化,最后使器官变形,但绝少钙化,这又和结核结节

截然不同。

21、单选诱发深部真菌病的因素应除外()

A.慢性消耗性疾病

B.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C.抗肿瘤治疗

D.局部组织损伤

E.不良饮食习惯

本题答案:E

22、单选皮肤结核说法正确的是()

A.皮肤下肉芽肿病灶内有大片干酪样坏死

B.肉芽肿内主要为类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极少有干酪样坏死

C.以泡沫细胞为主构成的肉芽肿,无类上皮细胞

D.皮肤血管周围灶性淋巴细胞浸润,无肉芽肿

E.肉芽肿内类上皮细胞和朗格汉斯巨细胞较少,局部凝固性坏死内见血管轮廓

本题答案:A

23、单选伤寒的病变特征是()

A.全身淋巴结肿大

B.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增生

C.肠道溃疡形成

D.肝、脾肿大

E.外周血白细胞减少

本题答案:B

24、单选不符合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的描述是()

A.肺内有一个或多个厚壁空洞

B.不会引起肺硬化和肺源性心脏病

C.引起气胸或脓气胸

D.可引起大咯血

E.又有开放性肺结核之称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是:肺内有一个或多个厚壁空洞;

多位于肺上叶,大小不一,不规则。病变空洞与支气管相通,成为结核病的传染

源,故此型又有开放性肺结核之称。如空洞壁的干酪样坏死侵蚀较大血管,可引

起大咯血;空洞突破胸膜可引起气胸或脓气胸。经常排出含菌痰液可引起喉结核。

咽下含菌痰液可引起肠结核。后期由于肺组织广泛破坏、肺动脉高压而引起肺源

性心脏病。

25、单选曲菌病常累及的器官通常不包括()

A.肺

B.鼻腔和鼻窦

C.皮肤

D.眼

E.耳道

本题答案:E

26、单选符合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特点是()

A.常发生于年老体弱者

B.常由毒力较强的志贺菌引起

C.有明显的腹泻等肠道症状

D.肠道病变轻微,呈卡他性炎改变

E.病情较轻,不会出现严重后果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中毒性细菌性痢痰起病急骤、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但肠道病变和症

状轻微。多见于2〜7岁儿童,发病后数小时即可出现中毒性休克或呼吸衰竭而

死亡。病原菌常为毒力较低的福氏或宋内氏痢疾杆菌。肠道病变轻微,一般出现

卡他性炎改变,有时肠壁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滤泡增生肿大,而呈滤泡性肠炎改

变。

27、单选女性患者,40岁,因咳嗽、胸闷3天入院。X线检查示:右

肺上叶3.5cmx2.8cm大小圆形阴影;此前无结核病史,曾间断性出现发

热、盗汗、乏力、消瘦及咯血等症状。查体:体温36.8℃,浅表淋巴结

不大,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性啰音。心、肺及肝、脾无

异常。血常规:白细胞8.4x109个/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3,

血沉:43mm/h;痰直接涂片查结核杆菌(-);结核菌素试验(OT试

验)(-);胸部CT示:右肺下叶背段圆形肿物大小约3.4cmx2.8cm,

密度不均,周围边界清,右肺门淋巴结肿大,见小钙化灶。临床诊断为

右肺占位性病变,行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该患者最可能的病理诊

断是()

A.肺结核球

B.原发性肺结核

C.肺癌

D肺转移癌

E.肺脓肿

本题答案:A

28、单选患者男性,39岁,3周前发热,全身不适。数天前胸部皮肤曾

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后消失。现持续性高热,心动过缓,食欲缺乏,

腹部不适、腹泻。临床检查肝脾肿大;患者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后因

中毒性休克、周围循环衰竭而死亡。尸体检查发现:肝脾肿大,肠系膜

淋巴结肿大,弥漫性腹膜炎;回肠末段见有坏死和椭圆形及类圆形溃疡

形成,溃疡边缘处肿胀隆起,并见有穿孔。镜下见此处肠壁有坏死,淋

巴组织内见有大量吞噬了红细胞的巨噬细胞。该疾病不可能出现的并发

症是()

A.肠出血、肠穿孔

B.大叶性肺炎

C.支气管肺炎

D.心肌炎

E.肝炎

本题答案:B

29、单选关于麻风的描述正确的是()

A.感染后是否发病与机体免疫力关系不大

B.对麻风杆菌的免疫反应主要是细胞免疫

C.结核样型麻风传染性强

D.瘤型麻风是由于患者对麻风杆菌有较强免疫力

E.界限类麻风患者免疫力稳定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麻风杆菌侵入体内后,先潜伏于周围神经的鞘膜细胞或组织内的巨噬

细胞内,感染后是否发病以及发展为何种病理类型,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力;人体

对麻风杆菌的免疫反应主要是细胞免疫。结核样型麻风患者免疫力较强,传染性

低;瘤型麻风患者缺乏对麻风杆菌的免疫力;界限类麻风患者免疫力不稳定。

30、单选患者男性,39岁,3周前发热,全身不适。数天前胸部皮肤曾

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后消失。现持续性高热,心动过缓,食欲缺乏,

腹部不适、腹泻。临床检查肝脾肿大;患者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后因

中毒性休克、周围循环衰竭而死亡。尸体检查发现:肝脾肿大,肠系膜

淋巴结肿大,弥漫性腹膜炎;回肠末段见有坏死和椭圆形及类圆形溃疡

形成,溃疡边缘处肿胀隆起,并见有穿孔。镜下见此处肠壁有坏死,淋

巴组织内见有大量吞噬了红细胞的巨噬细胞。该患者正确的诊断是()

A.疟疾

B.流行性出血热

C.伤寒

D.阿米巴痢疾

E.急性重型肝炎

本题答案:C

31、单选未定类麻风()

A.皮肤下肉芽肿病灶内有大片干酪样坏死

B.肉芽肿内主要为类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极少有干酪样坏死

C.以泡沫细胞为主构成的肉芽肿,无类上皮细胞

D.皮肤血管周围灶性淋巴细胞浸润,无肉芽肿

E.肉芽肿内类上皮细胞和朗格汉斯巨细胞较少,局部凝固性坏死内见血管轮廓

本题答案:D

32、单选男性患者,46岁,2个月前阴茎龟头部曾出现过溃烂,后愈合,

腹股沟淋巴结出现过肿大。最近全身皮肤出现多数红色斑丘疹,且全身

浅表淋巴结肿大。取病变处皮肤做病理检查,见局部有淋巴细胞和浆细

胞浸润,并见闭塞性小动脉内膜炎及血管周围大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和浆细胞浸润,病灶内可找到螺旋体。关于该病下列描述错误的是O

A.可导致主动脉炎

B.可导致二尖瓣狭窄

C.可导致主动脉瘤

D.可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主动脉瘤破裂是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

本题答案:B

33、单选细菌性痢疾时肠黏膜坏死可表现为()

A.弥漫性大片坏死、溃疡形成

B.与肠轴平行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

C.裂隙状溃疡

D.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表浅溃疡

E.反复发作的溃疡

本题答案:D

34、单选淋巴管播散()

A.原发性肺结核病

B.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C.肺粟粒性结核病

D.干酪样肺炎

E.结核性胸膜炎

本题答案:B

35、单选有关流行性出血热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为病毒感染性疾病

B.传染源主要为鼠类

C.全身各器官均受累

D.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出血和肾损害

E.出血的原因主要是血小板减少

本题答案:E

36、单选关于肠结核,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继发性肠结核病多见

B.主要继发于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C.因反复咽下含结核菌的痰液所引起

D.好发部位是空肠

E.分溃疡型和增生型

本题答案:D

37、单选关于慢性粟粒性肺结核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多见于成人

B.结核菌由肺外病灶入血播散于肺内

C.此时原发综合征已经钙化痊愈

D.结核菌经慢性肺结核空洞的支气管播散所致

E.患者多因结核性脑膜炎死亡

本题答案:D

38、单选不符合骨结核的描述是()

A.多侵犯脊椎骨、指骨及长骨骨髓

B.可有死骨形成

C.坏死物液化后在骨旁形成‘'冷脓肿"

D.可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

E.一般不破坏椎间盘和邻近椎体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骨结核多侵犯脊椎骨、指骨及长骨骨断(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等处。

干酪样坏死型可见明显干酪样坏死和死骨形成。病变常累及周围软组织,引起干

酪样坏死和结核性肉芽组织形成。坏死物液化后在骨旁形成结核性"脓肿",由于

局部并无红、热、痛,故又称〃冷脓肿病变穿破皮肤可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

脊椎结核病变起自椎体,常发生干酪样坏死,以后破坏椎间盘和邻近椎体。

39、单选钩端螺旋体病引起的肺组织病变主要是()

A.肺脓肿

B.肺纤维化

C.肺出血

D肺淤血

E.肺栓塞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钩端螺旋体病对肺的损害主要表现为肺出血。为近年来无黄疸钩端螺

旋体病的常见死亡原因。病理学上,由最初的点状出血,以后不断增多、扩大和

融合,形成全肺弥漫性出血。

40、单选支气管播散()

A.原发性肺结核病

B.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C.肺粟粒性结核病

D.干酪样肺炎

E.结核性胸膜炎

本题答案:D

41、单选第三期梅毒的病变不包括()

A.梅毒疹

B.梅毒树胶样肿

C.马鞍鼻

D.脊髓痍

E.麻痹性痴呆

本题答案:A

42、单选男性,33岁。近来常有低热、消瘦、乏力、夜间出汗,时常

咳嗽。X线检查示:两肺锁骨下区可见边缘模糊的云絮状阴影,并见不

规则透光区;结核菌素试验(+),血沉快。该患者最可能患有()

A.局灶型肺结核

B.浸润型肺结核

C.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D.干酪性肺炎

E.原发性肺结核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浸润型肺结核临床上患者常有低热、乏力、盗汗、咳嗽等症状,X线

检查示锁骨下可见边缘模糊的云絮状阴影,当形成急性空洞时即可见不规则透光

区,结核菌素试验(+),血沉快。该患者临床特征符合浸润型肺结核。

43、单选下列符合原发性肺结核病的描述是()

A.多发生于成人

B.不易发生血道播散

C.病变多从肺尖开始

D.大多数自然痊愈

E.慢性粟粒性肺结核病常见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原发性肺结核病多发生于儿童,病变最初在通气较好的肺上叶下部或

肺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虽然在最初几周内有细菌通过血道或淋巴道播散到全身

其他器官,但95%的病例不再发展,可自然痊愈,故应选择D。本题其他项答案

均为继发性肺结核的特点。

44、单选结核病的基本病变包括()

A.渗出为主的改变

B.变性、坏死为主的改变

C.增生为主的改变

D.渗出、增生为主的改变

E.渗出、变质、增生三种改变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结核病属于炎症性病变,基本病变也包括渗出、变质、增生三种改变。

45、单选钩端螺旋体病引起的肝脏病变应除外()

A.肝细胞水肿和脂肪变

B.小灶性坏死

C.汇管区炎症细胞浸润

D.肝纤维化

E.胆小管胆汁淤积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钩端螺旋体病肝的病变主要为肝细胞水肿和脂肪变、小灶性坏死,汇

管区炎症细胞浸润和胆小管胆汁淤积。由于肝细胞损害引起胆汁排泄功能和凝血

因子合成障碍,故临床上可见重度黄疸和广泛皮肤、黏膜出血。严重者则可发生

急性肝功能不全或肝肾综合征。

46、单选女性,45岁,左侧腰部钝痛一年,尿中带血,时有脓尿,尿

中查见结核菌。肾盂造影检查,左肾可见空洞。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左肾结核病

B.左肾盂结石

C.左肾肿瘤

D.左肾肾盂积水

E.左肾肾盂肾炎

本题答案:A

47、单选肠结核()

A.溃疡长轴与肠轴平行

B.溃疡呈环形与肠轴垂直

C.溃疡呈口小底大烧瓶状

D.溃疡呈地图状

E.溃疡边缘呈堤状隆起

本题答案:B

48、单选女童,7岁,近半年来出现低热、食欲缺乏、消瘦及阵发性咳

嗽,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加,核左

移。血沉增快。痰细菌培养阴性,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X线检查:右

肺可见双极哑铃状征象,肺门淋巴结肿大。该患者肺部病变正确的诊断

是()

A.肺部感染

B.原发性肺结核

C.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D.原发性肺结核伴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E.肺结核伴发支原体性肺炎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原发性肺结核多见于儿童,为结核菌初次侵入人体后发生的原发感染,

是小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它的典型病变是形成原发综合征,即肺内原发病灶、

引流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若肺内病变吸收而肺门淋巴结病变继续发展,

则为支气管淋巴结结核。原发性肺结核在临床上一般可无症状,重者可有结核中

毒症状,如长期低热、轻咳、食欲缺乏、消瘦等,多见于年龄较大儿童;如肿大

的淋巴结压迫气管、支气管,可有阵发性咳嗽。体格检查肺部可无阳性体征,可

仅有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或可增加,核左移。血沉增

快。痰细菌培养有时阳性。结核菌素试验大都强阳性。X线检查:原发综合征可

见双极哑铃状征象;支气管淋巴结核,可见肺门淋巴结肿大。结合该患儿临床发

病特点及X线检查情况,应诊断为原发性肺结核。

49、单选血行播散()

A.原发性肺结核病

B.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C.肺粟粒性结核病

D.干酪样肺炎

E.结核性胸膜炎

本题答案:C

50、单选男性,23岁。发热伴头痛,食欲缺乏,腹痛、腹泻3天,每

日排便10余次,初为黏液稀便,后转为黏液脓血便。该患者所患疾病

可能是O

A.伤寒

B.阿米巴痢疾

C.急性细菌性痢疾

D.肠真菌病

E.结肠癌

本题答案:C

51、单选下述不属于性传播疾病的是()

A.梅毒

B.淋病

C.艾滋病

D.尖锐湿疣

E.麻风

本题答案:E

52、单选流行性出血热的基本病变是()

A.毛细血管内皮肿胀、脱落和纤维素样坏死

B.血管通透性降低

C.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D.血管基底膜增厚

E.血管栓塞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流行性出血热的基本病变是全身毛细血管内皮肿胀、脱落和纤维素样

坏死及微血栓形成,血管通透性增强,导致血浆大量外渗和出血。全身各脏器实

质细胞变性和坏死。

53、单项选择题患者男性,39岁,3周前发热,全身不适。数天前胸部

皮肤曾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后消失。现持续性高热,心动过缓,食欲

缺乏,腹部不适、腹泻。临床检查肝脾肿大;患者反应迟钝,表情淡漠。

后因中毒性休克、周围循环衰竭而死亡。尸体检查发现:肝脾肿大,肠

系膜淋巴结肿大,弥漫性腹膜炎;回肠末段见有坏死和椭圆形及类圆形

溃疡形成,溃疡边缘处肿胀隆起,并见有穿孔。镜下见此处肠壁有坏死,

淋巴组织内见有大量吞噬了红细胞的巨噬细胞。该病例按病变自然病程

应属于()

A.潜伏期

B.髓样肿胀期

C.坏死期

D.溃疡期

E.愈合期

本题答案:D

54、单选引起口腔鹅口疮的真菌是()

A.隐球菌

B.曲菌

C.毛霉困

D.念珠菌

E.放线菌

本题答案:D

55、单选有关伤寒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经消化道传染

B.菌体释放的内毒素是其致病力的主要因素

C.是一种急性增生性炎症

D.肥达反应是临床诊断的指标

E.机体抵抗病菌主要靠体液免疫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变特征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

系统细胞的增生,以回肠末端淋巴组织的病变最为突出。伤寒杆菌经消化道传染,

菌体裂解时所释放的内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因素。菌体”0〃抗原、鞭毛〃抗原及表

面“Vi〃抗原使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可以作为血清学诊断指标(肥达反应),但

机体抵抗病菌主要靠细胞免疫,即巨噬细胞的吞噬和灭菌功能。

56、单选麻风最主要的传染途径是()

A.呼吸道

B.消化道

C.密切接触

D.输血

E.虫媒传染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麻风的致病菌为麻风杆菌。主要病变位于皮肤、周围神经和鼻咽部。

通过直接接触患者带菌的分泌物和皮肤病变而感染。

57、单选男性患者,46岁,2个月前阴茎龟头部曾出现过溃烂,后愈合,

腹股沟淋巴结出现过肿大。最近全身皮肤出现多数红色斑丘疹,且全身

浅表淋巴结肿大。取病变处皮肤做病理检查,见局部有淋巴细胞和浆细

胞浸润,并见闭塞性小动脉内膜炎及血管周围大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和浆细胞浸润,病灶内可找到螺旋体。该患者的正确诊断是O

A.钩端螺旋体病

B.尖锐湿疣

C.梅毒

D.伤寒

E.艾滋病

本题答案:C

58、单选有关深部真菌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A.致病菌毒力一般较弱

B.多属于机会性感染

C.病变通常较特异

D.可形成肉芽肿性病变

E.病理诊断需找到病原体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真菌的致病力一般较弱,因此致病常由于某些诱因所致的机林防御力

较低的情况下,属于机会性感染。常见的诱因包括: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使用

广谱抗生素、抗肿瘤治疗、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局部组织损伤等。深部真菌病的种

类很多,但病变缺少特异性,可表现为肉芽肿性病变、小脓肿形成及出血、坏死

等。

59、单选女性,31岁。无明显的不适症状,单位体检时X线检查见肺

上叶有一直径1.0cm的圆形阴影,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局灶型肺结核

B.浸润型肺结核

C.干酪样肺炎

D.肺结核球

E.肺癌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局灶型肺结核是继发性肺结核病的早期病变,X线检查示肺尖部有单

个或多个结节状病灶。解剖学上病灶常定位于肺尖下2〜4cm处,直径0.5~1.0cm

大小。病灶界限清楚,有纤维包裹。镜下病变以增生为主,中央为干酪样坏死。

患者常无自觉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属非活动性结核病。

60、单选肠阿米巴病()

A.溃疡长轴与肠轴平行

B.溃疡呈环形与肠轴垂直

C.溃疡呈口小底大烧瓶状

D.溃疡呈地图状

E.溃疡边缘呈堤状隆起

本题答案:C

61、单捻关于淋病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B.属急性化脓性炎

C.主要累及泌尿生殖系统

D.男性患者多引起睾丸炎

E.女性可累及子宫颈内膜、输卵管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淋病是由淋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成人主要通过性交而传染,儿

童可通过接触患者用过的衣、物等传染。淋球菌主要侵犯泌尿生殖系统,男性的

病变从前尿道开始,可逆行蔓延到后尿道,波及前列腺、精囊和附睾,但极少发

生睾丸炎。女性的病变累及外阴和阴道腺体、子宫颈内膜、输卵管及尿道。

62、单选下列真菌可产生大量荚膜物质,常引起慢性脑膜炎的是()

A.曲菌

B.新型隐球菌

C.组织胞浆菌

D.粗球抱子菌

E.皮炎芽生菌

本题答案:B

63、单选不符合急性肺粟粒性结核病的是()

A.可以是急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的一部分

B.两肺布满灰黄或灰白色粟粒大小结节

C.肺门、纵隔、支气管旁的淋巴结干酪样坏死破入邻近大静脉所致

D.可因含有结核杆菌的淋巴液由胸导管回流入右心,沿肺动脉播散所致

E.临床上结核中毒症状较轻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急性肺粟粒性结核病是由于肺门、纵隔、支气管旁的淋巴结干酪样坏

死破入邻近大静脉,或因含有结核杆菌的淋巴液由胸导管回流,经静脉入右心,

沿肺动脉播散于两肺,而引起两肺急性粟粒性结核病。急性肺粟粒性结核病也可

是急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的一部分。肉眼观,肺表面和切面可见灰黄或灰白色

粟粒大小结节。临床上常表现出明显的结核中毒症状。

64、单选不符合钩端螺旋体病病变特点的是()

A.全身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广泛损害

B.病变部位大量炎性渗出物

C.多器官实质细胞变性和坏死

D.多器官循环障碍和出血

E.多器官急性功能衰竭

本题答案:B

65、单选毛霉菌的病变不包括()

A.鼻窦急性化脓性炎

B.脑膜脑炎

C.肺梗死

D.胃肠道穿孔

E.蛛网膜下腔出血

本题答案:E

66、单选伤寒的并发症不包括()

A.肠出血

B.肠穿孔

C.支气管肺炎

D胆囊炎

E.胃炎

本题答案:E

67、单选男性患者,46岁,2个月前阴茎龟头部曾出现过溃烂,后愈合,

腹股沟淋巴结出现过肿大。最近全身皮肤出现多数红色斑丘疹,且全身

浅表淋巴结肿大。取病变处皮肤做病理检查,见局部有淋巴细胞和浆细

胞浸润,并见闭塞性小动脉内膜炎及血管周围大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和浆细胞浸润,病灶内可找到螺旋体。该病特征性病变不发生于O

A.皮肤

B.周围神经

C.肝脏

D.骨

E.睾丸

本题答案:B

68、单选女性患者,40岁,因咳嗽、胸闷3天入院。X线检查示:右

肺上叶3.5cmx2.8cm大小圆形阴影;此前无结核病史,曾间断性出现发

热、盗汗、乏力、消瘦及咯血等症状。查体:体温36.8℃,浅表淋巴结

不大,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性啰音。心、肺及肝、脾无

异常。血常规:白细胞8.4x109个/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3,

血沉:43mm/h;痰直接涂片查结核杆菌(-);结核菌素试验(OT试

验)(-);胸部CT示:右肺下叶背段圆形肿物大小约3.4cmx2.8cm,

密度不均,周围边界清,右肺门淋巴结肿大,见小钙化灶。临床诊断为

右肺占位性病变,行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该疾病的病理形态学改

变应是()

A.大片的干酪样坏死

B.周围纤维组织包绕

C.边缘可见少量类上皮细胞及朗格汉斯巨细胞

D.淋巴细胞浸润

E.以上均是

本题答案:E

69、单选下列关于结核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A.致病菌为人型、牛型结核杆菌

B.呼吸道传染为主

C.结核杆菌的细胞壁含有抗原性

D.细胞壁的抗原物质可引起机体细胞免疫为主的变态反应

E.结核病时的变态反应属于II型变态反应

本题答案:E

病理学主治医师:传染病必看题库知识点(2017年最新版)

1、单选下列符合原发性肺结核病的描述是()

A.多发生于成人

B.不易发生血道播散

C.病变多从肺尖开始

D.大多数自然痊愈

E.慢性粟粒性肺结核病常见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原发性肺结核病多发生于儿童,病变最初在通气较好的肺上叶下部或

肺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虽然在最初几周内有细菌通过血道或淋巴道播散到全身

其他器官,但95%的病例不再发展,可自然痊愈,故应选择D。本题其他项答案

均为继发性肺结核的特点。

2、单选流行性出血热的基本病变是()

A.毛细血管内皮肿胀、脱落和纤维素样坏死

B.血管通透性降低

C.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D.血管基底膜增厚

E.血管栓塞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流行性出血热的基本病变是全身毛细血管内皮肿胀、脱落和纤维素样

坏死及微血栓形成,血管通透性增强,导致血浆大量外渗和出血。全身各脏器实

质细胞变性和坏死。

3、单选患者男性,39岁,3周前发热,全身不适。数天前胸部皮肤曾

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后消失。现持续性高热,心动过缓,食欲缺乏,

腹部不适、腹泻。临床检查肝脾肿大;患者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后因

中毒性休克、周围循环衰竭而死亡。尸体检查发现:肝脾肿大,肠系膜

淋巴结肿大,弥漫性腹膜炎;回肠末段见有坏死和椭圆形及类圆形溃疡

形成,溃疡边缘处肿胀隆起,并见有穿孔。镜下见此处肠壁有坏死,淋

巴组织内见有大量吞噬了红细胞的巨噬细胞。该患者正确的诊断是()

A.疟疾

B.流行性出血热

C.伤寒

D.阿米巴痢疾

E.急性重型肝炎

本题答案:C

4、单选下述不属于性传播疾病的是()

A.梅毒

B.淋病

C.艾滋病

D.尖锐湿疣

E.麻风

本题答案:E

5、单选男性,23岁。发热伴头痛,食欲缺乏,腹痛、腹泻3天,每日

排便10余次,初为黏液稀便,后转为黏液脓血便。该患者所患疾病可

能是()

A.伤寒

B.阿米巴痢疾

C.急性细菌性痢疾

D.肠真菌病

E.结肠癌

本题答案:C

6、单选钩端螺旋体病引起的肺组织病变主要是()

A.肺脓肿

B.肺纤维化

C.肺出血

D.肺淤血

E.肺栓塞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钩端螺旋体病对肺的损害主要表现为肺出血。为近年来无黄疸钩端螺

旋体病的常见死亡原因。病理学上,由最初的点状出血,以后不断增多、扩大和

融合,形成全肺弥漫性出血。

7、单选关于瘤型麻风说法正确的是()

A.皮肤下肉芽肿病灶内有大片干酪样坏死

B.肉芽肿内主要为类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极少有干酪样坏死

C.以泡沫细胞为主构成的肉芽肿,无类上皮细胞

D.皮肤血管周围灶性淋巴细胞浸润,无肉芽肿

E.肉芽肿内类上皮细胞和朗格汉斯巨细胞较少,局部凝固性坏死内见血管轮廓

本题答案:C

8、单选肠结核()

A.溃疡长轴与肠轴平行

B.溃疡呈环形与肠轴垂直

C.溃疡呈口小底大烧瓶状

D.溃疡呈地图状

E.溃疡边缘呈堤状隆起

本题答案:B

9、单选男性患者,46岁,2个月前阴茎龟头部曾出现过溃烂,后愈合,

腹股沟淋巴结出现过肿大。最近全身皮肤出现多数红色斑丘疹,且全身

浅表淋巴结肿大。取病变处皮肤做病理检查,见局部有淋巴细胞和浆细

胞浸润,并见闭塞性小动脉内膜炎及血管周围大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和浆细胞浸润,病灶内可找到螺旋体。关于该病下列描述错误的是O

A.可导致主动脉炎

B.可导致二尖瓣狭窄

C.可导致主动脉瘤

D.可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主动脉瘤破裂是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

本题答案:B

10、单选患者男性,39岁,3周前发热,全身不适。数天前胸部皮肤曾

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后消失。现持续性高热,心动过缓,食欲缺乏,

腹部不适、腹泻。临床检查肝脾肿大;患者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后因

中毒性休克、周围循环衰竭而死亡。尸体检查发现:肝脾肿大,肠系膜

淋巴结肿大,弥漫性腹膜炎;回肠末段见有坏死和椭圆形及类圆形溃疡

形成,溃疡边缘处肿胀隆起,并见有穿孔。镜下见此处肠壁有坏死,淋

巴组织内见有大量吞噬了红细胞的巨噬细胞。该病例按病变自然病程应

属于()

A.潜伏期

B.髓样肿胀期

C.坏死期

D.溃疡期

E.愈合期

本题答案:D

11、单选不符合结核性脑膜炎的描述是()

A.以儿童多见

B.经血道播散所致

C.常为全身粟粒性结核病的一部分

D.病变以脑顶最明显

E.蛛网膜下腔内有大量混浊的渗出物积聚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结核性脑膜炎以儿童多见,成人较少。主要由于结核杆菌经血道播散

所致。在儿童往往是肺原发综合征血行播散的结果,故常为全身粟粒性结核病的

一部分。病变以脑底最明显,在脑桥、脚间池、视神经交叉及大脑外侧裂等处的

蛛网膜下腔内,有多量灰黄色混浊的胶冻样渗出物积聚。

12、单选结核病具有诊断意义的病理改变是()

A.纤维素渗出

B.液化性坏死

C.结核结节

D.纤维组织增生

E.淋巴细胞浸润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结核病属于一种特殊性炎症,其特点是结核结节的形成和干酪样坏死。

13、单选男性患者,46岁,2个月前阴茎龟头部曾出现过溃烂,后愈合,

腹股沟淋巴结出现过肿大。最近全身皮肤出现多数红色斑丘疹,且全身

浅表淋巴结肿大。取病变处皮肤做病理检查,见局部有淋巴细胞和浆细

胞浸润,并见闭塞性小动脉内膜炎及血管周围大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和浆细胞浸润,病灶内可找到螺旋体。对于该病基本病变的描述,不正

确的是()

A.浆细胞的恒定出现是本病的特征之一

B.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及血管周围炎

C.病变结构类似结核性肉芽肿

D.病灶内出现凝固性坏死

E.病灶常可钙化愈合

本题答案:E

14、单晶曲菌病常累及的器官通常不包括()

A.肺

B.鼻腔和鼻窦

C.皮肤

D.眼

E.耳道

本题答案:E

15、单选女性,45岁,左侧腰部钝痛一年,尿中带血,时有脓尿,尿

中查见结核菌。肾盂造影检查,左肾可见空洞。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左肾结核病

B.左肾盂结石

C.左肾肿瘤

D.左肾肾盂积水

E.左肾肾盂肾炎

本题答案:A

16、单选下列关于结核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A.致病菌为人型、牛型结核杆菌

B.呼吸道传染为主

C.结核杆菌的细胞壁含有抗原性

D.细胞壁的抗原物质可引起机体细胞免疫为主的变态反应

E.结核病时的变态反应属于II型变态反应

本题答案:E

17、单还有关深部真菌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A.致病菌毒力一般较弱

B.多属于机会性感染

C.病变通常较特异

D.可形成肉芽肿性病变

E.病理诊断需找到病原体

本题答案:C

本题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