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_第1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_第2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_第3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_第4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最新版整理ppt3、秦、隋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朝代的中枢权力体系或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的?1、什么是中枢权力体系?是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权力机构2、中枢权力体系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皇权加强的需要,是皇权与相权斗争的结果。2最新版整理ppt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或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1、秦:三公九卿制3最新版整理ppt御史大夫丞相太尉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图一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皇帝4最新版整理ppt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或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1、秦:三公九卿制2、汉:中朝、外朝(三公九卿)5最新版整理ppt外朝内朝皇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侍中尚书令中书典客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宗正治粟内史少府(中朝)九卿不通过丞相直接向他奏事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执行一般政务的机构实际的决策机关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6最新版整理ppt

2、汉武帝在中央建立“中朝”。汉承秦制,西汉初在中央设三公,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起用布衣为相,完全控制丞相。并任用身边作侍从、秘书等工作的近臣为尚书令、侍中等职,形成“中朝”决策机构。以丞相也由决策、行政、司法三权于一身演化为执行机构,成为“外朝”。光武帝建立东汉后,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台权力。史称光武帝此举是“虽置三公,事归台阁”。7最新版整理ppt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或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1、秦:三公九卿制2、汉:中朝、外朝(三公九卿)3、隋唐:三省六部制三省体制的演变:魏晋南北朝(雏形)、隋(建立)、唐(完善)、北宋(衰弱)、元(废除)8最新版整理ppt皇帝(皇权至上)尚书省

执行机构中书省

制令决策

门下省

封驳审议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凡军国大事,必由中书省决策(定旨出命)门下省审议复奏(驳正臣下奏章违误)然后始付尚书省颁布执行三省六部制9最新版整理ppt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内容及运行程序、作用:⑴形成:隋唐:⑵三省内容、特点(见课本10页)及运行程序:内容:中书省——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决策机构;

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审议决策机构;

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最高行政机构。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10最新版整理ppt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内容及运行程序、作用:⑴形成:隋唐:⑵三省内容、特点(见课本10页)及运行程序:特点:三省相互牵制,分工明确,办事效率高(3)作用:

A、三省相互牵制,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B、分割相权,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C、对后世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11最新版整理ppt有人说在中国古代皇权与强权关系处理得最好的是唐,请大家结合三省六部制的相关知识,给这个论点提供论据支持。

A、三省相互牵制,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B、分割相权,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12最新版整理ppt三省六部制和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有什么区别?不同点:唐朝的三省是封建权力机关,主要是政令(决策权)与行政权(执行权)的分散,防止丞相集权,确保皇帝集权.

美国的三权分立是行政,立法,司法等权利的分散,防止集权,确保资本主义民主、自由的实行.相同点:分权制衡,防止集权.13最新版整理ppt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或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1、秦:三公九卿制2、汉:中朝、外朝(三公九卿)3、隋唐:三省六部制4、宋:二府三司制(二府:中书门下、枢密院)14最新版整理ppt宋朝进一步分割、削弱宰相的权力三省二府三司皇帝枢密院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门下财政度支盐铁户部军政工部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三衙禁军统兵权调兵权行政宰相三省基本不参与政事参知政事(副相)宋朝枢密使三司使计相15最新版整理ppt宋朝中枢权力体系的特点、作用?特点: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实行二府三司制作用: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16最新版整理ppt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或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1、秦:三公九卿制2、汉:中朝、外朝(三公九卿)3、隋唐:三省六部制4、宋: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5、元:一省制---中书省17最新版整理ppt中书省吏户礼兵刑工皇帝图四元朝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18最新版整理ppt1、元朝在中央的机构及职能:中书省---国家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掌管军事宣政院----掌管宗教及西藏2、地方机构:行省或省3、元朝实行一省制的原因和影响?原因:①疆域广;②政务繁杂;③提高政治效率;④巩固统治。影响:

①元朝中后期相权过重,威胁皇权。②朱元璋废除丞相。19最新版整理ppt目的:

①吸取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②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作用:①它是我国省制的开端。②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有利于巩固和扩大的多民族国家的统一。4、简述元朝行省的设置的目的、作用。见《学海导航》第5页5、唐、宋、元时期的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尚书省、中书门下、中书省20最新版整理ppt

元朝实行一省制,宰相权力很大,是上层权力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是皇权争夺战中的重要依靠力量。元朝的相权是古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大趋势下的一次重要反弹。21最新版整理ppt比较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比较点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不同点盛行的时代奴隶社会的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确立并盛行于元朝和中央政府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郡、县则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作用和影响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相同点①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②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③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22最新版整理ppt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或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1、秦:三公九卿2、汉:中朝、外朝(三公九卿)3、隋唐:三省六部制4、宋: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5、元: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6、明:六部、内阁7、清:内阁、议政王大臣、军机处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抑。本质:加强皇权,维护专制统治,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23最新版整理ppt二选官制度1.西周:贵族世袭的“

”。2.战国、秦、汉初期:。3.汉武帝时期:

。作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易形成小集团。世卿世禄制军功授爵制察举制征辟制24最新版整理ppt4.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中正:有名望的推荐官,人才的等级由他们评定。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士族——是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享有很高的政治、经济特权的豪门大族)。士族又称门阀土族,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个特权阶层。(唐末消亡)

庶族——是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称寒门。25最新版整理ppt5.隋唐:

。什么是科举制?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1)原因:士族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已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2)来历:隋朝,分科举人。(3)完善:唐代,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科举制26最新版整理ppt(4)发展:北宋,因重文轻武,更重视科举,导致选官过冗过滥;明清,八股取士方式成为束缚思想的工具。1905年废除八股(5)评价:①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②明清,八股取士方式成为束缚思想的工具。科举考试类别:童生试: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乡试考取的叫举人;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录取三百名为贡士(又称中式进士;殿试:最高级别的考试,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27最新版整理ppt我们的祖先能够实施这样一种三公(公平、公正、公开)的选官制度,确是一件大不容易的事,堪称人类社会的创举。那时候,世界上别的国家选拔人才,全都摆脱不了宗教的限制(不用异教徒),民族的限制(不用异族),阶级的限制(如古印度的贱民当不了官)。既有“三限”,何来“三公”?只有中国的科举制度,应考者没有宗教限制(信什么教都可以),没有民族限制(唐代的白种人如波斯人、阿拉伯人、犹太人都可以应考),没有阶级限制(不论富贵、贫贱),更了不起的是没有年龄限制,惟一不合理的就是有性别限制(不接受女生应考)。科举制的最大优点就是公平合理,可操作性强,它打通了平民与官宦之间的通道,为整个社会应付危机提供了回旋余地,也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我们虽然社会动荡不断,但文明一直未曾中断,即使是深受洋教影响的太平天国,它也不忘在乱哄哄的建国之初就开科选士。

28最新版整理ppt三监察与谏议1.监察制度(1)原因:保证官僚队伍①

。(2)表现a.秦朝的御史大夫;b.汉代专设御史府,长官即为御史大夫。c.明清在中央,既设有都察院,设立监察御史,又设有六科给事中,进行业务监督,合称“科道”。在地方,省级机构还专门设有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司。廉洁高效29最新版整理ppt2.谏议制度:(1)原因:需要有制度来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2)表现:a.隋唐三省六部制中的②

就负责谏议和封驳;b.宋代还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③

;c.明清时期在中央既设有④____________,又设有六科给事中,在省级地方设立按察使司。3.评价监察与谏议:(1)消极:不能从根本上约束⑤

,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2)积极: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30最新版整理ppt总结评价 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 这既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非此不足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又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吸纳新生力量,保持统治基础的稳固。这两个方面正是汉唐以来政治制度基本特点。31最新版整理ppt材料一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选举之弊,至此而及。然魏、晋及南北朝三四百年,莫有能改之者。”“人主遂不能借以集事,于是,不得不用寒人。人寒则希荣切,而宣力勤,便于驱策,不觉倚之为心腹。”①科举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背景:南北朝时,士族制度极端腐朽,渐趋衰落。庶族地主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参与政权。隋唐统治者需要建立新的选官制度。32最新版整理ppt材料二《唐摭言-散序进士》: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王志轩《被阉割的帝国》:隋唐统治者开科取士的后果之一是给了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进入统治集团的希望,后果之二是学术的功利化。使知识分子有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荣身之路,这一政策与儒家的“学而优则仕”一拍即合。从此国家机器不仅为知识分子指定了学术的范围,更进一步指出了学术的目的: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②从材料二看,科举制有什么局限性?

使读书人埋头功名,不讲求实际有用的学问。

33最新版整理ppt材料三廖燕力说:“故吾以为明太祖以制义取士,与秦焚书之术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陈寒鸣《洪武儒学教育与科举八股的形成及其流弊》③怎样理解材料三“与秦焚书之术无异”的观点?为什么明朝“制义取士”“巧”?

明朝的科举制与秦朝的焚书举措同样是为了强化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明朝的科举制培养了适应封建君主专制需要的官僚队伍,扩大了统治基础。

34最新版整理ppt材料四很多西方学者对中国的科举制度都有着极高的赞赏和评价。美国学者柯睿格在《哈佛亚洲研究学报》上发表论文说:“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对世界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美国汉学家卜德说:“科举制无疑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剑桥中国隋唐史》的编者崔瑞德认为,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学者们在研究中发现,产生于等级森严的君主时代的科举,面向社会,不分贫富贵贱,通过考试择优选才,是一种公平竞争的制度,是人类史上第一个强调凭才能而不是凭出身选拔官吏的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实行之早、延续之久和影响之大,在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科举制堪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网文《“科举制”盖棺百年涌风烟在平反中回归理性》④材料四中对科举制有高度的赞扬。他们赞扬科举制的什么?

称赞科举制面向社会、公平竞争,强调凭才能而不是凭出身选拔官吏。

35最新版整理ppt⑤有人说今天的公务员考试是对科举制的批判和继承,对此应该怎样理解?

吸收了科举制公开公平公正和量才录用等因素,舍弃其不合理的因素,增加合乎时代与国情的新因素。36最新版整理ppt三、监察与谏议——官僚制度的维系职能朝代部门名称备注监察官员(明清监察制度达到顶峰)秦监察百官汉御史府——监察和弹劾百官——监督郡国长官地方专职监察官员明清中央“科道”督察院——监察御史分道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六科给事中监督六部业务地方按察使司省级机构设立,负责司法、监察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刺史37最新版整理ppt谏议制度——监督皇帝的言行和决策隋唐谏议和封驳,可以对宰相决策提出异议,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的意见。宋谏院独立的谏官机构明清谏议机构取消

意义: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但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门下省38最新版整理ppt选官制度P《面对面》第4-5页选官制度世官制察举制、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实行时间先秦时期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至明清时期依据世袭才能、品德到门第才能考试成绩——选官制度建立的目的:维护专制统治,重视集纳人才以充实执政集团,提高行政效率。

——选官制度建立的(共同)作用:对维护地主阶级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发展起过巨大的作用。

▲全面认识科举制?P《面对面》第4-5页实质: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积极作用:A、提高官员文化素养和行政效率,促进封建社会的发展。B、为下层人士参政提供了机会,扩大统治基础。C、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D、考试体现了一定的公平公正性。消极作用:八股取士,选拔的人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阻碍社会进步。39最新版整理ppt中国监察制度演变P《面对面》第4页1.演变A、秦朝:中央:地方:B、汉西:中央:地方:御史大夫监御史御史大夫刺史(目的是什么?)C、东汉至元:D、北宋:地方:E、明初至清末:中央:都察院(由御史台发展而来)、厂卫特务机构目的: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御史台中央:通判,监督知府地方:全国13个省均设提刑案察使司40最新版整理ppt监察制度2.评价A、加强了皇权,适应了专制王朝有效统治。B、但封建专制的本质决定了其效能的有限性:①未能制约皇权;②监察官员贪脏枉法,使得监察系统受破坏.41最新版整理ppt中枢权力体系的设置1、秦:三公九卿2、汉:中朝、外朝(三公九卿)3、隋唐:三省六部制4、宋: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5、元:一省制---中书省(废三省)6、明: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42最新版整理ppt皇帝殿阁厂卫五军都督府吏户礼兵刑工全国军队图五明朝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43最新版整理ppt(一)丞相制度的废除1、废除的原因:①元朝中后期相权过重,威胁皇权,引起政局动荡;②明朝初期,沿袭元制,朱元璋吸取元朝教训,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2、

概况:明太祖诛杀丞相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亲自掌管六部。3、

影响:1600年丞相制度被废除,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最终解决,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君主专制走向极端)。44最新版整理ppt(二)明朝内阁形成的过程:

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不可能一一亲自裁决1、原因:2、形成过程:时期名称职权特点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明成祖在文渊阁设立内阁

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地位逐渐上升,有专门的衙署和属官明宣宗:明中期以后可以“票拟”对奏疏的处理意见,但票拟是否算数,取决于皇上的“朱批”。地位变得更加重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殿阁大学士内阁45最新版整理ppt3、了解“票拟”和“批红”4、明朝内阁的性质: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5、明朝内阁的实质: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6、内阁的影响:A、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B、宦官参政,妨碍阁权——明代政治日益黑暗(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46最新版整理ppt▲内阁制与宰相制的比较:宰相制内阁制相同不同地位职权对皇权作用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被赋予决策大权无决策权制约皇权不能制约法定,制度赋权非法定,咨询机构“内阁首辅”≠“宰相”?47最新版整理ppt内阁的演变: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亲自掌管,后设立殿阁大学士;明成祖开始设立内阁作为皇帝的咨询机构,明朝著名才子,谢缙就是第一任内阁成员之一。这个时候内阁都是4,5品官员,地位虽高可是官阶很低。到了明宣宗时期因为个人精力更加有限。于是将皇权分为批红权和票拟权。批红权就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代批,而票拟权则是由内阁掌握。这个时候内阁一般都是由大学士任职了。不进翰林院就不能入阁的传统就是这时候开始的。清朝也采用了内阁制度。只不过名称有些特殊。雍正设置军机处,军机处是分割内阁之权,所以说它是“内阁之分局”。军机处成立以后,削弱了内阁参预国政的权力,一直到清朝末期1909年的新政,取消了军机处。开始民选内阁,而在实质上仍然是有皇室控制。48最新版整理ppt▲明朝的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度是否一样?1)性质:明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西是行政机构,有独立自主的权力。2)阁臣任免:明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西由普选产生3)内阁与君主的权力:明内阁权力很轻,只负责日常事务,君主独揽大权;西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

4)实质:明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西是民主与专制斗争的产物。5)影响:明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反而加强专制皇权;西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49最新版整理ppt中枢权力体系的设置1、秦:三公九卿2、汉:中朝、外朝(三公九卿)3、隋唐:三省六部制4、宋: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5、元:一省制---中书省(废三省)6、明: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7、清:内阁、议政王大臣、军机处50最新版整理ppt皇帝内阁工部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办理一般性的日常公事南书房军机处军机处过程(清初)(康熙)(雍正)51最新版整理ppt1.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原因.职权.地位.作用(影响)?

原因:1.根本:加强皇权,议政王大臣权力过大影响皇权,2.直接原因: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

职权: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跪奏笔录,传达圣旨地位:本身品级不高,不得私自交往,日夜轮流值班作用(影响):A简化政务手续,提高行政效率。B完全听命皇帝,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C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2、推行密折制(清雍正)52最新版整理ppt3、军机处的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简)、办事效率高(高)、保密性强,地处内廷(密)4、内阁和军机处有什么异同?同:①都没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皇帝决策;②都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的一个机构;③都是加皇强权的措施。不同:①军机大臣比内阁大臣更加无权。军机处虽在内阁和六部之上,但是军机处没有实权,只不过是皇帝进行独裁的工具②军机大臣的办公地点比内阁更加接近皇帝的办公地点,说明了皇帝控制力的加强。53最新版整理ppt5.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发展变化的趋势(特点)及其本质是什么?(唐宋以来政治制度变化的特点及其本质?)趋势(特点):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制。本质:是皇权与相权斗争的结果,是加强皇权,维护专制统治。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54最新版整理ppt6.专制时代晚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积极方面: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消极方面: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导致中国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55最新版整理ppt

请思考: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7、课堂设问

清承明制,设立内阁,但重要军国大事开始则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直到清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后,才逐渐形成专制皇权。56最新版整理ppt

A、军机处的主要职权是跪奏笔录,传达圣旨,地位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B、它也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人员可以随时被撤换;C、它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做主;皇帝则可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全国的军政大权。所以说,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57最新版整理ppt中国监察制度演变P《面对面》第4页1.演变A、秦朝:中央:地方:B、汉西:中央:地方:御史大夫监御史御史大夫刺史(目的是什么?)C、东汉至元:D、北宋:地方:E、明初至清末:中央:都察院(由御史台发展而来)、厂卫特务机构目的: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御史台中央:通判,监督知府地方:全国13个省均设提刑案察使司58最新版整理ppt监察制度2.评价A、加强了皇权,适应了专制王朝有效统治。B、但封建专制的本质决定了其效能的有限性:①未能制约皇权;②监察官员贪脏枉法,使得监察系统受破坏.59最新版整理ppt选官制度P《面对面》第4-5页选官制度世官制察举制、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实行时间先秦时期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至明清时期依据世袭才能、品德到门第才能考试成绩——选官制度建立的目的:维护专制统治,重视集纳人才以充实执政集团,提高行政效率。

——选官制度建立的(共同)作用:对维护地主阶级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发展起过巨大的作用。

▲全面认识科举制?P《面对面》第4-5页实质: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积极作用:A、提高官员文化素养和行政效率,促进封建社会的发展。B、为下层人士参政提供了机会,扩大统治基础。C、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D、考试体现了一定的公平公正性。消极作用:八股取士,选拔的人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阻碍社会进步。60最新版整理ppt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P《面对面》第5页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P《面对面》第2页。61最新版整理ppt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1、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2、汉:中朝、外朝(三公九卿)3、隋唐:三省六部制4、宋: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5、元: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6、明:六部、内阁7、清:内阁、议政王大臣、南书房、军机处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抑。本质:加强皇权,维护专制统治62最新版整理ppt秦朝汉末魏晋唐朝宋朝元朝郡道路行省州州县县县州郡县路州县明朝清朝三司(行省)府县省道府县府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63最新版整理ppt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原因、形成的标志、本质、特点、作用、贯穿的两对矛盾、发展总趋势、强化的措施。P《面对面》第3-4页发展总趋势:①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制;②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③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强化的措施:①加强君主权力;②加强思想控制;③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④注重选拔和任免官吏;⑤加强监察机制64最新版整理ppt为什么说宋代以后地方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收实权、制钱谷----有效的解决了地方和中央分权的斗争,使地方再没有能力威胁中央

三省体制的演变:魏晋南北朝(雏形)、隋(建立)、唐(完善)、北宋(衰弱)、元(废除)65最新版整理ppt课堂总结

从秦到清六个时期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突出体现了相权与皇权的争夺,相权的削弱展现了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由于清代的军机处虽可参与处理内政外交等机要政务,但其“跪奏笔录”,完全听命于皇帝的实质,说明清朝的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顶峰。

66最新版整理ppt1、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A.军机处的设置

B.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C.八股取士的实施

D.严酷的文字狱2、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这一变化表明()A.皇权日益加强

B.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C.皇权代替相权

D.皇权与相权协调67最新版整理ppt1、元朝的中书省实质上继承发展了唐朝职能的是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吏部2、(2007全国文综二)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职能是A.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B.中书省决策尚书省和门下省执行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D.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3.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68最新版整理ppt4.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C.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D.元朝设立中书省5.废除丞相制度后,明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A.内阁B.军机处C.三司D.枢密院6.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A.自然的崇拜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D.因功得到的封地商鞅在秦地改革,有功于秦,封于商地,故后人称为商鞅。其人生于卫,故称卫鞅。本姓公孙,其祖姓姬。

69最新版整理ppt3、在中国历史上,随着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发展,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不断发生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宋元时期,中枢权力体系有什么变化?(2)明清时期又有什么新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①宋朝:继续沿用隋唐以来的三省六部制,但三省的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又另外设置“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但相权已被分割。军权归枢密院掌管,而财政则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三司的长官三司使又称为“计相”,总管国家财政。②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70最新版整理ppt(2)明朝:新变化:①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变化原因: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②明成祖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变化原因:事务繁多,皇帝不可能一一亲自裁决。清朝:新变化:增设军机处。变化原因:1.根本:加强皇权。议政王大臣权力过大影响皇权2.直接原因: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71最新版整理ppt1.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2.从秦朝到清朝,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牢固的血缘关系B.君权和相权的矛盾终于得到解决C.浓厚的专制色彩D.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3.公元前782年,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A.幽王荒淫无道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4.(2008年广东文基,21)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A.实行了内阁制

B.设立了军机处C.实行了分封制

D.郡县制受到挑战ADCC72最新版整理ppt1.(2008年广东单科,1)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2.(2008上海历史,A组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A.分封制B.井田制C.郡县制D.行省制3、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只有周王室才可以实行嫡长子继承制B、凡是嫡长子承位可奉祀始祖的称为大宗C、大宗小宗之间的关系是绝对的D、大宗和小宗只是家族的等级关系4、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1)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2)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3)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4)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1234B123C234D235、西周分封制的主体是A、功臣B、殷降族C、同姓亲族D、殷商旧族BABCC73最新版整理ppt1.(2008江苏,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2.(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0)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A.西周B.秦朝C.东汉D.明朝3.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他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是A、攻打匈奴B、修筑长城C、推行郡县制D、建立三公九卿制4.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CBCD74最新版整理ppt1.(2008江苏,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