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_第1页
中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_第2页
中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_第3页
中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_第4页
中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的起源和发展1最新版整理ppt中医学博大精深,在这次讲座中,我们将会简略介绍一些基本的中医知识

2最新版整理ppt3最新版整理ppt4最新版整理ppt5最新版整理ppt人文始祖伏羲氏伏羲,又名宓羲、上古人物,甘肃天水人。伏羲与轩辕、神农并称为三皇。

伏羲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尝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伏羲制九针”则是针灸的起源。

伏羲出生在甘肃天水,是大地湾原始部落的首领。成为中国文化的肇始者,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明。他和妻子女娲繁衍了后代,成为创世人物。

他们发明了新的生产手段,探索出新的生活方式,使人类摆脱了洪荒时代的蒙昧状态,为中华的文明史和兴旺发展奠定了根基。

6最新版整理ppt伏羲潜心修研八卦,他以阴阳鱼图规法自然,演示了天地万物间的种种变化,创造了人生的哲学体系,并取名为八卦玄学易理。

伏羲在医学上的重要贡献即是尝百草制九针,从此始有针刺疗法。此前为砭石疗法,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故有砭、针、灸、药、导引五大医术之说。从石器的砭,到金属的针,显然是质的飞跃。嗣后,针刺疗法又与药灸珠联璧合,发展成针灸法则,沿用至今。7最新版整理ppt炎帝神农氏神农,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继伏羲以后,他发明了农耕技术而号神农氏,因以火德王,亦以火征官,故又名炎帝,系上古时代三皇之一。传说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使民知所避就,从此发明了医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托名于神农氏,约成书于秦汉时期,收载药物365种,分上品(120种)、中品(120种)、下品(125种),对每种药物,记叙别名、性味、生长环境、主治功用等,是一部药物学、博物学的重要文献。8最新版整理ppt轩辕黄帝黄帝,少典之子,姓姬,号有熊氏,名轩辕。传说为中原各族共同的祖先,为中国医药始祖。举凡兵器、舟车、弓箭、文字、养蚕、衣服、音律、算术、医药等,皆始创于黄帝时期。现存我国第一部医学专著《黄帝内经》,即是托名黄帝与歧伯、伯高、少俞、桐君之作。

黄帝与炎帝都被看做是华夏民族的始祖,故中国人又称炎黄子孙。我国固有的道德文化——黄老学说,即指黄帝和老子的学说。黄帝发明了历数、天文、阴阳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纪年、文字、图画、著书、音律、乐器、医药、祭祀、婚丧、棺椁、坟墓、祭鼎、祭坛、祠庙、占卜等。9最新版整理ppt第一名相——伊尹10最新版整理ppt第一名相——伊尹

伊尹是商朝第一任宰相,他的身世始终是个谜。传说伊尹为奴隶出身,原为有莘氏的陪嫁之臣,厨师有莘氏之养子,承其养父之职任汤王厨师。公元前16世纪,负鼎俎以滋味取悦于汤,擢升宰相。博学多能,才华出众,后佐汤王兵伐夏桀,逐取天下,商汤尊之为阿衡。伊尹深谙养生之道,尤擅长于烹饪技术,精通各种饮食菜肴滋味,由此而知药物性味,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故有“伊尹创汤液”之说,首创中医药汤剂。11最新版整理ppt12最新版整理ppt巫医巫医,即巫师和医师,古人多求救助于鬼神以

治病,故巫医往往并提。春秋之时,巫医正式

分家,从此巫师不再承担治病救人的职责,只是问求鬼神,占卜吉凶。而大夫(医生)也不在求神问鬼,

只负责救死扶伤,悬壶济世。巫医是一个具有两重身份的人。既能交通鬼神,又兼及医药,是比一般巫师更专门于医药的人物。殷周时期的巫医治病,从殷墟甲骨文所见,在形式上看是用巫术,造成一种巫术气氛,对患者有安慰、精神支持的心理作用,真正治疗身体上的病,还是借用药物,或采取技术性治疗。巫医的双重性(对医药的应用与阻碍)决定了其对医药学发展的参半功过。13最新版整理ppt14最新版整理ppt15最新版整理ppt神医扁鹊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郑(今河北沧州市任丘市)人。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秦太医李醯术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杀之。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16最新版整理ppt扁鹊三兄弟故事据《史记》载,魏文侯曾问扁鹊说:“你们三兄弟中谁最善于当医生?”扁鹊回答说:“长兄医术最好,中兄次之,自己最差。”文侯说:“可以说出来听一听吗?”扁鹊说:“长兄治病,是治于病情未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乡里。而我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所以都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天下。”这便是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扁鹊三兄弟故事。17最新版整理ppt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矣.”

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18最新版整理ppt19最新版整理ppt20最新版整理ppt21最新版整理ppt医圣——张仲景张仲景(约150-219),名机,东汉末年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少时学医于同乡张伯祖。汉灵帝时曾举孝廉,任长沙太守,又有“张长沙”之称。东汉建安年间,疫疠流行,死者甚众,仲景张氏宗族死者就有三分之二,而死于伤寒的竟占十分之七。面对这种情景,张仲景毅然辞官业医,迫使他“勤求苦训,博采众方”,对伤寒病的起因和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全面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精华,集前人之大成,揽四代之精华,根据自己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著成中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伤寒杂病论》。(唐宋以后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

22最新版整理ppt外科鼻祖华佗华佗(约119-207),字元化,名敷,东汉杰出的外科医学家。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自幼笃志学医,并无入室名医,而是潜心自学前世医籍,精研岐黄,兼通数经。通经达变,融会贯通,遂成一代名医。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十分形象生动地褒扬了关羽的惊人毅力,更说明了华佗外科医术的高明。华佗与董奉、张仲景被并称为“建安三神医”。23最新版整理ppt华佗养性有术,对古代引导养生保健理论深入研究。他仿鹿、熊、虎、猿、鸟的动作,创造“五禽之戏”,如法操练,有强身健体之功,其弟子吴普常练五禽之戏,年高90余岁仍耳聪目明,牙齿完坚。弟子樊阿,擅长针灸,遵循华佗的养生法,享臻百余岁。24最新版整理ppt药王—孙思邈孙思邈(581-682),京兆华原(现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人称为“药王”。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从小就聪明过人,受到老师的器重,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由于当时社会动乱,孙思邈隐居陕西境内的秦岭太白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当时的朝廷下令征孙思邈为国子监博士,被他拒绝了。孙思邈在太白山研究道家经典,同时也博览众家医书,研究古人医疗方剂。他选择了"济世活人"作为他的终生事业,为了解中草药的特性,他走遍了深山老林。孙思邈还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不朽著作《千金要方》。25最新版整理ppt26最新版整理ppt悬丝诊脉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怀孕已十多个月不能分娩,反而患了重病,卧床不起。虽经不少太医医治,但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太宗每日愁锁眉头,坐卧不宁。有一日,唐太宗理完朝政以后,留大臣徐茂功问道:“皇后身患重病,经太医不断诊治,百药全无效果。卿可知哪里有名医?请来为她继续治疗才是!”徐茂功闻言,便将孙思邈推荐给太宗说道:“臣早听说华原县(今耀县)有位民间医生孙思邈,常到各地采药为群众治病,对妇儿科尤其擅长。疑难之症一经他手,都能够妙手回春,药到病除。以臣之见,还是将他召进宫来,为皇后治疗才好!”唐太宗听过徐茂功的一番话后,表示同意。便派遣使臣马不停蹄,星夜奔赴华原县,将孙思邈召进了皇宫。唐太宗见孙思邈已经来到,便立即召见了他,说道:“孙先生医术超群,有起死回生之功,皇后身患重病,昏迷不醒,特请先生前来治疗,若能好转,寡人定有重赏。”27最新版整理ppt但是,在封建社会,由于有“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束缚,医生给宫内妇女看病,大都不能够接近身边,只能根据旁人的口述,诊治处方。孙思邈是一位民间医生,穿着粗布衣衫,皇后的“凤体”他更是不能接近的。于是他一面叫来了皇后身边的宫娥采女细问病情,一面要来了太医的病历处方认真审阅。他根据这些情况,作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已基本掌握了皇后的病情。然后,他取出一条红线,叫采女把线系在皇后右手腕上,一端从竹帘拉出来,孙思邈捏着线的一端,在皇后房外开始“引线诊脉”了。没有多大工夫,孙思邈便诊完了皇后的脉。原来,孙思邈医术神奇,靠着一根细线的传动,竟能诊断清人体脉搏的跳动。这就是他被群众称为神医的原因。“万岁!民医已对病症经过了查问诊脉,诊断其为胎位不顺,民间叫做小儿扳心,故而难产十多个月不生,致使皇后身患重病。”孙思邈诊断完毕,向太宗禀告了病因。唐太宗听完以后,问道:“孙先生言之有理,但不知你打算怎样治疗?”孙思邈答道:“只需吩咐采女,将皇后的手扶近竹帘,民医在其中指扎上一针即见效果。”于是采女将皇后左手扶近竹帘,孙思邈看准穴位猛扎了一针,皇后疼痛,浑身一颤抖。不一会儿,只听得婴儿呱呱啼哭之声,紧接着采女急急忙忙跑出来说道:“启禀万岁,皇后被孙医师扎过一针后,产下了皇子,人也苏醒了!”28最新版整理ppt唐太宗闻言大喜,对孙思邈说道:“孙先生果真医理精深,妙手回春,确实是当代名医!今日医好中宫疾病,生了皇子,要算奇功一件,寡人有心留你在朝执掌太医院,不知你意下如何?”孙思邈不愿在朝为官,立志漂泊四方为广大人民群众舍药治病,并撰写《千金方》济世活人。于是他向太宗陈述了自己的志愿,婉言谢绝了太宗赐给的官位。太宗听了,也就不好强求挽留。赐给他“冲天冠”一顶、“赫黄袍”一件、金牌一面、良马一匹和千两黄金、绸缎百尺。并大摆宴席,一来欢送孙思邈,二来庆贺皇后病愈生下皇子。但孙思邈又拒绝了太宗赐给的黄金绸缎。唐太宗深为孙思邈的高尚品德和为人处事的精神风貌所感动,同文武百官将他送出皇城,任他去名山大川采集药材,为黎民百姓救死扶伤,任何人不得阻拦。唐太宗十分欣赏孙思邈,后来还曾亲临华原县五台山去拜访孙思邈,并赐他颂词一首。直到现在,药王山南庵内还留有唐太宗御道、“拜真台”、“唐太宗赐真人颂”古碑一通等。29最新版整理ppt30最新版整理ppt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悬丝诊脉之事?病人的脉象能否通过丝线传导给医生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曾有人专门请教过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老先生。施老先生曾给清廷皇室内眷看过病。他介绍说,这悬丝诊脉可说是亦真亦假。所谓真者,确曾有其事;所谓假者,悬丝纯粹是一种形式。原来,大凡后妃们生病,总要由贴身的太监介绍病情,太医也总是详细地询问这些情况,诸如胃纳、舌苔、二便、症状、病程等。为了获得真实而详尽的情况,有时太医还要给太监送些礼物。当这一切问完之后,太医也就成竹在胸了。到了悬丝诊脉时,太医必须屏息静气,沉着认真。这样做,一是谨守宫廷礼仪,表示臣属对皇室的恭敬;二是利用此时暗思处方,准备应付,以免因一言不慎、一药不当而招祸。31最新版整理ppt可见"悬丝诊脉"虽确有此事不过蒙上了神秘色彩的骗人形式而已如果太医事先不通过各种途径获知详细病情不论他医术多高明光靠"悬丝诊脉"不会看好娘娘公主们的病的。32最新版整理ppt中

?33最新版整理ppt34最新版整理ppt「望、闻、问、切」35最新版整理ppt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国已经有关于医疗卫生以及十多种疾病的记载。

周代已经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36最新版整理ppt四诊的诊断方法:望诊:

凭观看病征来判断疾病望诊37最新版整理ppt闻诊:

听取病人发出的声音,以及病人周身异常气味闻诊38最新版整理ppt问诊:

通过询问了解病人发病的时间、病情发展和治疗经过等问诊39最新版整理ppt切诊:以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来接触病人脉搏,以辨別他的脉象,俗称把脉。切诊40最新版整理ppt中医的治疗方法41最新版整理ppt金属针具:九针针具的发展:

石针

金属针

不锈钢针针灸治疗起源時間:約五、六千年以前42最新版整理ppt国际成就:現在,针灸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被广泛应用。灸术工具发展:

艾草红外线

中药:艾草针灸可分为「针术」和「灸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针术」是指將针刺在穴位上,加以适当的手法治疗。「灸术」是指利用燃烧生热刺激穴位,藉以治病、止痛。43最新版整理ppt草药治疗法44最新版整理ppt45最新版整理ppt中药包括:花、草、果、木、鸟、虫、贝壳、矿石等,大多数是植物。所以又称为「本草」。运用中药要注意的事項*要按寒热体质服用,不然草药不能发挥功能,更会使病情恶化。另一種草药运用--药膳:*把药材作为烹煮食材料的一部份。*有明显的治疗、养生、延年益寿的功效。46最新版整理ppt草药的起源

自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已经略懂草药的功用自商代开始,人们以汤液治病。汉代時著成了《神農本草經》明代李时珍著成了《本草纲目》,详细记录了药物学的內容。随着时代进步,人们把草药加工、提炼成中成药,方便服用

《神農本草經》

《本草綱目》內頁插圖

47最新版整理ppt拔罐治疗法48最新版整理ppt拔罐49最新版整理ppt原理:利用了机械抽气的原理使罐体形成负压,施于人体各穴位,使那皮下较浅的皮肤充血,以达到舒身活血的功能。

拔罐的种类拔罐的方法1.角制拔罐1.火罐法2.竹制拔罐2.水罐法3.陶制拔罐3.抽气罐法4.玻璃拔罐4.挤气罐法5.挤气拔罐5.针罐法

6.留罐法施行拔罐火罐法50最新版整理ppt拔罐前的准备:*酒精、棉球、消毒用品等*润滑剂*一套齐全的工具拔罐的作用:*保健作用*治疗作用*排毒*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固本拔罐的起源及发展:

远古時代

(角法)西晋時期(《肘后备急方》)著名的唐代(水筒法)

宋代(火筒法)

明代(药煮法、针药筒疗法)

近現代(拔罐商品)

《肘后备急方》51最新版整理ppt???52最新版整理ppt1、罐印紧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淤,如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患部受寒较重也会出现此印迹。如印迹数天不退的,通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调理,如走罐时出现大面积黑紫印时,提示风寒所犯面积大,应对症驱寒为主。2、罐印发紫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有局部寒凝血瘀。3、罐印呈散在性的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症。4、淡紫发表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如斑点在穴位处明显的,表明此相关内脏虚弱,比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5、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或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会出现。53最新版整理pp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