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江姐》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语文新教材同步教学讲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1页
第1.4课《江姐》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语文新教材同步教学讲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2页
第1.4课《江姐》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语文新教材同步教学讲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3页
第1.4课《江姐》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语文新教材同步教学讲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4页
第1.4课《江姐》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语文新教材同步教学讲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淘宝:中院研究所PAGE1《江姐》教案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读出人物相应的语气。2.通过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3.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感受江姐英勇无畏。二、教学重点:分析人物言行,心理,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积累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三、教学难点:感受江姐英勇无畏,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四、授课方法:语言品读法,点拨法,交流讨论法。五、教学过程:《江姐》是根据长篇小说《红岩》中优秀共产党员江雪琴的故事改编而成的大型民族歌剧。这部歌剧在1964年公演,引起轰动。(一)作者简介1.作者简介阎肃(1930年5月9日~2016年2月12日),原名阎志扬,男,汉族,河北保定人,肄业于重庆大学,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1950年9月参加工作,195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6月入伍。曾任中国剧协副主席,空政歌剧团编导组组长,中国剧协第三、四届理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歌舞团编导室一级编剧,专业技术一级,文职特级,享受大军区正职生活待遇和政府特殊津贴。2.作品介绍歌曲:《红梅赞》《敢问路在何方》《前门情思大碗茶》《我爱祖国的蓝天》《北京的桥》《长城长》《雾里看花》《军营男子汉》《故乡是北京》《唱脸谱》《风雨同舟》《连队里过大年》《天职》《打赢歌》《雪域风云》《梦水乡》歌剧:《江姐》《党的女儿》《特区回旋曲》《忆娘》《胶东三菊》《刘四姐》京剧:《红岩》《红色娘子军》《年年有余》《夜度》《敌后武工队》《红灯照》(二)歌剧知识西洋歌剧起源于16世纪末叶的佛罗伦萨。以意大利语演唱、以意大利形式写作的歌剧,在此后的两个世纪间,一直支配着全欧洲的歌剧界。随后在德国、波希米亚、俄国和西班牙等歌剧音乐后进国家中,也先后产生了以本国的语言演唱、采用民族素材,为本国人民写作的歌剧。这种歌剧作品,后来就笼统地称谓民族歌剧。中国十大著名歌剧,分别是《白毛女》、《刘胡兰》、《王贵与李香香》、《小二黑结婚》、《草原之歌》、《洪湖赤卫队》、《红珊瑚》、《江姐》、《红霞》、《刘三姐》。一般而言,较之其他戏剧不同的是,歌剧演出更看重歌唱和歌手的传统声乐技巧等音乐元素。歌手和合唱团常有一队乐器手负责伴奏,有的歌剧只需一队小乐队,有的则需要一团完整的管弦乐团。有些歌剧中都会穿插有舞蹈表演,如不少法语歌剧都有一场芭蕾舞表演。歌剧被视为西方古典音乐传统的一部分,因此和经典音乐一样,流行程度不及当代流行音乐,而近代的音乐剧被视为歌剧的现代版本。(三)内容赏析1.歌剧欣赏,播放视频2.介绍主人公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1949年11月14日),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镇江家湾(现江姐村)人,中国共产党地下时期重庆地区组织的重要人物,为中国共产党追认的女烈士。原名江竹君,曾用名江志炜,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革命女烈士,全国“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3.课文节选的是第七场,是全剧的高潮。这部分描写了重庆解放前夕江姐在狱中与垂死的敌人英勇斗争、光荣就义的事迹,表现了江姐等革命志士对新中国的热爱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的革命精神。4.根据剧情,课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篇到“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写难友们预感到胜利的曙光。这部分初步展现了革命者与反动派之间的矛盾冲突。剧情在《喜迎红霞出东山》的伴唱中拉开帷幕。歌词寓意着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即将到来,为下文剧情的发展张本。面对敌人将要逃跑的情势,江姐保持高度的革命警觉和清醒的头脑,随时准备为革命牺牲。第二部分(从“一阵木梆声”到“用战斗去迎来那人民的新国家”):写送别遇害的女共产党员。这部分写江姐等革命者与魏吉伯之间的冲突。魏吉伯胁迫江姐不成,转而杀害了一名女共产党员,妄图以此威胁江姐,动摇江姐的革命意志,但江姐毫不畏惧,和难友们一起救下了女共产党员的孩子。唱段《孩子啊,快接过红旗去打天下》表现了革命者愿用鲜血和生命换取革命胜利的牺牲精神,充满着对新中国的热切期待。第三部分(“送饭人提桶上”到“她们沉浸在激情的海洋里”):写江姐和同志们绣红旗。这部分矛盾冲突渐趋白热化。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江姐和战友们“含着热泪”“一针针哪,一线线”地绣着新中国的五星红旗,表达了对革命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面对反动派就要下毒手的紧迫形势,江姐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置个人安危和生死于度外的高尚情操。第四部分(“沈养斋率看守们上”到结尾):写江姐凛然赴死。这部分矛盾冲突达到高潮。江姐坦然面对死亡,凛然走向刑场。一曲《五洲人民齐欢笑》,突出了革命洪流的强大气势,表达了对家乡、对革命、对党的无限深情,抒发了革命者甘愿用生命报效祖国的情感,传达出对胜利的曙光即将到来的坚定信念。主题歌《红梅赞》表现了革命者坚强不屈的革命气节、临危不惧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革命理想,喻示着革命的光明前景。5.创作手法《江姐》运用中西结合的创作手法,将中国传统戏曲重视情节跌宕起伏的特点与西方歌剧重视演唱功底的创作方法相结合,使得观众不再是单一地看戏,或者单一地听歌,而是将看“戏”与听“歌”结合起来,从而被深深吸引。课文用四首朴实无华的歌曲展现人物复杂的心理状态,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如主题歌《红梅赞》就是对以江姐为代表的革命者崇高精神的礼赞。(四)全文总结课文中的矛盾冲突尖锐激烈。主要矛盾是以江姐为首的被囚禁于渣滓洞集中营的革命志士与以沈养斋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江姐被杀害了,但凝聚着江姐和难友们坚强不屈精神的红旗流传了下来。课文还描写了反动派内部的矛盾,如叛徒甫志高和特务头子沈养斋之间的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