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课《拿来主义》-【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随堂同步名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1页
第7.2课《拿来主义》-【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随堂同步名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2页
第7.2课《拿来主义》-【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随堂同步名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3页
第7.2课《拿来主义》-【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随堂同步名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4页
第7.2课《拿来主义》-【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随堂同步名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拿来主义》鲁迅1.文学文化常识(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著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基础知识】(2)关于“且介亭”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示愤慨之情。“且介亭”表明这些杂文是在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34年。当时国民党当局实行反动的文化“围剿”。各种错误思潮随之泛滥。在左翼文艺队伍内部,在是否继承和怎样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上,认识也比较混乱。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在文中鲜明地提出了“拿来主义”的主张,指出正确的继承和借鉴是建设新文化、塑造新人的必要条件不能正确对待民族文化遗产。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先生以马列主义学说为指导,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和建设新文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回答了对待外国文化遗产(也包括民族文化遗产)的立场、态度和方法问题,并富有创新意义地命名为“拿来主义”。这一主张后来成为中国无产阶级对待文化遗产的代名词,普遍采用至今。3.字音礼尚往来(shàng)

自诩(xǔ)磕头(kē)

残羹冷炙(gēng)冠冕(miǎn)

摩登(mó)脑髓(suǐ)

譬如(pì)蹩进(bié)

国粹(cuì)孱头(càn)

徘徊(huái)冠冕(ɡuān)冠军(ɡuàn)孱头(càn)孱弱(chán)4.多音字5.形近字残羹冷炙(zhì)针灸(jiǔ)蹩进(bié)蹇躄(bì)6.词语释义(1)礼尚往来: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尚,崇尚、重视。(2)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炙,烤肉。(3)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冕,古代帝王的礼帽。1.文章思路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提出问题,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原因。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分析问题,否定“送去主义”,进一步证明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性。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解决问题,阐明实行“拿来主义”的方法。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文章解读】文本研读1.“送去主义”是怎样产生的?〔参考〕

2.“送去主义”有哪些具体表现?〔参考〕

3.“送去主义”的实质是什么?〔参考〕

4.“送去主义”有哪些危害?作者论述“送去主义”的危害,为什么要提及尼采?〔参考〕

5.结合语境,揣摩“捧”“挂”“显出一点进步了”“丰富”“大度”“抛来”“抛给”等词语的含义。〔参考〕

6.小结。〔参考〕

阅读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研读一清政府实行“闭关主义”的政策,导致国力衰弱,在抵挡不住帝国主义的枪炮之后,开始奉行卖国投降的路线。1.“送去主义”是怎样产生的?〔参考〕2.“送去主义”有哪些具体表现?〔参考〕单是学艺上,就有下列表现:1.送古董。2.送古画、新画。3.送“梅兰芳”。3.“送去主义”的实质是什么?〔参考〕媚外卖国。4.“送去主义”有哪些危害?作者论述“送去主义”的危害,为什么要提及尼采?〔参考〕

“送去主义”的危害:1.经济衰败(讨残羹冷炙);2.主权丧失(不是“抛来”,是“抛给”)。提及尼采的用意:用作类比论证。尼采自诩为太阳,光热无穷,但他终究不是,结果他发了疯;中国并不是“丰富”,却还要“大度”,“只是送出去”,结果将亡国灭种。二者的本质都是盲目自大,其后果都是自取败亡。5.结合语境,揣摩“捧”“挂”“显出一点进步了”“丰富”“大度”“抛来”“抛给”等词语的含义。〔参考〕“捧”,生动揭示了郑重、珍视的心理,活画出崇洋媚外之人的丑相。“挂”,仅有几张画却要一路地“挂”过去,活画出“送去主义”者寒伧的可怜相。显出一点进步了”,反语,讽刺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在卖国求荣、欺世惑众方面又出了新花招,愈演愈烈,是更反动的倒退。“丰富”“大度”,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借口,揭露了其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败家子行为。“抛来”,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

“抛给”,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即帝国主义的经济和文化侵略。

来源:闭关主义表现送古董送古画和新画送“梅兰芳”实质:媚外卖国危害:经济衰败主权丧失

6.小结。〔参考〕1.第6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参考〕2.如何第7段中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含义?〔参考〕3.“大宅子”比喻什么?“孱头”“昏蛋”“废物”“拿来主义者”对它分别是怎样的?〔参考〕4.“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分别比喻什么?对它们应怎样区别对待?〔参考〕

5.对待文化遗产应持有什么态度?〔参考〕

6.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意义?有哪些条件?〔参考〕7.小结。〔参考〕

阅读第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1.第6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参考〕本段是由批判“送去主义”到论述“拿来主义”的过渡。2.如何第7段中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含义?〔参考〕“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这是实行“拿来主义”的前提。大宅子: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对其应有的态度是“吃掉”,即接受、使用。孱头:“徘徊不敢走进门”,这是不敢接触的逃避主义态度。

昏蛋:“放一把烧光”,这是全盘否定的虚无主义态度。废物:“大吸剩下的鸦片”,这是全盘接受的投降主义态度。拿来主义者:占有、挑选。3.“大宅子”比喻什么?“孱头”“昏蛋”“废物”“拿来主义者”对它分别是怎样的?〔参考〕4.“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分别比喻什么?对它们应怎样区别对待?〔参考〕鱼翅: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对其应有的态度是“吃掉”,即接受、使用。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但它也有某些益处。对其应有的态度是:“送一点到药房去,以供治病之用”,即利用它的有益之处。

烟枪和烟灯、姨太太:都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烟枪和烟灯”,存放(“送一点进博物馆”)或毁灭(其余的在可以毁掉);“姨太太”,毁灭(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5.对待文化遗产应持有什么态度?〔参考〕

对待文化遗产应有态度是: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实行拿来主义的意义:“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拿来主义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6.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意义?有哪些条件?〔参考〕拿来主义原则: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态度错误孱头——不敢接触的逃避主义昏蛋——全盘否定的虚无主义废物——全盘接受的投降主义正确:占有、挑选方法1、鱼翅——使用2、鸦片——使或存放3、烟具——存放或毁灭4、姨太太——毁灭意义:创新7.小结。〔参考〕

浏览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本文重点是论证“拿来主义”,前一部分却批判“闭关主义”“送去主义”,这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参考〕

这样写是为了使读者首先认识一下两者的实质。“闭关主义”的实质是盲目排外,“送去主义”的实质是媚外卖国,两者都是祸国殃民。而“拿来主义”不一样,是从我们自己的利益出发,有选择地“拿来”我们需要的东西。作者在论证“拿来主义”之前,先论述“送去”,以此与“拿来”进行对比,更能鲜明地阐述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