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课件_第1页
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课件_第2页
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课件_第3页
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课件_第4页
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五月2024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第一节夏商周春秋战国城市“城市”是人类步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在中国古代,都城的主要功能是保卫君王,因而君王所拥有的国家实力,成了决定都城规模大小的基本因素。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1、商代都城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2、殷墟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3、《考工记》我国古代重要科学技术文献,是春秋末期齐国关于工艺标准和制度的官书。书中的一部分内容涉及到城市建设,反映了西周和春秋时期的有关制度。其所绘制的王城图(右图)是规整、方正、中轴对称的城市形貌的反映。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4、九经九纬左祖右社《考工记》对都城的描述见其著名的《匠人》篇:“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经纬就是纵横交错的大路。“轨”是古代以两车轮间的距离衡量道路宽度的单位。“左祖右社”是指王宫居中,其左(即东侧)为祖庙,其右(即西侧)为社稷坛。“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是指前朝后寝,市场设在宫城之后,朝和市的面积为“一夫”,一夫即当时的一百亩。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5、淹城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6、夯筑“夯”是指靠人力用工具将土一层层砸实的建筑方法。“夯筑”是中国古代建造房屋基础、墙、城和台基时的主要技术。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7、鲁城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临淄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9、鲁班(公输般)生卒年月不详,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著名的能工巧匠。传说鲁班为诸侯营建宫室时改进了重要的木工工具——锯,并发明了攻城云梯、能飞的木鹊等精巧的器械,因而被奉为中国木工之祖师。后代往往将鲁班神化,把种种发明和巧思均归于其身。如明清故宫角楼结构精巧复杂,传说当时工匠一筹莫展,是鲁班现身指点才得以建成。由此可见鲁班在中国古代建筑领域中的崇高地位。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第二节秦汉魏晋南北朝城市秦汉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经过这个时期以后,中国城市规划的风格手法基本定型。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秦始皇夹渭水两岸建造了大量宫殿,并模拟天上二十八宿的位置,将咸阳建成一座“取法天地”的城市。汉代长安,以秦的离宫为中心建城,规划性不强,宫殿、官署和里坊混在一起。汉代洛阳的规划性强于长安,但城中的南北二宫使城市分区仍显杂乱。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曹魏时期建设的邺城规划清晰明确,成为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分裂状态,南朝基本保持了魏晋的建筑传统。其都城建康的宫城——台城。位于城市中轴线北部,主要官署集中分布在台城以南中央大道两侧,规划分区明确。北魏洛阳建城时吸取了南朝建康的规划经验。同时又有所创新。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总之,城市规划从汉代的功能分区混杂,发展到南北朝时期的规划严整、分区明确、城市景观恢弘,称得上是一大历史进步。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资料影片观摩《中国宫殿与传说之秦咸阳城》15min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长乐未央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1、市场这块画像砖反映了汉代城市中市场的格局。这种城市市场格局一直延续到宋代早期。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古代封闭市场内均设有官员负责管理市场的正常运转,乃至平抑物价。这些印章即是历史见证。秦市印东汉“长安市长”印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2、陵邑汉代将一些地方豪强迁徙至帝陵附近建立陵邑,以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势力分裂割据。汉长安城东南和北部共有七个陵邑,规模很大,总人口不下一百万。当时的“五陵少年”一词,即是对这些陵邑中醉生梦死、惹是生非的纨绔子弟的称谓。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3、邺城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邺城一变汉代都城布局分散凌乱的缺点,城市功能分区明确,方格网道路整齐划一,并且充分考虑了城防问题,体现了曹操的卓越才能。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4、北魏洛阳城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第三节隋唐城市隋唐秉承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城市规划经验,借助雄厚的国力和蓬勃的文化,创造出了中国历史上最恢弘壮阔的城市。隋唐将方格网布局、封闭里市类型的城市发展到一个巅峰。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1、大兴城长安城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唐长安城明德门复原想像图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影片观摩《中国古遗址-唐长安城遗址》28min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2、宇文恺(?~612)汉化鲜卑人,隋代任将作大匠。虽出身著名武将世家,却痴心于建筑营造,并为此倾注了毕生精力。他主持规划、兴建了大兴、洛阳两城,开凿了广通渠,修建了大兴、洛阳、仁寿等宫殿。宇文恺熟悉木构建筑的建造工艺,不仅设计并论证了明堂,还为隋炀帝建造了可拆分组合、可移动的观风行殿和行城。行殿上可立数百人,行城的外观与一般的城堡完全一致,蔚为壮观。隋炀帝曾乘行城、行殿北巡,突厥等民族无不望影膜拜,以为鬼斧神工。宇文恺还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可查的,最早用模型和比例严谨的图纸推敲建筑设计的人。宇文恺对中国建筑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古代第一哲匠。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3、洛阳城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由于年代久远,隋唐的城墙实物早已看不到了。但创作于隋唐时代的壁画却还保留唐代城门的形象。如第一幅图便表现出唐代城门的布局和构造:唐代城墙基本为夯土墙,以成排的木梁柱支撑城门洞口,在城墙上形成“▲”形洞楣。第二幅图则是唐代城门门楼的形象,它表现出唐代前期建筑的一些特征。如斗拱连续出跳,跳头上不用横拱,补间用人字拱和蜀柱,鸱尾简洁有力等。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4、阎立德(?一656)唐雍州万年人,其父阎毗曾任隋代将作少监,主持过开凿运河和修建隋长城等重大工程。阎立德为唐太宗时代的将作大匠、工部尚书,曾为唐太宗修建翠微、玉华两离宫,其中玉华宫的建筑多用茅草顶,以满足唐太宗昭示节俭的要求。贞观十八年(644),阎立德参加对高丽的战争,负责架桥开路,军队行军得以无碍。贞观年间,他主持修建唐昭陵,开创了唐代以山为陵的先河。晚年,还主持了长安外郭城的修筑。阎立德的绘画造诣也很深厚,与其弟阎立本都是中国绘画史上著名的大画家。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5、韦弘机生卒年月不详,唐京兆万年人,曾任司农卿兼将作监,为唐高宗建造了上阳、宿羽、高山等离宫。上阳宫位于洛阳,四面彼临洛水、谷水、皇家禁苑和宫城,其正门正殿皆东向,临洛水作横亘1里的长廊,并作虹桥跨洛水与西上阳宫相连。宿羽宫和高山宫亦辉煌壮丽,承高临深,有眺望之美。因宫室过于壮丽,被指责为诱导皇帝弃俭从奢,获罪丢官。但其在建筑艺术上的贡献却不应被埋没。如临洛水作长廊是园林建筑艺术手法的发展;宿羽、高山宫则体现了建筑与自然地形完美结合的设计理念。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第四节五代宋元城市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地方经济有所发展,商业繁荣。北宋统一中国后商业得以进一步繁荣,进而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北宋年间,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王公贵族纷纷破坊凿墙,沿街开店,甚至侵街占道,百姓亦争相效仿,京城汴梁的坊墙再也圈不住商业浪潮。于是,中国城市盛行千年的里坊制度和集中市场被街巷制和沿街设市所取代,这个符合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需要的城市格局自北宋确立后一直延续至今。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喻皓(?~989)

刘秉忠(1216-1274)

郭守敬(1231-1316)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元大都城墙遗址、燕京八景之一的“蓟门烟树”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第五节明清城市明清时期的地方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南北方城市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城市:如晋商辈出、以钱庄票号和深宅大院为特色的山西平遥,以私家园林和水乡情调为特色的江苏苏州等等。不过当时最重要的城市还是北京和南京。明太祖建都于南京,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改建北京城。清代的北京城在格局上没有大的变化。经过元明清三代700多年的建设发展,北京城成为中国现存历史文化积淀最丰富的城市。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一、明南京城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明南京城墙中国建筑史第二讲城市规划明南京聚宝门(今称中华门)·因门外有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