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心理与行为第三章-驾驶人安全心理_第1页
交通心理与行为第三章-驾驶人安全心理_第2页
交通心理与行为第三章-驾驶人安全心理_第3页
交通心理与行为第三章-驾驶人安全心理_第4页
交通心理与行为第三章-驾驶人安全心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部分驾驶人安全心理

驾驶人信息处理驾驶人的个性特征驾驶适宜性

第一节驾驶信息处理一、信息处理过程驾驶任务:获取信息、制定决策和控制车辆

1、信息处理能力信息来源感觉视觉听觉嗅觉振动觉信息分为突显信息、潜伏信息、微弱信息、先兆信息。信息处理特点:量大、实时变化、处理的快速性和选择性。信息处理率无违章有违章无事故26.0938.67多事故21.1315.69驾驶人信息处理能力与交通安全驾驶人在1s内观察信息的实验结果

驾驶人信息处理能力与驾驶人智力、驾驶经验、生理和心理条件有关。Johanson和Rumar(1971)研究发现:道路使用者每秒处理可预期的信息是从0到6比特,中等水平的驾驶人对可预期情况的信息处理是每秒1或1.5比特。2、信息处理模型供给信息量:道路条件、交通流、环境等驾驶人所需要的输入信息有效驾驶信息量:驾驶人能够处理完毕,并且可以用以指导驾驶行为的信息作为输出

信息过载信息偏差信息处理模型示意图

问题:

为什么驾驶人驾驶车辆驶入交叉口时要降低车速?(无信号灯控制时?)人类交通行为影响领域的重要概念

积极引导——

POSITIVEGUIDANCE20世纪80年代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人类行为因素办公室(HumanFactorOffice,FHWA)针对机动车驾驶人提出的概念,指导在道路和相关信息选取、呈现方面引导驾驶人的设计要素积极引导的含义,专注于理解和调教道路使用者、主要是驾驶人如何获得道路使用信息,也就是他们获得、理解、并将这些信息用于驾驶任务的方法在积极引导的概念下,驾驶行为与道路环境构成了一个信息系统,一方是驾驶人作为操作因素,一方是道路上正式和非正式的信息录入积极引导的概念建立在一个简单概念的基础上:如果向驾驶人提供了所有他需要的信息,并且是以他们准备接受的格式读取、理解和使用,同时能够在充分的时间里做出反应,那么就能大大减少驾驶人犯错误的机会驾驶人信息需求与承载量:以标志为例一个标志组上的驾驶人信息供应量搜索信息的需求驾驶任务的需求标志组信息阵列需求当地信息量密度道路信息需求接近操作点告知

标志的数量标志的形式标志的特征

与最近标志组的距离最近标志组的复杂性

最多车道数并线、出口、迂回车道减少、弯道

与出口渠化前进行操作的起点的之间距离©3M2011.AllRightsReserved.©3M版权所有请勿复制驾驶任务与信息获取量驾驶任务的构成:控制、指示和导航,为完成这些任务须关注:驾驶过程中随道路情况变化的路面信息:纵向和横向的校准行车道和路肩宽度渠化交通标志标线等占主导地位的交通规则(强制停车,禁止转弯等)和与道路其他使用者行为变化的互动,如另一方的减速,并线,超车等本身和他人的车辆特点:车辆尺寸,加速减速能力,稳定性等驾驶人的注意力可能还会被其他与驾驶任务无关的刺激信息所分散,比如吸引人眼球的路边广告,风景或路边的活动常规车速下,道路环境所提供的信息量往往大幅度超过了人们所能处理的能力;还不包括驾驶者自发的注意力分散行为:操作车载音响,聊天等等我们的道路系统提供了这样的信息量吗驾驶任务与信息获取量为提升驾驶人信息获得效率的常态做法:当遇到同样的道路时,总固定使用同样的信息(和序列化信息);比如在遇到同样的交叉口时,总使用相同形式的信息组进行预告;控制每一条信息的复杂程度;比如:使用图形化信息而不是只使用长文字制作指令标志;对重要信息进行重复,以增加其被发现的机会;在同一地点,控制关键信息的数量;比如:将信息的发布分散在一定的空间范围里;设法使对驾驶行为有重要影响的信息比周边其他非主要信息更醒目;比如:主动停车标志要比周边的广告牌更醒目,特别是当驾驶过程里,停车的动作并不是一种必须的行为时,更要让指令更醒目;车速越高,越要减少驾驶任务的复杂程度;比如,在高速路上,要禁止转弯和交叉口设计当上述任务没有做到位时,会导致驾驶人花费过量的时间处理信息;很多出现恶性事故的路段与此相关二、视觉探测1、视觉探测行为性质:驾驶中,驾驶人的眼动很少超过6°多数情况的眼睛注视时间为l00ms,持续时间为350ms

2、影响驾驶人视觉注视的因素个性酒精中毒疲劳驾驶经验等个别差异环境因素

三、知觉与知觉判断

交通行为是动态行为,信息由动态性视觉感知,如动态视敏度、动态视野等采集,与交通安全最为密切。空间知觉是驾驶人对客观存在的空间反应,包括形状、大小知觉、目标位置、距离和方位知觉。1、道路几何形状的知觉2、时间、距离和速度的知觉判断(1)超车知觉判断超车视距的组成:①超越车辆开始加速至行驶到对向车道的距离d1②超越车辆在对向车道上的行驶距离的d2③超越车辆完成超车后与对向车辆的距离d3④超越车辆在对向车道上行驶时间内对向车辆的行驶距离d4

速度顺应性试验(mile=1.6km)实验条件实际车速(mile/h)标准偏差(%)车速由0↗40mile/h后稳定行驶41.43.3870mile/h行驶5s后↘40mile/h后稳定行驶44.510.170mile/h行驶20mile后↘40mile/h后稳定行驶50.520.870mile/h行驶40mile后↘40mile/h后稳定行驶53.425.1(2)速度特性①速度顺应特性

②影响速度感的因素(3)影响距离感的因素:周边景物、气候、被视物体的明暗度等。(4)对车头间隔判断能力

美国人洛克威在1972年对12名驾驶人进行了两次试验,每次试验做了140次观察,其观察结果见下表。对车头间隔的判断项目速度km/h80112试验1实际的车头间隔m30911523091152驾驶人判断的车头间隔m215585154064试验2实际的车头间隔m30911523091152驾驶人判断的车头间隔m27557318405530度60度四、注意特性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注意的品质: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影响因素:对新活动意义的认识水平对原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新注意对象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扇形区的准确图像取决于车速、转弯半径和停车距离

驾驶人的注意主要是对道路交通系统特定范围及对象的指向与集中。一)驾驶人的注意范围1、注意范围的特点:相对确定性、动态性2、注意范围的控制丰富知识经验、细致了解注意对象的特征二)驾驶人的注意对象

与交通安全密切相关的各类信息:交通设施、道路条件、交通状况、车辆情况等。三)驾驶人的注意分配

驾驶车辆要求驾驶人具有较强的分配注意的能力。注意能够同时分配到几种活动上的条件之一是活动中只有一种是不熟悉的,需要成为注意的中心,其余活动必须是非常熟练的,而且几种活动之间有一定的联系。驾驶人要准确地分配注意,需将操作技能成为熟练技巧。四)驾驶人注意力的控制注意对安全驾驶是非常重要的,驾驶中注意范围过窄、或注意力不集中,或不能准确分配注意、或不善于转移注意,可能导致交通事故。

1、注意的稳定性控制

2、注意力周期性的控制

3、注意紧张度的控制驾驶人注意力的几种形式:高度注意:驾驶人能根据道路上的各种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部分注意:驾驶作业时只顾注意主要部分而忽略次要部分,存在事故隐患。注意力分散:出现使注意力转移的情况,如小虫飞入眼中,驾车吸烟、打电话、看风景等。丧失注意力:与心理情感和生理因素有关,如家庭不和、与人吵架、疲劳过度、睡眠不足、突然发病等。驾车打手机危险堪比醉驾美国犹他大学心理学家詹森-沃森和戴维-斯特雷尔研究认为,驾车中用免提手机打电话的司机与那些醉酒驾车的司机处境同样危险。驾车时用免提手机或配耳机的手机打电话,会导致司机注意力下降,使用免提手机的驾车者在紧急情况下刹车所用时间比不使用这些设备的驾车者多出20%。与前车的平均距离还缩短了30%

,同时,使用免提手机的驾车者记忆能力平均下降11%,解决数学难题的能力平均下降3%。这项研究发现非常重要,因为这表明我们绝大多数人不能一心二用。AnewlyreleasedstudybytheVirginiaTechTransportationInstitutestudiedlong-haultrucksfor18monthsbyoutfittingthecabswithvideocameras.Theyfoundwhenthedriverstexted,theircollisionriskwas23timesgreaterthanwhennottexting.Thestudyalsomeasuredthetimedriverstooktheireyesfromtheroadtosendorreceivetexts.Inthemomentsbeforeacrashornearcrash,driverstypicallyspentnearlyfivesecondslookingattheirdevices–enoughtimeattypicalhighwayspeedstocovermorethanthelengthofafootballfield.

2004年英国对开车打手机者开出总计7.4万份罚单。有关人士指出,实际上违规人员绝不止此数。官方公布数字显示,2005年度英国因开车时使用手机造成的交通事故致死13人,另造成52人重伤、364人轻伤。因此,英国交通部门针对开车打手机出台了更为严厉的惩罚条款。2007年1月27日起,驾车同时打手机的司机将被处以60英镑(约合117.5美元)的罚款,为先前罚款额的2倍同时记3分。规定明确指出,即便在使用了免提设备的情况下,若司机因通话分神酿成事故,也难逃惩罚。只要警方怀疑肇事者可能在驾驶时用手机通话,即可调出其通话记录检查,以判定责任。

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禁止开车打电话英国道路交通安全的新法规规定,开车打电话者的行为一旦被发现,最高可判入狱两年。新加坡对初犯者最高罚款为1000新元,监禁6个月;对再犯者最高罚款为2000新元,监禁1年。法国严格禁止司机在驾车时以手持的方式使用手机,一旦发现扣三分并处最高750欧元的罚款。案例:

2007年1月26日山东南县坂泉镇一辆轿车撞上一辆自行车,自行车上的一名妇女和一名儿童当场死亡。轿车驾驶人薛玉龙在驾车行驶至事故路段前发现车上的ABS警示灯突然亮起,当时只顾低头看灯,没有意识到已经驶入非机动车道,事发时车速在80公里/小时,每秒车前行22米多,如此高速下注意力分散,造成严重后果。高速公路两侧过多的广告牌案例分析:

某年3月15日15时左右,一辆河北省京东汽车货运服务公司的重型半挂牵引水泥罐车,由山西宁武县司机王俊亮驾驶为首钢送水泥。由于路不熟低头找路,由北向南行至石景山区五环路衙门口桥时,忘记了自己的汽车身高有三米三多,竟向限高三米的桥洞冲去,结果将桥梁限高防护架撞倒,几百公斤的横梁砸在汽车拖挂处使得他前进不行后退不得。“122”接报警后迅速派民警指挥疏导现场并联系吊车,16时现场清理完毕。

简评:人的注意是有限的(注意的广度),当对周围情况不熟悉时,驾驶人注意力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是一定的,过多注意道路及周边环境,对与行车安全的限高标志和自身车高忽略,注意分配不当。

DistractedDriverResearch

2011、2012、2014、2015年全美分别有超过3360、3328、3179、3477人在注意力分散导致的车祸中丧生,受伤人数分别为38万、42万、39万人。1、Whatisthedefinitionofdistracteddriving?•Anyactivitythattakesthedriver’sattentionawayfromthetaskofdriving.2、Whatactionsareclassifiedasdistracteddriving?•Eatinganddrinking•Anoutsideperson,objectorevent:animal,acrashscene,orroadconstructionUDrive.UText.UPay.Distracteddrivingkillsandinjuresthousandsofpeopleeachyear.•Adjustingaradio,cassette,compactdiscplayer,I-podorGPSdevice•Otheroccupantinthevehicle:talking,arguing,orassistingachild•Amovingobjectinthevehicle:apet,aninsect,oranobjectfallingofftheseat•Smokingrelated:reachingfor,lighting,smoking,ordroppingacigarette•Cellphonerelated:dialing,talking,listening,textingorreachingforacellphone•Otherdevicebroughtintothevehicle:reachingforawaterbottle,purseorsunglasses•Usingadeviceintegraltothevehicle:adjustingmirrors,lights,orseatbelt•Otherdistraction:amedicalissue,lookingatamaporroadsign,sleepy,orfatigue•InattentiveorlostinthoughtDistractedDrivingFatalitiesandInjuries:2005-2011inAmerican据统计,2014年全国统计的简易交通事故(财产轻微损失、人员轻微受伤的交通事故)656.3万起,其中由于分心驾驶行为导致的交通事故共有309.9万起,占47.22%。一般以上交通事故中因分心驾驶行为导致的交通事故共有74746起,占事故总数的37.98%,造成21570人死亡,76984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4.58亿元。2015年以来,共查处分心驾驶违法行为40.3万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1.1%。央视网的调查显示,68%的司机有过开车打电话的行为。五、决策与反应时间

误差边界知觉误差驾驶人知觉模型l—在最小知觉时间内行驶的距离;2—在最小决策时间内行驶的距离;3—在最小动作反应时间内行驶的距离;4—在完成转弯或停车操作后车辆的最小滑行距离;S—取决于车速、载重、刹车效率及道路摩擦系数的最小停车距离;X—危险情况,它可以是停止的汽车、行人或潜在的危险(如交叉口、弯道等)。图中:TM称为知觉误差距离1、反应时间在驾驶中,驾驶人进行知觉、决策和动作反应所花费的时间叫做反应时间。(从驾驶人受到某种刺激(如光线或声响等)开始至做出相应的反应动作为止所需要的时间即是反应时间。)反应分为简单反应(0.152s)和复杂反应。对单一信号刺激做出反应的时间称为简单反应时间。对同时出现的多种信息中的某种信息做出反应的时间称为复杂反应时间。影响因素:刺激的感官机体的状态

技术熟练程度

刺激的种类和性质个性、性别、年龄等心理预期与

反应时间反应时间与心理预期的关系图。有心理预期时,反应时间明显缩短。1秒对2-2.5秒的差距。无预期有预期反应时间信息内容(点)无预期有预期驾驶人中间值驾驶人85%值2、剌激反应的和谐性剌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和谐共存的,3、不确定性和驾驶人期望

尾随驾驶情况下的刹车反应时间车辆运动刺激脚开始的位置反应时间s静止静止静止静止静止行驶-正常道路条件静止行驶-试验条件行驶-正常道路条件行驶-试验条件行驶-正常道路条件听觉的发光灯停车灯听觉的发光灯听觉的停车灯停车灯停车灯无无刹车踏板刹车踏板刹车踏板加速踏板加速踏板加速踏板加速踏板加速踏板加速踏板加速踏板加速踏板0.240.260.360.420.440.460.520.680.821.341.65

驾驶人决策时间(s)交通事故违章无一般多无一般多0.0380.0430.0470.0310.0390.0540.0260.0380.064

驾驶人决策时间实验:被试者一些简单反应时间任务(要求他们在红灯亮时按下开关〉和复杂反应时间任务(要求他们在三个灯中某个亮的时候按下它的开关),实验结果见下表。试验表明,多事故和违章驾驶人的决策时间最长,是最慢的信息处理者。

六、反应能力

驾驶行为可大致分为两类:通过加速、减速及刹车来控制车辆纵向运动;通过转向来控制车辆横向运动。

1、菲特法则只要活动范围增加而活动准确性下降,就可以保持活动时间不变。换句话讲,如果要求活动的准确性不变,活动范围越大所花费的时间越长。

如驾驶人的操作动作反应可分为两部分:车辆实际操作之前的反应时间和随后的操纵动作时间。操纵动作时间由Fitts公式给出:式中:a为最小反应时间延迟,不包括动作;

b为经验系数,不同的身体部位取值不同;

A表示动作幅度,诸如从开始点到结束点的距离;

W表示允许误差的范围;表达式表示动作的难度系数,其单位是两元的。

2、转向修正驾驶人的转向修正率受到两种困难的影响:由道路曲率增大、可见度下降等环境引起的困难由驾驶人暂时损伤引起的困难。3、制动车辆制动时间历程

图中:Fp——踏板制动力;

j——汽车制动减速度;

——制动时间。——驾驶人反应时间,s,通常=0.3~1.0s;——制动器响应时间,通常=0.2~0.9s;——附着系数。制动距离计算:反应时间对人员和外界因素的依赖关系项目下降到0.3s延长到1.7s人员因素条件反射动作选择动作良好的位置,最佳效率低劣的处理,例如疲劳卓越的驾驶技术低劣的驾驶技术年轻高龄预知漫不经心,精神涣散体格和精神状态良好健康功能失调饮酒,精神受打击外界因素交通状况简单、畅通、预先知道复杂、混乱、不能预见、异常障碍物类型突出、明显不突出、不明显障碍物位置在视野内在视野边缘操作机构不知形式操作方便、易见操作机构不易见七、驾驶人的应激反应能力

驾驶人的应激反应能力指驾驶人在驾车过程中遇到意外事件时,迅速处理或应付的能力。是一种经验定式,既可通过专门的训练获得,也可从长期的驾驶实践活动中获得。

高度紧张状态对驾驶动作的作用可能有:操作错误、犹豫不决、某些操作丧失熟练性、处理信息失误、不能发现刺激的变化和对此起反应。等级意识状态生理状态信赖程度0无意识睡眠、熟睡01低意识瞌睡、疲倦、酒醉0.9以下2正常(放松)安静、正常、活动2~5个93正常(积极)积极活动6个9以上4过意识慌乱、惊慌0.9以下意识水平与工作可信度事故案例:

2011年9月14日20时53分,上海市北奥客运有限公司驾驶人严付文驾驶沪AT6427号金龙牌大型普通客车(乘载24人,核载47人),沿S20外环内圈左侧第一条车道由北向南行驶至S20外环25公里处(内圈龙东大道出口北侧约500米处,近张家浜桥)时,遇前方因车辆故障停在同一车道的皖M75412号小型普通客车,大客车紧急向右转向躲避过程时,大客车左前侧与小型客车右后侧发生碰擦后,向右前方斜向横越三条机动车道,车头右侧与张家浜桥右侧桥梁防撞设施碰撞并向右倾倒,大客车右侧车身挤压防撞墙导致门窗立柱折断,防撞墙连同其上直径12厘米的铁制中空圆柱栏杆切入大客车,大客车右侧骑压防撞墙向前滑行52.7米,造成12人死亡,12人受伤。事故现场道路为城市快速路,沥青路面,双向8车道,中央设有绿化隔离设施。现场夜间有路灯照明,视线正常。最内侧车道限速100公里/小时,其余车道限速80公里/小时。事发时天气晴好、路面干燥、路况良好。据初步调查,事故原因为:皖M75412小客车在超车道内违法停车,沪AT6427金龙大客车超速行驶,驾驶人临危处置不当,导致车辆失控,发生侧翻。该事故暴露出部分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工作存在以下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一是路面管控不力,车辆违规停车、超速行驶等严重违法行为依然突出;二是部分车辆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临危处置能力差;三是客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尚未严格落实。欧盟国家对大中型客货车驾驶人要进行职业驾驶规则、交通事故救助、紧急情况处置等专业理论考核,驾驶人路考考试时间最少45分钟以上,路考路线包括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隧道及冰雪路段、湿滑路段、漫水道路、山区路段等多种实际复杂道路,申请人要通过严格的考试,甚至是多次考试,才能获得驾驶资格。

北京市2012年10月1日起初学或增驾大型客车、中型客车、牵引车、大货车、城市公交车等准驾车型的机动车驾驶人,在科目二场地驾驶技能考试中,除参加原来科目的考试外,还将陆续增加模拟高速公路、连续急弯路、临水临崖、雨雪天、湿滑路、突发情况处置等科目的训练和考试,从而有针对性的提高驾驶人在复杂条件下的行车操作技能和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操作能力。案例:女性驾驶人遇突发情况应激反应较差2012年9月17日15时左右,西城区厂桥小学门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驾驶吉普到学校接孩子的家长张女士,误将油门当刹车致使事故发生,吉普车突然蹿出,冲进了接送孩子的人群中,导致四名家长和三名学生受伤,其中一名学生抢救无效死亡。

据调查,肇事司机系起步时操作失误将油门当刹车。目前,肇事者已被控制,事故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当时那里都是人,吉普车撞翻了六七个家长和孩子,快顶上隔离带才停了下来。”目击居民说,现场情况惨烈,其中一名男生的身体被吉普车碾过,伤情严重。

据目击者称,突发此事件,肇事司机吓得愣在了车旁,久久没有反应。

本节结论:①为了保证汽车安全行驶,驾驶人必须连续不断地处理有关信息,并利用它们制定适当的决策。②驾驶人分配到各个目标上的注意量是不同的。注意力的选择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视区中信息量多的地方。③信息处理过程中,驾驶人对信息的理解过程即是知觉。④驾驶人根据知觉进行决策,在危险情况下,驾驶人的决策时间长,将影响驾驶人的操作反应时间。驾驶人的经验、剌激反应和谐性以及不确定性和驾驶人期望都影响决策时间。⑤驾驶人信息处理过程的最后程序是驾驶操作行为。第二节驾驶人个性特征

一、性别差异女性手指灵活性和对色彩的理解力优于男性男驾驶人对超速行车不在乎,女性相对慎重连续行车时间短时女性肇事率低,时间过长则相反遇紧急情况男女反应差异较大男驾驶人反应时间短,女性长女驾驶人在身高、体重、坐高方面均不如男性,左右手握力差

二、年龄差异

1、视力上的变化视觉敏锐度减退物体/背景的辨别耀眼恢复2、认知能力的变化信息获取车辆速度驾驶人年龄与交通事故率的关系

麻省理工实验:将108名实验参与者分为20岁(20-29)、40岁(40-49)、60岁(60-69)三组,进行车辆驾驶方面的对比。在操控能力上,与20岁、40岁两组相比,60岁组的实验参与者对方向盘的控制能力显著减弱,调整方向盘的频率和次数都是最少的。同样减少的,还有操作油门的频率。在完成数字记忆任务中,60岁组同样弱于另外两组,其中还有5位做错了任务。“身体灵活性和认知能力的衰退,可能使得老年驾驶员在行车时反应变慢,注意力可持续时间变短;多任务执行能力变差,比如不能同时很好地完成聊天、听音乐、开车三件事”。对驾驶环境的观察,60岁组通过回头等方式检查视线盲区的频次显著少于其他两组(前者比例为24%,后两者均超过50%)。视力、听力的逐年变弱,身体健康状况变差(比如常见老年病,中风、关节炎、帕金森综合征等),以及所服药物的副作用,“同样也可能对驾驶产生不良影响”。智能电子设备的干扰麻省理工学院老龄化研究室曾针对美国的实际情况,选出对老龄驾驶人最有帮助的新兴技术分别是:智能车灯、紧急响应系统(驾驶员或车出问题时,能第一时间联系到救援);盲区警报系统(变道、并线时)、辅助泊车系统以及疲劳驾驶预警系统。麻省理工实验:©3M2011.AllRightsReserved.©3M版权所有请勿复制年龄增加后,需要更亮的车灯20:40:602:8:1620岁40岁60岁

Olderdriverswhohavediminishedvisualacuityandcontrastsensitivityhavedifficulty,particularlyinlow-lightconditions,detectingandreadingtrafficsigns,readingvariablemessagesigns,anddetectingpavementmarkingsanddownstreamchannelizationdevices.Thisisaroadsignasseenbyadriverwithnormalcontrastsensitivity.

Thisistheviewofadriverwithacataractcondition.

©3M2011.AllRightsReserved.©3M版权所有请勿复制视野变窄适应时间延长反应时间延长动态的视力下降

年龄对驾驶者的影响更大的标志牌尺寸更大的标志牌字符更亮的标志牌使用角度性能更好的标志牌施工区必须使用荧光钻石级反光标志美国联邦公路局针对老年驾驶者推荐3、驾驶人损伤麻醉剂(酒精、药物)、身体条件4、生理节律

月生物钟也叫近月生物钟节律。是指以近似一个月为周期的生物钟。十九世纪末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霍尔曼·斯旺布达和德国著名内科医生威尔霍姆·弗利斯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存在一个以23天为周期的体力盛衰循环和以28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循环。十年后奥地利阿尔弗雷德·泰尔其尔教授,发现了以33天为周期的智力盛衰循环。这三个循环周期,即人的体力周期(23天)、情绪周期(28天)、智力周期(33天),它们组合叫做人体生物钟三节律,这三种节律对人体自身的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

生理节律理论认为,三大循环从人出生时开始就以相应的周期变化。首先进入高潮期,然后经临界点变化为低潮期,再从低潮期变化为高潮期,这样持续不断的变化,一直到生命结束为止。将它们的循环变化绘制成图。(1)高潮期和多重高潮状态

在高潮期期间,驾驶人的体力处于高潮,精力充沛,不易患病,是其生理机能充分发挥和表现的最佳时期;情绪高潮期,驾驶人乐观、开朗、情绪饱满,是其心理和心境的最佳时期,驾驶中很少出现错误,利于安全;智力高潮期,驾驶人思维敏捷,观察清晰,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强,是其心智的最佳状态。在情绪和智力的双重高潮期,驾驶人易于爆发有行车技能上的灵感,是创造活动期;体力和情绪的双重高潮期,易使驾驶人掌握高难度的驾驶技能,适应跑长途车,三重高潮期状态下,不论男女老幼都是学习、工作的最佳时期。

(2)低潮期

一般状态。较高潮期要差,但又好于临界期,是各种机能的恢复阶段。相对于高潮期来讲,体力、耐力下降,易于劳累;情绪低落烦躁;智力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3)临界期和双重临界日临界期是指节律周期从高潮转变到低潮,或从低潮转变到高潮的转变日。那么,相对于一个周期来说,第1、11、12、23天为体力周期临界日;第1、14、15、28天为情绪周期临界日;第1、16、17、33则为智力周期临界日。在临界日内驾驶人的机能处于极度不平衡阶段,各器官表现出不稳定和协调性差。因而行为波动不定,是节律状态最差的时期。对驾驶人来说,体力临界日易于得病,不适应进行长途运营;情绪临界日,操作和处理情况易出差错;智力临界日,行车中判断准确性差,应变能力低。因此,驾驶人要引起警惕。

双重临界日

双重临界日,指的是三种节律曲线中有两条交于“0”线或“0”线附近的同一天。三重临界日,指三种节律曲线同时交于“0”线或“0”线附近的同一天,这种状态一人一生中很少出现。上述两种状态是驾驶人行车中人为失误和差错的高发期。生理节律的计算方法

计算某一天驾驶人三种生理节律所处的具体位置(高潮期、临界期、低潮期),首先应求出从出生日到所需计算日的总天数,然后除以各自的周期(日数)得到余数。根据余数,查看生理节律曲线图,即可以确定该计算日驾驶人体力、情绪和智力的节律位置。大致的计算步骤如下:

(一)计算从出生日到计算日的总天数

1、计算出周岁的天数,即:周岁数×365(天);

2、由于闰年比平年多一天,所以还需要计算出闰年多的天数,

即:周岁数÷4(天);

3、计算周岁生日到计算日的天数;

4、将上述三者相加,和即为所求的生日到计算日的总天数。(二)计算各生理节律的位置用所得的总天数分别除以23、28和33,余数即为所处的周期天数。可据此画出其在计算日后的生理节律图,为其今后的驾驶作指导。

例题:某人的出生日期为1976年5月6日,试计算他2003年1月17日的生理节律并画出生理节律图。解:1、计算从出生日到计算日的总天数1)计算周岁的天数:365*26=94902)计算闰年所加的天数:26/4=6.5取6天3)计算出生日至计算日的天数25+30+31+31+30+31+30+31+17=256出生日到计算日的总天数=9490+6+256=97522、计算各生理节律的位置体力:9752/23=424临界日情绪:9752/28=348余8天高潮期智力:9752/33=295余17天临界日

本节结论:①驾驶人个性是指影响驾驶人在不同情况下行为方式的一种相对稳定特征综合体。

②研究表明,驾驶人个性特征与驾驶行为和交通事故有一定的关系。③现场独立性可用来区别优秀驾驶人和出事故驾驶人。④暂时损伤对驾驶能力的影响很大,疲劳、酒精和药物都可能引起暂时损伤。⑤事故趋势理论认为,对事故多发者进行测量可以发现其共同特征,然后用这些特征作为预测手段将有助于减少事故。⑥生物节律理论提出人类行为受体力、情绪和智力周期变化循环的影响。⑦某些个别差异与驾驶行为有关,如驾驶经验

,但与交通事故无关。第三节驾驶适宜性一、驾驶适宜性

1、适宜性适宜性是指人具有可能圆满完成某一工作的素质。而素质是指有圆满完成某一工作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生理、心理特征和技能。归纳起来,适宜性有以下几种理解。①指执行作业所必备的身体、心理最低特性。②从事故灾害角度来说,指某人在作业上所发生的错误、灾害或事故频度低于其所属集团的平均数时所具备的特征。③对于某一作业,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作业量超过集团的平均数或作业量相等,其能在比集团平均时间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时,该人可以说具有适宜性。2、驾驶适宜性驾驶适宜性,是指人具有可能圆满完成汽车驾驶工作必备的素质。驾驶人的驾驶适宜性,是由驾驶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学习的技能构成的。《机动车驾驶员身体条件及测评要求》GB1846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