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氯丙烷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_第1页
《环氧氯丙烷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_第2页
《环氧氯丙烷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_第3页
《环氧氯丙烷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_第4页
《环氧氯丙烷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CPCIFXXXX—2022

环氧氯丙烷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环氧氯丙烷行业绿色工厂评价的总则、评价指标及要求、评价程序和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环氧氯丙烷行业的绿色工厂评价。

注:本文件适用于由甘油法和双氧水法制得的环氧氯丙烷的绿色工厂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836.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T7119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13097工业用环氧氯丙烷

GB1327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3466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通则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8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20801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

GB/T20862产品可回收利用率计算方法导则

GB/T21367化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2478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29115工业企业节约原材料评价导则

GB31571石油化学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32151.10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10部分:化工生产企业

GB/T3300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GB/T33635绿色制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导则

GB/T36132绿色工厂评价通则

GB37822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GB/T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3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1

T/CPCIFXXXX—2022

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HG/T4184责任关怀实施准则

HG/T5972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

BSIPAS2050商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

SH/T3007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绿色工厂greenfactory

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

[来源:GB/T36132-2018,3.1]

3.2

相关方interestedparty;stakeholder

可影响绿色工厂创建的决策或活动、受绿色工厂创建的决策或活动所影响、或自认为受绿色工厂创

建的决策或活动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来源:GB/T36132-2018,3.3]

3.3

甘油法环氧氯丙烷glycerolmethodepichlorohydrin

甘油通过氯醇化、环化后制得环氧氯丙烷的方法。

3.4

双氧水法环氧氯丙烷Oxygen-watermethodepichlorohydrin

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催化氧化氯丙烯直接制备环氧氯丙烷的方法。

4总则

4.1评价原则

4.1.1一致性原则

环氧氯丙烷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总体结构与GB/T36132和HG/T5972提出的相关评价指标体

系和通用要求保持一致,包括基本要求(5.1)和一般要求。一般要求包括基础设施(5.2)、管理体系

(5.3)、能源与资源投入(5.4)、产品(5.5)、环境排放(5.6)和绩效(5.7)共6项综合评价要求。

环氧氯丙烷行业绿色工厂评价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2

T/CPCIFXXXX—2022

管理体系

能产品

基源

与绩

本生产过程

要资效

求源

入环境排放

基础设施

图1环氧氯丙烷行业绿色工厂评价体系框架

4.1.2定性和定量结合原则

环氧氯丙烷行业绿色工厂评价采用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评价相结合、过程与绩效相结合的方式,形

成完整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定性指标主要侧重在应满足的法律法规、节能环保、工艺技术、相关标准等方面的要求。

定量指标主要侧重在能够反映工厂层面的绿色特性指标,如环氧氯丙烷能耗、降耗、减污、增效等

量化指标。

具体评价要求分为必选要求和可选要求,必选要求为绿色工厂必选达到的基础性要求;可选要求为

绿色工厂的提高性要求,具备先进性,依据受评工厂的实际情况确定可选要求的满足程度。

4.2评价体系

环氧氯丙烷绿色工厂评价体系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包括基本要求、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和绩效,共7个

方面。

二级指标是一级指标的细化,并细化为基础性要求和预期性要求。其中基础性要求为必选项,必选

要求不达标不能评为绿色工厂;预期性要求为可选项,依据工厂实际情况确定可选要求的满足程度。

4.3评价方式

环氧氯丙烷绿色工厂评价指标采用指标加权综合评分的方式,各指标加权综合评分总分为100分。

评价要求中必选指标应全部满足,可选指标应对照附录B中具体条款,依据符合程度在0分到满分中

取值。当某项评价要求不适用时,应将该项评价要求的分值平均分配到相同一级指标下其他评价要求中。

4.4权重系数和指标分数

环氧氯丙烷绿色工厂评价的各项一级指标权重系数为:

——基本要求(见5.1)采取一票否决制,应全部满足;

——基础设施(见5.2),20%;

——管理体系(见5.3),15%;

——能源与资源投入(见5.4),20%;

3

T/CPCIFXXXX—2022

——生产过程与产品(见5.5),5%;

——环境排放(见5.6),10%;

——绩效(见5.7),30%;

各二级指标和具体评价要求对应分数见附录B,其中绩效指标采用分级计分模式,达到基准值和达

到先进值所得分数不同。

4.5工厂评价范围及系统边界

4.5.1投用多条生产线(多套环氧氯丙烷装置)的工厂参与环氧氯丙烷绿色工厂评价时,评价范围应包

含整个工厂的多套环氧氯丙烷装置。

4.5.2本标准按照不同工艺对评价系统边界进行界定。

甘油法:评价对象包括原料配制、氯醇化反应、皂化反应、过滤、包装、废水预处理(界定边界为

厂区废水排放口)等生产环节。

双氧水法:评价对象包括原料配制、丙烯高温氯化制氯丙烯、氯丙烯在双氧水催化下合成环氧氯丙

烷、过滤、包装、废水预处理(界定边界为厂区废水排放口)等生产环节。

5评价指标及要求

5.1基本要求

5.1.1合规性要求

5.1.1.1工厂应依法设立,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5.1.1.2近三年(含成立不足三年)应无较大及以上安全、环保、质量等突发环境事件。

5.1.1.3对利益相关方质量、环境以及健康安全要求做出承诺的,应同时满足有关承诺要求。

5.1.1.4工厂未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5.1.2管理职责要求

5.1.2.1最高管理者在绿色工厂方面的领导作用和承诺应满足GB/T36132-2018中4.3.1a)的要求。

5.1.2.2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工厂内部分配并沟通与绿色工厂相关角色的职责和权限,且满足GB/T

36132-2018中4.3.1b)的要求。

5.1.2.3工厂管理应符合GB/T36132-2018中4.3.2的要求。

5.2基础设施

5.2.1建筑

5.2.1.1工厂的建筑应满足GB50016、GB50160等国家或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建筑节

能设计应符合GB50189的要求。

5.2.1.2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时,应遵守国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三同时制

度”等政策和有关要求。

5.2.1.3危险品仓库、危险废物仓库、固体废物暂存间等应按有关要求设置。

4

T/CPCIFXXXX—2022

5.2.1.4工厂的厂房建筑材料宜采用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小的材料。

5.2.2照明

5.2.2.1工厂的厂区及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宜利用自然光,建筑物的开窗面积及室内表面反射系数应

符合GB50033的规定,功率密度、照度及照明标准值应符合GB50034的规定。

5.2.2.2厂区内可能出现爆炸性环境的场所如有照明需求,应按GB3836.1等有关要求配置防爆照明

设备。

5.2.2.3不同场所的照明应进行分级设计。

5.2.2.4公共场所的照明宜采取分区与分时调光等措施。

5.2.2.5工艺适用时,宜使用节能型照明设备,节能型照明设备的使用占比宜不低于50%。

5.2.3设备设施

5.2.3.1工艺设施

5.2.3.1.1工艺路线应采用国家鼓励和推荐的先进技术,不应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工艺技术。甘油法制

环氧氯丙烷鼓励使用钠法皂化法,对于使用钙法的工厂,要求钙法资源利用率不少于95%。

5.2.3.1.2工厂应根据GB/T33000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生产装置(单元)

稳定运行。

5.2.3.1.3宜根据原材料路线、清洁生产工艺要求、能效等设置生产设施,满足对工艺节能、安全、环

保、职业卫生、消防的要求,确保源头控制。

5.2.3.1.4工厂应对各生产工序展开评价,评估各个工艺段的输入输出产品接触的所有媒介是否会发生

化学变化或物质转移(有化学变化或高温高压的工艺过程)。

5.2.3.1.5工厂应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包括减少生产过程的废料、减少有毒有害物质产生量(废水、

废气、固体废弃物等)、降低噪声和振动等。

5.2.3.1.6宜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如蒸汽或尾气产生的余热等)进行回收,并对可回收物料进行

综合利用。

5.2.3.2通用设备

5.2.3.2.1工厂应采用效率高、能耗低、水耗低、物耗低的设备。

5.2.3.2.2已明令禁止生产、使用和能耗高、效率低的设备应按规定限期淘汰更新。

5.2.3.2.3对电动机的经济运行管理应符合GB/T12497的规定;对风机、泵类和压缩机等的经济运行

管理应符合GB/T13466的规定。

5.2.3.3专用设备

5.2.3.3.1环氧氯丙烷、氯化氢、丙烯、氯气等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结构设计及控制要求应满足GB37822、

GB31571、SH/T3007等标准要求。

5.2.3.3.2氯醇化反应釜、环氧化反应釜宜采用大容量、混合性能好、传质性能优异的设计。

5

T/CPCIFXXXX—2022

5.2.3.4计量设备

5.2.3.4.1应依据GB17167、GB/T21367、GB24789等的要求配备、使用和管理能源、水以及其他资

源的计量器具和装置。

5.2.3.4.2应建立能源资源计量和统计管理制度,设有专人负责计量的管理工作(配备、使用、检定、

维修、报废等),建立计量设备管理台账(包括计量制度、计量人员管理、计量器具档案等)。

5.2.3.4.3能源及资源使用的类型不同时,应进行分类计量。工厂若具有以下设备,需满足分类计量的

要求:(a)照明系统;(b)冷水机组、相关用能设备的能耗计量和控制;(c)室内用水;(d)空气

处理设备的流量和压力计量;(e)锅炉;(f)冷却塔。

5.2.3.5污染物处理设备设施

5.2.3.5.1应设置污染物处理设备设施,污染物处理设备设施的处理能力应与生产排放相适应,确保污

染物排放达到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对于自身不能处理的污染物应交给有资质单位处理。

5.2.3.5.2应根据GB37822设有挥发性有机物(VOCs)收集与治理设备设施,并建立VOCs治理设

备设施的运行维护规程、台账等日常管理制度。

5.2.3.5.3应采用环保节能污染物处理技术及设施,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5.2.3.5.4应建立并执行开停车期间污染物排放控制方案。

5.2.3.5.5应设有危险物料(如环氧氯丙烷、丙烯、液氯、氯化氢等)事故状态下的紧急停产系统和应

急破坏处理系统和满足要求的应急处理方案,应急破坏处理系统在正常生产状况下应保持运行。

5.2.3.5.6应建有环保设施运行、停运等管理制度,定期开展环保设施运行状况和效果评估工作。

5.2.3.5.7应将环保设施与生产装置同等管理,同时运行、同步维护,环保设施运行控制参数纳入生产

操作规程或工艺卡片。

5.3管理体系

5.3.1质量管理体系

5.3.1.1应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应满足GB/T19001或其他相关标准的要求。

5.3.1.2质量管理体系宜通过第三方机构认证。

5.3.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5.3.2.1应建立、实施并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应满足GB/T45001或其

他相关标准的要求。

5.3.2.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宜通过第三方机构认证。

5.3.3环境管理体系

5.3.3.1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应满足GB/T24001或其他相关标准的要求。

5.3.3.2环境管理体系宜通过第三方机构认证。

5.3.4能源管理体系

6

T/CPCIFXXXX—2022

5.3.4.1应建立、实施并保持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应满足GB/T23331或其他相关标准的要求。

5.3.4.2能源管理体系宜通过第三方机构认证。

5.3.5社会责任

5.3.5.1宜依据HG/T4184或ISO26000承诺并实施责任关怀,依据《可持续性发展报告指南》编制社

会责任报告并定期发布,说明履行利益相关方责任的情况,特别是环境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报告公开

可获得。

5.3.5.2宜定期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5.4能源与资源投入

5.4.1能源投入

5.4.1.1应采取措施优化用能结构,降低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5.4.1.2应采取措施,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

5.4.1.3应建立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定期对影响能耗的关键设备和系统进行检测和分析。

5.4.1.4应依据GB/T15587的要求建立能源管理制度,制定主要用能、用水设备设施的管理规程。

5.4.1.5应对系统中有回收价值的余热余压进行回收利用。

5.4.1.6宜依据GB/T15587的要求建立能源管理中心。

5.4.1.7宜定期进行装置能量平衡测算,开展系统优化,实现能量梯级使用。

5.4.1.8宜使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

5.4.2资源投入

5.4.2.1工厂应采取必要措施减少材料尤其有害辅料的使用。

5.4.2.2工厂应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盐水、氯化钙、浓缩环化液等进行循环利用。

5.4.2.3工厂应评估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及化学品减量使用或替代的可能性。

5.4.2.4工厂宜定期进行装置物料平衡、水平衡测算,开展系统优化设计与优化操作,按照GB/T7119、

GB/T29115的要求进行节水和原材料使用减少的评价工作。

5.4.3采购

5.4.3.1应制定并实施包括节能、节水、环保、能效要求的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应方的准则。

5.4.3.2应向供方提供采购产品的重要质量指标,确定并实施检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以确保采购的产

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

5.4.3.3宜向供方提供的采购信息包含有害物质使用、可回收材料使用、能效等环保要求。

5.4.3.4宜满足GB/T33635有关绿色供应链评价要求。

5.5产品

5.5.1一般要求

7

T/CPCIFXXXX—2022

环氧氯丙烷产品质量应满足GB/T13097-2015相关标准要求。

5.5.2有害物质使用

5.5.2.1工厂生产中使用的原辅料应减少有害物质使用,使用原辅材料应符合国家、行业等相关产品要

求。

5.5.2.2宜实现有害物质替代。

5.5.3减碳

5.5.3.1应按照ISO14067或BSIPAS2050等适用的标准或规范对产品进行碳足迹核算或核查。

5.5.3.2宜利用核算或核查结果对其产品的碳足迹进行改善。核算或核查结果宜对外公布。

5.6环境排放

5.6.1大气污染物

5.6.1.1大气污染物排放应符合GB31571、等标准和地方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

5.6.1.2工厂应建立污染物排放台账,开展自行监测和监控,保存原始监测和监控记录。

5.6.1.3应开展厂区、罐区、装卸、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的VOCs治理,建立VOCs治理设施的运行维

护规程和台账等日常管理要求。

5.6.1.4应建有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制度,LDAR工作应符合国家、地方的相关要求。

5.6.2水体污染物

5.6.2.1水污染物排放应符合GB31571、等标准和地方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

5.6.2.2应在厂界工业废水排放口安装固定废水自动监测设备。

5.6.2.3应建立水污染物排放台账,开展自行监测和监控,保存原始监测和监控记录。

5.6.3固体废物

5.6.3.1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利用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并满足GB18484、

GB18597、GB8598、GB18599等标准的要求。

5.6.3.2应落实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和管理台账制度,实现工业固体废物可追溯;严格实施分

类、收集管理,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

5.6.3.3外委处置危险废物的,应依法取得转移批准,委托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且具备处置能力的单

位处置,按规定填写转移联单。

5.6.3.4宜优先考虑固体废物综合回收利用,或预处理后减少固体废物数量,回收再利用过程避免二次

污染。

5.6.4噪声

5.6.4.1厂界噪声排放应符合GB12348和地方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

5.6.4.2宜对重点噪声产生设备进行减震、降噪处理。

8

T/CPCIFXXXX—2022

5.6.5温室气体排放

5.6.5.1应采用GB/T32151.10对其厂界范围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算和报告。

5.6.5.2应建立健全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管控记录。

5.6.5.3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5.6.5.4宜获得温室气体排放量第三方核查声明。

5.6.5.5核查结果宜对外公布。

5.6.5.6可行时,宜利用核算或核查结果对其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改善。

5.6.6土壤及地下水

5.6.6.1应加强土壤、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定期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监测,并制定风险防控方案。

5.6.6.2应加强防渗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5.6.7环境风险管理

5.6.7.1应建立动态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并实现分级管控。

5.6.7.2应建立突发环境时间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并定期开展预案演练,应急物质配备满足需要。

5.6.7.3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和隐患治理等手段,降低环境风险,提升环境风险防控水平。

5.6.7.4宜开展环境应急能力评估,完善应急装备配备、物资储备和应急队伍建设。

5.7绩效要求

5.7.1用地集约化

应采用附录A.1~A.3计算建筑密度、容积率、单位用地面积产值,并应满足表1要求。

表1用地集约化指标评价要求

用地集约化

序号单位基准值先进值领先值

评价指标

1容积率-0.60.721.0

2建筑密度-30%35%40%

单位用地面积产值达

单位用地面积产值单位用地面积产值达

到地方发布的单位用

不低于地方发布的到地方发布的单位用

地面积产值的要求的

单位用地面积产值地面积产值的要求的

1.2倍及以上;未发布

的要求;未发布单2倍;未发布单位用

单位用地面万元单位用地面积产值的

3位用地面积产值的地面积产值的地区,

积产值/hm2地区,单位用地面积

地区,单位用地面单位用地面积产值应

产值应超过本年度所

积产值应超过本年超过本年度所在省市

在省市的单位用地面

度所在省市的单位的单位用地面积产值

积产值1.2倍及以

用地面积产值。2倍。

上。

9

T/CPCIFXXXX—2022

5.7.2原料无害化

5.7.2.1工厂应按照附录A.4识别、统计和计算工厂的绿色物料的使用情况

5.7.2.2工厂主要物料的绿色物料使用率宜达到30%以上。

5.7.3生产洁净化

5.7.3.1应采用附录A.5的方法计算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单位产品废弃产生量、单位产品主要污染物

产生量。

5.7.3.2生产洁净化应满足表2要求。

表2单位产品污染物产生量

序号工艺名称二级指标单位指标方向基准值先进值领先值

1甘油法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t/t≤1.71.61.5

2双氧水法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t/t≤0.750.70.65

甘油法/双氧

3废水CODcr排放浓度mg/L≤504030

水法

有组织排放废气中环氧

4mg/m3≤1098

甘油法/双氧氯丙烷排放浓度

水法有组织排放废气中

6mg/m3≤656055

VOCs排放浓度

双氧水法有组织排放废气中氯化

7mg/m3≤302520

氢排放浓度

注:COD即化学需氧量,指在一定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5.7.4废物资源化。

5.7.4.1应采用附录A.6计算单位产品主要原材料消耗量,并应满足表3要求。

表3单位产品主要原材料消耗量

序号工艺名称二级指标单位指标方向基准值先进值领先值

1甘油消耗量(99.5%)kg/t≤110010501000

2氯化氢消耗量kg/t≤950940930

甘油法

3碱消耗量(氢氧化钙)kg/t≤570560550

4碱消耗量(氢氧化钠)kg/t≤500490480

5丙烯kg/t≤457467477

6双氧水法氯气kg/t≤778788798

7双氧水(50%)kg/t≤740750760

5.7.4.2应采用附录A.7计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并应满足表4要求。

表4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序号二级指标单位指标方向基准值先进值领先值

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

10

T/CPCIFXXXX—2022

5.7.4.3应采用附录A.8计算废水回用率,并应满足表5要求。

表5废水回用率

序号二级指标单位指标方向基准值先进值领先值

1废水回用率%≥506070

5.7.5能源低碳化

应采用附录A.9的方法计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并应满足表6要求。

表6能源低碳化指标要求

序号工艺名称二级指标单位指标方向基准值先进值领先值

1甘油法综合能耗kgce/t≤972962952

2双氧水法综合能耗kgce/t≤836826816

6评价程序

环氧氯丙烷行业绿色工厂评价程序如图2所示,包括企业自评价和第三方评价。评价应建立规范的

评价工作流程,包括评价准备、组建评价工作租、指定评价方案、预评价、现场评价、编制评价报告、

技术评审等。

环氧氯丙烷行业绿色工厂评价指标体系计分方法见附录B。

11

T/CPCIFXXXX—2022

企业开展自评价

组织第三方评价组

绿色工厂基本要求资格评价

对企业自查报告进行预评价

确定评价方案和指标体系

基本要求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

生产过程与产品环境排放绩效

按照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评价

确定评价结果,起草、审核与批准第三方评价报告

图2环氧氯丙烷行业绿色工厂评价程序

7评价报告

7.1绿色工厂自评价报告

《环氧氯丙烷行业绿色工厂自评价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工厂名称、地址、行业、法定代表人、简介等基本信息,发展现状、工业产业和生产经营情况;

b)工厂在绿色发展方面开展的重点工作及取得成绩,下一步拟开展重点工作等;

c)工厂的建筑、装置规模、工艺路线、主要耗能设备、计量设备、照明配置情况,以及相关标准

执行情况;

d)工厂各项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e)工厂能源投入、资源投入、采购等方面的现状,以及目前正实施的节约能源资源项目;

f)工厂生产环氧氯丙烷产品时的设计、能效、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等情况,及相关标准的落实情况;

g)工厂主要污染物处理设备配置及运行情况,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固体废物、噪声、温室

气体的排放及管理等现状,及相关标准的落实情况;

h)依据工厂情况和本文件,开展绿色工厂自评价;

i)其他支持证明材料。

12

T/CPCIFXXXX—2022

7.2第三方评价报告

《环氧氯丙烷行业绿色工厂第三方评价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绿色工厂评价的目的、范围及准则;

b)绿色工厂评价过程,主要包括评价组织安排、文件评审情况、现场评估情况、核查报告编写及

内部技术复核情况;

c)对申报工厂的基本要求、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绩效等方

面进行描述,并对工厂自评报告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核实;

d)核实数据真实性、计算范围及计算方法,检查相关计量设备和有关标准的执行等情况;

e)对企业自评所出现的问题情况进行描述;

f)对申报工厂是否符合绿色工厂要求进行评价,说明各评价指标值及是否符合评价要求情况,描

述主要创建做法及工作亮点等;

g)对持续创建绿色工厂的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

h)评价支持材料。

13

T/CPCIFXXXX—2022

附录A

(规范性)

环氧氯丙烷行业绿色工厂绩效指标的计算方法

A.1容积率

容积率为工厂总建筑物(正负0标高以上的建筑面积)、构筑物面积与厂区用地面积的比率,按公

式(A.1)计算。

A+A

R=ZJZWZGZW⋯⋯⋯⋯⋯⋯⋯⋯⋯⋯⋯⋯⋯⋯⋯(A.1)

AYD

式中:

R——工厂容积率,无量纲;

AZJZW——工厂总建筑物建筑面积,建筑物层高超过8m的,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

算,单位为平方米(m2);

2

AZGZW——工厂总构筑物建筑面积,可计算面积的构筑物种类参照GB/T50353,单位为平方米(m);

2

AYD——工厂用地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A.2建筑密度

建筑密度为工厂用地范围内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占(用)地面积总和(包括露天生产装置或设备、

露天堆场及操作场地的用地面积)与厂区用地面积的比率,按公式(A.2)计算。

α+α

r=ZJZWZGZW⋯⋯⋯⋯⋯⋯⋯⋯⋯⋯⋯⋯⋯⋯⋯(A.2)

AYD

式中:

r——工厂建筑密度,无量纲;

2

ᵅZJZW——工厂总建筑物占(用)地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2

ᵅZGZW——工厂总构筑物占(用)地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2

AYD——工厂用地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A.3单位用地面积产值

单位用地面积产值为工厂产值与厂区用地面积的比率,按公式(A.3)计算。

N

n=⋯⋯⋯⋯⋯⋯⋯⋯⋯⋯⋯⋯⋯⋯⋯⋯⋯(A.3)

AYD

式中:

n——单位用地面积产值,单位为万元每公顷(万元/hm2);

N——工厂总产值,单位为万元;

2

AYD——工厂用地面积,单位为公顷(hm)。

A.4绿色物料使用率

绿色物料使用率为绿色物料使用量与同类物料总使用量的比率,按公式(A.4)计算。

14

T/CPCIFXXXX—2022

G

Ɛ=i⋯⋯⋯⋯⋯⋯⋯⋯⋯⋯⋯⋯⋯⋯⋯⋯⋯(A.4)

Mi

式中:

ε——绿色物料使用率,无量纲;

Gi——统计期内绿色物料使用量,单位视产品种类而定;绿色物料应选自省级以上政府相关部门发

布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目录、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目录等,或利用再生资源及产业废弃物等作为

原料;使用量根据物料台账测算;

Mi——统计期内同类物料总使用量,单位视物料种类而定。

A.5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

环氧氯丙烷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按公式(A.5)计算。

S

s=i⋯⋯⋯⋯⋯⋯⋯⋯⋯⋯⋯⋯⋯⋯⋯⋯⋯(A.5)

iQ

式中:

si——环氧氯丙烷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单位为吨每吨环氧氯丙烷产品(t/t);

Si——统计期内废水产生总量,单位为吨(t);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不包括生活废水;

Q——统计期内合格环氧氯丙烷产品产量,单位为吨(t);合格产品指符合GB/T13097等相关标

准要求的环氧氯丙烷。

A.6单位产品主要原料消耗量

环氧氯丙烷单位产品主要原料消耗量,按公式(A.9)计算。

M

m=i⋯⋯⋯⋯⋯⋯⋯⋯⋯⋯⋯⋯⋯⋯⋯⋯⋯(A.9)

iQ

式中:

mi——环氧氯丙烷单位产品某种主要原材料消耗量,单位为千克每吨环氧氯丙烷产品(kg/t);

Mi——统计期内某种主要原材料消耗量,单位为千克(kg);

Mc——统计期内合格环氧氯丙烷产品产量,单位为吨(t)

A.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按公式(A.11)计算。

Z

k=r×100%⋯⋯⋯⋯⋯⋯⋯⋯⋯⋯⋯⋯⋯⋯⋯⋯⋯(A.11)

rZ

式中:

kr——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无量纲;

Zr——统计期内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单位为吨(t);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原辅料包装物、

废催化剂、废机油、废吸附过滤介质、精制分离单位产生的残渣、粉尘等;

Z——统计期内工厂生产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总量和往年储存量,单位为吨(t)。

A.8废水回用率

废水回用率按公式(A.12)计算。

15

T/CPCIFXXXX—2022

V

k=w×100%⋯⋯⋯⋯⋯⋯⋯⋯⋯⋯⋯⋯(A.12)

wV

式中:

kw——废水回用率,无量纲;

Vw——统计期内工厂生产产生的废水作为工艺水回用量,单位为吨(t);

V——统计期内工厂生产产生废水的总量,单位为吨(t)。

A.9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环氧氯丙烷单位产品能耗按公式(A.13)计算。

E

E=i⋯⋯⋯⋯⋯⋯⋯⋯⋯⋯⋯⋯⋯⋯(A.13)

uiQ

式中:

Eui——环氧氯丙烷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环氧氯丙烷产品(kgce/t);

Ei——统计期内,工厂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即从原料投入到产品包装的整个生产系统、辅

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的综合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

Q——统计期内合格环氧氯丙烷产品产量,单位为吨(t)

16

T/CPCIFXXXX—2022

附录B1

(规范性)

环氧氯丙烷行业绿色工厂评价指标(甘油法工艺)

要求

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具体评价要求分值权重

类型

绿色工厂应依法设立,在建设和实际生产过程中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必选

合规性近三年(含成立不足三年)应无较大及以上安全、环保、质量等突发环境事件。必选

要求对利益相关方质量、环境以及健康安全要求做出承诺的,应同时满足有关承诺的要求。必选

工厂应未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必选

0基本要求/一票否决

最高管理者在绿色工厂方面的领导作用和承诺应符合GB/T36132-2018中4.3.1a)的要求。必选

管理职责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工厂内部分配并沟通与绿色工厂相关角色的职责和权限,并应符合GB/T36132-

要求必选

2018中4.3.1b)的要求。

工厂管理应符合GB/T36132-2018中4.3.2的要求。必选

工厂的建筑应满足国家或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并从建筑材料、建筑结构、采光照明、绿

化及场地、再生资源及能源利用等方面进行建筑的节材、节能、节水、节地、安全、无害化及可再生能必选5

建筑

源利用。

宜根据GB/T50878开展建筑的分级评价。必选5

人工照明应符合GB50034的规定。必选3

1基础设施不同的场所的照明应进行分级设计,在有爆炸或火灾危险的场所,应根据有爆炸或火灾危险的介质分类

必选3

等级选择灯具,并符合GB50058相关要求。

照明

厂区及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宜根据情况尽量利用自然光。必选3

工艺适用时,节能灯等节能型照明设备的使用占比不宜低于50%。可选3

公共场所的照明宜采取分区、分组与定时调光等措施。可选3

设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