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同步练习(含解析)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同步练习(含解析)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同步练习(含解析)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同步练习(含解析)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同步练习(含解析)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外…………○…………装…………○…………订…………○…………线…………○……○…………内…………○…………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外…………○…………装…………○…………订…………○…………线…………○…………第=PAGE1*2-11页共=SECTIONPAGES2*24页◎第=PAGE1*22页共=SECTIONPAGES2*24页…………○…………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1*2-11页共=SECTIONPAGES2*24页◎第=PAGE1*22页共=SECTIONPAGES2*24页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共23题,共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共30分)1.(本题3分)《查士丁尼法典》出现于以下哪一个国家(

)A.奥斯曼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C.拜占庭帝国 D.笈多帝国2.(本题3分)中古时期的欧洲,国王把土地封赐给公爵或伯爵,成为其领主;公爵、伯爵作为大封建主,将其中一部分土地分封给男爵或子爵,成为这层关系中的领主;男爵或子爵又可划出一部分土地分给骑士阶层,骑士阶层则成为其附庸。这体现的制度是(

)A.城市自治制 B.封君封臣制 C.庄园制 D.农奴制3.(本题3分)公元9世纪时,拜占庭帝国派出了大量的传教团向斯拉夫人传教,为了创编斯拉夫语的《圣经》与圣餐礼,传教团发明了斯拉夫字母。据此可知(

)A.斯拉夫文化深受拜占庭帝国文化的影响 B.拜占庭统治区域到达俄国C.斯拉夫字母成为拜占庭帝国的官方文字 D.斯拉夫人开始信仰基督教4.(本题3分)1302年,法王腓力四世首次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法王这一举措旨在(

)A.扭转对英战争不利局面 B.打击国内封建割据势力C.集中力量对抗罗马教廷 D.缓和国王与市民的矛盾5.(本题3分)据阿拉伯史料记载,倭马亚王朝出现早期文化译介活动,但未形成规模。到阿拔斯帝国,出现大规模有组织的译介活动,并以巴格达为中心的学术研究,形成了巴格达学派。它取代了早期的亚历山大学派,并引发了西班牙科尔多瓦文化中心和埃及开罗文化中心。这说明阿拉伯文化(

)A.善于兼收并蓄并泽被后世 B.成为东西方优秀文化的综合体C.推动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 D.具有汲取与创新相结合的特点6.(本题3分)12世纪时,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为朋友托马斯谋到了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位置,但后者宣称,从此他不再是国王的奴仆,而只听命于罗马教皇,最后托马斯被国王的四名骑士刺杀。这表明当时(

)A.王权和教权的斗争激烈 B.世俗王权占据绝对优势C.基督教会社会影响广泛 D.封建君臣关系趋于瓦解7.(本题3分)如图大津巴布韦是古津巴布韦国家都城的遗址,由石块垒砌而成。大津巴布韦是A.古代北非文明的代表 B.古代西非文明的代表C.古代东非文明的代表 D.古代南非文明的代表8.(本题3分)本尼迪克特在其著作中写道:“在世界历史上,很难在什么地方找到另一个自主的民族如此成功地、有计划地汲取外国文明。”下列属于该民族在公元7世纪为汲取外国文明而采取的改革措施的是A.实行贵族世袭制 B.将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C.设立“智慧官” D.改穿汉服、改说汉语.9.(本题3分)阿拉伯帝国都城巴格达是当时著名的国际性都市,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的香料、中亚的宝石、东非的象牙和金砂等,都在阿拉伯帝国的市场出现并转销到世界各地,阿拉伯商人的足迹更是遍布亚欧非各大洲。这说明(

)A.商业是阿拉伯帝国的经济基础B.阿拉伯帝国自然资源十分丰富C.阿拉伯帝国对世界文明交往作出了重大贡献D.世界市场开始形成10.(本题3分)10—11世纪,西欧一些地区经常出现封地买卖行为,其流程是:封臣和封地买主达成出售协议;随后两人一起至封君处,封臣申明自己愿意放弃封土,将封土交回封君;买主向封君行臣服礼并宣誓效忠,请求封土,封君赐封土给买主。这说明(

)A.封臣与封君只有经济联系 B.庄园主拥有完整的土地所有权C.西欧民族国家的初步形成 D.土地是维系西欧封建制的纽带二、填空题(共15分)11.(本题3分)东亚文明代表——日本和朝鲜朝鲜(1)史学突出:《三国史记》(新罗、百济、高句gou丽)《高丽史》;1145年高丽官员成书

薛仁贵东征灭高句丽(2)音乐、舞蹈特色鲜明(3)政权:7世纪末新罗统一朝鲜,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迁都汉城,改国号朝鲜日本(1)政权:646年大化改新,模仿隋唐制度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10世纪中央集权瓦解,形成独特社会阶层—武士阶层12世纪幕府统治形成(2)经济:贵族、神社、佛寺占有土地,发展庄园(3)文学:《万叶集》(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4-8世纪)《源氏物语》(成书于11世纪)(4)艺术:法隆寺的修建(607年受南北朝风格影响,木质结构);浮世绘(江户时代、德川幕府17-19世纪),具有民族特色共性:深受文化(儒学)的影响,如典章制度、文字、学术文化、风俗习惯等12.(本题3分)南非(1)时间: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⑦国家。(2)表现: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⑧的部分地区都被纳入它的统治之下。13.(本题3分)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典型代表(1)法国:。14世纪,国王腓力四世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进入等级君主制时期,进一步强化了王权。(2)英国:。13世纪初,贵族、骑士和市民强迫英王约翰签署《大宪章》;13世纪中后期议会权力逐渐加强;14世纪中期,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14.(本题3分)阿拉伯帝国的建立(1)背景①阿拉伯人最初的家乡是阿拉伯半岛,多部落并存,相互混战。②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③622年,穆罕默德迁居,在那里建立政权,势力逐渐扩大。④到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2)建立: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三洲的大帝国。15.(本题3分)古代农业与早期居民(1)西非居民:班图人。(2)生产:培育出了、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掌握了冶铁技术。(3)扩展:到11世纪,班图人成为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推动了非洲文明的进步三、判断题(共10分)16.(本题2分)印度笈多王朝时期,以伊斯兰教为国教。17.(本题2分)俄罗斯发端于基辅罗斯,深受东罗马帝国的影响。18.(本题2分)玛雅人发明了“浮动园地”19.(本题2分)自然法是一种法律精神,标志着罗马法的高度成熟。20.(本题2分)苏美尔人发明20进制四、材料分析题(共45分)21.(本题15分)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古时期的欧洲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握世俗的伦理和信仰。——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材料二

公元11世纪到12世纪,西欧各地的城堡、主教堂、大修道院附近地区出现了许多新兴城镇。第一类城市如英国的约克和法国的奥尔良等,它们的产品主要满足地方市场的需要;第二类城市如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它们主要生产和经营某些专业产品,与国内外市场都有密切的联系;第三类城市如意大利的热那亚等,它们主要从事国际贸易。一些城市中,如法国的巴黎、英国的牛津和剑桥还建立了大学,成为著名的大学城。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并从中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级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广大西欧城市开展了争取自治权利的斗争,并制定自己的法律,建立自己的武装,向封建王权和各级封建主发起挑战。到14—15世纪,从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的中等阶级,已经与封建社会制度水火不容,成为欧洲反封建王权的强大革命力量。——摘编自侯建新《西欧城市的兴起》等材料三

中古时期的亚洲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小玉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基本特征。(2)结合材料二,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发展的意义。(3)随着文明的扩张,中古时期的亚洲出现了2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请写出这两个国家的名称。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以日本为例说明“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世纪文明的总体特征。22.(本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古早期的动乱在毁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文化。这时的教育和文化知识为人数不多的教士所垄断。教会学校教授的内容是源自古典文化的“七艺”,但教会并不热衰于在学理上和精神上理解古典文化,学术活动集中在为读通《圣经》而进行的烦琐考证上。当时的哲学和神学是二位一体,完全脱离实际经验,被称为“经院哲学”,许多哲学家沉迷在炼金术和星象学之中。建筑方面盛行哥特式教堂建筑物,高耸入云的教堂尖塔和透过彩色玻璃从高处射进教堂内部的阳光象征着教徒期望接近上帝并最终进入天堂的愿望。——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材料二中世纪西欧由于王权一度衰微,加之社会文化落后,法律十分混乱,而司法更是混乱不堪。……国家司法权衰落之后,通行的是封建的司法制度。按照西欧的封建原则,每个自由人都可以召集他的封臣组成一个法庭,以处理封臣间纠葛,处分违法者并收取罚金。……具有封土的贵族都有庄园法庭之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据庄园法庭记录来看,法庭所处理的大量案件是有关农奴之间及农奴与封建主之间的,其中很多是保护封建主利益的。——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材料三封建制度是一种政府的形式——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或主持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所有的居民办理行政、执行司法、征收赋税的制度。在这样的一个政体里,政府的实质是分裂的。王座只保留了一个空洞的宗主地位,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权力,而国王被缩成为一个阴影而已。——[美]汤普森《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上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早期欧洲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古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23.(本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由于城市是建立在领主的领地上的,所以城市归领主所有,也归领主管辖。封建领主不仅向城市征收各种赋税,还委派代表行使统治权和审判权。领主的各种政策严重损害了城市市民阶级的利益,并阻碍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市民阶级展开与封建领主的斗争,逐渐争取到各种权利。由于封建割据,封建主利益不统一,有时一个城市属于一个领主,有时属于多个领主。例如巴黎属于两个领主,而博韦有三个领主,亚眠有四个领主。这就使城市有可能取得部分自治权,随着这种自治权的扩大,有的城市逐渐摆脱了领主的控制,发展为自由城市。——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材料二

从政治的角度看,市民们在向封建主争取城市自治权的斗争中,广泛地参加到政治中来,成为了一个整体阶层,从此在封建国家的政治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就为新型的国家政治体制开辟了道路。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发展还在精神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市民们积极创办世俗学校,从而使教育不再为修道院所独享,文化知识也不再为教士所垄断。学校的创办一方面提高了市民们的普遍文化素质,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从事商品贸易,另一方面,这种世俗文化随着城市的发展、壮大,使民主、平等、自由、公共权力等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从而为近代的思想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和舆论准备。——摘编自陈晓律、任东来等编著《世界历史研究导引》(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城市自治运动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城市自治运动的积极影响。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C【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528年,拜占庭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组建了法典编纂委员会。529年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了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C项正确;《查士丁尼法典》出现于拜占庭帝国,而非奥斯曼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笈多帝国,排除ABD项。故选C项。2.B【详解】根据材料“国王把土地封赐给公爵或伯爵,成为其领主;公爵、伯爵作为大封建主,将其中一部分土地分封给男爵或子爵,成为这层关系中的领主;男爵或子爵又可划出一部分土地分给骑士阶层,骑士阶层则成为其附庸”可以看出各级贵族通过分封土地形成权力义务关系,即形成封君封臣制,B项正确;城市自治制是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从封建主手中获得自治与材料各级贵族成为领主不符,排除A项;庄园是中古时期的农业经济组织,材料是政治组织,排除C项;农奴是庄园上耕种的农民,材料主要涉及各级贵族的分封不是农奴,排除D项。故选B项。3.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九世纪拜占庭、俄罗斯。材料反映了公元9世纪拜占庭帝国在俄罗斯境内传教,为了方便传教,拜占庭传教团发明了斯拉夫字母,可见拜占庭帝国文化对斯拉夫人影响大,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拜占庭统治区域到达俄国,材料反映的是拜占庭文化对俄罗斯文化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斯拉夫字母成为拜占庭帝国的官方文字,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公元9世纪拜占庭帝国在俄罗斯境内传教,不代表之前没有俄罗斯人信仰基督教,排除D项。故选A项。4.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中世纪法国国王与教会的斗争中,三级会议支持王权,这有利于王权的强化,有利于法国国王集中力量对抗罗马教廷,这是王权与教权斗争的结果,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法国“对英战争”,排除A项;这是王权与教权之间斗争的结果,不是法国中央政府与国内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三级会议支持王权,王权增强集中力量对抗罗马教廷,而不是缓和国王与市民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5.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阿拉伯)。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阿拉伯帝国进行大规模有组织的译介活动,说明其在汲取世界优秀文化,同时它“形成了巴格达学派”“并引发了西班牙科尔多瓦文化中心和埃及开罗文化中心”,说明它具有创新性,D项正确;材料虽然体现了阿拉伯文化的兼收并蓄,但没有说明其泽被后世,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阿拉伯译介活动的内容是东西方优秀文化,同时阿拉伯文化也不是东西方优秀文化的综合体,其还具有创新性,排除B项;材料没有说明阿拉伯文化对各民族文化融合的推动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6.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世纪(英国)。根据材料“12世纪时,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为朋友托马斯谋到了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位置,但后者宣称,从此他不再是国王的奴仆,而只听命于罗马教皇,最后托马斯被国王的四名骑士刺杀。”可知反映的世12世纪时,英国国王与教会之间的矛盾,最后大主教被国王杀死,说明英国王权与教权的矛盾及斗争的激烈,A项正确;此时王权并未占据绝对优势,排除B项;从材料中不能看出基督教会的社会影响力,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封建君臣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7.D【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今津巴布韦境内的大津巴布韦是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在南部非洲,4-5世纪,班图人开始兴建巨石建筑群,11世纪末,形成津巴布韦国家,故D选项正确;大津巴布韦是古代南非文明的代表,而不是古代北非文明的代表、古代西非文明的代表、古代东非文明的代表,故排除A、B、C选项。8.B【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公元7世纪,汲取外国文明进行的改革应该是日本的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中日本将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故选B项;大化改新废除了贵族世袭,排除A项;设立智慧宫的是阿拉伯的阿拔斯王朝,排除C项;改穿汉服,改说汉语的应该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排除D项。故选B。9.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阿拉伯帝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各地的商品在阿拉伯帝国的市场出现并转销到世界各地,促进了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C项正确;材料并未说明商业是阿拉伯帝国的经济基础,排除A项;材料与阿拉伯帝国的自然资源无关,排除B项;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排除D项。故选C项。10.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据材料,封臣放弃封土就可以解除封君封臣关系,新的买主买下土地,就可以与封君结成封君封臣关系,封君赐封土地给封臣,作为回报,封臣效忠封君,表明封君和封臣之间是以土地作为维系纽带的,D项正确;封臣需要为封君服役,两者并非只有经济联系,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封君封臣之间的纽带,并未提及庄园主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16—19世纪,西方国家从专制王权国家发展为民族国家,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1.中华文化【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朝鲜和日本均属中华文化圈,均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12.津巴布韦南非【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①津巴布韦国家。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②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纳入它的统治之下。13.等级君主制议会君主制【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在中世纪,法国建立了等级君主制。14世纪,国王腓力四世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进入等级君主制时期,进一步强化了王权。英国建立了议会君主制。13世纪初,贵族、骑士和市民强迫英王约翰签署《大宪章》;13世纪中后期议会权力逐渐加强;14世纪中期,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故填空1.等级君主制;2.议会君主制。14.麦地那亚非欧【详解】根据所学可知,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在那里建立政权,势力逐渐扩大。到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7世纪中期起,阿拉伯人大规模向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阿拉伯帝国鼎盛时期,政治稳定,最高统治者哈里发。【点睛】15.甜高粱【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掌握了冶铁技术。16.错误【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度笈多王朝时期,以印度教为国教。故题干说法错误。17.正确【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俄罗斯发端于基辅罗斯,深受东罗马帝国的影响,因此正确。18.错误【详解】根据材料“浮动园地”可知,14世纪,阿兹特克由于土地的不足,他们发明了“水上浮动的园地”,用以进行扩大种植。发明“浮动园地”的非玛雅人。故题目错误。19.正确【详解】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自然法的出现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故答案为正确。20.错误【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苏美尔人首先发明了六十进制,玛雅人发明了20进制,故本题说法错误。21.(1)特征:政治:实行封君封臣制度;经济:盛行庄园与农奴制度;思想文化:基督教会占有重要地位。(2)特征:商品经济发展;对外经济联系加强;出现了新的阶级和阶层;反封建斗争取得了成果。(任答3点即可)意义: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3)名称: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说明:日本仿效中国唐朝制度进行大化改新,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4)特征:中古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呈现多元面貌(或多元性或多样性)。【详解】(1)特征:根据材料“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结合所学得出政治上实行封君封臣制度;根据材料“领主、农奴制度”结合所学得出经济上盛行庄园与农奴制度;根据材料“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结合所学得出思想文化上基督教会占有重要地位。(2)特征:根据材料“产品主要满足地方市场的需要”“生产和经营某些专业产品”“工商业迅速发展”得出商品经济发展;根据材料“与国内外市场都有密切的联系”“从事国际贸易”得出对外经济联系加强;根据材料“市民阶级形成了,并从中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得出出现了新的阶级和阶层;根据材料“广大西欧城市开展了争取自治权利的斗争”“成为欧洲反封建王权的强大革命力量”得出反封建斗争取得了成果。结合所学,城市是工商业中心,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城市和市民阶级开展反封建斗争,批评教会的禁欲主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3)名称:根据所学,7世纪中期起,阿拉伯人大规模向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13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人在小亚细亚发展起来,逐步征服小亚细亚。14世纪中期以后,逐渐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1453年,奥斯曼人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到16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说明:“开放”“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指的是日本善于学习其他国家和文明的先进制度文化,结合所学,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唐朝制度进行大化改新,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4)特征:综合材料中古西欧、西亚、东亚各国的相关情况,可得出中古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呈现多元面貌。22.(1)特点:遭到战争的破坏而陷入停滞;文化教育被教会垄断;文化的神学色彩浓厚;侧重为《圣经》考证,脱离实际。原因: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以及中古早期的战争严重破坏了文化;经济的破坏和长期落后;基督教势力的膨胀;世俗政权的衰弱。(2)特点:在封建体制下,封建领主在其领地范围内拥有较大的统治权,他们不仅掌握司法权,控制和利用庄园法庭,还掌握行政权和征收赋税的权力;王权不断衰微,事实上封建领主成为封建领地和庄园的实际统治者。【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中古早期的动乱在毁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文化”可知,遭到战争的破坏而陷入停滞;根据材料一中“这时的教育和文化知识为人数不多的教士所垄断”可知,文化教育被教会垄断;根据材料一中“教会并不热衰于在学理上和精神上理解古典文化,学术活动集中在为读通《圣经》而进行的烦琐考证上”可知,文化的神学色彩浓厚,侧重为《圣经》考证;根据材料一中“当时的哲学和神学是二位一体,完全脱离实际经验”可知,脱离实际。原因:根据材料一中“中古早期的动乱在毁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文化”及所学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