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第3课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焰色试验 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人教版2019)_第1页
第二章+第一节+第3课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焰色试验 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人教版2019)_第2页
第二章+第一节+第3课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焰色试验 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人教版2019)_第3页
第二章+第一节+第3课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焰色试验 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人教版2019)_第4页
第二章+第一节+第3课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焰色试验 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人教版201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第一册第3课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焰色试验学习任务一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一、Na2CO3与NaHCO3的用途1.Na2CO3的用途有纺织、、造纸、等。2.NaHCO3的用途有、等。二、实验探究Na2CO3、NaHCO3的溶解性、溶液的酸碱性3.完成下列表格盐Na2CO3NaHCO3(1)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gNa2CO3、NaHCO3,观察外观并进行描述白色粉末细小的白色晶体(2)向以上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水,振荡,观察现象;将温度计分别插入其中,温度计的示数有何变化碳酸钠,温度计读数碳酸氢钠少部分溶解,温度计读数(3)继续向(2)的试管中分别加入5mL水,用力振荡,有何现象碳酸钠溶解碳酸氢钠溶解(4)分别向(3)所得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有何现象溶液变且颜色较深溶液变且溶液颜色稍浅初步结论加少量水,结块变晶体,并放热,溶液显碱性加少量水溶解吸热,溶液呈碱性,比Na2CO3的弱Na2CO3粉末遇水先形成结晶水合物Na2CO3·xH2O(x=1或7或10),结晶水合物Na2CO3晶体在干燥的空气中又逐渐失去结晶水变成Na2CO3粉末(风化)。三、实验探究Na2CO3、NaHCO3的热稳定性4.完成下列表格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加热碳酸氢钠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加热碳酸钠时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实验结论碳酸钠很稳定,受热不易发生分解;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化学方程式:5.Na2CO3、NaHCO3与酸、碱的反应(1)与酸(足量盐酸)反应(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①Na2CO3:。②NaHCO3:。(2)与碱(氢氧化钠)反应(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①Na2CO3与NaOH不反应。②NaHCO3:。【情境问题思考】6.一天,小丽发现妈妈蒸的馒头不像平常做得那么松软,而且色泽发黄,略带碱味,于是不解地问妈妈怎么回事。妈妈说和面的时候放了酵头,但是准备蒸馒头时发现面团发得不太好,于是添加了一些碳酸氢钠。这激发了小丽的兴趣,查阅资料后,小丽了解到碳酸氢钠可以用作蒸馒头的膨松剂,但单独使用效果并不太好,如果在使用的同时加入一定量的食醋,就可以弥补其不足。在妈妈的帮助下,小丽直接用碳酸氢钠和食醋和面重新蒸了一锅馒头,证实了资料中所说的方法是有效的。(1)如图(a)中蒸馒头时,加入碳酸氢钠有什么作用?(2)如图(b)中蒸馒头时,为什么同时加入碳酸氢钠和食醋效果更好?学习任务二焰色试验一、定义:某些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呈现出特征颜色,根据呈现的特征颜色,判断试样所含的金属元素,化学上把这样的定性分析操作称为焰色试验。二、焰色试验的一般操作步骤三、几种常见金属元素的焰色7.钠:色,锂:色,钙:色,钡:色,铜:色,钾:色(观察时透过蓝色钴玻璃,防止钠焰色的干扰。)【情境问题思考】8.节日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烟花,就是锂、钠、钾、锶、钡等金属化合物所呈现的各种艳丽色彩。图节日里绽放的烟花(1)燃放烟花时,上述金属化合物发生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2)进行焰色试验时,火焰呈现黄色,是否只含钠元素?1.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五颜六色的焰火是物质本身燃烧的颜色B.氢气、硫等在氧气中燃烧时有颜色,这也是焰色反应C.某无色溶液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可观察到火焰呈紫色,则可证明溶液中的阳离子一定只含有K+D.焰色反应是某种金属元素灼烧时所具有的特殊颜色,是物理变化2.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同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性:碳酸钠碳酸氢钠B.相同条件下,热稳定性:碳酸钠碳酸氢钠C.相同条件下,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速率:碳酸钠碳酸氢钠D.一定条件下,碳酸钠不能转化为碳酸氢钠,而碳酸氢钠可以转化为碳酸钠3.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固体的操作是A.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B.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C.分别在这两种固体中,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D.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4.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选项陈述Ⅰ陈述Ⅱ判断A纯碱可用于治疗胃溃疡纯碱可与盐酸反应Ⅰ对,Ⅱ对,有BCO2中的少量HCl杂质可将气体通入饱和Na2CO3溶液除去Na2CO3可与HCl反应Ⅰ对,Ⅱ错,无CNa2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HCO3杂质,可加入适量NaOH除去NaHCO3可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Ⅰ对,Ⅱ对,有D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晶体析出NaHCO3难溶于水Ⅰ对,Ⅱ对,有A.A B.B C.C D.D5.应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可能发生的变化。某小同学通过实验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探究过程,并回答问题。[观察](1)Na2CO3和NaHCO3均为色的固体,(2)从物质的类别来看,Na2CO3和NaHCO3均属于化合物中的类,能溶于水,可与部分、、盐等类别的物质发生反应。[实验过程]编号实验内容实验数据或者现象实验I利用传感器探究两种物质分别溶水时的温度变化实验II探究两种物质得到热稳定性一段时间后,A中无明显现象,B中…实验III探究两种物质分别与盐酸反应A中开始无大量气泡,一段时间后产生大量气泡;B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3)实验II试管B中的现象为。[分析与解释](4)实验I所得实验数据证明,溶解时吸收热量的物质是。(5)实验II中的现象证明,Na2CO3的热稳定性(填“强”或“弱”)于NaHCO3(6)实验III中的现象证明,Na2CO3盐酸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第一步:CO+H+=HCO;第二步:。1.下列关于碳酸氢钠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于焙制糕点 B.不溶于水 C.不能与盐酸反应 D.加热不易分解2.某物质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其焰色反应为紫色,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可能是钾的化合物 B.该物质一定含钾元素C.不能确定该物质中是否含有钠元素 D.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钾3.下列对Na2CO3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属于盐类B.该物质既含金属元素又含非金属元素C.该物质不能发生化合反应D.该物质有时候能和NaOH划为一类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A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黄豆大小的一块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B鉴别溶液与溶液用小试管分别取少量待测溶液,然后滴加澄清石灰水C证明与之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用棉花包裹放入充满的集气瓶,棉花燃烧,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D鉴别溶液与溶液用洁净的铂丝分别蘸取待测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的颜色A.A B.B C.C D.D5.下列对进行焰色试验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①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②先把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再蘸被检物质③每次实验后,要用硫酸把铂丝洗净④焰色试验是物理变化⑤没有铂丝,也可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全部6.下列关于钠的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温同浓度溶液的碱性:B.与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C.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晶体析出7.失去标签的Na2CO3和NaHCO3无色溶液,某同学提出简便的鉴别方法,其中合理的是①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OH)2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的是Na2CO3溶液②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的是Na2CO3溶液③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有气泡产生的是NaHCO3溶液④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NaHCO3溶液⑤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溶液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 D.④⑤8.取16.8gNaHCO3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将剩余固体分成四等份,分别取四份固体进行实验。下列能够说明NaHCO3固体已完全分解的是A.加水溶解后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B.加水溶解后向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产生C.称量固体,继续加热,冷却后再次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不变D.加入稍过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所得固体质量为2.925g9.过氧化钠与足量的NaHCO3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排除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是A.Na2CO3和Na2O B.只有Na2CO3C.Na2CO3和NaOH D.Na2O和NaHCO310.向Na2CO3、NaHCO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a点对应的溶液中:Na+、OH-、SO、NOB.b点对应的溶液中:Mg2+、H+、NO、Cl-C.c点对应的溶液中:Na+、Ca2+、NO、Cl-D.d点对应的溶液中:Ca2+、Na+、ClO-、NO11.为鉴别K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A.分别滴加几滴稀盐酸,比较产生气泡的快慢B.分别取样在试管中加热,将可能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白色浑浊C.分别取样配成溶液,滴加Ba(OH)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D.分别配成溶液,用铂丝蘸取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必要时可透过蓝色钴玻璃)12.有A、B、C、D四种物质的溶液,在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时,火焰都呈黄色,它们之间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1)则这四种物质分别为(填化学式):A、B、C、D。(2)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②;③。13.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出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的是A.取ag混合物充分加热,质量减少bgB.取ag混合物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得到bg溶液C.取a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到bg固体D.取a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逸出气体经干燥后用碱石灰吸收,质量增加bg14.某干燥粉末可能由Na2O、Na2O2、Na2CO3、NaHCO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粉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有气体X逸出,X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同温、同压下测定).若将原来混合粉末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粉末的质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粉末中一定有Na2O,Na2O2,NaHCO3B.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CO3和NaClC.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O和NaClD.无法肯定粉末里是否含有Na2O15.I.为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取少量Na2CO3粉末加在大试管的底部,另取少量NaHCO3粉末加在小试管底部。预热后在大试管底部加热。回答下列问题:(1)开始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填“A”或“B”)中会出现浑浊现象。(2)实验现象证明,加热条件下,Na2CO3比NaHCO3更(填“稳定”或“不稳定”)。II.为确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可通过加热分解得到的CO2质量进行计算,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请回答:(1)仪器a的名称是。(2)装置B中冰水的作用是。(3)该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存在缺陷,有关该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中,下列因素可能使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高的是。A.样品分解不完全B.装置B、C之间缺少CO2的干燥装置C.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太快,没有被碱石灰完全吸收D.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通入过量的空气16.烧碱、纯碱等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利用如图装置可以证明二氧化碳与烧碱溶液发生了反应。①若将A与B连接,打开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入烧瓶,此时的实验现象是。②若其他操作不变,将A与C连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2)向含4gNaOH的烧碱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在低温下蒸干得到白色固体X,X的组成可能有四种情况,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是I.NaOH、Na2CO3;II.;III.Na2CO3、NaHCO3;IV.。①常温下,将得到的固体X重新溶于水,在所得溶液中加入盐酸,使溶液的pH=7,再将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为g。②若要验证白色固体X是第I种组成,依次加入的试剂为(填字母,下同)。a.盐酸b.MgCl2溶液c.BaCl2溶液d.Ba(OH)2溶液在验证的过程中,一定需要进行的操作是。a.洗气

b.洗涤

c.过滤

d.分馏③若白色固体X为第III种组成,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准确测定其中NaHCO3质量分数的是。a.取mgX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ng固体b.取mgX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ng固体c.取mgX充分加热,减重ngd.取mgX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被足量碱石灰吸收,增重ng④若白色固体X的质量为7.0g,则X的组成为(填“I”“II”“III”或“IV”)。 答案及解析1.制皂制玻璃【详解】Na2CO3的用途有纺织、制皂、造纸、制玻璃等。2.制药焙制糕点【详解】碳酸氢钠可直接作为制药工业的原料,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碳酸氢钠是食品工业中一种应用广泛的疏松剂,可用于焙制糕点等。3.结块变成晶体升高降低红色红色【详解】Na2CO3粉末遇水先形成结晶水合物Na2CO3·xH2O,故向Na2CO3中滴入几滴水,Na2CO3会结块变成晶体,该过程放热,温度计读数升高;向NaHCO3中滴入几滴水,NaHCO3少部分溶解,该过程吸热,温度计读数降低;Na2CO3、NaHCO3溶液呈碱性,向Na2CO3、NaHCO3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变红。4.2NaHCO3Na2CO3+CO2↑+H2O【详解】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5.(1)CO+2H+=CO2↑+H2OHCO+H+=CO2↑+H2O(2)NaHCO3+NaOH=Na2CO3+H2O【解析】(1)碳酸钠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O+2H+=CO2↑+H2O;碳酸氢钠和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则离子方程式为HCO+H+=CO2↑+H2O;(2)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HCO3+NaOH=Na2CO3+H2O。6.(1)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从而可起到使馒头膨松的作用(2)在醋酸存在的情况下,碳酸氢钠的膨松效果会更好,因为醋酸可以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分析】;(1)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使馒头膨松;(2)醋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在醋酸存在的情况下,碳酸氢钠的膨松效果会更好。7.黄紫红砖红黄绿绿紫【详解】钠的焰色为黄色;锂的焰色为紫红色;钙的焰色为砖红色;钡的焰色为黄绿色;铜的焰色为绿色;钾的焰色为紫色。8.(1)物理变化(2)不一定。由于未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的焰色,只能判断含有钠元素,不能判断是否含有钾元素【解析】(1)燃放烟花时,锂、钠、钾、锶、钡等金属化合物所呈现的各种艳丽色彩,是金属的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2)由于未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的焰色,只能判断含有钠元素,不能判断是否含有钾元素,故进行焰色试验时,火焰呈现黄色,不一定只含钠元素。1.D【详解】A.焰色反应是某种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灼烧时使火焰所具有的特殊颜色,故A错误;B.焰色反应是某种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的性质,故B错误;C.C中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的紫色可掩蔽其他焰色,只能说明溶液中含有K+,故C错误;D.焰色反应是某种金属元素灼烧时所具有的特殊颜色,是电子跃迁时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为元素的物理变化,故D正确;故选D。2.B【详解】A.相同温度下,较易溶,故A错误;B.碳酸氢钠加热发生分解反应,而碳酸钠加热不分解,故B正确;C.碳酸钠与酸反应先转化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再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相同条件下,与酸反应的速率:碳酸钠碳酸氢钠,故C错误;D.碳酸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或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转化为碳酸钠,故D错误;故选B。3.D【详解】A.Na2CO3受热不分解,而NaHCO3受热分解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可以鉴别,故A不选;B.Na2CO3与CaCl2溶液作用产生CaCO3沉淀,而NaHCO3则不与CaCl2溶液反应,无沉淀产生,也可以鉴别,故B不选;C.向Na2CO3中逐滴加少量盐酸时,无气体产生,当盐酸加入较多时,可产生气体,而向NaHCO3中加入同浓度盐酸,则迅速产生气体,可以通过产生气体的快慢加以鉴别,故C不选;D.Na2CO3和NaHCO3均可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沉淀,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D选。故选D。4.C【详解】A.碳酸钠能够与盐酸反应,但是碳酸钠碱性较强,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所以陈述Ⅰ错误,故A错误;B.Na2CO3可与HCl反应,但CO2也可以和Na2CO3反应,所以不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O2中少量的HCl杂质,故陈述Ⅰ错误,故B错误;C.NaHCO3可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和H2O,可用适量的NaOH溶液除去Na2CO3溶液中混有少量有NaHCO3杂质,陈述Ⅰ和陈述Ⅱ都对,故C正确;D.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可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由于相同温度下,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的溶解度,所以有NaHCO3晶体析出,陈述Ⅰ对,陈述Ⅱ错误,故D错误;故选C。5.白盐酸碱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aHCO3强HCO+H+=H2O+CO2↑【分析】Na2CO3和NaHCO3均为白色的固体,均属于盐类,能溶于水,可与部分酸、碱、盐等类别的物质发生反应,根据图象,实验I,溶解NaHCO3固体时的温度降低,为吸热过程,溶解Na2CO3固体时温度升高,为放热过程,实验II中,一段时间后,A中无明显现象,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NaHCO3加热发生分解了,而Na2CO3加热没有发生分解,故Na2CO3的热稳定性强于NaHCO3,实验III中,两种物质分别与盐酸反应,A中开始无大量气泡,一段时间后产生大量气泡;B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说明Na2CO3盐酸反应是分步进行的,第一步:CO+H+=HCO;第二步:HCO+H+=H2O+CO2↑。【详解】(1)Na2CO3和NaHCO3均为白色的固体,故答案为:白。(2)从物质的类别来看,Na2CO3和NaHCO3均属于化合物中的盐类,能溶于水,可与部分酸、碱、盐等类别的物质发生反应,故答案为:酸、碱。(3)Na2CO3较稳定,加热不分解,而NaHCO3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实验II试管中,一段时间后,A中无明显现象,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根据图象,实验I,溶解NaHCO3固体时的温度降低,为吸热过程,溶解Na2CO3固体时温度升高,为放热过程,故答案为:NaHCO3。(5)实验II中,一段时间后,A中无明显现象,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NaHCO3加热发生分解了,而Na2CO3加热没有发生分解,故Na2CO3的热稳定性强于NaHCO3,故答案为:强。(6)实验III中,两种物质分别与盐酸反应,A中开始无大量气泡,一段时间后产生大量气泡;B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说明Na2CO3盐酸反应是分步进行的,第一步:CO+H+=HCO;第二步:HCO+H+=H2O+CO2↑,故答案为:HCO+H+=H2O+CO2↑。1.A【详解】是一种无机盐,呈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碱,易溶于水,在潮湿空气或热空气中即缓慢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加热至270℃完全分解,遇酸则强烈分解即产生二氧化碳,可用作焙制糕点,综上所述故选A。2.D【详解】A.钾的化合物中含有钾元素,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其焰色反应为紫色,A正确;B.某物质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其焰色反应为紫色,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钾元素,B正确;C.蓝色钴玻璃可以过滤黄光,所以无法确定是否含有钠元素,C正确;D.该物质含有钾元素,可以是钾单质,也可以是钾的化合物,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D。3.C【详解】A.Na2CO3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故A正确;B.Na2CO3含金属元素钠,含非金属元素碳、氧,故B正确;C.Na2CO3和CO2、H2O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HCO3,能发生化合反应,故C错误;D.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含有钠元素,都是含钠的化合物,故D正确;选C。4.C【详解】A.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并用滤纸吸干钠表面的煤油,小心放入盛有水(事先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的烧杯中,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A错误;B.由于Na2CO3和Ca(OH)2反应生成CaCO3沉淀和NaOH,NaHCO3与Ca(OH)2反应也会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鉴别两者,B错误;C.将少量Na2O2粉末用棉花包裹,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盖好玻璃片,观察到棉花剧烈燃烧,说明Na2O2与CO2反应是放热反应,是反应部位的温度达到或高于棉花的着火点导致棉花燃烧,C正确;D.观察K的焰色时需透过蓝色钴玻璃,以滤去黄色的光,以免得出错误的结论,D错误;故选C。5.A【详解】①在观测钾的焰色试验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滤去钠的黄光的干扰,故①正确;②取一根洁净的铂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被检物质,进行焰色试验,故②正确;③盐酸易挥发,其盐高温时也易挥发,灼烧时,盐酸及其盐可一起挥发掉,以达洗净的目的,不用硫酸来清洗铂丝,故③错误;④焰色试验是电子的跃迁引起的,属于元素的物理性质,故④正确;⑤洁净的细铁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本身无颜色,故可用铁丝进行焰色试验,故⑤正确;综合分析可知,正确的有①②④⑤,故答案选A。6.B【详解】A.碳酸根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的,同温同浓度溶液的碱性:,A正确;B.与都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过氧化钠和酸反应还生成氧气,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不是,B错误;C.小苏打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C正确;D.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的,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晶体析出,D正确;答案选B。7.D【详解】①Na2CO3和NaHCO3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均会产生沉淀,且几乎无先后顺序,无法区分,①不选;②Na2CO3和NaHCO3溶液均显碱性,滴加酚酞溶液,均变为红色,②不选;③NaHCO3固体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产生,但溶液不行,③不选;④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会先生成NaHCO3,NaHCO3再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④正确;⑤NaHCO3与BaCl2不反应,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溶液,⑤正确;故答案选D。8.C【详解】A.NaHCO3和Na2CO3溶液都呈碱性,滴加酚酞后都变红,无法证明NaHCO3固体已完全分解,故A错误;B.加水溶解后向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NaHCO3也会出现白色沉淀,无法证明NaHCO3固体已完全分解,故B错误;C.称量固体,继续加热,冷却后再次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不变,说明NaHCO3固体已完全分解,故C正确;D.加入稍过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根据Na元素守恒可知,无论碳酸氢钠是否完全分解,最后得到的NaCl始终相等,无法证明NaHCO3固体已完全分解,故D错误;故选C。9.B【详解】加热时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与过氧化钠反应,当碳酸氢钠过量时,生成二氧化碳、水均过量,则反应后生成的固体中不可能存在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先与二氧化碳反应,则最终产物为碳酸钠,故合理选项是B。10.C【分析】向Na2CO3、NaHCO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首先发生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然后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CO2↑+H2O,a点溶液中含有和,b点全部为,c点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Cl,溶液呈中性,d点盐酸过量,呈酸性.【详解】A.ob段,发生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a点溶液中含有和,与O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b点全部为,H+与HCO能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c点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Cl,溶液呈中性,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正确;D.d点呈酸性,酸性条件下,ClO-与C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C。11.C【详解】A.K2CO3类似Na2CO3,分别滴加几滴稀盐酸,产生气泡的快的是NaHCO3,慢的是K2CO3,A可行;B.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可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白色浑浊,B可行;C.K2CO3和NaHCO3均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C不可行;D.分别配成溶液,用铂丝蘸取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必要时可透过蓝色钴玻璃),D可行;故选C。12.NaOHNa2CO3Na2SO4NaHCO3CO2+2OH−=+H2OCO2++H2O=2+H+=H2O+CO2↑【分析】A、B、C、D四种物质的溶液,在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时,火焰都呈黄色,说明四种物质都含有Na元素,A能与二氧化碳连续反应,且是由C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物质,A应为NaOH,则B为碳酸钠,D为碳酸氢钠,C为硫酸钠,以此解答。【详解】(1)由以上分析知:A应为氢氧化钠,则B为碳酸钠,D为碳酸氢钠,C为硫酸钠,化学式分别为NaOH、Na2CO3、Na2SO4、NaHCO3;(2)①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O2+2OH−=+H2O;②为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CO2++H2O=2;③碳酸氢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H2O+CO2↑。13.B【详解】A.只有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由差量法可计算碳酸氢钠的质量,然后再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能够测出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A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未知,bg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无法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B符合题意;C.加热后bg固体为氯化钠的质量,设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x、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y,则106x+84y=a,2x+y=,解方程计算出a、b,然后可计算出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C不符合题意;D.b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设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x,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y,则106x+84y=a,根据碳元素守恒有:x+y=,解出x、y,就可求出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B。14.A【详解】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放出,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可能为Na2O2(生成O2)、Na2CO3或NaHCO3(生成CO2),X通过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而不是气体全部消失),说明X由O2和CO2组成,原粉末中Na2O2一定存在,Na2CO3和NaHCO3至少有一种一定存在.将原混合粉末加热,有气体放出,说明混合物中一定有NaHCO3,但NaHCO3受热分解会使粉末质量减小,而实际剩余固体的质量却增加了,原因只能是发生了反应:2Na2O+O2=2Na2O2;综上分析,混合物中一定有Na2O、Na2O2、NaHCO3,无法确定混合物中是否有Na2CO3和NaCl.故选A.15.B稳定干燥管将水蒸气变为液态水AC【分析】热稳定性:Na2CO3>NaHCO3,NaHCO3受热易分解:,试管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