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靖边县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陕西省靖边县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陕西省靖边县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陕西省靖边县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陕西省靖边县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靖边县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了指南针,于是航船远行不会迷路,才能广开殖民地于各洲;有了火药,于是枪炮可以制造,才能整治军备,攻守称便;有了印刷术,于是知识传播有了利器,人类文化才会发达。所以欧洲中古时代末期的进步,未始不是受了中国这三大发明的影响。”材料中的“三大发明”对欧洲最重要的影响是()A.推动了新航路开辟 B.推动了殖民扩张C.促进了文艺复兴 D.促进了社会转型2.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一个非亚欧大陆国家破天荒第一次不仅是作为欧洲大陆大国关系的主要仲裁者,而且也是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出现了”。这种看法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欧盟成立C.科索沃战争爆发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3.考古学家在商朝的多处遗址中,发现青铜器铸造作坊中有较细的分工,有世代从事生产、擅长专精技艺的工匠。青铜器铸造作坊生产规模大、技艺水平高,司(后)母戊鼎是典型代表。据材料推断,商朝能够铸造出司(后)母戊鼎的条件有()①分工细致②技艺精湛③原料丰富④规模宏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①指南针用于航海②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③开创了行省制度④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⑧④5.2019年4月15日傍晚,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导致屋顶三分之二损毁。16日致电法国总统马克龙,指出,巴黎圣母院是法兰西文明的重要象征,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中国人民同法国人民一样,对此次火灾深感痛恻。一百五十九年前发生在中国的一场大火,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表达了愤恨的心情,他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信中提到的强盗指A.日本、俄国B.英国、美国C.英国、法国D.美国、俄国6.哥伦布是15世纪一位伟大的航海家。欧洲人说他是“有功之臣”,印第安人说他是“恶魔”这是因为①他证实了地圆学说②他发现了美洲大陆③他的远航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④他的远航开启了一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A.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7.“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材料反映了文艺复兴()A.弘扬古希腊、古罗马文化B.宣扬新兴资产阶级思想C.提倡理性主义的进步思想D.摧毁封建教会的思想统治8.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不包括(

)A.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提出向西方学习 D.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9.下列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有:①罗马帝国②阿拉伯帝国③亚历山大帝国④拜占庭帝国⑤查理曼帝国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10.东汉末年,国家陷入分裂割据局面,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示意图是A.B.C.D.11.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并立的政权是A.沙皇政府B.人民委员会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12.2018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韩国总统文在寅举行会晤,并签署《板门店宣言》。该宣言指出:“两位首脑怀着尽早终结冷战造成的长期分裂和对峙、勇于开创民族和解…”材料中提到的“冷战”政策在20世纪美苏“冷战”的内容不包括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建立北约D.发动战争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请写出《三国鼎立图》中英文字母所表示的国名。A.B.C.14.国家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增长,经济的繁荣又带动了国家的发展。今天,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经济、创新科技放在优先位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哪一历史性决策?其后,我国建立了什么经济体制?2001年,我国不畏挑战、抓住机遇,加入了哪一世界经济组织?18、19世纪,世界范围内先后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它们的特征分别是什么?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首先冲击美国,罗斯福毅然实行新政。新政“新”在哪里?为什么罗斯福新政不能消除经济危机?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了新经济。新经济有哪两大特征?结合上述史实,谈谈你的感悟。15.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相关知识回答:在这一时期影响俄、日、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各自问题是什么?它们各是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这些问题的解决对这些国家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根据材料“所以欧洲中古时代末期的进步,未始不是受了中国这三大发明的影响”材料中“三大发明”对欧洲最重要的影响是促进了社会转型,D符合题意;材料中“有了指南针,于是航船远行不会迷路,”材料认为指南针的发明推动了新航路开辟,A不符合题意;“有了指南针,于是航船远行不会迷路,才能广开殖民地于各洲”材料认为指南针的发明推动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推动了殖民扩张,B不符合题意;材料的“有了印刷术,于是知识传播有了利器,人类文化才会发达。”体现出印刷术促进了文艺复兴,C不符合题意。ABC对三大发明的影响理解不全面,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2、A【解析】依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一个非亚欧大陆国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指的就是美国,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企图称霸世界。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3、B【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发现青铜器铸造作坊中有较细的分工,有世代从事生产、擅长专精技艺的工匠;生产规模大、技艺水平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能够铸造出司(后)母戊鼎的条件有①分工细致、②技艺精湛、④规模宏大。选项B符合题意;③原料丰富与题干内容不符,可排除;因此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4、B【解析】依据题干中限制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结合课本所学,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外海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经过五代到两宋,词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①②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元朝的疆域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实行行省制度。③不正确,ACD三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5、C【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个强盗闯入圆明园”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10月6日,占领圆明园。英法侵略军到达圆明园后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销赃灭迹,掩盖罪行,烧毁圆明园,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法国作家雨果说“两个强盗”,一个是法兰西,一个是英吉利,也就是英国和法国。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6、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与哥伦布无关,故含有①的CD不合题意;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开始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仔细审查B.②③④符合题意;A包括不全面,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7、B【解析】依据题干信息“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材料描述的是文艺复兴的实质。它是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发起的一场新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而不仅仅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需熟悉文艺复兴兴起的过程和影响,它是指14世纪前后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强调和发挥了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是新兴资产阶级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它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8、C【解析】

从题型而言属于否定式选择题宜用排除法,材料问题强调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依据所学可直接判断出俄国农奴制改革没有提出向西方学习,C项只符合日本明治维新的特征。故C符合题意。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改革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此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故ABD三项是二者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故选C。9、A【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定都君士坦丁堡(旧名拜占庭),故称“拜占庭帝国”,它也曾地跨亚欧非三洲,故①④符合题意.7世纪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故②符合题意。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于公元前4世纪后期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亚历山大大帝继位后,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故③符合题意.查理曼帝国主要疆域都在欧洲,不属于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故⑤不符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此题可用排除法,排除有⑤的选项。10、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220年,曹丕称帝,定城洛阳,魏国建立;221年,刘备称帝,定城成都,蜀国建立;222年,孙权称王,定城建业(南京),三国鼎立局面形成,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11、C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帝国主义战争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反战运动日益高涨。1917年3月8日至12日(俄历2月23日至27日),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封建专制的统治,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并立的局面。综上所述,故选CD。12、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与此同时,苏联力量也逐渐壮大,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东欧一些国家在苏联的影响下也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随着社会主力量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西方国家提出了用除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一场没有硝烟的冷战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展开。其表现是:政治上实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约。而发动战争不属于冷战的内容,所以20世纪美苏“冷战”的内容不包括发动战争,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属于“冷战”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A魏B蜀C吴【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刘备占领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以后,又向西南发展,攻取四川、云贵地区。孙权一边把他的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一边又抢夺了刘备在湖北湖南的势力范围。200年,曹丕在洛阳自称皇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蜀汉;222年,孙权在建业称王,国号吴。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故答案是A魏B蜀C吴。14、(1)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世界贸易组织(2)大机器生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3)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指导);因为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4)全球化、信息化(5)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要敢于突破、勇于创新;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优秀的决策者能扭转颓势、改变历史【解析】

(1)第一小问,中共十一届三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小问,根据所学可知,2001年,我国不畏挑战、抓住机遇,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2)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标志,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3)根据所学可知,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指导);第二小问,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罗斯福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4)根据所学可知,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几乎整个执政期间,美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新现象:创记录的长期繁荣、高增长,甚至出现低通胀伴随着低失业率,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特征是全球化、信息化。(5)根据材料和中国、美国发展的史实可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要敢于突破、勇于创新;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优秀的决策者能扭转颓势、改变历史。【点睛】本题考查科技对国家发展的影响,结合中国及美国发展的史实以及两次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推动回答即可。15、(1)俄国:面临农奴制的严重危机;日本:出现了幕府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美国: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2)俄国和日本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美国通过南北战争(3)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使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使日本逐渐富强起来,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